玄奘姓陈名袆(yī),仁寿二年(602年)出生于缑(gōu)氏县(洛阳市偃师市缑氏镇)。陈袆的祖父陈康曾任北齐国子监博士,其父亲陈惠曾任隋代江陵县令。陈袆5岁丧母,6岁丧父,10岁出家到伊阙(洛阳市伊川县)净土寺,法号“玄奘”。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春,玄奘提出“西行取经”的申请,未能获得批准。当年七月,关中遭遇冰雹灾害,唐太宗下令允许灾民“逃荒就食”。当年八月,玄奘混入逃荒人流,开始从长安出发西行,经过秦州(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兰州(兰州市西固区),到达凉州(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凉州刺史李大亮查获玄奘“违禁私出”,逼令其返回长安。玄奘得到当地慧威法师的帮助,连夜出城潜逃,昼伏夜行,经过甘州(甘肃张掖市甘州区)、肃州(甘肃酒泉市肃州区),到达瓜州(甘肃酒泉市瓜州县)。瓜州刺史李昌帮助玄奘逃出玉门关(甘肃酒泉市敦煌市小方盘城),穿越八百里瀚海(哈顺戈壁),经过达伊吾国(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市),到达白力城(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
贞观二年(628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高昌故城)。高昌国王麹文泰十分敬重玄奘,与玄奘结为兄弟,挽留玄奘留居高昌。玄奘坚持继续西行,麹文泰只好为他配备29名随从及30匹马,并给沿途各国写信24封,请求关照玄奘西行。玄奘一行经过无半城(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阿父师泉(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境内)、阿耆尼国(新疆巴音郭楞州焉耆县)、轮台(新疆巴音郭楞州轮台县)、屈支国(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跋禄迦国(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大清池(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叶(吉尔吉斯托克马克市)、怛(dá)逻斯(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市)、笯(nú)赤建国(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飒秣建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喝捍国(乌兹别克斯坦扎木博尔)、捕喝国(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市)、伐那国(乌兹别克斯坦篾尔甫市)、货利习弥迦国(乌兹别克斯坦基华城),到达羯霜那国(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勃兹市)。然后翻越葱岭南下,经过坦蜜国(乌兹别克斯坦铁尔梅兹市)、活国(阿富汗昆都士省)、缚喝国(阿富汗巴尔赫省)、揭植国(阿富汗加兹尼省得哈斯城)、梵衍那国(阿富汗巴米扬省)、迦毕试国(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北面)、滥波国(阿富汗拉格曼省),进入那揭罗喝国(阿富汗楠格哈尔省贾拉拉巴德市)。
贞观二年(628年)秋,玄奘进入印度北部。然后经过健陀罗国(巴基斯坦白沙瓦市)、乌铎迦汉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市)、乌仗那国(巴基斯坦西北边境)、坦叉始罗国(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瓦尔品第市)、乌刺尸国(巴基斯坦东北边境)、迦湿弥罗国(克什米尔斯利那加)、磔迦国(印度旁遮普邦)、故城奢羯罗(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锡亚尔科特市)、那仆底国(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屈露多国(印度喜马偕尔邦西姆拉)、波里夜坦罗国(印度北方邦贝拉特)、秣兔罗国(印度北方邦马特拉)、萨他泥湿伐罗国(印度旁遮普邦塔内沙尔)、秣底补罗国(印度北方邦曼达瓦尔)、婆罗吸摩补罗国(印度贾坎德邦加尔瓦尔)、掣坦罗国(印度比哈尔邦拉姆那加尔)、毗罗那拿国(印度北方邦别尔沙尔)、劫比他国(印度北方邦法鲁卡巴德)、阿喻陀国(印度北方邦法特普尔县阿普依)、阿耶穆法国(印度北方邦贝拉)、钵罗耶伽国(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侨赏弥国(印度中部士部勒隈城)、索迦国(印度北方邦毕塞浦尔)、室罗伐悉底国(印度北方邦巴尔兰普尔县),到达摩揭陀国(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贞观五年(631年)十月,玄奘历经4年零两个月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他向往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玄奘在那烂陀寺留学5年,以优异成绩被推选为“十德”(即精通50部经书的高僧)。随后玄奘又继续到印度各地游学12年,深受印度佛教界的礼遇,被大乘教派尊奉为“大乘天”,被小乘教派尊奉为“解脱天”。
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决意回国,印度各地18位国王全部赶到钵罗那迦城为玄奘饯行。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645年2月26日),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佛舍利150粒,佛经原典520夹657部。“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于是诏将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于弘福寺翻译,仍敕右仆射房玄龄、太子左庶子许敬宗,广召硕学沙门五十余人,相助整比”〔1276〕。就是说,唐太宗李世民不仅亲自接见玄奘,赐名“三藏法师(精通经藏、律藏、论藏)”,而且命右仆射房玄龄、太子左庶子许敬宗负责为玄奘配备助手50余人,协助玄奘整理佛经。此后,玄奘潜心埋头著述,用19年时间译出梵文经典75部1 335卷,包括《大般若经》600卷、《瑜伽师地论》100卷、《大毗婆沙论》200卷,以及《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与此同时,玄奘还根据西行18年的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口述的西行经历及见闻,由弟子辩机执笔记录成书,全书共12卷10余万字。第1卷是记载玄奘西行所经过的新疆及中亚各国;第2卷是综述印度;第3卷到第11卷是分述印度5方18国,其中第8卷和第9卷集中介绍了摩揭陀国及那烂陀寺;第12卷是记载玄奘返程经历的帕米尔高原及塔里木盆地南缘各国。全书共记载亲临者110国,传闻者28国,共计有138国的历史、地理、交通、宗教,以及风俗民情、神话传说,既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南亚及中亚交通史、文化史、风俗史的重要史料,深受各界学者的高度赞赏。19世纪之后,西方学者掀起研究“东方学”的热潮,翻译、注疏《大唐西域记》者络绎不绝,玄奘顿时成为世界文化名人。1834年,德国出版《玄奘在中亚与印度的旅行》一书,成为最先介绍玄奘的西方著作。1851年,法国学者斯坦拉·儒莲翻译出版《大唐西域记》法文本。1862年,俄国出版《大唐西域记》俄文本。1884年,英国出版《大唐西域记》英文本。1894年,日本学者出版《玄奘三藏年谱》。1910年,日本出版《大唐西域记考异》。1912年,日本学者堀谦德出版《解说西域记》。1926年,日本学者高桑驹吉出版《大唐西域记》日文本。1942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出版《大唐西域记研究》。1972年,日本学者水谷真再次翻译出版《大唐西域记》日文本。此后,中国学者、韩国学者、印度学者也开始出版有关《大唐西域记》的研究专著。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季羡林等人的《大唐西域记校注》,全书约63万字,提供了比较详细、全面的版本。(www.xing528.com)
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664年3月8日),玄奘病逝,享年62岁。唐高宗李治为之罢朝3日,追谥“大遍觉”称号,并下令修建佛塔,将玄奘安葬于大慈恩寺(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街道),随后迁葬到兴教寺(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街道)。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前夕,玄奘头顶骨舍利转移到终南山紫阁寺。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玄奘头顶骨舍利转移到南京天禧寺(大报恩寺)。
1942年,日军从大报恩寺遗址挖出一个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详细记载了玄奘头顶骨舍利迁葬南京的经过。1943年12月28日,日军举行所谓“分送典礼”,将玄奘头顶骨舍利分成3份:1份由南京汪伪政权保管,1份由华北日伪政权保管,另1份被日军变相窃取。汪伪政权保管的1份,后来又被分为2份:1份由其“文物委员会”保管,于1973年供奉于南京灵谷寺;另1份供奉于小九华山(南京玄奘寺)。华北日伪政权保管的1份,后来被分为4份:第1份供奉于天津大悲院,1957年转赠印度总理尼赫鲁,供奉于印度那烂陀寺的玄奘纪念堂〔1277〕;第2份供奉于大连北海观音殿,“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弃;第3份供奉于广州六榕寺,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弃;第4份供奉于成都文殊院。被日军窃取的那1份,供奉于东京增芝上寺,后转移到埼(qí)玉县慈恩寺。1955年,日本从中分出1份转送给台湾,被台湾当局分成两份,分别供奉于台北日月潭玄奘寺、台湾新竹玄奘大学。随后日本又分出1份,供奉于奈良三藏院。2003年,西安大慈恩寺从南京灵谷寺分取1份,供奉于新建的玄奘三藏院“大遍觉堂”。到目前为止,玄奘头顶骨舍利尚存有9处供奉:国内6处分别供奉于南京玄奘寺、南京灵谷寺、西安大慈悲寺、成都文殊院、台北日月潭玄奘寺、台湾新竹玄奘大学;国外3处分别供奉于印度那烂陀寺玄奘纪念堂、日本埼玉县慈恩寺、日本奈良三藏院。
【注释】
〔1276〕见刘昫《旧唐书》第191卷第5108—5109页《玄奘传》。
〔1277〕玄奘纪念堂:1957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向印度政府赠送1份玄奘顶骨舍利、1 335卷玄奘译著、1部《碛沙藏》、1份玄奘纪念堂设计草图,及30万元人民币。2007年2月12日,玄奘纪念堂在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那烂陀竣工落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