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咸阳渡”。咸阳渡又名“西江渡”、“渭阳渡”,位于陕西咸阳市秦都区钓鱼台乡两寺渡村,南岸是西安市长安区高桥乡西江渡村。咸阳渡繁荣于秦汉时期,其西向是通往西域的“汧河谷道”,其南下是通往巴蜀的“褒斜栈道”,与“咸阳桥(西渭桥)”形同姊妹,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桥头堡。魏晋南北朝时期,“咸阳桥”屡遭战乱毁损,结果进一步促成咸阳渡的多年繁荣,被列为“关中八景”〔1177〕之一。唐人许浑曾经留有著名诗句:“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178〕
二是“茅津渡”。茅津渡即“沙涧渡”,又称“陕津渡”,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黄河三大古渡”。茅津渡位于山西运城市平陆县茅津镇,南岸是河南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镇。据《水经注疏》记载,“(茅津古渡)河北对茅城,故茅亭,茅戌邑也。《公羊》曰:晋败之大阳(山西运城市平陆县)者也。津亦取名焉”〔1179〕。就是说,茅津渡得名于军事重地的“茅戌邑”,可见其开辟之初是出于军事需要,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姬诡诸“假虞灭虢”,就是从茅津渡南渡黄河,随即一路东进到东虢(郑州市荥阳市汜水镇)。周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赵任好急于东向发展,决定利用晋国和郑国大办丧事的时机,命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等人率军偷袭郑国。不料晋军突然从茅津渡渡河,突袭全歼秦军七千余人,使初露锋芒的秦穆公遭受重大挫折。秦汉时期,茅津渡是三晋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魏晋南北朝时期,茅津渡更是征战之地。此后直到明清时期,以至民国时期,茅津渡一直战祸不断。
三是“风陵渡”。风陵渡位于山西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南岸是陕西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历来被视为山西、陕西、河南3省的交通要道,处于华北、西北、华中3大地域之间,素有“鸡鸣三省”之称。风陵渡得名于风陵渡镇赵村的“风后陵”。风后其人是黄帝的助手,曾发明“指南车”,帮助黄帝赢得“涿鹿之战”。风后阵亡后归葬故里,一直奉祀至今。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多次激战于风陵渡。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秋七月,公(曹操)西征,与(马)超等夹(潼)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马)超赴船激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循河为甬道而南。贼退,据渭口,公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河),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河)南(岸)。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1180〕。就是说,曹操与韩遂、马超的“关中大战”,先是利用“蒲津渡”的交通之便发动佯攻。然后亲率主力从风陵渡偷渡黄河,直逼潼关。马超识破曹操的部署,亲率主力阻击曹操渡河。曹军前锋将领丁斐见形势危急,立即放出大批牛马干扰马超的攻击,掩护曹军主力渡河。曹操渡河之后随即设置甬道巩固滩头阵地。马超只好退守渭河口,力图阻止曹军主力与“蒲津渡”的佯攻部队会师。曹操一面虚张声势向北面发动攻击,暗中却架设渭河浮桥,将主力运动到渭河南岸结营。马超连夜偷袭曹军营垒,结果被曹军设伏击溃。随后,曹操又巧施离间计,导致马超与韩遂的分裂,然后出动精锐的“虎豹骑”击溃马超的西凉骑兵,迫使马超退回凉州(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建安十七年(212年),“马超余众梁兴等屯蓝田(西安市蓝田县)”〔1181〕,被曹军夏侯渊部歼灭,马超染指关中的图谋彻底失败。此后,马超被迫“奔汉中(陕西汉中市汉台区)依张鲁”〔1182〕。随后又转而投靠刘备,被任命为“左将军”、“骠骑将军”,遥领“凉州牧”,但始终郁郁不得志。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逝,年仅46岁。
四是“大禹渡”。大禹渡位于山西运城市芮城县大禹渡乡,南岸是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相传当年大禹治水曾在此渡河,因此称为“大禹渡”。目前已建成大禹渡电灌站,被列为当地的旅游景点。大禹渡景区列有一尊大禹雕像,高12.23米,是用175块中条山青石拼雕而成。
五是“孟津渡”。孟津渡位于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北岸是河南济源市坡头镇。《尚书》记载:“导河积石(青海西宁),至于龙门(山西运城市河津市禹门口),南至于华阴(陕西渭南市华阴市),东至于砥柱(三门峡),又东至于孟津。”〔1183〕可见孟津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代之前。《史记》记载:“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1184〕就是说,周武王伐纣时也曾与诸侯各国会师于孟津,并举行盟会,孟津镇因此被改称为盟津镇。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又将当地的河清县改称为孟津县,于是孟津县也以孟津渡而得名。
六是“蒲津渡”。蒲津渡位于山西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西岸是陕西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史记》记载:“舜居妫汭(guīruì),内行弥谨。”〔1185〕按照孔安国的注释,“妫汭”其地就是“蒲阪城”,也就是“蒲州镇”。可见蒲津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舜帝时期。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曾经围绕蒲津渡展开多次激战。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秦国与晋国的“韩原之战”,以及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秦公子赵鍼(zhēn)的“造舟于河”,都是从蒲津渡横渡黄河。战国时期,魏国为争夺河西15县,与秦国苦斗30多年,先后赢得64次大战的胜利,无不仰赖于“蒲津关道”的交通保障,蒲津渡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秦军“攻汾城(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即从唐(山西临汾市翼城县)拔宁新中(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1186〕。就是说,秦军从蒲津渡攻入河东后,随即以汾城、唐邑为据点,长驱东进攻占宁新中邑,设置为安阳县,从此截断赵国与魏国的交通线,直接威胁赵国都城邯郸(河北邯郸市邯山区)、魏国都城大梁(河南开封市城区);为保障安阳前线的补给,秦军架设了“蒲津浮桥”。秦汉时期,蒲津渡一直是“咸太干线”、“临晋道”、“长太主干线”的交通枢纽。东魏天平四年(537年)十月“神武西讨,自蒲津济,众二十万。周文(宇文泰)军于沙苑(陕西渭南市大荔县官池镇)。神武以地厄少却,西人鼓噪而进,军大乱,弃器甲十有八万,神武跨橐驼,候船以归”〔1187〕。就是说,东魏丞相高欢以20万大军进攻西魏,结果被歼灭18万人,高欢本人骑骆驼逃奔到蒲津渡候船渡河,才得以脱险。此后隋文帝杨坚为便于东进,也曾经修建“蒲津浮桥”。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唐高祖李渊率军3万余人“西图关中”〔1188〕,也曾经利用“蒲津渡”发动佯攻,然后从“风陵渡”直逼潼关。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兵部尚书张说改用铁牛、铁索取代木桩、竹索,重新架设“蒲津浮桥”,继续改善交通条件。1989年8月,永济市发现“开元铁牛”,证实了唐玄宗改建“蒲津浮桥”的历史。
七是“官渡”。官渡位于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镇,濒临黄河支流的官渡水,也是一处黄河古渡。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魏罃(yīng)从安邑(山西运城市夏县)迁都大梁(河南开封市城区),官渡成为交通枢纽。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19年),魏惠王病死后就安葬于官渡镇韩庄村。此后“梁(魏)惠王墓”与“萧何墓”、“八贤王赵德芳墓”,就成为著名的“中牟三墓”。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以4万兵力与袁绍20万大军展开“官渡之战”,结果大获全胜,“官渡”从此声名大振。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初八日(1906年4月1日),“郑州黄河大桥”正式通车,号称“中国第一桥”。1960年4月20日,“郑州黄河铁路新桥”竣工通车;1986年9月30日,“花园口黄河大桥”建成通车;2006年10月,“刘江黄河大桥(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2010年10月,“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建成通车。此后官渡逐渐丧失了黄河名渡的地位,从此淡出历史的视线。目前计划总投资达到13.9亿元的“官渡黄河大桥”也即将动工。按照工程设计,“官渡黄河大桥”是一座双向6车道的高速公路大桥,桥长7 234米,桥宽35米。
八是“西津渡”。西津渡位于江苏镇江市云台山麓的蒜山,北岸是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瓜州镇,古称“蒜山渡”,宋代之后改称西津渡。镇江是江南的历史文化名城,从殷商末年的“朱方城”,到秦代的“丹徒城”、东吴的“京口城”,历来是地处交通要冲的军事重地。西晋“八王之乱”引发“永嘉南渡”,北方难民大都是从“蒜山渡”南下,避居江南各地。南北朝时期,南京成为“六朝名都”,“蒜山渡”也就成为南京的门户。东晋王朝赖以生存的“北府兵”,其根基就是镇江。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六月,孙恩起义军10余万人“乘胜浮海,奄(突然)至丹徒(镇江),战士十余万”〔1189〕,“率众数万,鼓噪登蒜山”〔1190〕,其用意显然是要控制“蒜山渡”以截断南北交通线,合围建业(南京市建邺区),但很快就被刘裕的“北府兵”击溃。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之后,镇江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蒜山渡”的地位突显,改称“金陵渡”。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临朝称制,英国公徐敬业矫诏夺取扬州,随即发布《讨武瞾檄》起兵举义,武则天立即出兵30万予以镇压。徐敬业兵败之后,“携妻子奔润州,潜蒜山下,将入海逃高丽,抵海陵(江苏泰州市海陵区),阻风遗山(狼山)江中,其将王那相斩之,凡二十五首,传东都(洛阳),皆夷其家。(唐)中宗(李显)反正,诏还(徐)绩(徐敬业祖父)官封属籍,葺完茔冢焉”〔1191〕。熙宁元年(1068年)春,王安石奉召赴京(河南开封),从西津渡渡江北上,留下千古名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192〕。时至今日,西津渡还存有一条长达1 000余米的“西津渡街”,保存有12处文物保护单位。据近年的考古发掘,已收集到先秦的夹砂陶鼎足,六朝的砖瓦,唐代的莲花纹方砖、瓦当、璧足碗、唐三彩,以及宋代的陶瓷、琉璃筒瓦、船篙铁脚等文物,被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九是“扬子津渡”。扬子津渡位于扬州城西南约10公里的扬子镇,古称“胥浦”,南岸是南京市栖霞区。据《史记》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太子少傅费无忌的谗言,捕杀太子太傅伍奢,伍奢之子伍员(伍子胥)与太子熊建逃奔宋国。由于当时宋国正闹内乱无法容身,只好又逃奔到郑国。不久,公子熊建因串通晋顷公姬弃疾图谋灭郑,被郑定公姬宁捕杀,伍子胥只好带着熊建的儿子熊胜南下逃奔吴国。伍子胥赶到昭关(安徽巢湖市含山县昭关镇)时,因遭通缉无法偷渡,急得一夜之间须发皆白,只好“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长)江(边),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值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楚国最高爵位),岂徒百金剑邪!’不受”〔1193〕,这就是“胥浦”得名的由来。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之后,在此修建“临江宫(扬子宫)”,扬子镇日益繁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扬子镇升格为扬子县。隋唐时期,扬子津渡已经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自然也就成为古人诗词的重要题材。其中,孟浩然写道:“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1194〕;吴融写道:“扬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1195〕;李白写道:“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1196〕。后来扬州以东的长江也别称为“扬子江”,其实就源出于扬子津渡。相传清代有一个文人在此渡江时曾留下一句上联:“扬子云(汉代著名词赋家扬雄字“子云”)渡扬子江到扬子县”;随后就有人续对下联为:“端午桥(清代两江总督端方字“午桥”)于端午日登端午门”,被视为一幅绝对。
十是“采石矶渡”。采石矶渡位于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镇,西岸是安徽巢湖市和县姥桥镇。采石矶,原名“牛渚矶”,是深入长江河道的一座山峰,东吴时期改称采石矶,与燕子矶(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城陵矶(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城陵矶街道)并称“长江三大名矶”。采石矶得名于当地的五彩石,其地山势险峻,风光绮丽,素有“千古一秀”之誉,历来被视为江南名胜,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人都曾有题诗咏唱。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此饮酒赋诗之时,不慎失足落水而死,更成为千古憾事。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后人为纪念李白,特意在此修建太白楼,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为著名的“长江三楼”。太白楼高18米,长34米,宽17米,主楼3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后院建有太白祠。
《三国志》记载:“(孙)策乃说(袁)术,乞助(吴)景等平定江东。(袁)术表(孙)策为折冲校尉,行殄(tiǎn)寇将军,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比至历阳(安徽巢湖市和县),众五六千。(孙)策母先自曲阿(江苏镇江市丹阳市)徙于历阳,(孙)策又徙母阜阳(安徽滁州市全椒县),渡江转斗,所向皆破。”〔1197〕就是说,孙策利用袁术打击扬州刺史刘繇的机会,请求率部协助丹阳太守吴景(孙策的舅舅)平定江东。于是袁术上表请求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的职权,率领千余人出征。孙策到达历阳之时,扩军到五六千人,随即在周瑜的援助下从“采石矶渡”渡江,一路顺利地攻占秣陵关(南京市江宁区秣陵镇)、湖孰(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江乘(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曲阿,扩军到数万之众,很快就控制江东6郡81州县,奠定东吴立国的基业。据《宋史》记载,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赵匡胤命曹彬、潘美讨伐江南。“(曹)彬败江南军于采石(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镇),擒兵马部署杨收、都监蔡震等千人,为浮梁以济。”〔1198〕就是说,曹彬率军从采石矶渡过江进攻南京,为保障部队供给,也曾经在此架设浮桥。
【注释】
〔1177〕见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29页《关中八景》。
〔1178〕见《全唐诗》第533卷第8965—8966页,许浑《登咸阳东楼》。
〔1179〕见陈桥驿《水经注全译》第4卷第121页《河水》。
〔1181〕见陈寿《三国志》第1卷第36页《武帝纪》。(www.xing528.com)
〔1182〕见陈寿《三国志》第36卷第946页《马超传》。
〔1183〕见顾宝田《尚书译注》第47页《虞夏书·禹贡》。
〔1184〕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18页《周本纪》。
〔1185〕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3页《五帝本纪》。
〔1186〕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39页《秦本纪》。
〔1187〕见李百药《北齐书》第2卷第20页《神武帝纪下》。
〔1188〕见刘昫(xù)《旧唐书》第1卷第3页《高祖本纪》。
〔1190〕见沈约《宋书》第1卷第3页《武帝本纪》。
〔1191〕见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93卷第3823页《徐敬业传》。
〔1192〕见《全宋诗》第567卷第6703页,王安石《泊船瓜州》。
〔1193〕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415页《伍子胥列传》。
〔1194〕见《全唐诗》第160卷第2316页,孟浩然《扬子津望京口》。
〔1195〕见《全唐诗》第684卷第11794页,吴融《题扬子津亭》。
〔1196〕见《全唐诗》第166卷第2387页,李白《横江词》。
〔1197〕见陈寿《三国志》第46卷第1102页《孙策传》。
〔1198〕见脱脱《宋史》第3卷第42—43页《太祖本纪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