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吴规复交州-中国交通史话

东吴规复交州-中国交通史话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中平三年,士燮出任交趾太守,逐渐成为交州的实力人物。士燮乘机推荐其3个弟弟分别出任合浦郡太守、九真郡太守、南海郡太守,实际上控制了交州。步骘获得士燮家族的支持,捕杀苍梧太守吴巨,控制了交州。“吕岱被诏诛(士)徽”〔1098〕,“督兵三千人,晨夜浮海而往”〔1099〕,一举规复交州,士氏宗族势力从此被铲除。随后孙权又将广州与交州重新合并为交州建制,任命吕岱为交州刺史,此时的交州治所又回到广州市番禺区。

东吴规复交州-中国交通史话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荡平南越国割据政权后设置交州,治番禺县(广州市番禺区),管辖9郡,即:南海郡(广州市番禺区)、苍梧郡(广西梧州市蝶山区)、郁林郡(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合浦郡(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泉水镇)、珠崖郡(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儋耳郡(海南儋州市三都镇)、交趾郡(越南河内市龙编区)、九真郡(越南清化省清化市)、日南郡(越南广治省东河市)。其中珠崖郡管辖11县,可考者有7县,即:瞫(shěn)都县(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苟中县(海南澄迈县美亭乡)、紫贝县(海南文昌市文城镇)、临振县(海南三亚市崖城镇)、玳瑁县(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山南县(海南陵水县椰林镇)、颜卢县(海口市龙华区灵山镇);儋耳郡管辖5县,可考者有4县,即:儋耳县(海南儋州市三都镇)、至来县(海南昌江县昌城乡旧县村)、九龙县(海南东方市东河镇)、乐罗县(海南乐东县乐罗镇)。从此海南岛纳入中国版图。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儋耳郡并入珠崖郡。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春,又撤销珠崖郡,改设为朱卢县(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隶属交州合浦郡(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泉水镇)。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叛乱,将朱卢县改为珠崖县。永平十年(67年),重新设置儋耳县,与珠崖县一并隶属于交州合浦郡。“海南两郡”缩编为“海南两县”。

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士燮出任交趾太守,逐渐成为交州的实力人物。士燮字威彦,原籍汶阳县(山东泰安市肥城市汶阳镇)。王莽篡政之后,士燮家族避乱迁居广信(广西梧州市蝶山区)。士燮之父士赐曾出任日南郡太守。据史籍记载,“(士)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原)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1090〕。建安八年(203年),交州刺史朱符死于战乱,曹操“遣张津为交州刺史”〔1091〕,用意显然是从南面牵制刘表。士燮乘机推荐其3个弟弟分别出任合浦郡太守、九真郡太守、南海郡太守,实际上控制了交州。建安十一年(206年),交州刺史张津被部将区景杀死,荆州牧刘表立即命赖恭代交州刺史。结果被苍梧郡太守吴巨逐走。曹操乘机“以(士)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趾太守如故”〔1092〕,随即“拜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1093〕赤壁大战(208年)之后,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命步骘(zhì)出任交州刺史。步骘获得士燮家族的支持,捕杀苍梧太守吴巨,控制了交州。为此,孙权“加(士)燮为左将军”〔1094〕。不久“(士)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孙)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1095〕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获胜后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命李恢为建宁郡太守,加“安汉将军”,遥领交州刺史,随即从滇池县(昆明市晋宁县晋城镇)移至味县(云南曲靖市麒麟区),用意显然也是加大对交州的影响力度。黄武五年(226年),89岁的士燮病死,孙权“乃分合浦以北为广州,吕岱为刺史,交趾以南为交州,戴良为刺史。又遣陈时代(士)燮为交趾太守”〔1096〕。此时,“(士)燮子(士)徽自署交趾太守,发宗兵拒(戴)良。(戴)良留合浦”〔1097〕。“吕岱被诏诛(士)徽”〔1098〕,“督兵三千人,晨夜浮海而往”〔1099〕,一举规复交州(越南河内市龙编区),士氏宗族势力从此被铲除。随后孙权又将广州与交州重新合并为交州建制,任命吕岱为交州刺史,此时的交州治所又回到广州市番禺区。赤乌五年(242年)七月,孙权“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将兵三万击儋耳、珠崖”〔1100〕,重新控制海南岛,改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广东湛江市徐闻县),管辖3县,即徐闻县、朱卢县(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珠官县(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隶属高州(广东茂名市高州市)。聂友是南昌人,《搜神记》所谓“聂友射鹿”,就是聂友用樟树造船出征海南的经过。

【注释】

〔1090〕见陈寿三国志》第49卷第1191页《士燮传》。

〔1091〕见陈寿《三国志》第49卷第1192页《士燮传》。

〔1092〕见陈寿《三国志》第49卷第1192页《士燮传》。

〔1093〕陈寿《三国志》第49卷第1192页《士燮传》。

〔1094〕见陈寿《三国志》第49卷第1192页《士燮传》。(www.xing528.com)

〔1095〕见陈寿《三国志》第49卷第1192页《士燮传》。

〔1096〕见陈寿《三国志》第49卷第1193页《士燮传》。

〔1097〕见陈寿《三国志》第49卷第1193页《士燮传》。

〔1098〕见陈寿《三国志》第49卷第1193页《士燮传》。

〔1099〕见司马光资治通鉴》第70卷第2231页《魏纪二》。

〔1100〕见司马光《资治通鉴》第74卷第2353页《魏纪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