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汉的马政与骑兵在中国交通史中的重要角色

西汉的马政与骑兵在中国交通史中的重要角色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的骑兵虽然也有所发展,但总体上仍然只是执行侦察、骚扰任务的游击队。“楚汉战争”中,汉高祖刘邦的骑兵优势,曾经发挥出极为重要的突击作用。就是说,刘邦多次尝到楚军骑兵集团的苦头之后,也打算组建汉军的骑兵集团。最后刘邦命灌婴的“郎中骑兵”5000余人展开追击,击毙楚军8万人,不仅彻底歼灭楚军,而且击毙项羽本人。此后刘邦更加重视骑兵建设,刻意推行制度严密的“马政”。

西汉的马政与骑兵在中国交通史中的重要角色

帝相十五年(约公元前2015年),“商侯相土作乘马”〔895〕之后,马匹就开始成为驱动车辆的主要畜力。后来王亥又首创骑马,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有300人的骑兵部队,但是由于尚未发明马鞍和马镫,骑兵的战斗力未能充分体现。春秋时期,战车逐渐成为陆战的核心力量,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纷纷崛起称霸。此时的骑兵虽然也有所发展,但总体上仍然只是执行侦察、骚扰任务的游击队。正如孙膑所言:“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敌虚背;三曰追散击乱;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关津,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振旅;八曰败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之利也”〔896〕。孙膑所谓“骑战之利”,显然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发挥突袭作用,特别是远程迂回,截断敌后补给通道,骚扰敌后补给基地,阻绝敌军道路交通,这确实是骑兵的强项。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毅然推行“胡服骑射”的重大改革,骑兵的作用日益突出,逐渐引起普遍重视。“楚汉战争”中,汉高祖刘邦的骑兵优势,曾经发挥出极为重要的突击作用。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汉(军)皆已入彭城(江苏徐州市),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安徽宿州市萧县),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水)、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军)又追击至灵璧(安徽宿州市灵璧县)东睢水上。汉军却(败退),为楚(军)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897〕。就是说,刘邦能够在彭城惨败之时绝路逢生,一是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吹散了楚军的包围,二是靠几十名骑兵的拼死突围。当年五月,刘邦困守荥阳(郑州市荥阳市),“楚骑来众,汉王乃择军中可为车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陕西渭南市蒲城县钤铒乡晋城村)人李必、骆甲习骑兵,今为校尉,可为骑将。汉王欲拜之,(李)必、(骆)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臣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灌婴虽少,然数力战,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郎中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898〕。就是说,刘邦多次尝到楚军骑兵集团的苦头之后,也打算组建汉军的骑兵集团。大家都推荐擅长于骑兵作战的李必、骆甲担任骑将,刘邦也准备正式发布任命。李必、骆甲却表示自己是秦军降将,难以服众,恳请刘邦任命亲信将领担任骑兵主将。于是刘邦就任命年轻的灌婴统帅骑兵集团,李必、骆甲分别担任骑兵校尉(团长),建立汉军的“郎中骑兵(近卫骑兵)”,很快就在荥阳东面击溃楚军骑兵集团。此后,灌婴率领“郎中骑兵”协同曹参的步兵发起“东张(山西运城市临猗县东张镇)之战”,歼灭魏军主力,继而乘胜攻占安邑(山西运城市夏县)、东垣(山西运城市垣曲县),一举攻克魏都平阳(山西临汾市尧都区),俘获魏王豹。随即出击楚军侧后,断绝楚军粮道,并配合名将韩信攻占齐国,然后转而南下,再次攻克项羽的都城彭城(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创立了辉煌战绩。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正是楚汉战争决战前夕,刘邦下令“初为算赋”〔899〕,也就是开始征收“人头税”,目的就是筹集军费,“为治库兵车马之用”〔900〕。“算赋”规定:每年八月进行“案比”(核查),凡是15岁至56岁者,每人每年出赋120文钱(约12元人民币〔901〕)为1算,称为“算赋”。当时由于长期战乱,物价飞涨百倍,“米至石(约30公斤〔902〕)万钱(约1 016元人民币),马一匹则百金(约10 156元人民币〔903〕)”。就当时物价而言,汉高祖征收的“算赋”只是0.36公斤米的价钱,或许并不算高。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安徽蚌埠市固镇县濠城乡)。淮阴侯(韩信)将三十万(正面)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刘邦)在后。绛侯(周勃)、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侯)先合,不利,(退)却。孔将军、费将军纵(发起攻击),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安徽滁州市定远县),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904〕。就是说,汉高祖部署6个兵团发动“垓下之战”,首先以韩信的30万主力发起正面攻击,被楚军击退;随后从两翼包抄楚军,韩信也再次发起正面进攻,终于一举击溃楚军,迫使项羽败逃。最后刘邦命灌婴的“郎中骑兵”5 000余人展开追击,击毙楚军8万人,不仅彻底歼灭楚军,而且击毙项羽本人。纵观整个“垓下之战”,汉军共歼灭楚军10万余人,其中被“郎中骑兵”追击歼灭者就有8万之众,可见汉军“郎中骑兵”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32万大军反击匈奴。结果遭到匈奴骑兵的突袭,被围困于白登(山西大同市大同县周士庄镇白登山),险些被俘。此后刘邦更加重视骑兵建设,刻意推行制度严密的“马政”。

汉文帝时期为征集军马,又特别颁布“复马令”,“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905〕。就是说,民户如果能够提供1匹军马,就可以免除3个人的兵役,于是很快就掀起民间养马的热潮。

汉景帝时期,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府库开始充盈,物价大幅度回落,每石米的价格降到100文制钱(约10元人民币),“算赋”征收的120文制钱,已经从原先0.36公斤米的价值升值到36公斤米的价值,此项财政收入也相应升值100倍。于是“益造苑马以广用,而宫室列观舆马益增修矣”〔906〕,民间也普遍出现“众庶街巷有马,阡陌(mò)之间成群,而乘字牝(pìn)者傧而不得聚会”〔907〕。就是说,当时不仅是官府豢养的马匹有大量增加,民间街巷也到处是成群的马匹,以至于骑母马赴会会被拒之门外。汉景帝中元四年(公元前146年),又特别规定“禁马高五尺九寸(约1.36米〔908〕)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909〕,严禁马匹流失出境。

武帝时期开始加征“口税”,规定3岁(后改为7岁)至14岁的未成年人,每人每年缴纳23文钱(约2.34元人民币),“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910〕。同时强化“马政”管理,命太仆专管养马,下设太仆丞,以及所属各马厩的令、丞或长、丞。据《汉书》记载,太仆直接掌管的“天子六厩”,即未央厩、承华厩、(táotú)厩、骑马厩、辂(lùlíng)厩(未央厩)、大厩,每厩“马皆万匹”〔911〕。此外还设置有“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分养马三十万头”〔912〕。按照《通典》的说法,“武帝承文、景蓄积,海内殷富,厩马有四十万匹”〔913〕。地方郡县也分别设置有马丞,诸侯国设置有仆及厩长、厩丞等职官管理马政,并明确规定:“盗马者罪死,盗牛者加。”〔914〕就是说,凡是偷盗马匹者就要判处死刑,偷盗牛者则只是判处枷锁示众的刑罚。

西汉初年大力推行马政之后,汉军的骑兵迅速壮大,开始形成抗击匈奴的骑兵劲旅。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已经能够“发边吏骑八万五千诣高奴(陕西延安市宝塔区)”〔915〕。率领这8.5万骑兵的丞相灌婴就是当年“郎中骑兵”的主将。汉武帝时期,更是先后动用骑兵120余万人次反击匈奴,每次战役投入的骑兵数量常常达到10万之众。可见汉代推行马政,发展骑兵的战略思路,确实行之有效。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命车骑将军卫青、材官将军李息首次率骑兵4万人反击匈奴。卫青采用大迂回作战的骑兵突袭战术,置东线上谷(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渔阳(北京市密云县)之敌于不顾,从云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一路西进,直插匈奴右贤王腹部,迅速攻占高阙(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呼和温都尔镇),切断河南(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之敌的交通线,迫使驻守河南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连夜逃走。卫青随即展开追击,歼灭匈奴骑兵2 300人,俘虏3 170人,缴获牲畜100余万头,一举收复被匈奴侵占50年之久的河南之地,设置为朔方郡(内蒙古巴彦淖尔盟蹬口县哈腾套海苏木)。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率领游击将军苏建(苏武之父)、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等部10余万骑兵出击匈奴。卫青等部从高阙、朔方出发,轻装急进300公里,突然包围匈奴右贤王部。醉酒高卧的匈奴右贤王猝不及防,慌忙带领100余名卫士逃走,所部骑兵1.5万余人全部被歼灭,10余名匈奴骑兵将领被俘虏,100余万头牲畜被缴获。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率领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部10余万骑兵出击匈奴单于本部。卫青率部从定襄郡(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东向,两次击败匈奴伊稚斜单于,歼灭匈奴骑兵1.9万余人。此次战役,年仅17岁的校尉霍去病率800名骑兵深入敌后400多公里,击毙伊稚斜单于的叔祖若侯产等2 028人,俘获匈奴相国罗姑比等多人,被赐封为“冠军侯”,开始崭露头角。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命新任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1万余人发动“陇西之战”。霍去病部从陇西郡(甘肃定西市临洮县)一路西进,仅用6天时间就深入敌后500多公里,一举荡平匈奴设立的5个小王国,歼敌8 960人,击毙匈奴折兰王、卢侯王,俘获匈奴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人,缴获匈奴休屠王的神物——“祭天金人”。当年夏天,霍去病又率骑兵从北地郡(甘肃庆阳市环县马岭镇)出击,一路西进1 000余公里,深入到祁连山(甘肃张掖市境内),击毙匈奴速濮王等部3万余人,俘获匈奴单桓王、酋涂王及王母、王妃、王子等64人,及相国、都尉、将军等63人,迫使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等部4万余人投降。汉武帝随即设置武威郡(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酒泉郡(甘肃酒泉市肃州区),后来又分设张掖郡(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敦煌郡(甘肃酒泉市敦煌市),史称“河西四郡”。从此“河西走廊”恢复畅通,匈奴对西域新疆)36国的统治开始崩溃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战役”,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余人,及“从马(私人备用马)”14万匹,分别从定襄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代郡(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分路出击,同时打击匈奴单于本部及匈奴左贤王部。大将军卫青从定襄郡北上,直捣漠北(外蒙)匈奴老巢,一举歼灭匈奴骑兵1.9万余人,捣毁匈奴巢穴“赵信城”(蒙古乌兰巴托市西郊)。骠骑将军霍去病部从代郡北上1 000余公里,一举围歼匈奴左贤王部骑兵7万余人,封禅“狼居胥”(蒙古肯特省肯特山)。至此,汉武帝从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实施“马邑之谋”之后,长达13年的反击匈奴之战,历经“关市之战”、“雁门之战”、“河南之战”、“漠南之战”、“定襄之战”、“陇西之战”、“北地之战”、“漠北之战”等8次大战,终于大获全胜。“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内蒙古)无王庭”〔916〕。但是接连不断的骑兵长途奔袭,汉军的马匹损失也非常惨重。其中仅是“河西之战”与“漠北之战”,汉军就损失战马20多万匹。为此汉武帝只好暂时中止彻底围歼匈奴的作战,“自大将军围单于之后十四年而卒。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而方南诛两越,东伐朝鲜,击羌、西南夷,以故久不伐胡”〔917〕。就是说,汉武帝暂时放弃彻底围歼匈奴残部的机会,主要原因就是马匹损失太大,骑兵的装备补充出现严重困难,加上南越及朝鲜等问题日益严重,也需要及时处理。

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巡视新秦中(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发现“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jiǎo),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官假马母,三岁而归,及息什一”〔918〕。就是说,汉武帝巡视途中发现已经收复11年的河南(新秦中)各地,仍然没有设立边防据点和巡逻制度,一气之下就下令处死北地郡(甘肃庆阳市环县马岭镇)太守及所属官员,并下令开放边境牧放马匹,由官府提供母马,3年之后按照10匹母马交还1匹马驹作为回报。此后逐渐形成“亭养母马制度”,也就是由亭(乡镇)一级政府机构负责实施发放母马、回收马驹的牧养制度。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车骑马乏,县官钱少,买马难得,乃著令,令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县长)以上差出牝马天下亭,亭有畜字马(怀孕的马),岁课息”〔919〕。就是说,汉武帝为解决“车骑马乏”的问题,又下令征调县长以上各级官吏的母马,一律以亭(乡镇)为单位集中豢养,规定每年按制度考察马匹养育和繁殖情况,凡是有母马怀孕产驹的民户,就可以免除当年赋税,进一步将“亭养母马制度”推行到全国各地。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3万骑兵西征大宛国(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结果部队伤亡殆尽,只剩下1千余骑回到玉门关。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汉武帝下令“籍吏民马补车骑马”〔920〕,也就是征调记录在案的民间马匹补充装备骑兵。汉武帝对民间马匹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很严格,凡是私藏马匹逃避征调者,都会受到严厉惩处。据《汉书》记载,食封1 800户的黎顷侯召延就因为“坐不出持马,腰斩”〔921〕。就是说,黎顷侯召延仅仅是因为受到逃避征调马匹案件的牵连,就被处以腰斩的酷刑。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征调6万骑兵、18万步兵、10万头牛、3万匹骡马、1万头骆驼,再次命李广利西征大宛国。结果李广利以损失5万骑兵的代价,带回大宛良马3 000多匹,汉武帝刘彻竟然为此高兴得大唱“西极天马之歌”〔922〕,由此可见,马政在西汉前期的分量之重。

【注释】

〔895〕见张玉春《竹书纪年译注》第118页《帝相》。

〔896〕转引自杜佑《通典》第149卷第3810页《兵二·法制》。

〔897〕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66页《项羽本纪》。

〔898〕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580页《灌婴列传》。

〔899〕见班固《汉书》第1卷上第46页《高帝纪上》。

〔900〕见班固《汉书》第1卷上第46页《高帝纪上》如淳注释文。

〔901〕根据《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西汉1斤约250克,1两约15.625克;1两银合1 000文钱,当前白银价格1克约6.5元人民币。(www.xing528.com)

〔902〕根据《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西汉1石(斛)粮食为120斤,1斤约250克。

〔903〕100金即100两白银。

〔904〕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79页《高祖本纪》。

〔905〕见班固《汉书》第24卷上第1133页《食货志上》。

〔906〕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187页《平准书》。

〔907〕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187页《平准书》。

〔908〕根据《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汉代1尺约23.1厘米。

〔909〕见班固《汉书》第5卷第147页《景帝纪》。

〔910〕见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卷第775页《汉纪16》如淳注释。

〔911〕见杜佑《通典》第25卷第705页《职官七·太仆卿》。

〔912〕见班固《汉书》第19卷第729页《百官公卿表上·太仆》颜师古注释。

〔913〕见杜佑《通典》第25卷第705页《职官七·太仆卿》。

〔914〕见桓宽《盐铁论》第10卷第118页《刑德》。

〔915〕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94页《孝文本纪》。

〔916〕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659页《匈奴列传》。

〔917〕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668页《卫将军骠骑列传》。

〔918〕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192页《平准书》。

〔919〕见班固《汉书》第24卷下第1173页《食货志下》。

〔920〕见班固《汉书》第6卷第201页《武帝纪》。

〔921〕见班固《汉书》第16卷第627页《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黎顷侯》。

〔922〕见班固《汉书》第6卷第201页《武帝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