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考古学家发现太平洋诸多岛屿上,大都有一种被称为“有段石锛”的石器。所谓“有段石锛”,就是新石器时期的一种石制工具,外形类似木工的推刨,颇有中国特色。于是专家们推测,这些岛屿不仅有新石器时期人类居住,而且与中国先民大有关系。1929年,杭州“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类似的“有段石锛”。此后广东的海丰、香港的南丫岛等地也先后出土类似的“有段石锛”。解放后,中国东南沿海及山东等地也多次发现“有段石锛”。这清楚地表明,中国新石器时期先民曾经率先登上太平洋诸岛,同时也表明中国先民首创竹木筏漂洋航海的历史记录〔842〕。后来在殷墟甲骨文研究中,一个多次与舟船同时出现的“凡”字,也不断引起专家们高度注意。经过著名古文字学家马叙伦先生考证,这个“凡”字就是商代的船帆。1989年10月,广东珠海市高栏岛发现6幅古岩画,其中一幅“岩画船图,船长110厘米,高70厘米。两头上翘。分为三舱,船的中部和尾部各挂一帆”〔843〕,被确认是4 000多年前的作品。这不仅证实了马叙伦先生的研究结论,而且将中国船帆的发明追溯到夏王朝前期。据专家研究,这种中国式船帆与古埃及首创的三角帆有所不同,是一种平衡式梯形斜帆,也是世界公认的一项重大发明。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开始建造风帆战船。这种风帆战船同时采用风帆和划桨技术,使战船的驱动力得到双重保障,具有更大的航速优势。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吴国与楚国展开“长岸之战”,吴军旗舰——“余皇”,就是一艘既有风帆又有船桨的“楼船”。此后越国也效仿吴国发展水军,称为“楼船军”。秦国夺取巴蜀之后,充分利用长江水系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水军。据《华阳国志》记载,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约18.2万吨〔844〕),浮江伐楚,取商於(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之地为黔中郡(湖南怀化市沅陵县)”〔845〕。可见,战国时期的秦国不仅能够动员上万艘船只参战,而且船只的平均荷载能力达到18吨左右。秦始皇用兵岭南时也将部队编制为4大兵种,即轻车(车兵)、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湖南怀化市洪江市黔城镇)之岭,一军守九嶷(湖南永州市宁远县境内)之塞,一军处番禺(广州市番禺区)之都,一军守南野(江西赣州市南康市)之界,一军结余干(江西上饶市余干县)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846〕。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岭南),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847〕。秦始皇两次兴师动众的南征,都曾经大量动用“楼船之士南攻百越”〔848〕,可见当时的水路交通已经相当发达。1975年,广州市发现一处秦代船台遗址,共设有3座船台,其滑道宽度约1.8—2.8米,长度约100余米。专家们认为,这3座船台的规模已经可以建造50吨级的大船。由此可见,秦代已经具备大规模建造“楼船”的物质技术条件。
西汉时期,船舵的发明再次掀起中国的造船高潮。《淮南子》所谓:“心所说,毁舟为杕(duò);心所欲,毁钟为铎。”〔849〕《释名》解释为:“其尾曰柁。柁,拕(拖)也,在后见拕(拖)曳也。且弼正船,使顺流不使他戾也。”〔850〕所谓“弼正”,就是纠正;所谓“不使他戾”,就是不偏离航向。这说明汉代对“舵”的认识已经十分明确。尽管这里所说的“杕”,如《玉篇》所言,“杕,船尾小梢巴”〔851〕,还只是舵的雏形——“梢”。中国古文献关于船舵的记载,已经不断被考古发现所证实。1953年,长沙市伍家岭西汉墓出土一只船模,“船身是由整木雕成,船形细长,头部较狭,尾部稍宽,中部最宽,船底呈圆弧形。在船首、船尾上又各接出一段长方形平板,总长1.54米。在船身两侧和首尾平板上都有模拟的钉孔。两侧有较高的护舷板,左右共16只桨,为内河快速船型。尾有桨1只,可用来操纵航向”〔852〕。这表明西汉时期的木板船已经采用先进的钉接技术。该船模设有3间舱房,第1间舱房位于船体前部,体积较小;第2间舱房位于船体后部,体积稍大;第3间舱房位于船体中部,体积最大。1956年,广州市皇帝岗西汉木椁墓也出土一件船模,“船体也是用整木雕成。船底中部略平而首尾部分略上翘,船中部有两个小房,前房较高呈方形,上为四阿(坡)式盖顶。后房稍低,长形,篷盖是両坡式。在两小房的两侧有用长木条构成的通道。前房以前为操舟之所,有木俑4个,持桨并坐两排,各持短桨一把。尾部有狭小的小房,顶盖是三面斜坡。在这尾区还有一木俑持一桨,疑为是用以掌握船的方向的”〔853〕。西方国家的船舵,首见于德国埃尔滨市城徽图案,出现时间是1242年,这显然比中国船舵的发明至少晚1 200多年。
汉代的船舶不仅普遍使用船舵,而且按照不同用途分别设计为不同的船型。其中最为著名的船型就是所谓“楼船”。汉武帝为讨伐南越割据政权曾大力建造“楼船”,并设置“楼船将军”、“楼船校尉”统率水军舰队。《史记》记载: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是时(南)越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造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854〕据史料记载,汉武帝的水军,将500斛(约10吨〔855〕)以上列为大型战舰,将200—500斛(约4—10吨)列为中型战舰,将200斛(约4吨)以下列为小型战舰。当时汉军的大型“楼船”已经拥有100吨的排水量,建有3层甲板:第1层称为“庐”,第2层称为“飞庐”,第3层称为“爵(雀)室”。3层甲板均设有女墙,蒙有皮革保护层。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因南方楼船卒二十余万人击南越”〔856〕。可见汉代的水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以“楼船”为主力舰,以至整个水军被称为“楼船军”,水兵被称为“楼船卒”。此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楼船”一直是中国水军舰队的核心力量。东汉时期的“楼船”采用“平衡式纵帆”,能够利用不同风向,甚至可以逆风航行。三国东吴孙权进一步建造大型5层“楼船”,但是物极必反,“楼船”越造越高的结果,战斗力不仅未能增强,反而使航速减慢,抗风力减弱。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命董袭“督五楼船往濡须口(安徽巢湖市含山县东关镇)。夜卒暴风,五楼船倾覆,左右散走舸,乞使(董)袭出。(董)袭怒曰:‘受将军任,在此备贼,何等委去也,敢复言此者斩!’于是莫敢干。其夜船败,(董)袭死”〔857〕。1975年,四川、陕西、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先后发现汉代的“船宫(造船厂)”遗址。此外,汉武帝设置于豫章(南昌市城区)、浔阳(江西九江市浔阳区)、吴县(苏州市吴中区)、句章(浙江宁波市余姚市)、博昌(山东滨州市博兴县)等地的军港也都设有造船基地。由此可见,汉代的造船能力以及航海经验,已经为“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842〕见林惠祥《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
〔843〕见王冠倬《中国古船图谱》(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6页《帆、舵与桨》。
〔844〕根据《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秦代1斛(石)粮食约120斤,1斤约253克。
〔845〕见刘琳《华阳国志校注》第3卷第194页《蜀志》。
〔846〕见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第18卷第617页《人间训》。
〔847〕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47页《秦始皇本纪》。(www.xing528.com)
〔848〕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675页《主父列传》。
〔849〕见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第17卷第579页《说林训》。
〔850〕见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卷第30页《释船》。
〔851〕见顾野王《宋本玉篇》(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12卷第245页《木部》。
〔852〕见席龙飞《中国造船史》第4章第4节第76页《从出土文物看汉船形制》。
〔853〕见席龙飞《中国造船史》第4章第4节第76—77页《从出土文物看汉船形制》。
〔854〕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191页《平准书》。
〔855〕根据《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西汉1斛容量约100升,1升约200毫升。
〔856〕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192页《平准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