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索桥,就是用藤、竹或兽皮编制成绳索架设的吊桥、悬桥,也就是古籍所称的“絚(gēng)桥”、“笮(zuó)桥”。古人有所谓“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699〕。就是说,索桥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用粗大的绳索架设而成。中国古籍记载最早的索桥,是蜀郡(成都市城区)的夷里桥,修建于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华阳国志》记载:“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700〕位于蜀郡城南的夷里桥就是其中的一座。古籍称李冰修建的夷里桥为“笮桥”,其“笮”字源出于“笮人”。《华阳国志》记载:“笮,笮夷也。汶山曰夷,南中曰昆明,汉嘉、越巂曰笮,蜀曰邛,皆夷种也。”〔701〕就是说,笮人就是汉嘉县(四川雅安市芦山县)、越巂县(四川凉山州越西县)一带的古代彝族人。据唐寰澄先生所言,“笮人作为一个善于用竹,以竹索造桥的民族,造竹索桥必多,历史必久,典籍所记,已经比较晚了”〔702〕。由此可见,李冰修建索桥是向古代彝族人学习的结果,笮人修建索桥的历史更为久远。
据王褒的《益州记》所言,夷里桥位于当年司马相如宅院以南约100步,建造时用3个大铁椎维系桥柱(现已发现铁椎2个)。据《晋书·桓温传》记载,永和三年(347年),桓温进攻成都时就曾经与成汉皇帝李势激战于笮桥(夷里桥)。由此可见,李冰修建的夷里桥至少沿用了600年。据解放初期的考古发现,司马相如的抚琴台确实位于成都市南门的锦江河畔,与夷里桥遗址相距很近,这表明王褒的《益州记》所言不虚。
与夷里桥同时修建的“珠浦桥”,后来于北宋淳化元年(990年)重建为“安澜桥”,因沿用至今而更为有名。“安澜桥长340米(宋时约360米),经江中岛跨内、外江。桥分8孔,最大一孔跨径达61米,宽3米多,高近13米,两岸桥头各有桥屋(现已拆除)。全桥用细竹篾编成粗5寸的竹索24根,其中10根作底索,上面横铺木板做桥面,压板索2根。还有12根分两组排列于桥两侧。每隔1—2米有一个横木梁与两侧的竖直木条(杆)组成U形木框,通过横木梁与底索紧固,竖直木条与侧索夹扎一起,使桥形成一个整体,行人与车辆在成排的U形框中通过”〔703〕。安澜桥的桥墩是用圆木构筑,每个桥墩用5根大木桩夯入河底,中间用横木相连接,并堆砌大石块围绕保护桩架。据专家所言:“竹子强度很大,整竹抗拉强度每平方厘米约15千牛,而篾青的强度每平方厘米可达18千牛,几可和钢相比。直径15厘米的竹索,破断强度可达百吨左右”〔704〕。由此可见,中国古人选择竹索承重架桥,确实是明智之举。
北宋诗人范成大的《吴船录》曾经详细记载安澜桥说:“将至青城,再度绳桥。每桥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排连之,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一架,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彩帛之状”〔705〕。由此可见,当时安澜桥附近还有多座索桥,结构也与清代重修之后有所不同。1965年,灌县人民政府整修都江堰时,按照清代的式样重建安澜桥,改用直径25毫米的钢缆代替竹索,索锚也全部改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清代之后,中国索桥技术流传到西方。1741年,英国修建横跨提兹河的“温奇桥”,号称“欧洲第一索桥”;1796年,美国修建美洲第一座索桥;1821年,法国修建欧洲大陆第一座索桥。由此可见,西方的索桥建设至少比中国落后2 000年。
【注释】
〔699〕见杨琳《小尔雅今注》(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第7章第226页《广器》。
〔700〕见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3卷第227页《蜀志·蜀郡》。(www.xing528.com)
〔701〕见刘琳《华阳国志校注》第3卷第320页《蜀志·定笮县》。
〔702〕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第6章第1节第496页《索桥的起源》。
〔703〕见项海帆等《中国桥梁史纲》第6章第70页《索桥》。
〔704〕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第6章第1节第505页《索桥种种》。
〔705〕见《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89页《吴船录·上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