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乘”的含义是指“乘车”。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乘”字就兼有“骑乘”的含义,并逐渐形成战国时期的重要交通方式。从目前散见的史籍记载可知,战国时期的骑乘,主要有3种形式。
一是骑马。《史记》记载:“(燕国)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676〕;“(赵国)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677〕;“(楚国)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678〕;“(秦国)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679〕。由此可见,战国时期体现国家军事实力的指标有4项,其一是国土面积,其二是兵力总数,其三是战车数量,其四就是骑兵数量。可见骑马已经是战国时期重要的骑乘形式。1957年,河北邯郸市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殉马34匹;1969年,河南洛阳市的考古发掘中发现铜马模型;1964年,山东淄博市发掘齐景公墓葬时竟然发现有殉马600匹之多。
二是骑骆驼。战国时期,骆驼由北方传入南方,骑骆驼的方式也开始广泛传播。1965年,湖北荆州市江陵县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件战国中期的铜灯盘,高约19.2厘米,盘径约8.8厘米,其灯座就是一个骑骆驼的人像〔680〕。由此可见,战国时期楚国也有骑骆驼的交通方式。
三是骑骡。骡是马与驴杂交的后代。其中公驴和母马所生者称为“马骡”;公马和母驴所生者称为“驴骡”。“马骡”和“驴骡”几乎都没有繁殖能力,但是自身生命力特别强,体质结实,肢蹄强健,富有耐久力,而且易于驾驭,饲料利用率也很高,役用年限可以长达20—30年,役用价值更高于马和驴。春秋战国时期,“马骡”和“驴骡”属于珍奇动物,其中特别珍贵的驴骡,被称为“(juétí)”,相当于汗血宝马的价值。直到明代之后,骡的数量增多,才普遍被民间役用。《史记》记载:“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681〕。就是说,苏秦出任燕国宰相之时,因为曾经相秦与燕国为敌,所以有许多人向燕王说他的坏话,燕王一怒之下就想拔剑杀他,但终于还是忍住冲动,反而宰杀1匹珍贵的款待苏秦。李斯也有所谓,“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不实外厩”〔682〕。可见战国时期的骑骡还只是上流社会的骑乘风尚,级别高于骑马。
【注释】
〔676〕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434页《苏秦列传》。
〔677〕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435页《苏秦列传》。(www.xing528.com)
〔678〕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438页《苏秦列传》。
〔679〕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448页《张仪列传》。
〔680〕见《湖北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3期)。
〔681〕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514页《鲁仲连邹阳列传》。
〔682〕见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卷第169页,李斯《谏逐客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