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都咸阳的复道:古代宫室间的绝密通道

秦都咸阳的复道:古代宫室间的绝密通道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保障各处宫室之间的安全往来,秦国特意修建一种名为“复道”的架空走廊,分为上下两层,使来往者互不相见。由此可见,秦都咸阳的复道规模非常浩大。秦国竟然将“复道”技术用于延绵300里的宫室之间,其工程之巨大,耗费之奢靡,至今仍然令人扼腕叹息。秦汉之后,从魏晋直到明清,历代封建王朝都有兴建复道的举措,但是规模已经越来越小。

秦都咸阳的复道:古代宫室间的绝密通道

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秦孝公由栎阳(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迁都到咸阳(陕西咸阳市渭城区)之后,直到秦王子婴元年(公元前206年)系颈投降,秦国建都咸阳长达146年。其间秦国逐渐蚕食吞并关东各国,先后在咸阳仿造各国宫室270余处。为保障各处宫室之间的安全往来,秦国特意修建一种名为“复道”的架空走廊,分为上下两层,使来往者互不相见。走廊上随处设置有窗户,可以居高临下监视周边行人,类似“空中楼阁”,因此又称为“阁道”。《史记》记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552〕秦始皇二十七年西巡陇西之后,又下令“焉作信宫渭南。已(不久),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553〕据《三辅黄图》记载,“(秦)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秦岭终南山)之颠以为阙,络樊川(西安城南面少陵原与神禾原之间的一片平川)以为池”〔554〕。由此可见,秦都咸阳的复道规模非常浩大。

所谓“复道”、“阁道”、“甬道”,原本是一种军事设施,实际上就是设置有遮蔽挡护的隐秘通道。《墨子》记载:“合通守舍,相错穿室。治复道,为筑墉,墉善其上。”〔555〕墨子所说的“复道”,是指军营堡垒之间设置有屏护保障的高架通道。秦国竟然将“复道”技术用于延绵300里的宫室之间,其工程之巨大,耗费之奢靡,至今仍然令人扼腕叹息。

水经注》记载:“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封泰山,降坐明堂于山之东北阯。武帝以古处险狭而不显也,欲治明堂于奉高旁,而未晓其制。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之,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556〕所谓“明堂”,就是周公姬旦当年用于会见诸侯的大会堂,是封建统治的标志性建筑,规模很大。汉武帝封禅泰山之后,认为泰山的明堂不够恢弘,准备在奉高县(山东泰安市岱岳区故县村)旁边重新修建明堂,但是苦于弄不清明堂的规制,一时无法动工。此时,一个名叫公玉带的济南人献出一幅黄帝时的《明堂图》,图中有一处茅草盖的大殿,被称为“昆仑”,环绕昆仑大殿的宫墙,就是一条复道。很显然,如果公玉带所献的《明堂图》不是假托伪造,那就可以将修建复道的历史追溯到黄帝时期。秦汉之后,从魏晋直到明清,历代封建王朝都有兴建复道的举措,但是规模已经越来越小。据专家的研究,清代“北京雍和宫两殿之间的一段复道,或亦铜雀三台间复道遗址,然不过是一段架空的廊桥,亦仅小筑而已”〔557〕

【注释】

〔552〕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44页《秦始皇本纪》。

〔553〕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44页《秦始皇本纪》。(www.xing528.com)

〔554〕见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卷第49页《秦宫驰道·阿房宫》。

〔555〕周才珠、齐瑞端《墨子全译》第15卷第760页《杂守》。

〔556〕见陈桥驿《水经注全译》第26卷第853页《汶水》。

〔557〕见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第3章第3节第214页《元明清复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