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记载,秦国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之孙颛顼。颛顼的7世孙皋陶,是舜帝的“士师(司法部长)”,与尧、舜、禹并称“上古四圣”。皋陶的儿子伯益是舜帝的“虞官”,与大禹等人同列为“九官”。后来伯益协助大禹治水,并编撰《山海经》,因功赐姓嬴,是上古八姓(姜、姬、姚、嬴、姒(sì)、妘(yún)、妊、妫(guī))之一。大禹执政后,伯益提出“九德”、“五刑”的治国方针,仅仅用70天时间就顺利解决“三苗”的矛盾冲突,成为东夷族首领。随后伯益的长子大廉被封于秦(河南濮阳市范县),次子若木被封于徐(山东临沂市郯城县),幼子玄仲被封于江(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皋陶的其他后代也被分封到英(安徽六安市金寨县)、六(lù)(安徽六安市裕安区)、许(河南许昌市魏都区)等地。大禹临终遗嘱“以天下授(伯)益”〔497〕,结果“诸侯皆去益而朝(夏)启”〔498〕。于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独裁制度从夏启开始创立。
夏王朝末年,伯益第14世孙费昌为商汤驾车参加“鸣条之战”,一举推翻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嬴姓后裔也随即成为商王朝的显贵,演变为“嬴姓14氏”。因此伯益被公认为赵、秦、廉、徐、江、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14姓的始祖。殷商卜辞中曾经多次提到“秦宗”、“秦右宗”,可见其地位不低。
商王朝末年,伯益第25世孙中潏(yù)被安插到西垂(甘肃陇南市礼县),成为商纣王抵御西戎(氐羌),并制约周侯国发展的政治筹码;伯益第26世孙蜚廉及其子恶来也是商纣王的死党。周武王灭商时,伯益第27世孙恶来死守朝歌(河南鹤壁市淇县朝歌镇),坚决不投降,结果兵败阵亡,周武王气得亲手箭射他的尸体以泄愤。蜚廉当时驻守山西,也竟然在霍太山(山西临汾市霍州市境内)设坛祭祀商纣王,并随即自杀殉死。蜚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率余部投降周武王,才得以免除灭族之祸,保存了嬴姓的根基。季胜的儿子孟增后来得到周成王赏识,被安置到皋狼(山西吕梁市离石市),史称“宅皋狼”〔499〕。
孟增的孙子造父,是一个驾车高手。周穆王十七年(公元前960年)西巡时,造父以“日行千里”的快捷,帮助周穆王及时赶回镐京平叛,因功获封赵城(山西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始称“嬴姓赵氏”,成为赵国和赵姓的始祖。周孝王二年(公元前890年),造父的堂玄孙大骆之子非子,即恶来的第5世孙秦非子,因为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赏识,被破格分封到犬丘(甘肃天水市礼县),列为“附庸”,号称“秦嬴”,成为秦国的始祖,也是秦姓的主要源头。按照西周政治制度的规定,“附庸”只是管辖范围不足50里的诸侯附属地,并不是可以称国、称邑的行政建制。因此,秦非子也就是一个养马场场长而已。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秦非子的曾孙秦仲被封为大夫,奉命率军反击西戎,结果兵败阵亡。周宣王召见秦仲的5个儿子,加封其长子赵其(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命他率军7 000余人收复犬丘,获得了“采邑”领地,地位有所上升。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匈奴)纵兵攻占西周都城镐京(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以“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杀,宠妃褒姒也被俘虏,西周王朝就此覆灭。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西垂大夫”赵其的儿子赵开(秦襄公)与郑武公姬掘突、晋文侯姬仇、卫武公卫和等人出兵击退犬戎,拥立王子姬宜臼为“周平王”。此时镐京已经被夷为平地,周平王心存余悸,决意迁都洛邑(洛阳市老城区)。赵开与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周平王因此分封赵开为伯爵,“赐之岐以西之地”〔500〕,并信口开出一张空头支票:允许秦国收复并驻守关中。秦嬴从此由“大夫采邑”升格为诸侯国,地位是第三等的伯爵,只是略高于楚国的子爵而已。
秦嬴立国之初建都于秦邑(甘肃天水市清水县秦亭),随即迁都到汧(qiān)邑(陕西宝鸡市陇县南汧城)。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秦文公为抗击西戎,又迁都到西垂(甘肃陇南市礼县)。周平王九年(公元前762年),秦文公迁都到“汧渭之会”(陕西宝鸡市扶风县古眉城)。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秦文公终于将西戎逐出岐山,并将岐山以东的土地奉献给东周王朝。周桓王六年(公元前714年),秦宪公赵立迁都平阳(陕西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周釐王五年(公元前677年),秦德公赵嘉迁都雍城(陕西宝鸡市凤翔县)。周惠王十八年(公元前659年),秦穆公赵任好继位,开始延揽人才,改革内政,先后引进虞国人百里奚、宋国人蹇叔、晋国人由余、丕豹、公孙支等人才。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击败西戎,先后消灭12个西戎小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501〕,秦国从此跻身于春秋大国之列。周安王十九年(公元前383年),秦献公赵连迁都栎(yuè)阳(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其间,秦灵公赵肃曾一度迁都到泾阳(陕西咸阳市泾阳县)。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赵渠梁迁都咸阳(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周显王四十五年(公元前324年),秦君赵泗自称秦王(秦惠文王)。420年间,秦国8次迁都,从甘肃东南部逐渐进入到陕西中部,不仅开辟了汧河谷道、函谷路、南由路、武关道、萧关道、蒲津关道、陈仓故道、褒斜栈道、金牛道、文川道、傥骆道、米仓道等陆路交通干道,同时也促进了汧河、渭河水路交通的发展,使关中“八百里秦川”成为影响中国历史长达2 000余年的富庶之地。
【注释】
(www.xing528.com)
〔497〕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9页《夏本纪》。
〔498〕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9页《夏本纪》。
〔499〕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293页《赵世家》。
〔500〕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30页《秦本纪》。
〔501〕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34页《秦本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