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又称“烽燧(suì)”、“烽堠(hòu)”,是商代创设的报警系统,也就是在边防沿线修筑瞭望台,并延伸到通往边防城镇及首都的交通大道上,以白天放烟为“烽”,夜间举火为“燧”。烽火台的使用早于长城,后来与长城结为一体,构成中国古代的边防体系,一直延续使用到清圣祖康熙时期,时间长达3 000年之久。
烽火台有方、圆两种造型,类似于后来的碉楼。其布局分为3类:第1类设置于边防前沿,是监测敌情的耳目;第2类设置于边防沿线,任务是向边防守军传递情报,传达命令;第3类设置于通往首都的交通大道沿线,任务是直接向朝廷报警,或传达朝廷命令。《通典》记载:“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迥(jiǒng)(远)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屋径阔一丈六尺。”〔429〕从目前发现的烽火台遗址看,其高度约15米左右,地基边长约5—8米。
先秦时期烽火台的警戒信号有6种,即蓬(蓬草)、表(树枝)、鼓(鼓声)、烟(狼烟)、苣火(苇秆扎成的火炬)、积薪(木柴燃起的大火)。如果入侵之敌不满千人,就点燃1个火堆;超过千人,则点燃2个火堆;超过2 000人,则点燃3个火堆。此外,还有举蓬、举表、举苣火,以及敲击鼓点的约定,类似于后代的“旗语”和非洲的“鼓语”,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情报。
《史记》记载:“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430〕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故事。意思是,周幽王的宠妃褒姒不喜欢笑,周幽王千方百计想逗她笑一下,褒姒仍然不肯笑。周幽王为博取褒姒的欢笑,竟然下令举烽火、击鼓。于是诸侯各国纷纷派兵赶来勤王,结果发现是被戏弄一场,褒姒终于为此开怀大笑,周幽王很高兴。接连胡闹几次之后,即使周幽王多次举火、击鼓,诸侯各国却再也不肯响应。“烽火戏诸侯”的最后结果是,申侯勾结犬戎(匈奴)突袭镐京(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追杀周幽王于骊山脚下,褒姒也被俘虏,西周王朝的首都镐京因此被焚掠一空。后来即位的周平王姬宜臼只好迁都到东都洛邑(洛阳市老城区),周王朝由“西周”演变为“东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期。(www.xing528.com)
【注释】
〔429〕见杜佑《通典》第152卷第3901页《兵五·守拒法》。
〔430〕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23页《周本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