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交通史话:周武王总结政治经验,倡导行风、教德、和德

中国交通史话:周武王总结政治经验,倡导行风、教德、和德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曾经多次与周公姬旦商讨总结政治经验。于是周公向周武王提出“一风五德”之说。周公的“一风五德”,即“行风”、“教德”、“和德”、“仁德”、“正德”、“归德”。民众如果自愿收养鳏寡孤独者,就发布通报予以表彰。行政管理应当设置邑、乡、闾等各级建制。每5户人家编组为“伍”,以第一家为伍长;每10个成年男子编组为“什”,以年长者为什长。

中国交通史话:周武王总结政治经验,倡导行风、教德、和德

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曾经多次与周公姬旦商讨总结政治经验。于是周公向周武王提出“一风五德”之说。周公的“一风五德”,即“行风”、“教德”、“和德”、“仁德”、“正德”、“归德”。

所谓“行风”,就是“风化”,也就是“来远宾,廉近者,道别其阴阳之利,相土地之宜,水土之便,营邑制,命之曰大聚。先诱之以四郊,王亲在之,宾大夫免列以选。赦刑以宽,复亡解辱,削赦轻重皆有数”〔306〕。大意就是:欢迎远方的宾客,聚集左近的民众;审视土质条件,开发利用水利;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修建道路,构筑城镇,吸引民众不断归附。国王必须经常深入了解民情,破格选拔管理干部,并按照一定的法规尺度宽待民众,使逃亡者回归故乡,使受辱者解除羞辱,以宽松的政治环境促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所谓“教德”,就是“辟关修道,五里有郊,十里有井,二十里有舍。远旅来至,关人易资。舍有委,市有五均;早暮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老弱疾病,孤子寡独,惟政所先。民有欲畜(蓄),发令。以国为邑,以邑为乡,以乡为闾。灾祸相恤,资丧比服。五户为伍,以首为长;十夫为什,以年为长;合闾立教,以威为长;合旅同亲,以敬为长。饮食相约,与弹相庸,耦耕俱耘,男女有婚,坟墓相运,民乃有亲。六畜有群,室屋既完,民乃归之。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恤死,立大葬以正同,立君子以修礼乐,立小人以教用兵;立乡射以习容。春和猎耕耘以习迁行,教芧(xù)(栎树,也称橡树或柞树)与树艺,比长立职,与田畴皆通。立祭祀,与岁谷登下厚薄”〔307〕。大意就是:打通关隘阻塞,开辟道路交通;道路沿途每隔5里就开辟分支路线,每隔10里就挖井提供饮水,每隔20里就建房提供食宿,并设置管理人员;市场应当设置官员维护公平,保证物价早晚一致。政府施政首先要赈济贫乏,救助老弱、残疾,及鳏寡孤独者。民众如果自愿收养鳏寡孤独者,就发布通报予以表彰。行政管理应当设置邑、乡、闾等各级建制。使民众形成一定组织形式,有灾祸可以互相救恤,办理丧事能够互相帮助。每5户人家编组为“伍”,以第一家为伍长;每10个成年男子编组为“什”,以年长者为什长。基层的“闾”级行政机构应当加强思想教育,选择有群众威信者担任闾长;各亲族的族长也应当选择仁慈受人尊敬者担任,养成共同的生活习惯及相互协作的劳动关系,使男女婚配正常,情感融洽,夫妻坟墓相连,亲情延绵不断。这样就可以形成六畜成群、房屋整洁的良好生活环境,民众就会自然凝聚成一个整体。“乡”一级行政机构,首先要设置“巫医”,负责储备五味俱全的药物以预防疾病;其次是设置“正长”,负责主持一乡的政务;其三是设置“职丧”,负责管理当地的丧葬及坟墓;其四是让有文化、有德行的“君子”负责教育儿童、修明礼乐;其五是让勇敢有武艺的“小人”传授使用武器的技巧;其六是设立“乡射”制度,以弘扬文化礼仪;设立“狩猎”制度,以加强军事演练;其七是设置管理土地开垦利用及农田耕耘的官员;其八是设立祭祀制度,根据不同的丰歉情况开展祭祀活动。

所谓“和德”,就是“山林川泽,以因其利。工匠役工,以攻其材;商贾趣市,以合其用。外商资贵而来,贵物益贱;资贱物出贵物,以通其器。夫然,则关夷市平,财无郁废,商不乏其资,百工不失其时,无愚不教,则无穷乏”〔308〕。大意就是:充分利用山林、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发挥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制作产品,并通过交易渠道投入市场,做到物尽其用。如果市场上拥有丰富的本地特产,外商就会携带贵重的外地商品来交易,外地贵重商品就会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与本地特产实现交换。这样一来,本地特产就会突破关隘的阻隔,以较高的价格得以流通,市场的物价也会趋于平稳,本地产品也不会闲置浪费;商人既可以从中获利,工匠的生产积极性也会提高,游手好闲的愚昧之徒都会从中获取教益,整个社会就会因为富裕而和谐

所谓“仁德”,就是“陂沟道路,丛苴丘坟,不可树谷者树以材木;春发枯槁,夏发叶荣,秋发实蔬,冬发薪烝(zhēng)(烘烤),以匡穷困。揖其民力,相更为师。因其土宜,以为民资,则生无乏用,死无传尸”〔309〕。大意就是:池塘和道路旁边以及坟山荒地,凡是不能种庄稼的地方都应当植树造林;春季可以获取枯槁的树干,夏季可以采集树叶和花朵,秋季可以收获果实,冬季可以拾取柴禾。这样既可以补贴家用,也能够扶助贫困。只要适当利用环境条件,让民众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开发自然资源,就能够聚合民力,消除贫困,不断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整个社会就不会因为缺少物资而发生动乱,更不会出现死无收尸的悲惨景象。

所谓“正德”,就是“旦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渔网),以成鱼鳖之长;且以并农力执,成男女之功。夫然,则有生而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人不失其事,天不失其时,以成万财。万财既成,放此为人”〔310〕。大意就是:我听说夏禹王当年的规矩就是尊重自然规律,改善生存环境,春天不准砍伐山林,以保障草木的生长;夏天不准捕杀鱼鳖,以保障鱼鳖的繁殖;坚持合理利用民力发展生产,做到男耕女织,协同有序。这样地不会失其力,物不会失其用,人不会失其事,天不会失其时,社会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增长,民众的物资生活水平就能够有所提高,整个社会环境也就会不断得到改善。

所谓“归德”,就是“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关市平商贾归之,分地薄敛农民归之。水性归下,农民归利。王若欲求天下民,先设其利,而民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311〕。大意就是:泉水只要达到一定深度,鱼鳖就会生长;草木只要茂密成林,鸟兽就会聚集;民间贤能之士一旦得到充分任用,人才就会脱颖而出;市场的繁荣稳定,必然会导致商人趋之若鹜;土地的合理分配,再加上宽松的赋税条件,必然会吸引民众不断归附。水总是流向低洼之处,人总是奔向有利可图的地方。如果国王想吸引更多的民众归附,就必须努力去为民众谋取实际利益,切实采取有利于民众的政策措施。这就好比冬天的阳光,夏天的阴凉,民众都会主动作出选择。

周公旦的“一风五德”之说,其核心内容就是营建“冬日之阳,夏日之阴”的和谐社会。其中一再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改善生存环境,开辟道路交通,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道路交通的建设,确实是实现社会和谐,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周武王对周公的“一风五德”非常欣赏,“乃召昆吾(掌管冶铸的官员),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收藏于王宫,每天早晨都要认真观看揣摩)”〔312〕

【注释】
(www.xing528.com)

〔306〕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卷第200—201页《大聚解》。

〔307〕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第39卷第201—203页《大聚解》。

〔308〕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第39卷第205页《大聚解》。

〔309〕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第39卷第206页《大聚解》。

〔310〕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第39卷第207页《大聚解》。

〔311〕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第39卷第207—208页《大聚解》。

〔312〕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第39卷第208页《大聚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