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启是中国历史上首开“家天下”先河的独裁者。夏禹辞世之前,遗命以伯益接替王位。伯益是东夷族部落的首领,与夏禹一道担任过舜帝的助手,夏禹担任“司空”,负责水土工程;伯益担任“虞官”,负责山林湖泽的开发。在配合夏禹治水的过程中,伯益将沿途经历的山川地理、草木鸟兽、奇风异俗一一记录在案,并编撰成著名的《山海经》,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和深厚的素养。据《史记》记载:“十年,帝禹东巡守,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伯)益。三年之丧毕,(伯)益让帝(夏)禹之子(夏)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夏)启贤,天下属意焉。及(夏)禹崩,虽授(伯)益,(伯)益之佐(夏)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伯)益而朝(夏)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夏)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128〕由此看来,尽管夏启取代伯益执政有违夏禹的遗命,但仍然不失为各部落的民主选择。据《左传》记载,夏启即位时曾举办过一次隆重的“开国大典”,史称“钧台之享”。钧台也称为“夏台”,位于河南许昌市禹州市梁北镇杜岗寺村。目前存世的钧台古迹,是清代康熙十八年(1697年)重建的遗物,后经河南许昌市禹州市府重新修复,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提供观赏的“钧台”已经将当年的土台改建为砖石结构,台基呈方形,边长约7.4米,高约4.4米。南面正中的门洞宽2.46米,高2.87米,上额书写“古钧台”3字;门洞两侧有砖刻对联一副,上联是“得名始于夏”,下联是“怀古几登台”。台上建有双重檐亭殿,用24根明柱支撑;亭殿四周围有20块青石雕刻的栏杆,栏杆上刻有夏启的历史典故图画。其建筑构造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当年夏启为表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竟然能够“大饗(享)诸侯于钧台”〔129〕,可见其道路交通条件已经较为便捷。
夏启执政后,进一步强化国家机器,直接任命“六卿”和“百吏”。其中负责牲畜牧养及驯化的“牧正”,以及负责车辆管理的“车正”,就是当时与交通事业相关的主管官员。据《墨子》记载,夏启曾经“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河南许昌市许昌县)”〔130〕,大力推进青铜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据《左传》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131〕这就是说,夏启的权威影响很大,能够源源不断地大量征集全国各地的物资,九州各地的官员纷纷将青铜贡献给夏启,夏启用青铜铸造了象征九州的九鼎,标志着国家权力的诞生。可见当时的华夏九州已经普遍修建通往夏朝国都的入贡道路。近年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不断发现数量可观的青铜器,这也清楚表明,夏启时代已经是中国奴隶制青铜时代的开端。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主要标志。社会生产工具由石器发展到青铜器,创造出史无前例的青铜文化,这必然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
夏启即位不久,就以“恭行天之罚”〔132〕的名义发动“甘之战”,一举消灭不肯臣服的有扈氏部落,史称“夏启西征”。“甘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据史料记载,夏启的部队从阳城(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出发,沿黄河南岸西向进入渭河流域,一直远征到甘(西安市户县),行程约700公里。“甘之战”开辟了中原与关中平原的交通大道,促进了关中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这无疑是中国交通史上一次重要的开创。据《尚书》记载,夏启在发起总攻之前,曾经隆重举行誓师大会,发布临战动员令,郑重告诫全军:“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133〕。意思就是:战车左边的战士如果不能用弓箭射杀敌人,就是违背我的命令;战车右边的战士如果不能用长矛刺杀敌人,就是违背我的命令;战车驾驶员如果不能保证战车的顺利行进,就是违背我的命令。执行我的命令者,我将在祖庙神位之前颁发奖赏;违背我的命令者,我将在社神面前处以死刑,或者贬为奴隶。由此可见,4 000多年前的“甘之战”,不仅已经开始使用战车,而且有战车乘员的明确编制。
【注释】
〔128〕见李炳海校评《史记》第9—10页《夏本纪》。
〔129〕见张玉春《竹书纪年译注》第112页《帝启》。(www.xing528.com)
〔130〕见王焕镳《墨子集诂》第10卷第46节第993—994页《耕柱》。
〔131〕见李维琦注《左传》第243页《宣公三年》。
〔132〕见顾宝田《尚书译注》第54页《虞夏书·甘誓》。
〔133〕见顾宝田《尚书译注》第54页《虞夏书·甘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