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科技工作】2014年,陕西省文物系统继续按照《国家文物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陕西省文物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开展科研和学术研究工作,全年共完成国家科技部项目1项,国家文物局项目8项。承担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973计划项目1项,承担国家文物局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文物局项目15项,省内其他厅局项目3项。新立项的科研项目9项。对外合作项目7项。
文物保护相关研究方面,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单位周铁等人承担完成的“遗址博物馆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与古代建筑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遗址博物馆遗址本体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揭示了遗址本体中可溶盐运移规律,研究出一套适用于遗址博物馆的综合性防霉保护方法。已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汉阳陵博物院以及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地的相关遗址进行保护示范。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吴永琪等人承担完成的“物联网及相关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应用——以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为例”研发出由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文物本体监测、文物资产管理、人员行为管理及导览服务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综合应用系统,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管理提供网络化、智能化的实时管理技术手段。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马红琳等人承担完成的“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石质文物”确定了病害分析和评估的各种技术操作规范以及石质文物病害状况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等,为后续的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可靠、充分的参考和依据。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兰德省等人承担完成的“陶质文物粘结剂筛选研究和古代彩绘文物胶结材料分析研究”建立了陶质文物粘结效果评价系统,筛选出9种适宜的粘接材料,并在秦兵马俑、青州彩绘陶器等进行了应用示范。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彭文等人承担完成的“遗址博物馆展示环境综合研究”归纳了现行遗址博物馆在展示环境上的几种设计思路。对不同类型规划展示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容波等人承担完成的“秦俑坑发掘现场脆弱遗迹提取方法研究”构建了考古发掘现场脆弱遗迹提取材料使用效果评价体系,并在秦俑坑、百戏俑坑、凤栖塬考古工地进行示范应用。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杨文宗等人承担完成的“馆藏唐墓壁画病害调查”通过科学手段确定壁画的病变成因,为保护古代壁画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及具体的保护修复方案等提供科学依据。由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李卫等人承担完成的“古建筑抗震隔震机能研究”建立了从榫卯节点到整体结构刚度衰减的物理数学模型,评判和预测了中国古代多层木结构抗震性能的理论和方法。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杨军昌等人承担完成的“计算机三维模拟技术在考古现场的应用研究”就计算机三维模拟技术在考古发掘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形成了针对不同类型文物遗迹信息提取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流程。由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张炜等人承担完成的“陕西古塔调查及研究”完成了陕西境内国保、省保、市县保单位名单中古塔的普查工作。由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等单位王展等人承担完成的“彩绘和壁画文物的数字修复及版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针对文物数字图像中遗失或损坏的部分,利用现存的图像信息按照一定规则对其进行修补,使修补后的数字图像接近或达到原图的视觉效果。
(吴 鹏)
【文物国际合作】2014年,陕西省文物系统与德国、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开展了合作交流。①中德合作:开展4项合作研究“水陆庵彩绘泥塑保护研究”第一阶段为2001~2002年,合作方为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局。第二阶段为2007至今,合作方为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合作开展了“陕西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保护”;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合作开展的“李倕墓出土文物整理、保护与研究”,主要进行李倕墓考古发掘报告的整理、李倕冠饰不同材质零部件无损检测分析、李锤身体的实验室清理与复原、李倕身体发现捻金线和金珠工艺的分析与研究等,并出版了《唐代李倕墓-考古发掘、保护修复研究报告》(英文版)。开展的“法门寺地宫丝织品保护修复与工艺研究”,主要研究法门寺丝绸服饰的织物组织和服饰,并进行了德文及中文版《法门寺出土纺织品保护研究报告》的整理工作。②中比合作: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比利时扬森公司合作。2014年,完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文物保护修复科技合作协议》合同签订,标志着第三期合作顺利启动。③中澳合作:省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合作。2014年4月6~8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曹音女士来陕西历史博物馆访问,就两馆的互换展览进行商谈,初步达成2016年两馆举办互换展览的意向。④中英合作: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研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开展“陶瓷的岩相分析”,研究了秦兵马俑制作过程中陶土来源、制作过程和相关陶窑的信息;“部分陶俑的三维建模”研究,探讨陶俑制作过程中的工艺和艺术的结合,研究陶俑制作过程中的劳动力组织模式,分析秦时期在秦陵修建过程中的经济和管理模式;“秦陵其它冶金制品的研究”主要探讨冶金制品的矿料来源、生产加工过程、技术的优选和其背后的文化交流等因素。与英国爱伯丁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合作开展的“土遗址的保护研究”主要进行秦兵马俑坑和大范围秦始皇陵区的土遗址保护。
(吴 鹏)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截至2014年底,陕西省文物系统共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3个,分别是“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14年,该基地按时完成了砖石基地运行评估材料的收集、整理及总结工作,及时上报国家文物局。主要开展工作:①与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签订了《秦封泥联合保护研究协议书》;商定了今后将联合开展保护研究和保护修复实施工作,将首先共同开展秦封泥的保护研究工作,重点围绕秦封泥三维数据采集、相关信息整理和研究、秦封泥的保护修复方案与实施以及展陈中的预防性保护方法等进行合作。②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达成共建砖石基地成都工作站的合作意向。③联合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中国丝绸博物馆与西藏博物馆拟定了《共建“西藏文物保护科技联合工作站”合作意向书》。④与西安碑林博物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碑林博物馆工作站”。⑤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文物科学研究、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人才交流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⑥承担了“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石质文物”“文物多孔隙材料超声断层扫描研究”“石质文物风化模式术语表”等课题研究。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14年,该基地主要开展工作:①为河南焦作,山东沂源、定陶和临淄等地文博单位提供了对外文物保护修复和人员培训等技术支持。②配合重点科研基地和陕西省陶质及彩绘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作。③科研基地青州工作站顺利挂牌。青州香山汉墓保护修复项目顺利通过了结题验收。④提交国家文物局评估资料并顺利完成第二次科研基地评估与答辩。⑤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保护优秀青年计划申报成功。⑥参与了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简明手册》《文物保护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编写。⑦为兄弟单位提供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技术支持,共修复文物共37件组。包括:焦作靳德茂出土元代陶俑21件, 目前80件已全部修复结束;焦作汉代陶仓楼2件,共50个部件,正在修复中;宝鸡文物4件,包括彩绘陶簋3件,陶壶1件,已完成修复保护工作;唐代陶俑9件,已完成修复保护工作。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14年,该基地继续以现场文物保护、出土遗迹、遗物调查等为重点,围绕重大考古发掘项目的开展,以快速分析检测、文物材质成分鉴别分析为主要目标,摸索考古发掘与现场保护的协调、合作机制,逐步推动现场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主要工作:①受江苏考古所和当地文物部门委托,联合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承担了东山村遗址本体保护方案的制定。②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了韩休壁画墓考古现场调查研究,提取了壁画保存的原始信息,为后期的揭取、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部分脱落残块进行了采集,以期在进一步的实验室研究中揭示更多的材质、工艺及病害信息。③承担了甘肃泾川大云寺出土彩绘石质佛造像保护修复工作,共保护修复了120件彩绘石质佛造像。这批数量多、类型与装饰技法多样、病害各异重要石造像的修复,为该类复杂文物问题的解决积累了宝贵经验。④完成宁夏固原南源M1401、横山县高镇罗圪台元代壁画揭取工作。
(吴 鹏)
【学术会议】4月25日,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举办了“2014年西安电镜—微区荧光分析技术交流会”,西安地区35家单位、60余人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5月10日,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秦咸阳城遗址大遗址考古工作研讨会”,分析了目前考古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重点就今后如何应对西咸新区高速发展的现实进行讨论。(www.xing528.com)
5月25日,省考古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共同举办“陕西文物考古援藏工作30周年座谈会”,会议旨在纪念陕西文物考古援藏工作30周年,总结近年陕西文物考古援藏工作的成果,进一步加强陕西文物机构对西藏文物保护事业的支持,推进边疆考古及文化交流的学术课题研究,促进西藏地区考古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
8月21日,省考古研究院举行“陵墓考古学国际学术研究集会”,来自日本东亚大学、京都橘大学、大手前大学、东海大学、省考古研究院及秦陵博物院等单位的近40名学者参加学术研究活动。省考古研究院多年从事秦汉唐帝陵考古的学者与日本学者分别作了“秦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日本古坟时代的人物埴轮群像”等方面的学术报告。
10月15~17日,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办“博物馆与法律”学术研讨会。会议就国际政府间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政府组织(如国际博协)的成果概述、中国《知识产权法》相关内容在博物馆语境下的深度诠释、对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基本法《文物保护法》的再认知,以及不同博物馆、文化遗产机构司法实践的个案分析等进行了交流探讨。
10月16~17日,省历史博物馆举办“2014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论坛—全球视野下中国古代壁画的预防性保护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意大利、德国、韩国、日本和国内的专家近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壁画的预防性保护、壁画的病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10月18日,省考古研究院举办“长安唐韩休墓出土壁画学术研讨会”,国家文物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围绕韩休墓壁画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以及韩休墓壁画与韩滉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讨论。
11月6~9日,省历史博物馆承办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共同协办的“艺术、考古与历史:中国古代图像文化研究的新取向”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美、日、法等国的学者以考古发掘所获的古代图像、器物、遗址等物质文化为基本材料,围绕着礼仪象征空间、宗教思想的图像诠释、中土与域外的文化交流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12月17~18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办“第四届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应用于发展研讨会”,是“秦兵马俑发现40周年暨博物馆建成开放35周年”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之一。
(吴 鹏)
【文物出版物】 2014年,省文物系统共完成《开成石经》《华县泉护村—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周原汉唐墓》《醴泉坊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陕西金文集成》等著作的编辑出版。①《开成石经》大型文化典藏开发出版项目,由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单位强跃等人承担完成。《开成石经》是中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经,堪称中华文化的原典,始刻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4年)十二月,开成二年(837年)完成。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五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共刻114块碑石,经文65万字。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今西安碑林。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补刻《孟子》,遂合称“十三经”。该典藏以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开成石经》民国精拓为底本,以安徽泾县手工宣纸影印,遵循传统装帧方式,几十道工序全手工进行,是兼具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及陈设价值的高端文化典藏巨帙。②《华县泉护村—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是对1997年泉护村遗址发掘成果的汇总,在对出土遗存进行详尽客观介绍的同时对如何更好、更科学的表现发掘遗存进行了探索。③《周原汉唐墓》着力于墓地的陶器分期与年代研究,基本厘清了各类器物的演变规律,在对陶器进行了分期基础上对各期段绝对年代进行了判断,建立了周原遗址及其南缘一带秦汉至隋唐时期较为详细的分期与编年体系,完善和细化了关中地区两汉中小型墓葬分期与年代体系。④《醴泉坊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是关于2001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的主要隋唐遗址醴泉坊的考古报告,为研究隋唐醴泉坊不同时期的历史轨迹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研究长安城的发展史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⑤《陕西金文集成》编撰项目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天恩等人承担完成,以陕西出土的汉代及以前有铭青铜器的铭文及器物图形为核心,附铜器的出土地点、时间、流传、收藏等方面的信息。采用“图文并重”的金文著录形式,以“出土地为纲,铜器组合为目”进行编撰。项目开创了新的体例和形式,对与金文相关的铜器形制、铭文的铸作工艺等相关信息给予了很好的记录和展示。
(吴 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