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育成两个小麦新品种和解决旱地农作物的防治问题

陕西育成两个小麦新品种和解决旱地农作物的防治问题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育成陕627、陕715两个小麦新品种。“陕512” 2008~2013年陕西关中累计种植1256万亩,推广有效面积1035万亩,新增小麦6159.64万公斤,增值约1.29亿元,节支2.17亿元,农民纯收益共3.4亿元。解决了现在小麦种植密度大,蛹期防治时麦苗稠旺,撒施的毒土被小麦植株阻挡,难以落到地面接触虫体,且难以机械化作业,技术到位率低,防治效果较差,防治成本高等问题。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陕西育成两个小麦新品种和解决旱地农作物的防治问题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陕627、陕715选育与推广】该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翔等11人承担完成。项目育成陕627、陕715两个小麦新品种。陕627属弱冬性、株高75cm左右,耐旱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抽穗、成熟早,成熟黄亮, 白粒,角质。经检测分析:蛋白质(干)15.4%,沉淀值48.2ml,湿面筋34.0%,稳定时间16.5分,容重824g/L,吸水率60.4%,最大抗延阻力484.0 E.U,拉伸面积326cm2,角质率99%,降落值数245.5s,具有优质强筋、高产、早熟、抗病、落黄好等特点,2006年11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715属半冬性,株高80cm左右,茎杆弹性好,抗倒伏,抗寒/耐旱性好,抗干热风,中熟,成熟黄亮,白粒,角质。经检测分析:蛋白质(干)14.8%,沉淀值56ml,湿面筋33.4%,稳定时间11.1分钟,容重782g/L,吸水率60.0%,最大抗延阻力377E.U,拉伸面积84cm2,角质率82%,降落值数346s,具有优质强筋、高产、综合抗性强等特点,2005年8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627、陕715在陕西宝鸡、咸阳渭南、西安等地累计推广面积1535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67174.4万元。该项目获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成果处)

【大粒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品种陕512选育】 该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瑞等9人完成。项目利用国内首次发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特点,借助轮回复交创建优质轮选集团,首先实现优质基因累加,再使优质基因与高产多抗基因累加;通过早代选育农艺性状和多抗性,中代采用分子技术筛选品质使高产多抗优质聚于一体;通过基因与性状、单株与群体、试验与示范三结合的选育技术加速育种进程。项目主要成果:①丰富和发展了小麦品质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完善了小麦蛋白质组成SDSPAGE和A-PAGE测试技术、辩读与评价方法,首次发现HMWgs14+15及其优质效应。②创新了利用太谷核不育进行性状聚合的杂交方法和选育技术,创造了从组合配置到省级审定仅用7年的小麦高效育种纪录。③解决了育种中大穗大粒品种难以高产、高产不优质、优质与抗病抗逆性难以结合的技术难题。④育成大粒高产、多抗、优质中强筋小麦品种“陕512” 。⑤建立了“陕512”繁育、示范、推广、培训一体化新模式,实现了快速推广应用和大面积均衡增产。“陕512” 2008~2013年陕西关中累计种植1256万亩,推广有效面积1035万亩,新增小麦6159.64万公斤,增值约1.29亿元,节支2.17亿元,农民纯收益共3.4亿元。该项目获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果处)

【关中东部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该项目由富平县植保植检站冯安荣等9人承担完成。主要研究成果:①通过建立小麦吸浆虫系统监测点,按照监测规范,开展系统监测,系统报道了陕西关中东部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明确了在高产条件下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特点,揭示了暴发成灾的机理和原因,为制定防治策略及控制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②提出灯光诱集快速监测技术,研究明确利用灯光诱集对小麦吸浆虫成虫具有较好的田间监测效果,可以作为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期监测的方法之一;研制出“一种小麦吸浆虫柱形田间取土器”获国家专利专利号201320507919.0) 。该产品设计科学,操作简便,省时省工,且分层明确,监测准确。③针对当前高水肥、高密度、大群体栽培方式,首次提出“成虫期防治为主,蛹期防治为辅”的防治策略。修正了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主攻蛹期、成虫期扫残”防治思路。解决了现在小麦种植密度大,蛹期防治时麦苗稠旺,撒施的毒土被小麦植株阻挡,难以落到地面接触虫体,且难以机械化作业,技术到位率低,防治效果较差,防治成本高等问题。④集成了包括“系统监测,穗期保护,分级化防”、筛选出现阶段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小麦吸浆虫最佳药剂种类,规范了防治用药目录为主要内容的关中东部高产水平下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体系。项目先后在富平县、临渭区、华县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33.9万亩,平均亩挽回粮食损失83.2公斤,总挽回粮食损失近1.95亿公斤,新增产值4.09亿元,新增纯收益4.07亿元;通过预测预报和分级化防,减少麦田用药次数和用药量,节约防治成本,保护天敌和生物多样性。该项目获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果处)

【陕西省小麦吸浆虫监测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该项目由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刘俊生等人承担完成。项目通过两年大范围详细普查,查清了新一轮吸浆虫暴发期虫害发生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和重点发生区域、绘制吸浆虫发生分布图,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通过对吸浆虫趋色和趋光性的研究,明确了其对色、光的趋性特点,发现黄色粘板和波长为L380nm诱虫灯的诱杀效果最佳,试验开发出粘虫板和诱虫灯诱杀技术,改进了成虫网捕监测手段。同时采用生物期距法预测成虫发生盛期和防治适期,提高预报准确率。发现传统蛹期地面施药的局限性,重点采用成虫期药剂防治,试验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农药,明确了最佳用药时期和不同虫口密度田块防治用药次数。在国内首次提出“系统监测、穗期保护、分级化防”的吸浆虫防控技术原则,构建了“行政推动,部门协作,统防引领,技术支撑”的防控工作机制,丰富了吸浆虫防控技术理论。项目3年累计实施面积1665万亩次,挽回产量损失8.47亿公斤,新增产值18.64亿元。项目发表论文30篇。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关中灌区优质小麦千斤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该项目由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王荣成等人承担完成。项目结合陕西关中灌区小麦产量不稳和生产技术不规范等问题,总结了小麦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内容,提出以“一早一晚”和小麦“四改”及宽幅条播为主要内容的关键技术,为关中灌区优质小麦产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持。该项目采用“行政推动、项目带动、技术集成、企业参与、专家领军、农技唱戏”的技术推广新模式,通过建立万亩高产示范方、百亩核心攻关田,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扩大订单生产规模,强化项目检查验收等,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该项目两年累计推广214.78万亩,平均亩产521.7公斤,较同期同等地力田块亩增产64.3公斤,共增产小麦1.3多亿公斤。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小麦施肥指标研究与配方肥料推广】 该项目由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李茹等人承担完成。项目通过系统汇总分析已取得的全省农户小麦施肥状况调查、土壤样品化验、 “3414”肥料试验和肥效对比试验资料并建立数据库;研究形成全省小麦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分区施肥方案和配方肥料大配方、分区肥料利用率、最佳施肥量与配比等指标体系。项目采测土样61162个、完成“3414”试验400个、肥料对比试验812个,制订发布分区施肥配方184个、培训人数179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52万份;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267.79万亩,配方肥料推广面积2450.13万亩。三年新增总产9.17多亿公斤,新增总收入16.08亿元。采用“五结合”创新方式,促进小麦施肥技术推广;推行“农企对接”五种模式,促进配方肥料推广;实行“五同步”组织管理新模式,提升项目实施质量。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陕西北部耐密型春玉米品种筛选与配套技术推广】 该项目由陕西省种子管理站范东最等人承担完成。项目针对陕西北部耐密型春玉米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以耐密品种应用为突破口,优化品种布局,确定郑单958、榆单9号为主推品种,秦龙14、陕单609、榆单88为接班品种,通过3年的示范推广,实现陕西北部春玉米品种的一次更新换代。通过品种耐密性和密度试验,确定不同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发挥耐密型品种的优良特性,项目区种植密度增加500~1000株/亩。总结形成耐密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高春玉米单产水平。依托种子部门,以种子企业、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主体,形成集品种筛选、质量控制、种子供应、配套技术、示范展示等紧密结合的玉米新品种推广模式,带动耐密型玉米品种在春玉米种植区大面积推广。项目3年累计推广239.69万亩,平均亩产667.25公斤,增产玉米2.29亿公斤,新增收入4.26亿元。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陕西北部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推广】 该项目由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徐文华等人承担完成。项目针对陕西省旱地春玉米生产实际,进行全膜双垄沟播的推广应用。通过耐密品种、宽窄行种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和适时晚收等技术集成,为省内旱作农业区粮食增产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通过试验示范,证明该技术具有集雨蓄水、保墒增温的作用,增加有效积温402.5℃,水分生产效率较露地增加0.8公斤/(毫米.亩),形成陕西省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高效技术规程,为在全省旱作区春玉米实现稳产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项目带动,农技部门指导,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示范,创建了全国旱地春玉米万亩示范片亩产超过900公斤和10万亩超过750公斤的典型。项目累计推广面积126.95万亩,亩平均产量770.5公斤,总增产近2.39亿公斤,总增效5.42亿元。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陕南水稻油菜生产一体化技术示范与推广】该项目由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王阳峰等人承担完成。项目针对陕南水稻油菜主产区两料作物品种茬口搭配不协调、关键生产技术衔接不科学等问题,应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围绕重点环节对水稻、油菜周年农艺措施进行统筹安排,实现水稻、油菜总体产量和效益的提升。集成应用稻油品种合理搭配、水肥科学运筹、秸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水稻适时晒田等技术,为陕南粮油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组建技术顾问组,联合科研、教学、企业建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宣传培训、建立试验示范田、高产竞赛、评比督导、经验交流,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和技术到位。项目在汉中、安康两市推广高技术159.7万亩,水稻平均亩产613.2公斤,油菜平均亩产188.3公斤,增产率分别达到了7.6%和18.8%。累计增产稻谷6816.5万公斤、油菜4570万公斤,新增纯收入约3.81亿元。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 该项目由陕西省园艺蚕桑技术工作站巨海林等人承担完成。项目组装集成了设施规范化建造、优良品种引进筛选、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高效栽培模式等6大关键技术,形成陕西省设施蔬菜工程关键技术体系。项目通过典型示范、技术辐射、科技培训等方式推广6种新型设施结构、80个优良品种、20多项技术,促进一大批标准化示范园和规模化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形成陕北以日光温室为主、陕南以大棚为主、关中以日光温室和大棚并重的设施蔬菜产业带。项目形成技术规范10个,编写系列丛书4部,发表相关论文22篇,编发技术简报78期,培训技术骨干、农民技术员和菜农13万余人次。通过项目实施累计推广集成技术86.03万亩,新增蔬菜产量72.89万吨,新增纯收益13.35亿元。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榆林蔬菜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该项目由榆林市园艺工作站黑登照等人承担完成。项目针对榆林地区蔬菜主栽品种不突出、设施建造不规范、栽培技术不标准、技术推广不普及等难题,研究制定了10项榆林地区设施建造及蔬菜栽培技术规程,集成8项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总结7种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并在榆林地区进行推广。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各类示范点7个,推广示范蔬菜新品种99个,培训不同层次人员1万余人(次),发表论文33篇,获得日光温室方面的实用新型专利2件,形成了“一定”牌辣椒、“三边”牌西瓜等一批知名品牌。项目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解细化建设内容和年度实施计划,采用研发、生产、推广相结合,“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发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在蔬菜生产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推广效果。项目累计示范推广167.55万亩,新增纯收益23.05亿元。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优良苜蓿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及推广项目】 该项目由陕西省草原工作站李海英等人承担完成。项目通过引进10个紫花苜蓿品种,首次在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种植试验,研究分析各个品种在该区域的生长状况、生产性能及品质特性,筛选出WL-323、金皇后、三得利、皇冠4个适合该区域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丰富了陕西省及同类生态地区的苜蓿品种资源。项目通过合理密植、根瘤菌接种、平衡施肥、实施刈割和病虫草害防治等5项技术试验形成配套技术措施,提升陕西省的苜蓿生产技术水平。制订《紫花苜蓿优良品种丰产栽培技术规范》,并在4县8个点建立的2.4万亩苜蓿标准化种植基地进行应用推广,首次在大田集中连片应用苜蓿根瘤菌接种技术,显著提高了苜蓿的产量。项目4年累计推广面积324.1万亩,首蓿干草亩均增产129.3公斤,新增经济效益近1.85亿元。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www.xing528.com)

(王晨光)

【陕西省绿色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推广】 该项目由陕西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陕西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李文祥等人承担完成。项目以绿色农产品标准化技术集成体系、推广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3项建设为重点,3年推广标准化技术140项,新认证企业35家、产品67个、基地面积112.47万亩,获证率达100%,有力促进了全省绿色食品的发展;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检测产地土、水样292个,抽检绿色食品样品324个;开展各种培训456场次,印发资料37万份,对61家企业、86个产品进行品牌推广。累计推广绿色农产品标准化技术面积431.84万亩,新增纯收益23.76亿元。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精准化推广模式,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显著;强化品牌宣传,增强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宝鸡市苹果矮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该项目由宝鸡市果业蔬菜工作管理局黄维敏等人承担完成。项目累计引进试验示范中早熟新品种10个,示范推广矮砧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141.3万亩,新增产量44.6万吨,新增产值22.9亿元,新增纯收益18.4亿元。显著提升全市苹果生产水平,有力推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为陕西矮砧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样板。2012年,全市苹果面积达到102.2万亩,产量84.9万吨。其中:中早熟品种占到总面积的52%,矮砧栽培占到总面积的70%。项目实施过程中,发表论文29篇,出版著作1部。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陕西省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 该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占德等人承担完成。项目针对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选育出红心猕猴桃新品种“脐红”,筛选并推广以“海沃德”“徐香”为主的陕西猕猴桃新优主栽品种,促进陕西猕猴桃品种的换代升级;研究开发出“有机全营养配方施肥技术”“精量授粉技术”等4项提质增效技术;形成“陕西优质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陕西猕猴桃精量授粉技术规范”等6项技术规范(程);集成和推广应用了猕猴桃“优选品种、科学建园、标准树形、配方施肥、充分授粉、生态栽培、适时采收和合理负载”等8大标准化关键技术。项目依托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创立了“大学试验站+基层农技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即“1+2+2”科技进村入户的推广模式,开展“百、千、万”专业技术培训工程,并通过《猕猴桃科技直通车电视专栏、技术服务电话热线、“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等科技推广渠道和手段,促进陕西现代猕猴桃产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全省猕猴桃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在全省猕猴桃产区累计技术示范推广154.5万亩,新增产值14.24亿元,新增纯收益11.23亿元。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柑桔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该项目由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邓琳玲等9人承担完成。项目开展了柑橘良种(优系)繁育、丰产栽培技术创新推广、低产改造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项目在安康市汉滨、汉阴石泉、紫阳、旬阳平利、 白河7个县区建立良种柑橘科技示范园8000亩,举办柑桔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128期,培训农民5600人次,编写和印发柑桔丰产栽培技术材料5万余份,指导全市新建柑桔园12.7万亩,带动改造柑桔低产园5万亩,繁育良种柑桔苗3000万株。项目区柑桔建园成活率达到92%,苗木保存率达到95%,新建柑桔园亩均产达到2200公斤,柑桔低产改造园亩均产2000公斤,累计新增总产值22.59亿元,纯收益达到13.98亿元。该项目获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果处)

【陕西柑橘资源与产业化开发】 该项目由陕西理工学院等4单位李新生等9人承担完成。项目开展柑橘品种资源研究、新品种选育、规范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基地建设与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产地商品化处理、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研究和产业化开发,主要内容:①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研究。通过柑橘资源普查,搞清了陕西柑橘资源状况,通过新品种(系)引进、柑橘品种资源圃建立、柑橘食味与加工品质分析评价,筛选出12个适合陕西栽培的新品种,其中3个通过省级审定,并实现大面积推广;出版专著1部。②种苗繁育与栽培技术研究。构建柑橘工厂化脱毒繁育设施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示范与推广技术体系;建成陕西柑橘种苗工厂化繁育、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基地3000亩;开展柑橘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推广应用10万余户,面积50万亩,新技术覆盖率达到80%。③果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基地建设。建立柑橘品质分析与质量安全监控体系,集成创新“微剪、微肥、微药”等绿色栽培新技术40余项,形成标准、操作规程22项,建成绿色、有机柑橘、出口柑橘注册果园认证基地共9.2万亩。④商品化处理与深加工。开展柑橘商品化处理和橘子酒生产新技术开发研究,建成商品化处理生产线17条、储藏保鲜库2座、年加工柑橘1万吨桔子酒生产线1条,开发桔子酒系列新产品6个,制定产品企业标准3项,年柑橘商品化处理、配送和深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项目累计培育出柑桔脱毒新良种苗1753万株,脱毒接穗1200多万条。通过产地商品化处理和保鲜贮藏能力建设,柑橘销往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60多万吨,其中出口11.23万吨;生产桔子酒8400吨。项目期内良种苗繁育、商品化处理及深加工新增产值40.05亿元,总利润8.59亿元。该项目获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果处)

【超亲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创制】 该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胄等9人承担完成。项目选育西北农大棉5392、陕棉2177两个棉花新品种。西北农大棉5392两年陕西省棉花区试结果:亩产皮棉90.2公斤,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2.6%。纤维绒长28.5mm;比强度30.1cN/tex;马克隆值4.60;达到国家二级棉花质量标准。枯萎病指数2.5;黄萎病指数12.5,经抗病鉴定,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经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苗期叶片、蕾期叶片、铃期叶片、蕾期小蕾、铃期小铃中Bt杀虫蛋白的含量(鲜重)分别为2721.12ng/g、 661.25ng/g、 586.77ng/g、641.56ng/g、 314.75ng/g;苗期叶片、铃期小铃中Bt杀虫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双价转基因抗棉铃虫对照品种中棉所45;棉叶对二、三、四代棉铃虫抗性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9%、 97.85%和39.75%。为陕西省在国家农业部989号公告后第一个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棉花新品种、陕西省第一个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双价抗虫棉新品种,同时也是陕西省第一个安全有效应用区域最大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11~2012年累计推广0.8万亩,增值26.50万元。陕棉2177三年陕西省棉花区试结果:亩产皮棉106.71公斤,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2.7%;比亲本陕2234和陕2059分别增产15.2%和28.4%。纤维绒长30.2mm;比强度30.4cN/tex;马克隆值4.40;可纺性指数146.7;达到国家二级棉花质量标准。枯萎病指数4.4;黄萎病指数14.6,经抗病鉴定,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于2007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2012年累计推广198.8万亩,增值2.73亿元。两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99.6万亩,占陕西省棉花种植面积的38.9%,净增值2.73亿元。该项目获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果处)

【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集成】该项目由榆林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等4单位刘肖等9人承担完成。项目通过与多地农业部门合作,开展土壤肥力监测、田间肥效试验及相关技术研究,得出了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作物土壤养分利用率和化学肥料利用率、主要土壤养分肥缺指标和推荐施肥指标,建立了春玉米、马铃薯大豆、谷子等主要农作物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累计采集土样106504个,检测土壤养分指标502998项次,建立《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等7个数据库,合计录入250247条记录。掌握了黄土高原地区7大类主要土壤类型养分状况,首次提出黄土高原地区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确立了“增施有机肥、减氮稳磷还钾补微”的施肥指导原则。完成肥效试验275个、校正试验325个,建立春玉米、马铃薯、大豆、谷子等主要农作物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9个,得出主要农作物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产量施肥量18个。研究开发了土壤样品采集、土壤养分检测、肥料量化、肥料调控、栽培植保等技术,并将施肥技术与先进栽培技术、植保技术进行集成,制

定春玉米风沙土、草甸土、灰钙土高等肥力施肥与栽培技术规程(800kg以上/亩)等4种主要作物、7种土壤类型的17项高产高效施肥与栽培技术规程。20112013年在陕西省推广新技术1106.9万亩,增~产粮食42万吨,新增产值12.67亿元,农民新增纯收入10.96亿元,节本1.86亿元。该项目获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果处)

【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该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谷洁等9人承担完成。项目主要内容:①筛选获得了系列微生物腐解菌株、除臭菌株和肥料菌株,利用转基因技术对其进行优化,获得系列高效菌株。通过研究高效功能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及菌株间的协同拮抗作用,获得功能菌株的最优组合,配制出高效微生物腐解菌剂、除臭菌剂和肥料菌剂。研究了高效微生物菌株和菌株组合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选择,获得微生物菌株和菌株组合的最优扩繁条件和生产工艺,生产获得的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3.0亿个/克。②通过研究农业废弃物腐解过程中水解酶、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腐解过程控制参数的关系,探明农业废弃物的生物腐解机理,获得农业废弃物最佳腐解参数,提出农业废弃物快速生物腐解技术。该技术可加速农业废弃物矿质化和腐殖化进程,缩短腐解周期810天;减少腐解过程中90%~以上的臭味散发,提高腐解产物品质;将农业废弃物由污染物转变为有机肥料,减少农业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③通过研究有益微生物与有机肥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有机质、营养元素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机理,结合果树、蔬菜的养分需求特征和土壤供肥能力,研制出6套(15种)果蔬专用生物有机肥的配方。通过研究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参数与产品中功能微生物数量、环境适应性和作用强弱的关系,优化开发了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生产获得的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1.2亿个/克,货架期长,功能稳定。项目与企业合作通过中试转化实现了规模化生产,5年累计处理农业废弃物113万吨,生产各类(生物)有机肥38.5万吨。在咸阳、宝鸡等地累计示范推广果蔬专用生物有机肥73.5万亩,示范基地蔬菜品质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增产12%~15%。该项目获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果处)

【宝鸡市粮食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集成与推广】该项目由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王周录等人承担完成。项目通过对11个县区123个乡镇10617户施肥状况调查、39548个土样检测、209963项次化验分析和461个田间及相关试验,得出了宝鸡市土壤养分比第二次普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的结果;摸清了小麦、玉米主产区施肥现状;建立土肥信息数据库,确立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小麦、玉米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及施肥指导原则。提出氮素总量控制、磷钾恒量监控、中量微量元素补充矫正的施肥原则及小麦前氮后移、玉米分次施肥、灌区小麦玉米施肥一体化技术要求,制定施肥技术指导方案,集成不同土壤类型、肥力水平、栽培模式的高产高效施肥技术规程7个,肥料利用率提高5.7个百分点。研制优化了“宝丰牌”BB肥配方,通过改石膏等碱性添加剂为酸性有机物料、改进生产工艺,创新配方物化技术。指导农民“按方施肥”和“施用配方肥”,探索形成了配方肥推广应用四种模式,配方肥应用面积从项目实施前的15%提高到51.5%。项目累计推广面积1565.3万亩,新增总产5.41亿公斤,新增总收益8.92亿元。该项目获2013~2014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王晨光)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菌株A97、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该发明专利(ZL201210249549.5)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李勃等3人承担完成。专利公开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菌株A9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5840;提供了基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A97的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和该微生物菌剂在防治果蔬采后病害上的应用。该发明具有高效、广谱杀菌活性,能用于防控果蔬采收后储藏期真菌侵染。

(江 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