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4年,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认真推进“创新2020”及“一三五”规划,贯彻“人才强所”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着“特色、优势、不可替代”的发展思路,在光子学和光子技术应用研究方面,以“高的空间、时间、光谱分辨与灵敏探测”和“快的信息获取、传输、交换、利用”为学科方向,加强前瞻性研究和新学科建设,强化重点学科专业化发展,强化创新与前沿技术研究,形成了从理论、材料、器件到集成的完整学科链,支撑与推进光电技术与工程的创新发展与突破,2020年实现向光子技术与光子工程的转变。
2014年,该所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4人(新增1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43人(新增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其中李学龙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赵卫、杨建峰获“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邱跃洪、王屹山获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杨建峰、苏秀琴获政府特殊津贴,程东、闫志君、王勇刚、蔡登等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胡炳樑入选陕西省第十届青年科技奖,张文富入选陕西“青年科技新星”;全年在学研究生434人(其中硕士生228人、博士生206人)、在站博士后15人;首次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
2014年,该所共有在研项目558项(新增309项)。其中,新增项目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8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际合作项目“用于环境监测和大型土木与土木技术结构评价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其与通信网络的融合技术”通过验收。全年共发表学术论文501篇,被SCI收录241篇,被EI收录451篇,CPCI收录42篇;其中APL、 OE、Optics Express, Applied physics Letter等一区期刊的文章有108篇,影响因子大于3的49篇,3篇论文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申请专利240件,其中发明专利138件,实用新型专利101件,外观专利1件;授权专利188件,其中发明专利69件,实用新型专利119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0件。
2014年,该所与西安高新区共建光电孵化协同创新工程示范基地,跨行业、跨区域共建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在深圳建立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研究机构“初创研究院”,为国内外有才能的最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孵化平台。全年引进创业团队11个、高端人才22名,孵化企业16家,共孵化高科技企业总数达50家、增加就业2100人,初步建立起激光装备及制造产业集群、光电子集成电路芯片产业集群以及民生健康产业集群;该所被列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单位”“陕西省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单位”及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丽恒光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全球最薄气压计、全球首款可见深度的血管显像仪”等指标领先产品、联车(上海)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荣获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组第三名;西安光机所瞬态室光子制造系统与应用研究中心研发的“超快激光微加工设备”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产品银奖。
2014年,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尚勇等领导来所视察,对研究所拆除围墙,开放办所,突破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的做法及成效给予高度肯定。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积极复制西安光机所科技创新机制”。
2014年,该所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共同成立(中英)微纳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全年来访外宾15批,出访11批16人次;与西北工业大学、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了“第四届光电子学与微纳光学进展国际会议(AOM2014) ” ;作为中国光学学会所属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纤维光学和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陕西省光学学会的挂靠单位,编辑出版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光子学报》。
(张岗峰 陈桂萍)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4年,该所拥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加速器质谱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环境保护大气细粒子重点实验室等4个重点实验室;古环境研究室、现代环境研究室、粉尘与环境研究室、生态环境研究室和加速器质谱中心等5个研究单元;共建中瑞树轮研究中心、中美加速器质谱中心、中美气溶胶实验室等3个中外联合研究中心。
该所拥有先进的高精度实验设施及装置。大型仪器设备3MV加速器质谱仪(AMS)是长寿命放射性核素高灵敏度分析测量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地球科学、考古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提供科学服务。2014年,新建“岩心获取研究平台”,该平台有利于从本质上认识气候环境变化、水体等动力搬运及构造地质运动共同影响的沉积过程矿物学不同参数的变化特征,是研究地质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的有力途径。
2014年,该所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承担课题7项,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23项、杰青3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0项、重点部署项目3项、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241篇,其中被SCI收录193篇(第一著作单位73篇),包括Nature、 PNAS、 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5篇;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件;获批国家标准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首次发现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对重灰霾污染PM2.5的定量贡献。10月9日英国Nature杂志刊发了地球环境所和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等联合发表的研究论文《High secondary aerosol contribution to particulate pollution during haze events in China》 ,揭示了二次气溶胶特别是二次有机气溶胶对严重灰霾事件中PM2.5浓度的重要贡献,指出减轻重灰霾污染应该特别注意减少气溶胶前体物的排放。该成果将加深对中国灰霾污染成因与来源的科学理解,对正在开展的全国大中城市PM2.5来源解析工作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为未来制定控制政策和治理措施提供依据。该论文是国内空气污染方面的成果首次在Nature杂志上以研究通讯的形式报道。揭秘五百万年前罗布泊大湖景象及成因。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刊登了地球环境所等学者《Late Miocene episodic lakes in the arid Tarim Basin, Western China》的研究成果,揭示五百万年前罗布泊大湖景象及成因,第一次重现了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出现之前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的环境状况,探讨了发生如此重大水文事件的决定性因素,指出晚中新世是塔里木盆地(有可能更广泛的亚洲内陆干旱区)水文变化的关键时期。黄土10Be地磁场示踪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揭示出中国黄土中的B/M地磁极性界线的确切层位记录在第七层古土壤(S7)中,这与海洋B/M界线记录在温暖的MIS 19阶段一致,但与传统古地磁学方法确定的B/M界线层位不同。通过综合对比研究,指出极性倒转时期获得的“原生”剩磁被后期叠加的磁信号所覆盖,是造成古地磁测试黄土B/M界线与海洋记录不一致的主要原因。这一重要成果从独立于磁性地层学方法的新视角,解决了B/M界线在黄土和深海中记录不同步的科学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时间标记并进一步印证了中国黄土记录的全球意义。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地质学领域著名刊物Geology上。
该所面向国家和地方需求,围绕黄土高原“治沟造地”工程,组织人员多次对“治沟造地”进行现场考察和调研,与陕西省委、延安市委领导就“治沟造地建议”进行交流汇报,并向中央提交了“积极实施与退耕还林(草)并重的治沟造地重大方针”的建议,提出“治沟造地科学模式与工程示范”的研究建议获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支持。
(汉玲娟)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2014年,该中心按照院党组“率先行动计划”和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一三五”科技目标和卫星导航重大专项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在保证完成国家授时任务的同时,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任务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加强科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产等管理和制度建设同时,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使国家授时中心的各项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该中心2014年承担在研科研项目90余项,新增2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中科院院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1项、中科院国防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7项、“西部之光”项目5项。时间频率基准系统在完成全年授时发播任务外,重点保证执行国家重大火箭、卫星发射和试验任务多次,任务期间实现了零阻断。在守时工作方面,根据国际权度局公布的数据,国家授时中心所保持的独立原子时TA (NTSC)中长期稳定度指标综合评定排名在全球第4名(共74个实验室),所保持的地方协调世界时UTC(NTSC)与国际协调世界时UTC的偏差小于10ns,为国际先进水平,优于国际电联要求的各守时中心所保持的地方协调世界时UTC (k)与国际协调时UTC的差小于士100ns的要求;对国际原子时TAI计算贡献7.3%的钟权重,排在全球守时实验室的第4位,是全球最重要的守时实验室之一。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完成结题,其中,杰出青年项目1项被评为优秀;国家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6项通过验收;完成院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高精度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研制”任务,研究确定了在数字卫星电视广播信号中插播时间频率信号的方法,制定了数字卫星电视授时技术方案,完成了一套高精度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装备的研制,该装备在不改变现有数字电视信号体制的前提下,实现好于100ns的授时精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新一代时间频率系统”顺利通过中期检查,专家组认为项目组完成了计划任务中期节点的计划研究内容,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实现了预期目标。
该中心在努力培养一批时间频率和卫星导航领域的人才同时,逐步建立了一支面向国家需求和面向世界的青年研究队伍。中心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5个、天文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在读研究生146名(其中硕士生73人、博士生73人),在站博士后1人。现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百人计划”人才5人,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23人(新增9人)。全年共发表学术论文142篇,其中被SCI收录13篇、EI收录78篇,CSCD期刊发表11篇、CSCD扩展31篇,其他刊物发表9篇,译著1部。申请专利30件;获专利授权16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获软件著作权123件。全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还获得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学术论文组织奖、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三等奖等奖项。顺利通过“载人航天工程科研生产单位资质认证”及其他资质认证审查共3项。
2014年,该中心参加国际学术活动13次,出访15人次,国外专家来访49人次。作为ITU-R WP7A国内对口工作组,代表国家参加ITU-R WP7A工作组会议;作为北斗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单位,参加ICG互操作研讨会及国际全球卫星导航委员会(ICG)工作组A (WG-A)中间会议等;参加ICG多边协调,中美、中欧、中俄双边协调,以及多边主导战略等国际合作活动。承办了“中国天文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参会人员800多人;参加了第五届卫星导航年会、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展览会、2014年上海工博会、第十届中国珠海航展等成果展览会等,“北斗高精度广域增强服务系统及用户终端”项目获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中心加强用户终端系统和用户应用系统的研制工作,为相关单位研制用户终端系统多套。
2014年,该中心继续加强与西安高华公司在BPC低频时码授时技术合作,完成了全年授时任务同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推动了低频时码授时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与四川成都天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原子钟研制工作,双方合作“激光抽运小型铯原子钟”项目顺利实施;继续同北京联合信任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时间戳服务中心西安(国家授时中心)分站研制建设任务,已实现对外提供可信时间戳服务;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开展数字卫星电视授时技术研究、高精度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信号授时技术研究等数字电视授时新技术研究,于2014年7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江苏广电联合时间服务中心”“广播电视高精度时间同步及定位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建设数字卫星电视授时系统平台;2014年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14名,博士后3名。
(吕晓珊)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2014年,该所依据“创新2020”和“十二五”规划任务书,制定了“一二三”发展目标,联合组建陕西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按照“一个基础与共性技术平台、四个专业平台”的整体构架建设,该所全面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实施科教深度融合,强化教学功能。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野外台站和科技转移示范机构为核心,加强室—站联合,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在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两个研究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研究模式,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和重大成果产出。
截至2014年底,该所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各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48人,硕士生导师40人。拥有土壤学、生态学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3个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点,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农业资源利用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农业资源利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在读研究生327余人。(www.xing528.com)
2014年,该所承担“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项目176项,其中新增项目68项(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项目29项),完成科研项目 48项。“黄土区沟壑整治工程优化配置与建造技术”项目获201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玉米延收增产技术试验与示范推广”项目获2014年陕西省农业推广奖二等奖。组织了“主要水蚀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阻控机理与技术”项目参评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的科学进步奖的评选工作。全年发表学术论文460篇,其中被SCI收录245篇、EI收录18篇;申请专利9件;出版专著5部。派出中青年科技骨干参加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学术研讨会、合作研究、访问考察等15批23人次;接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台湾地区的专家教授21批61人次。该所2014年5月9日~12日,在西安承办了“第六届亚洲大河国际会议”,会议主题“流域水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150多位中外科学家提交论文并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就亚洲河流生态系统,水资源水环境与河流水沙搬运过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见解进行了交流、探讨。
2014年,该所科研人员取得以下初步研究进展:①土壤侵蚀动力过程模型与土壤侵蚀调控研究方向。建立了大流域尺度异质景观泥沙输移比模型,研究了小流域土壤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特征;系统量化了近地表特征影响土壤分离能力相对贡献能力;初步了解冻融过程及土壤水分含量对风蚀的影响机理;揭示了冻融过程及土壤水分含量对风蚀的影响机理及不同降雨动能下各粒径土壤颗粒在侵蚀过程中的主要搬运形式及搬运机制。②植物对旱区多变低水环境整体适应性及水肥高效利用方向。发现调控叶绿体膜质合成,增强叶绿体稳定性,可以提高植物抗逆能力;阐明了硅钙通过调控根系水通道蛋白活性,调控植物根系吸水来提高植物抗旱盐的生理分子机制;明确了黄土高原旱地作物高产体系的环境效应,证实了高产并不需要更高的水分消耗以及更多的氧化亚氮排放。③侵蚀和干旱逆境下土壤物质循环与调控机制方向。以碳稳定同位素为手段,研究了微生物对不同结构底物的分解利用以及添加底物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明确了水蚀风蚀交错区人工草地土壤干燥化过程;阐明了土壤生物结皮对雨滴动能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土壤质地空间分布研究新方法,揭示了流域尺度不同景观单元土壤冻融过程。④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环境效应及调控方向。揭示了林地开垦后土壤有机碳损失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通过模拟,研究了刺槐在全球尺度上引种栽培的气候适生区;明确了国内退耕还林(草)后土壤的固碳速率和潜力,揭示了影响土壤碳固持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明确了及时必要的密度管理措施可促进成熟油松人工林林下幼苗的更新。⑤黄土区沟壑整治工程优化配置与建造技术。提出了沟壑整治工程水沙调控模拟理论与方法,包括流域水沙多源汇聚辨识技术,不平衡输沙理论,沟壑工程减蚀及对重力侵蚀调控机理,坝系溃决洪水模拟与安全评价等;创新了生态—安全—高效淤地坝规划、设计和建造技术,建立了辐射面广的多个示范工程;开发了随淤即用、生态高效的坝地农业利用模式,提出了坝系水土资源多目标平衡利用及安全运行的技术规程。研究成果在黄士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资源开发中,新增淤地面积6048公顷,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2万km2,综合效益40亿余元。⑥主要水蚀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阻控机理与技术。揭示了陡坡高含沙坡面水流的动力学规律,建立了输沙率与坡面水流动力学参数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用能量平衡替换力平衡模拟侵蚀过程的理论,证明了侵蚀与输沙间的线性互馈假设,提出了理想退耕临界坡度(15°) ;以陡坡土壤侵蚀过程动力学机制为基础,发展了系统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体系,提出了坡面—沟道—流域水土流失演变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多尺度水土流失过程的定量模拟;发展了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北黄土区、西南紫色土区等水蚀区的坡面水土流失阻控关键技术,通过流域系统综合模拟与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情景分析,建立了各区坡耕地及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体系,凝练了各典型区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⑦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机制及其功能优化。探明了菌根真菌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的作用机制;系统揭示了黄土高原土壤—植物水分的动力学关系及有效调控机制,揭示了旱作高产高波动性特征和土壤干燥化趋势,提出了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轮作模式;从器官、个体和群体等层次研究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机理,初步阐明了旱区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提升的生物学机制,创新了旱作农田水分持续利用与高效转化的技术;通过实证阐明了农田水土保持与高效农业的关系,建立了黄土丘陵区高效农业生产技术体系。⑧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持续发展关键问题研究。确定了黄土高原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未来20年的治理目标和水土流失的重点治理区域;揭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治理模式的层次性与阶段性,提出商品型生态农业为最佳模式,初步确定了3个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在对粮食生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粮食生产资源环境成本计算模型,明确了透支资源与环境是粮食生产资源环境成本高于销售价格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基本农田和科学技术为主体的“囤粮寓田”粮食安全战略、水土流失水沙效益网络模拟技术,并建立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环境效应评价的指标与模型。
(刘 芳)
【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2014年,该所在研项目19项,其中新立项4项,包括陕西省科技厅工程技术中心组建项目、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院重大及产业化项目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各1项。成果“生物絮凝剂生产条件及污水实验研究(证书号:2014-1-02-01) ”和“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证书号:2014-2-05-01) ”分别获得西安市临潼区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猕猴桃及大棚甜瓜叶枯病防治新型微生物菌剂的研制与应用”“生化黄腐酸生物膜替代苹果套袋技术的应用及推广”“生物膜取代苹果套袋技术应用研究”“新型高效生物饲料添加剂4PCA的生产性试验”“羊毛防毡缩用中性蛋白酶的中试及推广应用研究”及“高活性复合益生菌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6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全年共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被EI收录1篇;申报发明专利2件,授权发明专利1件;进行省级科技成果登记11项。该所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生化黄腐酸生物膜替代苹果套袋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在洛川苹果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冲施肥的施用实验。项目经过2年攻关,已基本完成利用生物膜替代套袋技术解决苹果种植套袋成本高、果品品质差的问题。经第三方检验机构检测,不使用化学农药不套袋的苹果维生素C含量为4.96mg/100g(使用套袋打农药的对照组为0.98mg/100g) ,总糖13.03%(对照组为11.95%),可溶性固形物为14.7%(对照组为13.9%),果品品质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远优于普通套袋技术的苹果。
该所建立的“甜、糯玉米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平台”,研发新成果有:“高品质水果玉米—陕科518”,品种籽粒雪白,穗粒排列整齐,脆甜型,甜度高,皮薄无渣,香味独特, 口感上好,穗长约20cm左右,果穗近筒形,穗位50cm,株高150cm,适宜密度3500~4000株/亩,夏播至收获70天,每年可种2~3茬。已在海南、陕西、新疆种植, 田间生长和品尝评价好;“优质高产水果玉米—YF9512”,其皮薄渣少,甜中带糯,香嫩绵软,株型紧凑,适宜密植,群体结构好,每穗鲜重可达350g以上,每亩计产1400kg以上。母本含热带血缘,经南繁北育10年而成,父本缘自美国温带二环选系,杂交种适应性广。经3次全国鲜食玉米会议品种观察,与国内外相比,品质产量皆优。新疆、江苏、陕甘宁数年表现稳定,三亚、山东、浙江表现突出。该成果参加“第2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和“潍坊市·中科院西安分院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市场前景及关注度高。
2014年,该所与山西省万荣县果业局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苹果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选择部分果树进行小批量“苹果专用生物菌剂”实验,促进了科技成果在当地推广应用;利用陕西省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陕西省科学院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平台”为渭南师院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参加陕西省“科技之春”和公众科学日活动,面向广大市民宣传食品安全、食品检验、酿造发酵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等相关知识,并向农户推广石榴种植技术;酿造发酵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站和液体、固体发酵平台常年对外开放,全年接待高校师生、企事业单位研发人员200余人次。
(戴佳锟)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2014年,该所新批立项科研项目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7项。结题科研项目8项,其中7项通过验收。科研工作重点围绕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监测与治理、粮食与食品安全保障、生物技术开发等4个研究领域,加强了农业方面的工作。承担了中央财政补助专项“秦巴山区微生物药物代谢产物筛选平台建设”,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生物修复植物引种利用研究与示范——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群落构建及其固定化研究”“医药新剂型及疫苗研究—I—ntein介导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高产量及生产技术研究”“节能减排技术研究——碱性木聚糖酶的中试生产”“肉鸡、蛋鸡养殖及乌鸡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黄曲霉毒素B1降解菌H1的特性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功能蛋白分离与真菌毒素检测——抗魔芋软腐病PR-蛋白的诱导分离与原核表达”“高效生物农药研制与多功能生防菌剂开发——抗病促生多功能芽孢杆菌生防菌剂的开发”和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混合碳源强化普鲁兰多糖生物合成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全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8篇。申请发明专利6件;《食用菌培养基脱落酸增水剂及其增水方法》《纳他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一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新型制备方法》和《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菌株A97、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等4件获发明专利授权。
2014年,为了增进学术交流、丰富和活跃学术氛围,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该所团委联合兄弟单位举办了主题为“新概念、新方法”的第二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活动,内容涉及生物分子数据库、珍稀食用菌的育种方向、无细胞蛋白合成技术、1Stopt软件等方面,学术讲座包括“秦岭大型真菌种质资源调查及其人工促繁技术的研究”“酿造发酵调味品特殊功能因子及食品安全性分析”“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用药” “Streptomyces djakartensis NW35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成分研究”“油气田废弃钻井液的微生物无害化处理”“浅谈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及“高通量测序项目设计与数据挖掘”等。邀请陕西省科学院网络中心技术人员到所举办“科技网文献资源检索利用和中科院桌面会议系统”培训,使职工掌握了通过科技网对科技文献资源有效检索和利用的方法,为使用《中科院桌面会议系统》软件打下了基础。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参加了“陕西省食用菌菌种检验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培训会”,真菌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作了题为“食用菌菌种检验技术”的培训报告。
2014年,陕西省副省长张道宏一行到该所考察,了解了所内发展定位、主攻方向、科研概况及成果、今后发展目标等方面,参观了微生物菌种资源库、秦岭菌物标本馆和发酵技术平台;陕西省科技厅林黎明副厅长一行就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调研,了解该所生物防腐剂、生物农药等相关食品安全技术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工作,参观了科研平台和实验室。
外交流合作方面。与潍坊市企业进行科技成果对接,就畜牧养殖、农业种植、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化肥、生物医药、食用菌种植、生物科技、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等方面的问题与该所科研人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一行来所,就科技合作、科研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该所食用菌科研人员积极参与陕西省食用菌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多次配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对基层食用菌栽培人员进行技术帮扶、培训示范。在科研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方面,该所会同地方农业局、石油企业、技术监督部门、制药公司等单位,通过技术合作、委托开发、委托研究等不同形式,就野生菌资源的开发、食用菌标准化栽培、石油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医药原料药开发、果树微生物肥料开发、产品微生物分析检测及纳米材料抗菌测试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
(江 莹)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2014年,该所在研科研项目共109项(其中新立项4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财政专项2项,省部级项目16项,国家林业局项目4项,省科学院项目40项、西安市科技局项目3项,合作项目40项,WWF项目1项,共争取科研经费866万元。“陕西省生物多样性评价”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林麝规范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陕西省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与的“基于天地图和北斗定位的国家珍稀野生动物跟踪与保护应用系统”项目获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西安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学相关研究”项目获西安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渭河谷地——陕西段陆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设施蔬菜关键技术研究与无公害标准制定”“设施蔬菜病害无公害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藏羚各地理种群迁徙路径及遗传多样性研究”“陕北风沙区湿地鸟类多样性e-Science应用示范研究”“震后秦巴山区野生动物及栖息地调查与监测”“昆虫寄生对基于森林鼠类传播的秦岭壳斗科植物种子扩散和更新的影响”“不同饲养密度下笼养雏鸡的啄羽行为研究”“基于CBR的智能化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生态保护区道路建设动物通道手册编译” 等11个项目通过鉴定验收。全年共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被SCI收录6篇;出版《陕西太白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等专著2部。
该所与陕西省水产研究所签署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在陕西省水生生物资源调查、资源保护、野生水生生物的人工驯养繁殖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陕西省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为企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渭南卤阳湖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鸟类保护影响评价》《西乡金盛源生态农业科技鸟类繁育基地可研报告》《神木县臭柏资源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中央财政林业保护补助资金项目方案编制》 《2014年度陕西省林麝普查及标记》《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陆生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等科研报告20余项。
在学术交流方面。定期举办动物学系列学术报告会—“—秦岭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鱼类专家张春光研究员、玻利维亚森林研究所、圣克鲁斯大学Juan Carlos教授和印度潘特纳加尔农工大学Amita saxena教授、台湾海洋大学研究发展处副研发长、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陈义雄教授等,分别就“中国内陆水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保育”“亚马逊黑河流域泛滥平原植被动态变化”“破坏性捕鱼活动”“台湾淡水鱼类多样性及其保育”等作了报告;承办“中国灵长类学会成立大会暨中国灵长类研究高层论坛”,全国从事灵长类研究工作50余名会员参加;藏羚羊研究团队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举办了“道路建设中野生动物通道设计与监测研讨会”,围绕如何科学设计野生动物通道、怎么做好动物通道监测、如何做好生态道路、生态保护与生态管理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与西北大学共同举办了“秦岭珍稀动物科学探索营”,全国30个家庭80余人参加,发挥了“野外研究基地”作为科学普及与环保教育平台的社会功能;参加了“第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以“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马麝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秦岭川金丝猴社会等级与优势资源占有关系研究”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参加了“陕西省第七届动物生态学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研讨会”,以“秦岭东凉公路动物通道设计与检测”“秦岭川金丝猴成年雌性的社会等级与优势资源占有”“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慢性束缚应激对棕色田鼠情绪及血清CORT含量的影响”等为题作了学术报告,1人获优秀报告奖;大鲵科研团队派员参加了“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前沿国际培训班暨第六届整合动物学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分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作了题为“大鲵病害防治研究”的报告;藏羚羊研究团队成功完成西藏无人区藏羚羊冬季科考任务;鸟类多样性研究团队在亚洲开发银行(ADB)资助下参加“东亚和澳大利亚水鸟迁徙和湿地保护研究与发展研讨会”,并做“Luyanghu saltpans, Shaanxi, Chinaan internationally important site for shorebirds”报告。
(杨晓静)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2014年,该园在研科研项目共44项(其中新立项项目14项),包括: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陕西省科学院重点项目和产业化专项2项、平台建设专项1项、基础应用研究专项3项、青年人才培养专项4项,西安市科技局农业技术研发项目2项。“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优良种质发掘与利用” “5种珍稀观赏花卉繁育关键技术研究”等8个项目通过验收。李艳主持的“热带亚热带观赏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推广应用研究”项目获2014年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一种从秦皮中提取高纯度秦皮甲素和秦皮苷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件国家发明专利已受理。全年共发表论文33篇,其中被SCI收录6篇。祁云枝编著的科普散文《植物让人如此动情》系列—《植物哲学》《枝言草语》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是“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获得“陕西省首届出版资金”资助,并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郭生桢、马延康编著的《国产西洋参》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房丽君参与了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牵头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蝴蝶》的制定;李淑娟在“中国物候观测网”荣获“优秀观测员”一等奖。
2014年,该园科研人员参加“2014年度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 “2014年度陕西省植物学会学术研讨会”等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人员达30余人。影像中国摄影网在陕西省西安植物园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西安植物园园区正式成为影像中国摄影网的摄影基地。该园联合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推出了关于“国内外植物园和中、小学校开展“生态‘疯情’漫画展”(祁云枝原创漫画)活动,与全国多家植物园、中小学签订展览协议并成功展出。9月,举办了首届“蝶恋花”—菊花、蝴蝶主题科普展,由切花菊、盆花菊和造型菊等300余个品种10万余株组成约2万平方米的菊花盛景。
2014年,新园区建设工作推进顺利,老园区东区树木移栽、新园区现场临时办公区建设、苗木繁育中心前期建设、分类园地形整理、文物勘探、土壤改良工程、一级园路铺设等工作已基本完成,一期建设拟于2016年春完成并实现初步开园。
(石 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