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与胎教相关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与胎教相关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立足于他对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为此,夸美纽斯呼吁父母们都要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当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儿童生下来不是要做一头小牛或一匹小驴,而是要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在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夸美纽斯强调让儿童学习有关德行的初步知识,尤其强调培养儿童的文明礼貌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与胎教相关

(一)儿童观及学前教育的意义

在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以悲观消极的态度看待人生,儿童被看成与生俱有的原罪的生灵,他们只有历尽磨难不断赎罪才能得到上帝的救赎,在此观点支配下,儿童没有快乐的童年,其个性受到压抑,身体遭受摧残。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者努力改变这一传统观念,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里,以满腔的热情,把儿童比作“上帝的种子”,比作比金银珠宝还要珍贵的“无价之宝”,并警告那些欺辱儿童的人,要他们像尊敬上帝那样去尊敬儿童。夸美纽斯还把儿童比作一面镜子,在它里面,人们可以注视谦虚、有礼、亲切、和睦以及其他基督徒的品德。认为只有具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进入天国[17]。在夸美纽斯的儿童观中,虽然还表现出宗教思想对他的束缚,但毕竟已从根本上不同于中世纪的儿童观。表达了夸美纽斯将未来新社会的理想的实现寄于新生一代的热切愿望。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立足于他对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从他关于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出发,他把儿童比作一株嫩芽,一块木头或一匹牲口。为此,夸美纽斯呼吁父母们都要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人比其他动物更高贵,不能像动物那样只注意身体的养护和外表的装饰,而更要注意人的灵魂。要以教育去滋补它,抚爱和照管他们的心智。对他们施以包括虔信、德行、知识和体育在内的全面的训练,把他们培养成忠实的,能够智慧地管理自己的各种事务的有才能的人。

(二)母育学校的性质、意义和任务

夸美纽斯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把人从出生到成年接受教育的过程分为四个前后衔接的4级单轨学制:①从出生到6岁,为婴幼儿期,儿童在母育学校接受家庭教育;②6—12岁,为童年期,儿童在设在村落的国语学校接受初等教育;③12—18岁,为少年期,由设在每个城镇的拉丁语学校实施教育;④18—24岁,为青年期,通过设于省或王国大学接受高等教育[18]

在夸美纽斯所倡导的学制系统中,第一所学校是“母育学校”。在夸美纽斯看来,每一个家庭便是一所母育学校,孩子的母亲便是最主要的教师。他认为上帝既然把儿童赐给了父母,那么父母就要承担起童年时期的教育,假如他在6岁前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别人教育,那就是对上帝犯下的罪。母育学校就是他的先后衔接的统一学校系统的第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他第一次从普及教育的角度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角度,提出学前阶段教育的重大任务。他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使幼儿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特别要重视儿童的健康,为将来入学校学习做好准备。儿童最终总归要跨入学校的大门,去接受学校教育。在此之前先给他们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这是符合教育的循序渐进原则的。

(三)母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及用书

1.教育内容

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他论述了胎教、体育、德育和智育四个方面。

(1)胎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当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孕妇的心理状态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如果孕妇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经常处于恐惧、愤怒、仇恨、悲哀、忧伤的不良情绪中,就会生一个怯弱的、易激动的婴儿,甚至可能造成死胎或生下孱弱婴儿。因此,孕妇的情绪要稳定,他还特别强调孕妇的饮食应该富有营养,不能饮酒。行动要谨慎,生活要有规律。夸美纽斯在17世纪前期就明确提出这个问题,实在难能可贵。

(2)体育。

在体育中,他敢于向旧传统挑战(西欧中世纪学校中没有体育)。他提出婴儿出生后的主要问题是合理喂养,婴儿应由母亲亲自哺乳;饮食要有营养,幼儿的食物应该是软的、甜的、易消化的,不宜吃刺激太强的食物。另外,要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为此要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为儿童以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要给儿童充分活动、游戏的机会,利用玩具音乐、看图画等促使他们活泼健康的成长。

夸美纽斯特别重视锻炼和娱乐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不要让儿童习惯于用药,要使他们生活有规律并保持愉快的精神。

(3)德育。

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儿童生下来不是要做一头小牛或一匹小驴,而是要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德育应在邪恶未占内心之前及早进行,他强调必须在幼年生活中的头几年,就奠定他们的好德行的基础。在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夸美纽斯强调让儿童学习有关德行的初步知识,尤其强调培养儿童的文明礼貌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他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自幼培养儿童勤劳俭朴、爱整洁的习惯,举止要文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二是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求儿童对人要亲切、温和、大方、有礼貌、诚恳、谦逊、诚实、不损害他人、不嫉妒、落落大方和爱劳动等等,在上述一系列品质中,夸美纽斯特别重视节俭和勤劳等良好品质的培养。他认为节制和俭朴是健康和生活的基础,是其他一切品德的根本。在德育方法上,他认为应充分重视榜样、教导、示范、训练、惩罚、表扬等方法的作用,但对中世纪以来家庭教育实践中广泛采用的体罚持反对态度,主张在万不得已时才可使用。

(4)智育。(www.xing528.com)

关于学前儿童的智育教育内容方面,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是他在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为6岁以下的儿童的智育提出了一个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这个大纲包括自然、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年代学、历史学、家务、政治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音乐、语言等学科。他强调“应当把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当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到儿童身上”[19]。夸美纽斯相信,通过这种启蒙性质的教育,就可以为儿童奠定各门科学知识的最初步的基础。在教学方法方面,夸美纽斯从他的唯物论的感觉论出发,特别强调在教给儿童初步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依靠儿童自己的亲身观察。如学习光学、可以观察月亮、颜色、天空、树木、花草、照镜子等等。在夸美纽斯的幼儿教学法中,他还注意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强调要循序渐进。

夸美纽斯的这一理论是以他的泛智教育思想为基础的,他主张用自然科学知识来教育儿童,反对中世纪教会学校用极其狭隘和烦琐的经院哲学来束缚儿童的大脑的做法,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教育的要求。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的这一思想没有完全摆脱宗教的束缚,他认为儿童所养成的道德习惯应该是符合宗教要求的,这当然应是我们应该剔除的部分。

2.父母教育指导书及教材

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夸美纽斯第一次专门为学前儿童的父母写了教育指南《母育学校》,以及学前儿童所使用的教材《世界图解》。关于这方面的思想,夸美纽斯在他的世界教育名著《大教学论》的第28章中作了专门阐述。夸美纽斯认为,要想帮助父母们和保姆们有效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为他们写一部手册,这本手册应包括几个方面:①父母及保姆的教育责任;②儿童所应当学习的各种科目的教导大纲;③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出教导每一种课目的最合适的时间和灌输它们所应当采用的最佳的言语和姿态。夸美纽斯的上述思想集中反映在他写的《母育学校》里。

其次,夸美纽斯认为还应为儿童编写一本图画书,这本书应当直接放到儿童手里。夸美纽斯已经意识到,在学前阶段,教育的主要媒介应当是感官的知觉,而视觉又是感觉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所以应当把各门学问中最重要的事物的图像呈现给儿童。图画排列,如物理学、光学、天文学、几何学等。这本书上应当画出山岳、山谷、树木、鸟儿、鱼儿、马、牛、羊和各种年岁、高度的人们等等。总而言之,图画书中的内容正如和《母育学校》中提出的广泛的教学大纲的内容相对应,可以配套使用。夸美纽斯不仅注意到图画书对于发展儿童的感知觉的作用,也重视儿童语言的发展,他提出每张图画的上端应写出它所代表的物体的名称,如“屋”、“牛”、“狗”、“树”等。这种图画书有三个用处:①它可以帮助事物在心里印下一个印象;②它可以使孩子们养成一种观念,认为从书本上面可以得到快乐;③它可以帮助他们学习阅读[20]。上述原则都体现在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之中。这本书在1658年出版以后,被迅速译成欧洲各国的文字,流行200多年之久,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不仅如此,他所提出的适应学前儿童的特点为他们编图画教材的观点,也有很大影响。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人都曾把自我为中心的语言占主导地位的直观思维期,看做是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看做是表象思维的时期,因此对幼儿来说,这种图画书有助于丰富词汇,丰富表达能力,活跃形象思维活动进而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当今我国广为儿童喜爱的识字卡片、看图识字之类的东西,实始于《世界图解》。《世界图解》及其编写原则之所以长久以来为人重视,正是因为它们切合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四)论幼儿的游戏及玩具

1.活动及游戏

夸美纽斯对于学前儿童的游戏、玩具和作业也有许多宝贵的意见。在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史上,夸美纽斯是第一个从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论证上述诸方面问题的教育思想家。他指出,爱好活动、喜欢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他们血气旺盛,不许他们静止。所以,对他们不应加以限制,而应规定儿童常常有些事情可做,像蚂蚁一样不停地干事情。他甚至规定了这样一条原则“凡是儿童喜欢玩的东西,只要对儿童没有什么损害,那么就应该让他们去玩而得到满足,而不应该阻止他们,因为儿童不活动比起不得闲,对身心两方面的损害更多”[21]。他认为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有三大好处:一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二是运用和磨炼思想,三是练习四肢五官趋于灵活。

至于活动方式,夸美纽斯认为游戏这种活动方式最适合于幼儿。因为游戏的时候,人的精神专注于某种事物,而这种事物又经常磨炼人的能力。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22]。儿童从游戏里可以学到许多日后所需的有用事项。因此他在论述幼儿的智育、语言发展、体育和德育时,都提到了要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他号召父母们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和指导儿童玩游戏,陪着他们玩游戏。就像当年雅典的一位最高执政官施米斯塔克莱斯(Tnetistodes,公元前520—449年)以芦苇当马和儿子共骑的行为那样。

2.玩具

夸美纽斯对玩具也提出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意见。他认为真的工具常会给孩子带来危险,所以必须找些玩具以代替真的工具,如小的铁刀、木剑、锄头、小车、滑板、踏车、建筑物等等,儿童也可以用自己所喜欢的泥土、木片、木块或石头搭起小房子,这样显示他们建造房屋的一种初步建筑术。从夸美纽斯关于游戏及其玩具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把他划归到那种关于游戏的“劳动准备说”之中去。因为在他所述的游戏的形式和手段中,有许多反映了狭义劳动的过程与结果。我们也可从中看到某些“能量散发说”的因素,因为夸美纽斯强调儿童之所以需要游戏,是因为富有活力的儿童为了散发多余的能量。夸美纽斯还提议要为儿童的眼、耳及其他感官提供一些小的作业,认为这些作业对增强他们的身心力量将是大有裨益的。

(五)论进入公共学校的准备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还详细论述了儿童在何时入小学以及入学前应做些什么准备的问题。他认为儿童6岁前入小学是不合适的。一方面,稚龄儿童需要较多的监护和照顾,这远非一位教育许多儿童的学校教师力所能及的;另一方面,在儿童五六岁之前,其头脑还未凝固,对于该年龄的儿童来说,使其在游戏、生活中自然地、不自觉地感知事务就可以了[23]。但儿童到6岁时,他的骨骼和头脑的发育日益完善,已经能容易地学完需要在家庭里学会的东西,这时如果再不把他送到真正的学校去,会使他习惯于无益的休闲,甚至养成类似粗野的缺点。当然,6岁入学也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幼儿各自能力发展的不同情况,推迟或提前半年到一年。

夸美纽斯提出,某儿童是否适宜进入公共学校学习,可以参考如下标准:该儿童是否真正获得了在母育学校应学会的东西;他对问题是否有注意和辨别、判断的能力;他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要求和愿望。

夸美纽斯指出,父母没有准备就将其送往学校是不智之举。正确的准备是在儿童接近入学的时候,首先父母、家庭教师和监护人应当以快乐的心情尽力鼓舞儿童,告诉儿童上小学将带来的愉悦,消除儿童对学校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唤起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其次,要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唤起儿童上学校学习的兴趣。再次,要培养儿童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感和敬爱感。千万不要用学校和教师来恐吓儿童,使儿童心怀畏惧而不愿入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