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是做学问不可或缺的工具。一般认为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简言之,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笔者1986年曾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上发表了《试论汉民族研究的学术意义》一文,认为在历史学、民族学和民族理论学科中,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哪一个角度、哪一个层次去看,汉民族研究的地位和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无以取代的。1996年初,笔者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就《汉民族研究的人类学意义》作了专题发言,当时乔健先生作点评说:“您现在提倡汉民族研究,是汉民族研究很重要的一个创始人,在方法论上是不是要有创新?”与此同时,他还就汉民族研究与汉学研究,与汉人社区研究在方法论上之不同提出了问题。乔先生一向是我敬佩的人类学家,这次他中肯而又明确地提出开展汉民族研究首先要解决好方法论的问题,对我启发很大,仔细想来汉民族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汉民族研究与汉学的区别是什么?与汉人社区的研究上有什么不一样?关于汉民族研究与汉学的区别,如前所述,所谓汉学是外国人以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称之为“Sinology”,传统翻译为“汉学”。汉学与汉民族研究最大的区别在于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前者以中国文化(包括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后者以汉民族为研究对象。1993年3月笔者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以《汉民族研究与中国文化》为题讲课时,曾与到会的学者讨论过汉民族研究与汉学的关系,本来“汉民族研究”可以称之为“汉学”,但是这与国际上通行的“汉学”一词雷同,虽然国际上通用的“汉学”实际上应为“中国学”,《辞海》也称“今译为‘中国学’”。但人们已习惯称中国学问的研究为“汉学”,称研究中国学问的学者为“汉学家”。所以为了避免混淆两者的区别,大家还是主张用“汉民族研究”来区别于“汉学”。
关于汉民族研究与汉人社区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我们所提倡的汉民族研究最早是从民族学的角度切入的,主张对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规律,及其特征和文化进行民族学的研究,而汉人社区研究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对社会学所表述的特定空间社会关系的概念——社区,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揭示汉人社会的一般规律,同时与宏观的社会分析相得益彰,以指导现时代的社会变革。这就很清楚地显示出汉民族研究注重宏观的、历史的、文化的研究,而汉人社区研究则注重微观的、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研究,可见两者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目的都是不同的。(www.xing528.com)
二是汉民族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汉民族研究作为运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学问,其自身的研究方法是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笔者最初开始进行汉民族研究,确定的课题是“汉民族史”,所以研究方法基本上主要运用民族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以及史学的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出汉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规律。后为了具体勾勒汉民族的形象,又运用文化学和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文献资料,以及本人对主位文化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探讨了汉民族特征、民族性格和文化,使人们阅读了《汉民族发展史》后,不但能了解和认识世界上最大的汉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其文化和文化特征,以及对民族性格也有一个形象的、轮廓式的了解。
而当笔者转向研究当代汉民族的时候,就感到仅仅运用文献资料的分析综合,以及凭个人对主位文化的感受和体验的方法就远远不够了,所以需要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对当代汉民族进行研究,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现实中的动态的研究对象,必须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如参与观察法、问卷法、族谱资料、语言等进行研究,如现在不少学者对客家人的研究,对闽台惠东人的研究等。总之,回忆汉民族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从史学方法入门,逐步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到最近强调运用人类学的方法,从而体现出笔者的汉民族研究方法论有累加性和综合性两个特点。在笔者进行汉民族的研究中,在综合运用各种不同学科的方法时,它们之间虽有差异但并不矛盾,互动互补,相得益彰。正因为运用人类学和民族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构成、特征、文化,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系统研究,探讨规律的一门学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