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上台后,台湾的政治生态对民进党并不乐观。在当时政党林立的状况下,民进党仍然是弱势政党。陈水扁只以497.773 7万张的微弱多数选票(39.3%的得票率)当选,宋楚瑜以466.493 2万张选票(36%的得票率)高票落选,连战以292万张选票(23.1%的得票率)排名第三。这种当选结果,说明民进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极为薄弱。另一方面,该党本身实力不够,人才不足,缺少执政经验,也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刚刚下台的国民党及其他在野势力绝不会甘心失败,仍用各种方式进行斗争,结果是台湾政局出现“朝小野大”,斗争不断的局面,使政局日趋动荡。此前,各政党和政治派别从自身需要出发纷纷重组和改革,则为朝野政争做出了必要的准备。
(一)国民党总结败选教训,大力推进改革
国民党在大选失败后,广大党员极为愤慨,全党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国民党不得不痛定思痛,下决心进行彻底改造。
1.改组权力核心
国民党广大党员逼迫党主席李登辉辞职,由连战代理党主席。国民党败选激起了广大党内人员的无比愤慨,他们不仅通过党内渠道强烈要求李登辉为败选谢罪,甚至走上街头对李登辉严厉声讨,迫使李登辉不得不于3月24日黯然辞去党主席职务,由连战任代理主席。这不仅使国民党广大党员得以泄愤,剜掉心头一块癞疮,更为未来的改造扫除了障碍。2000年6月17—18日,国民党第十五届临全会上,连战以94.8%高票当选为党主席,同时首次以票选产生全部31席中常委,初步排除了李登辉在高层的势力,组成了新的领导核心。这种举措,本身就是对国民党高层领导核心的改造,同时更为党的改造奠定了组织基础。
2.成立改造委员会,对国民党进行改造
蒋介石败退台湾时,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曾进行过改造,目的是强化蒋家统治。其后,李登辉也曾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改造,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独台”路线,结果是造成国民党分裂和失掉政权。国民党这次在败选后的第二天即决定成立改造委员会,由连战任召集人。
对于国民党的现状,连战深恶痛绝。他2002年6月访问美国华盛顿时曾在“国际民主联盟会议”发表演讲说,国民党丧失政权有5大根源:① 不民主,一言堂,也就是决策黑箱作业;② 老化,包括思想老化、人事老化、作为老化,年轻人不愿认同;③ 作风老大;④ 黑金腐化;⑤ 选举与黑金相互依附。应当说,这里基本指出了国民党专制、黑暗、腐败,为民众所诟病的病根。国民党改造委员会成立后,根据党内的共识,立即确定了此次改造的六大主题,即改造党的组织、落实党内民主、加强党意与民意的结合、重塑国民党形象、加强对党产和党营事业管理。目的则是要汲取败选的教训,企图使国民党焕发青春,力争重新掌权。
(1)首先是党员重新登记。国民党原号称有200多万党员,但是在李登辉把持领导权的12年间,由于其推行分裂路线,造成国民党党员大量流失。此次败选后,部分识破其分裂党、推行“两国论”阴谋的党员,转向新党和刚刚成立的亲民党;另一部分深受“两国论”感染的本土势力,明里暗里投靠民进党或其他“台独”组织;还有部分对国民党的专制、腐败和黑金政治极为不满,愤而离去。这样,从2000年9月到2001年1月30日,参加登记的党员仅有93万多人。其后,经过继续受理党员补登记和发展新党员,到2001年10月才达到112万人(台湾《中央日报》,2001年10月28日,《国民党拼第一》)。由此,一方面可以清楚看出,李登辉主政对国民党造成的极大伤害;另一方面通过重新登记,则在很大程度上纯洁了组织,有助于提高国民党的战斗力和改善国民党的形象。
(2)大胆推行党内民主,改变党的领导机构成员的产生方式。
国民党是秉承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按理说应当是实行民主的政党,至少在党内应当讲究民主。然而,事实上在国民党执政的时期内却并非如此,甚至长期是说一套做一套。两蒋时代,对内对外全是专制。李登辉时期虽然在社会上推行“民主宪政”,但是在党内领导人和领导机构产生上仍然继承两蒋时代的做法,党内难有民主可言。党成为个别政治家、阴谋家推行其理想的工具,党员仅仅是党魁的工具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集中集体的能量和智慧,往往形成党内派系林立,很容易被对手打垮。国民党被李登辉玩弄、分裂,最终丢掉政权就是最好的明证。为彻底改变党内专制,提高党内的凝聚力,改善国民党形象,国民党破天荒于2001年3月24日首次举行了党员等额直选党主席。结果,连战以97%的高票当选。从而改变了以往由上届领导人决定政治接班人,党内民主选举只是走过场的骗人模式。接着,中央委员和中常委也全部放开竞选。尤其是中常委全部改为票选产生。这样,从党主席到其权力核心的中常委均大大增加了民意基础。与此相仿的是,国民党各级领导机构成员的产生方式也都开始向减少专制和无视党意的恶习、增加民意和党意的成分转变。在决定参选公职候选人人选时,通过民调和党内民主决定的方式推荐。这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党的领导机构成员由变相指定改为全部票选产生,无疑是一项空前的变革,是国民党走向民主决策、实施民主运作的重要标志。对于扫除弊端、增进团结、焕发活力必将具有重大作用。
(3)大力清除“黑金政治”的影响,改善自身形象。(www.xing528.com)
① 积极处理党产问题。国民党的党产主要由所谓的党营事业、海外资产和拥有的土地、建筑物、资产等组成。它是台湾的国民党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也是其推行黑金政治、便于腐败、引起民众不满和民进党等反对党追讨的重要内容。“党产”是国民党长期在台湾实行独裁统治,造成党政不分、“党国”不分的产物。当时在台湾“普天之下,莫非党土;普天之产,莫非党产”的环境下,其来源是说不清的。不过,据一些人士分析,大体上可能来自以下几部分:一是日本投降后接收的财产;二是国民党逃离大陆时带走的大量资财;三是“政府”的直接或暗中拨款,地方的不当赠予及政党补助金;四是靠权势进行交易获取暴利及党产事业获取的丰厚利润;五是党员上交的党费等。其中前四部分的大量资财,是违法截取的不当资产,是党库与“国库”不分的产物,是将“国产”当做了党产。应当说,这个百年老店经过这样的长年积累,其党产的数目应当相当可观。其中党营事业又凭借其政治地位,成为台湾社会一个特殊的资本体,成为国民党最大的经济来源,也成为应对各项选举最大的金库。据说,李登辉主政时期是党营事业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对党产大肆挥霍、掏空的时代。国民党高层可以用它来设立秘密账户,从事分裂活动;在岛内,可以用来进行利益输送、收买人心;特别是利用银弹操控各项选举更是早为千夫所指。至今,国民党到底有多少党产,李登辉掏去了多少,恐怕还是一个谜。据国民党自己公布的资料,连战接任党主席后,国民党初步完成党产清查,于2000年8月22日宣布其资产总值约新台币799亿元,其中党营事业约600多亿元(《台湾周刊》,2000年第34期,第20页)。然而,民间对其数额颇为质疑,一般认为将达千亿新台币以上。但是,由于李登辉时期经营亏损和转移财产最多,财团与政经势力勾结最紧,黑金政治盛行,传说损失达300亿新台币,因此其总净值仅剩下370多亿新台币。尽管如此,党产、党营事业也成为台湾社会独特的一种经济怪胎,并曾被一些台湾媒体称为经济怪兽或巨兽。它不仅严重影响台湾经济健康发展,更使台湾政治生态严重扭曲。当国民党执政时,民众,包括在野党不大敢动它,也难于触摸真相。但是,当国民党下野后,党产立即成为问题,也立即成为朝野攻击的对象。国民党想重塑形象,必须面对现实,处理好党产问题。为此,以连战为首的国民党为了表现改革的真诚,立即组织专门机构对党产进行清理,并决定实行党产管理信托化。目的在于实现对党营事业管理透明化、经营效率化和赢利公益化。
② 将“排黑条款”“排黄条款”及以民主方式产生党主席、中央委员、党籍公职候选人等举措纳入“十六大党章”条文中。与此相适应,国民党还采取措施限制地方派系和黑社会帮派介入党内运作,限制黑金与特权的勾结,目的在于改善国民党的形象,以提高民意的支持度。
(4)在政治路线上开始清除李登辉“两国论”的影响,明确反对“台独”,回归“国统纲领”。
以连战为首的国民党高层从败选以来,从党的领导核心改组,到组织、队伍的清理,乃至对黑金政治的防范,无一不是在清理李登辉的恶劣影响。但是,一直到2001年7月国民党在下野后的首届全代会——“十六全”上,为了清除李登辉“两国论”分裂路线的影响,明确主张国民党要回归“国统纲领”,反对“台独”,追求国家统一。连战在会上强调,“国民党是中华民国的国民党,不是台独党”,“本土化不是去中国化”,“国民党的党章和政纲清楚标举支持国家统一的目标”。为了与李登辉仇视大陆的政策区隔,新制定的政纲强调,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追求两岸和平稳定的关系,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建构台海和平区”;加强全方位交流,推动城市交流、政党交流等;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松绑,促进两岸资金、人员交流。这一切,显示了国民党新领导人勇于面对现实,大胆与李登辉的分裂路线切割的勇气。不久,根据广大党员的强烈呼吁,国民党中央考纪会于9月21日作出撤销李登辉党籍的决议,最终将李登辉清除出党。
国民党还陆续吸收发展年轻党员、培养执政人才,回击李登辉“两国论”等措施来加强党的队伍建设,并充分利用其政治资源对岛内政局发挥制衡作用。国民党“十六全”通过的“党章修正案”,特意规定:“遭到停权等党纪处分者,恢复党籍后,可参选中常委但不得参选党主席”。这一规定,应当说为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的重新整合,为形成泛蓝联盟,开启了大门,跨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步。
(二)宋楚瑜等组建亲民党
宋楚瑜败选后,其支持者、拥护者已成为一股政治势力。他们不甘心失败,更不甘心从此退出政治舞台,遂极力筹划组建新的政党。当时,宋楚瑜一度在重返国民党与筹组新党之间徘徊,最终在支持者和幕僚建议下,决定另组新党——亲民党。2000年3月31日,亲民党宣告成立。宋楚瑜和张昭雄分别出任正、副主席。该党随即成立“立院党团”和“国大党团”以在政坛发挥作用。8月25日,亲民党首度提出两岸政策基本纲领,表示“两岸都是历史、文化、地理的整个中国的一部分,两个中国是不存在的,两岸应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签订和平协议”。成立后,凭其形象清新、作风稳健赢得不少民众的支持。到2000年年底,亲民党党员已突破30万人,迅速成为台湾政坛不可忽视的力量。
2001年1月20日,台北地方检署经过一年多的侦查,宣布“兴票案”结案。检方认为,宋楚瑜担任国民党秘书长及华夏投资公司董事长,基于职务上特殊需要,指示所属在台湾银行及兴票证券设立账户,提供特殊运用,并且将款项事后返还国民党,且无逃、漏税情况,与“刑法”侵占、背信、伪造文书等罪刑构成要件不符,遂宣布将宋楚瑜、陈万水、宋镇远、陈碧云、杨云黛免予起诉。至于国民党状告宋楚瑜涉嫌侵占、私设秘书长专户伪造文书部分,仍可向“高检署”提起再议。由于此前连战已接任党主席,相关告诉人已由李登辉改为连战。台北地方检署宣告不久,国民党就声明,对“兴票案”未决的民事部分,不再追究,并着手领取宋楚瑜已经提存于“法院”的国民党运筹款2.4亿元新台币。这两项动作,不仅摘掉了笼罩在宋楚瑜及亲民党头上的紧箍咒,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所谓的宋楚瑜设立私人账户是经过国民党高层同意的。它还宋楚瑜以清白,搬开了影响亲民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同时也对于加强亲民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形成泛蓝联盟提供了空间。
应当指出,国民党、亲民党乃至新党本为同根派生。在民进党上台执政之际,它们在政策面上互相释放善意、加强联合,本是提高对民进党政权制衡的极好动力,在陈水扁上台初期也确实一度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使其执政为艰。然而,它们之间长期以来的恩怨又往往造成不断的摩擦,影响了制衡作用的发挥。
(三)李登辉等“独台”分子组建“台联党”
李登辉也不甘寂寞,一方面继续利用其影响力对国民党进行攻击、破坏;另一方面则另寻政治出路。特别是他在被迫辞掉国民党党主席后,为继续推行他的“台独”路线,在政坛施展影响力,乃另组政治团体。2001年8月21日以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由黄主文出任党主席的“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党”)正式成立。黄主文曾是国民党要员,该党的基层党员主要来自国民党和民进党、建国党,但骨干分子仍以前国民党成员为多。该党一成立就挑起省籍矛盾,攻击“一个中国”的原则,攻击国民党“联共反台”,使不少“台独”分子向其靠拢,成为推行李登辉分裂祖国、推行“台独”路线的大本营,也自然成为陈水扁和民进党的同盟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