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南京政府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新出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有必要在此专门做一些厘清。
南京政府是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的政党领导的政府,对南京政府的经济思路的厘清必须从其执政党——中国国民党的一贯的思想和政策纲领开始,在本章开头即交代了南京政府对国家资本主义情有独钟的思想、历史和当时社会环境的根源。[30]
南京政府建立不久便展示了近代政党领导的民族国家的强大力量。第一,健全完善政策法规,建立起一套干预市场、社会的政策、制度系统,先后完善和改造了旧的经济法规政策,创制新的政策法规,把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政党意志灌输在相关政策法规中;第二,垄断金融、整理财政。南京政府通过政治权力建立了国家资本性质的四行二局的国有金融体系,以此作为在工商领域进一步推进国家资本主义的利器;南京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也要远强于北京政府,其财政发展和北京政府的发展方向正好相反,经历了由恶化到好转的过程,但其财政主要耗于军费和债务;[31]第三,改革币制,通过法币制度的建立,南京政府拥有了通过货币的投放直接控制市场的强大力量;第四,改革税制,取得了关税自主的权利,也为其扩大国家资本提供了便利。最后,南京政府还控制了商民社会,建立了听命于政府的工商组织。
南京政府的这一系列制度、法规、政策、措施的实施为其带来了调控市场和社会的巨大力量,随着控制的渐趋稳固和时局的不断变化,南京政府开始了在工矿业中强化国家资本的力量,尤其是“九·一八”之后,南京政府设立了建设委员会、实业部、经济委员会和资源委员会等国家经济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对国家资本的扩展主要通过接管、改造北京政府遗留下的国营企业、直接投资新企业和接管、兼并民营企业来实施。
作为最早办理国营事业的建设委员会,其主要经营的事业是电厂和煤矿。到1937年春,建设委员会以负债超过投资一倍半为由,将所办企业委托给宋子文开办的中国建设银公司来招商经营。
实业部是由农矿部和工商部在1930年末合并而成,其在抗战前所办企业有三,一为中央机器制造厂,一为中国酒精厂,一为中国植物油料厂。
资源委员会是南京政府最重要的办理国营工矿业的机构。在抗战前,资源委员会主要经办钨锑的对外贸易,并建立了25个重工业企业,但大多是在1938年才形成生产能力。(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在南京政府初期的10年,尤其是后期,政府力推国家资本主义的用意已昭然若揭,但限于时间和能力,所投资的工矿企业也仅占全国工矿业投资的15%,但其政策思路及兴办的国家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发展已经造成了一定冲击。
首先,国家资本挟权力入市,破坏了产权自主和交易自由。最早的建设委员会在接管民营企业的过程中,大多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实行,对原有商人股东的强烈反对都置之不理,顶多不过以公债票券来偿还商股和企业旧欠外债,其行为几近掠夺;在新办国营企业过程中,其资本来源亦大多为内外借款和公债,往往以牺牲社会和民众的利益为代价。[32]
其次,扰乱市场,与民争利。实业部设立的中国酒精厂,对酒精进行跌价倾销,引起上海华商酒精厂的抗议,而1936年再次跌价倾销。[33]
最后,很多投资效率低下。建设委员会从1928—1937年十年经营中负债超过投资一倍半。
此外,在没有宪政体制监管的条件下推进国家资本主义,腐败、贪污必然极其严重,在南京政府的国家资本主义过程中,这一点体现得清清楚楚。贪污、腐败还迅速从国有经济部门蔓延到整个官僚系统,进一步恶化了投资环境,民营工业甚至正常的外国工业都望而却步。
在抗战爆发前夕,有人认为中国工业已经陷于破产和半破产的境地,通过本文的数据分析认为这个说法恐难成立。但,国家资本的扩张及其对市场的挤压确实已使当时的民营企业家普遍对未来丧失了信心,[34]山雨欲来风满楼,民营工业似已感觉到了国家资本主义在未来的压迫,民营工业的消沉低迷也就在所难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