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市场变迁促进民国工业发展

国内市场变迁促进民国工业发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31920年、1936年国内市场商品量资料来源:吴承明:《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载于《吴承明集》第279页。其他类别产品的增长率都低于平均增长率,因此这个阶段工业品的快速增长是国内市场商品量增长的拉动器。货币资本大量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陆流向口岸地区,导致口岸市场异常活跃,投机盛行,商业畸形繁荣。因此,30年代,中国农民的极度贫困看来和少数口岸城市的畸形繁荣一样,让人触目惊心。

国内市场变迁促进民国工业发展

1927—1936年间国内市场继续在扩大,市场中商品的结构有了新的特点,见表4—3。

表4—3 1920年、1936年国内市场商品量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吴承明:《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载于《吴承明集》第279页。

表4—3显示,1920—1936年间,全部商品由101.46亿元增加到了178.62亿元,按当年价格年均增长率为3.60%,可比价格增长率为2.51%,从增长速度来看要比此前一个时期的增长慢很多,1908—1920年间,全部商品的增长速度按当年价格计算是10.46%。这个时期商品量增长缓慢主要是受到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1931年后,经济危机冲击中国,“九一八”又使中国失去了东北市场,白银价格的上涨使中国银根紧缩,这些接连的变故使商品量的增长放缓,以1930年江苏、安徽等22省商店营业额指数为100计,1932年降为59,1934年降为50,1935年更进一步降为45。[20]而到了1936年,商品量又开始快速增长。

不过,这个时期的商品结构却发生了一些大的改变,这是值得注意的。现代化工厂产品虽也经历了一系列危机的打击,但其增长势头良好,从1920—1936年,按当年价格计年均增长率是7.55%,按可比价格计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6.29%。环比其他类型商品,增长速度更是惊人,例如农产品的增长速度在这个阶段仅次于现代化工厂产品,但也仅达到按可比价格年均2.84%的增长速度,比起工业品的增长速度远远不及。其他类别产品的增长率都低于平均增长率,因此这个阶段工业品的快速增长是国内市场商品量增长的拉动器。到1936年,现代工矿产品占国内商品总量的比重已经由1920年的13%上升到了20.5%。

这个时期商品的流向体现出了典型的二元性质,即工业品由沿海通商口岸流向内地;而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由内地流向沿海通商口岸。[21]这种流向不断冲击着小农经济农村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据对1929—1933年全国19个省151个地区的调查显示,农民收获后即出售其农产品的占55%。[22]粮食的商品化率到1936年已经达到了30%。农村经济商品化率的提高,有利于扩大工业品市场,也有利于工业原料的供给。(www.xing528.com)

但,在农村经济商品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一个隐忧也随之产生。在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远甚于工业品,工农业的交换对农业极为不利。在这种交易体系下,农产品的输出不能抵偿工业品的输入,也造成内陆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对口岸城市的负债。货币资本大量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陆流向口岸地区,导致口岸市场异常活跃,投机盛行,商业畸形繁荣。而与之对照的却是农村的金融枯竭,农业生产方式难以变革,农业发展难以为继,农民日益贫困,这从根本上摧残了工业发展的动力。

如表4—4所示,1933年中国国民消费中城乡差异极其明显,农村下户和中户的恩格尔系数极高,分别达到64.17%和62.79%,已经陷入了绝对贫困中,农村中的上户恩格尔系数也高达55.72%,仅能勉强温饱而已。农户合计的恩格尔系数为59.82%,濒临绝对贫困线;而同期城市的恩格尔系数只有29.52%。因此,30年代,中国农民的极度贫困看来和少数口岸城市的畸形繁荣一样,让人触目惊心。另一方面,大批地主在这个时期携带大量的资本进入城市生活,成为住城地主,也加剧了这个时期农村资本的外流,农村和农业濒临破产。

表4—4 1933中国国民消费结构的城乡与阶层差异 单位:%

资料来源: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1933》上册,中华书局1947年版,第160、170页。

农业危机和农村破产,也使以农业为主的内陆逐渐失去发展的能力,口岸和内陆的二元性进一步拉大。

因此,这个时期,一方面,商品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品占流通商品的比例越来越高,自然经济也在缓慢瓦解,这些对工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但另一方面,农业危机,农村破产,对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