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古园林探源
银川地处宁夏平原中部,属著名的河套灌区,开发历史悠久,现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园林城市之一。银川因独擅黄河之利,渠网纵横,“举锸为云,决渠为雨”[1],沃野千里,水草丰美,被视为塞上天府。早在秦汉之季,京都的达官贵人们就在“河上塞”一带圈占土地,修建了许多“苑囿园池”[2]。南北朝时期,匈奴族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以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为国都,今宁夏全境隶属于赫连夏国。现在银川市的前身是饮汗城,该城地临黄河西岸,风光秀丽,于是“赫连勃勃以此为丽子园”[3],把饮汗城建成为一座花园城,城内修建有行宫,作为大夏国王的别墅和皇家园林。后至唐朝仪凤二年(677年),被黄河洪水冲毁。于次年废城西,择高坦之地重筑新城,先后置怀远县、怀远郡和怀远镇,即今银川市老城的前身。再至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党项羌族大首领李德明率部攻占怀远镇,改升为兴州。其子李元昊于明道二年(1033年),又改升为兴庆府。景祐五年(1038年),元昊称帝建国(史称西夏国),以兴庆府为国都。效仿宋制,元昊亦在城西北部修建了皇宫,皇宫后建有大规模的御花园。且“曩霄于城内作避暑宫,逶迤数里,亭榭台池,并极其胜。”[4]作为京都,城内各府衙和高官勋臣的府第,也不乏模仿宋都汴京,各建庭院,或是私家花园。西夏立国建都于兴庆府,享祚198年,传皇位凡10人,历代帝王不仅在都城之内大兴土木,兴建园林,还把西边近城的贺兰山建成为大型皇家园林群,各山谷之中,分布有众多别墅和西夏帝王的离宫、避暑宫。据史书记载:元昊曾“大役丁夫数万,于山之东营离宫数十里,台阁高十余丈,日与诸妃晏其中,悉以国事委之讹庞。”[5]宁夏明代志书亦载:“避暑宫:贺兰山拜寺口南山之颠。伪夏元昊建此避暑,遗址尚存,人于朽木中,尝有拾铁钉长一二尺者。”[6]可见西夏时期,银川地区的园林已从黄河西岸发展到贺兰山东麓一带,初步具备了大都会大园林的基本格局。
有明一代,是银川地区园林大发展、上层次的新阶段,古城内外基本上实现了园林化,即形成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加之银川平原大小河渠成网,湖沼与湿地遍布,城外有七十二连湖之说,故又有“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独特塞上高原湖城的奇丽风光。
明朝时期宁夏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为北方国防沿线“九边重镇”之一。明廷不仅将古城升格为军镇(相当于今省军区),在这座孤悬塞外一隅之地,不仅特派总兵官大员镇守,又简任巡抚级官员同守,并加派内廷亲信宦官监军;与此同时,明太祖朱元璋还把自己的儿子藩封于宁夏,欲达“以同姓治异姓”的目的,让皇子代表皇帝本人监镇边关。时封于宁夏的亲王名叫朱栴,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封号为庆王。朱栴十三岁时,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按明制十五岁完婚出京“之国”赴封地。庆王好学有文,极负诗人气质,喜游观,爱山水,诗词书法皆精通,“海内传重,视为拱璧。”[7]他先暂居今同心县韦州镇,于建文三年(1401年)迁徙镇城(今银川老城),在镇城大兴土木,修建王府,又在城内外大造园林,供其享乐。古城的园林化大发展,与庆王有着极大的关系。庆王朱栴身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凡六朝,是宗室中有名的“六朝元老”,享藩计四十八年之久。而庆宗一系,又传王位凡十世,册封亲王凡十一人、世子一人、郡王四十二人,其余授将、尉爵位近百人,在宁夏享祚长达252年。所以有明之季,古城内王府座座,王府花园毗邻,加上巡抚都察院、总兵帅府、监边太监宅第等封疆大吏们的庭院和其余守边宿将、勋臣们的私宅花园,使这座塞上古城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花园边城。
本文拟就多年研究与所掌握的资料,着重对明代银川古城的园林盛况试作简要介绍,以供今天银川市的城市园林规划和绿化参考。
一、城内名园
(一)十大王府花园
明代宁夏镇城内建有以庆王府为代表的宗室王府群,史料可考者有十大王府。其中最大的王府是庆亲王府,位于今银川市中山南街(小吃街北段至羊肉街口南段西侧)。除亲王府(简称庆府)外,次为郡王府,据考证有以下各府:真宁王府,“在镇安坊东”,亦后之“北察院东”,约原银川市政府后侧与市电视台一带;丰林王府,“在庆府东”,约今中山南街东花园偏南一带;安塞、巩昌王府,“在凝和坊西,即安塞王故府”(安塞王无嗣封除,一度曾暂为监军太监府),约今绿洲饭店后与宁夏宾馆一带;弘农王府,“在巩昌府西”,约今自治区科委一带;歧阳、寿阳王府,“在庆府西”(前为镇守宁夏监军太监宅,后转为岐阳王府,因郡王袭封亲王,又转为寿阳王府),约今新华西街自治区展览馆之街北一带;华阴王府,“在寿阳府西南”,亦后之,“三官庙东”,约今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带;延川王府,“在镇远门东”,约今宁夏体育馆一带;蒙阴王府,在延川、弘农两王府之间;镇远王府,“在丰林府北”、“庆府东”,约今宁夏日报社以北一带。[8]以上各亲王、郡王诸王府均建有花园,其中以庆府花园规模最大。庆王府大门朝南,内有花园,名曰“逸乐园”,大园之中又套建小园一所,名为“康园”,别号“慎德轩”。园内还修建了延宾馆,馆内再建有拥翠楼,为庆王宴请宾客,登高望远,以文会友和赋诗吟诵之处。此楼留下庆王朱栴代表作词二首。第一首《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曰:“登楼眺远,见贺兰。万仞雪峰如画,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琼台玉宇,跨鸾思返仙界;我醉宿酒初醒,景融诗兴,笔扫千军快,下视红尘,人海混,脱履不能长喟。对月清光,饮余沆瀣,气逼人清煞。玉笙吹彻,此时情意谁解?”第二首《长相思:秋眺》曰:“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9]园内楼台亭榭华丽,假山鱼池雅致,融湖光山色一体,汇南北奇花异卉于一园,姹紫嫣红,香溢四方,时为塞上一大名园。
除庆府之外,各郡王府花园也各有特色,其中以安塞、巩昌府花园为最。该园名曰“永春园”,园内有湖,湖中有岛,岛名“沧州”,洲上有假山、草庐。园中还建有延宾轩一所,是庆宗有名的才子郡王爷朱秩炅(字樗斋)读书、问学和会友吟对之所。时宁夏文魁夏景芳曾为沧州赋诗一首曰:“石洞夤缘构草庐,烟萝邀绿入窗虚。称风卷箔容飞燕,顺水穿渠纵戏鱼。瓮牖雨香开芍药,石潭波紫落芙渠。一山半水皆生意,鸟静花飞兴有余。”[10]郡王本人也在草庐写下著名的《节义堂记》、《灵州社学记》等美文和诗词名句,惜多传佚,仅拾得诗、词各一首以飨读者。其诗《古冢谣》曰:“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时王与侯。当年拓地广千里,舞榭歌楼竞华侈。强兵健卒长养成,藐视中原谋不轨。岂知瞑目都成梦,百万衣冠为祖送。珠襦玉匣相后先,箫鼓声中杂悲恸。世更年远迹已陈,苗裔纵存犹路人。麦饭畴为作寒食,悲风空自吹黄尘。怪鸱薄暮喧孤树,四顾茫然使人惧。天地黯惨愁云浮,遥想精灵此时聚。君不闻,人生得意须高歌,芳樽莫惜朱颜酡。百年空作守钱虏,以古视今还若何。”另,词牌作《朝中措》的《贺兰怀古》又曰:“朝岚扫黛半阴晴,凉透葛衣轻。野黍离离,水禽唽唽,陇麦青青;百年遗址埋烟草,此日又重经。浮生几许?可堪回首,触处牵情。”
其他王府花园较知名者还有:真宁府的“赏芳园”,弘农府的“寓乐园”,丰林府的“真乐园”等,不一一赘述。[11]
(二)公署和私宅花园
明代宁夏镇城为北方雄镇,除宗室亲王奉旨建立藩国外,其巡抚、总兵镇守和内臣中官监守等,皆位居行省级封疆职位。这些高级军政大员的署衙遍布全城,举凡都察院、总兵帅府、太监宅、按察司和在城五卫衙门等公署,亦多各自建有自己的庭园。在诸多小型园林之中,当以都察院行台与镇守总兵官帅府的后花园堪称代表。都察院花园名曰“后乐园”。园中“杂树蓊翳”,“抱掩萦映”,林间渠水环流,中汇曲池,“澄沏如环壁”。池旁有小亭,名为“环碧”。花坞之旁又有射圃,集观赏与游戏于一处,乃胜过江南园囿。都宪大人尝或“乘暇岸巾野服”,“逍遥徜徉”,“徘徊徙倚于林塘花鸟之间”,或“间憩园亭”,“焚香理琴”,或“凭眺观鱼”,“倚观贺兰,玩赏渠沼”,大有“忘形骸,罢尘虑,荡荡如也,无逸而逸,何惔何怡,何华何夷,何荣辱得丧,咸置于襟腹之外”的仙境之慨。此景此情,正如园主人巡抚王时中吟诗自道:“大明开统亿斯年,灵夏要荒皞皞然。民安物阜囿尧天,迩来不识狼燧烟。东耕西牧满山川,门馆风清昼欲眠。坐有方亭畦有田,曲渠导水绕阶前。斜熏桥畔听潺潺,花馨琴韵隔鱼渊。鹿呦鹤舞蝶翩翩,槐阴柳影拂晴娟。时教耦射较参连,雪霁贺兰指顾边。伏腊晨昏无俗缘,二三子弟侍书筵。从容却似老青毡,芥蒂不留愁可蠲。圣皇临御化更絃,放诛邪倭起忠贤。乐其乐兮世平平,愿乞归兮岛屿仙。”[12]与都察院的“后乐园”相比,镇守总兵帅府的后花园亦不逊色。帅府后园名曰“西园”,被时人称为镇城中的“小蓬莱”。此园以牡丹闻名边塞。有诗为证。宁夏巡抚冯清的《镇守西园小会》诗曰:“市城数亩小蓬莱,宾主乘闲偶一来。渠过女墙分活水,堤培古木护苍苔。谩敲诗句声摩汉,笑捻花枝影泛杯。不信军门诸士卒,室家恨未戍边回。”都御史总兵官张勋自己亦有《赏镇守西园牡丹》诗曰:“拥出雕栏二尺饶,娇红嫩白照金袍。熏风细细香偏别,仙苑沉沉价自高。老岁岂堪逢异品,群芳应是避奢豪。游观会得花神意,只许高轩驻节旄。”[13]
至于私宅花园,除王府、文臣武将的宅第有园之外,富商大贾之家亦不能少,就连流寓贬戍之人,也受大兴园林的影响,力所能及建造自己的小小庭院花园。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戍人郭原在自家修建的小园,取名“梅所”,竟然在镇城奇迹般地将内地的梅花移植成功。时塞上诗坛著名的“流寓”诗人承广、潘元凯等人所作咏“梅所”的诗就是见证。承广的《梅所》诗曰:“客以梅为所,移梅取次栽。花枝向南发,山色自西来。清影孤窗月,黄昏一酒杯。扬州有何逊,东阁待谁开?”而潘元凯的《梅所》说得更明白,诗句有“黔阳旧令何清楚,茅屋新题字梅所”。(郭原在贵州省黔阳县任知县时,犯事谪戍宁夏)“塞北江南几千里,春色移来梅所里。”“去年来看春可掬,今岁重过看不足。”“南枝开尽北枝开,锦囊秀句更新裁。”“初疑郭西千树梨,香魂化作万玉妃。”“含情凝涕久延佇,梦觉纱窗读书处。非梨非雪亦非云,乃是郭公之梅所。”[14]当然,尚有更多的私家花园未见载于史志,不得而知,无以记述。
(三)公共园林与绿地
明代为了适应宁夏镇城大规模的园林建设,早在“永乐甲申,何福始引红花渠水,由城东垣开窦以入城中”,“循绕人家,长六里余”。后来这位做好事的镇虏将军、宁远侯、宁夏镇总兵何福,竟因“擅凿城垣,不先奏闻”而被御史弹劾,并畏罪自杀身亡。[15]何福给古银川城内的园林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四城处处活水环流,便在城内潴水处出现了一些大小湖沼,近湖之处便建成一些公共园林绿地。如于受水上游建有“静得园”,园名取邵尧夫诗句“万物静观皆自得”之意。园在今银川市政府东侧;而下游积水为湖的城西部,环湖小园和沿水小园列布之间,较大者为“凝和园”,园在今自治区科委西北一带。此外,众多寺观和儒生学习之所,也是城中环境幽雅的小型绿地。如承天寺(城西南)、宁静寺(城东南)、清宁观(城西北)、晏公庙(城中心)、关岳庙(城东北)和回纥礼拜寺(城东)等,以及学宫、儒学、文庙和书院等都应该是公众与学子经常出入的地方。其中的承天寺、海宝寺等名刹古庙姑且不论,就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寺,也是别有一番景致的。如大学士金幼孜在游玩三清观时曾赋诗道:“入门喜见青松色,绕户还闻流水声,鹿过瑶台秋草合,鹤归幽径晚烟生。”陪游的仪宾路升也和道:“花点石屏苔欲破,池开萍影树长涵。”[16]从诗中已不难看出该寺庭园之幽静,景色之雅秀,其他名寺古庙就可想而知了。
二、城外名园
(一)清和门(东门)外
有“丽景园”,此园得名显仿赫连夏之“丽子园”而出。它是明代塞北最大的园林。出清和门,过红花渠赤栏桥即是,系由庆府果树园改扩建而成,为庆王私家园林。此园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园中有园,园内园外有湖,步步为景,景景各别。园内主体建筑为芳林宫和群芳馆,是庆王的避暑宫。宫内建有望春楼,围绕宫楼与馆舍,则有溪水、湖沼勾连全园。湖沼依大小与形状,分别名为:鸳鸯池、碧沼、桃蹊、杏坞、菊井、莲塘、凫渚、鹤汀、月榭、晴虹、积翠等雅名;近水又有众多亭榭点缀其间,庆王亲自题墨赐名为:望春亭,宜春亭、水月亭、清漪亭、涵碧亭、蹴鞠亭和湖光一览亭等;远水之处,又由合欢道、运畴、翠阴、红芗等曲径通幽,而分至芳意轩、清暑轩、拟舫轩和凝翠轩等小型馆舍。明廷大学士金幼孜持节赴宁间,在庆王陪同下游玩丽景园时,曾留下《九日宴丽景园》诗一首,诗曰:“偶客夏塞逢九日,贤王促召宴名园。柳间杂遝未鞍马,花里追陪倒酒尊。白露满池荷叶净,凉飚入树鸟声繁。绮筵宝瑟真佳会,倾倒何妨语笑喧。”[17]当时就连一位法号为静明的和尚,也为佳园的美景所感动,写下了《丽景园八咏》的著名组诗,题为:《鹤汀夜月》、《凫渚秋风》、《桃蹊晓日》、《杏坞朝霞》、《莲塘清露》、《壁沼暖波》、《积翠浮光》、《晴虹弄影》。兹录其中《莲塘清露》一首共赏之。诗曰:“花开红日画清波,其奈吟怀对此何。零露下天船过处,浑如泪湿醉颜酡。”[18]一时塞上官绅、士民和骚人墨客纷纷作文赋诗赞颂边土这一胜景名园。庆王朱栴常在园中邀晏群贤,还召集过主题诗会,会后又专门将这些诗集束成册,亲自撰写序文。文曰:“熏风南来,炎暑暂退,红莲芗里,开玳瑁之筵,翠柳阴中,列珍馐之味;金盘堆黍,翠缶倾银,作赋吊汨罗之魂,伐鼓祀苍梧之守;泛舟壁沼,拟龙船竞渡于湘江,插髻神符,效赤灵辟兵于朴子;兰汤艾酒,绛索彩丝,易河朔之风,习荆楚之俗,喧哗满座,笑语移时,振扬文锋,开阖武库……”[19]
丽景园有北门名曰“青阳门”,门外就是著名的大型水上乐园金波湖。金波湖又称“东湖”,“垂柳沿岸,青阴蔽日,中有荷芰,画舫荡漾,为北方盛观”[20]。湖之南岸,建有雄伟的“宜秋楼”。湖之西岸亦建有临湖亭。湖之北有鸳鸯亭,亭之东为古刹高台寺(又名延庆寺)。庆王最喜此园此湖,凡晏会朝使和阅边大臣,或与诗人墨客玩文,多安排在园湖之中。庆王本人或春日踏青寻芳,或夏日纳凉消暑,或秋日登高望远,或冬日戏雪赏雪,一年四季都在园中与湖畔留下足迹身影。庆王朱栴不仅为金波湖写下了《合欢莲》的诗篇,而且亲自为宜秋楼撰写了落成记文,即《宜秋楼记》的著名文章。他在记文中独出心裁发高论,说古来文人们往往多以娱目、怡情、动人的“春”字为楼阁命名,如望春、丽春、宜春、熙春等等,而他为什么反其道而行,反以象征天地气肃,草木摇落,风景萧条,令人怆伤感的“秋”字为名呢?他认为艳春虽美,但无补于“政教”。而金秋之际,登楼远眺,如是大有之年,则“禾黍尽实,东皋西畴,葱茏散漫,芃芃蕤蕤,极目无际。有民社寄者,值时年丰,置酒邀宾,睹禾黍之盈畴,金穗累累,异亩同颖。听老农鼓腹讴歌,帝力则心,岂不乐乎?”反之,若遇灾馑之岁,则见“旱苗将槁矣,或水潦横流,浸及陇亩,野生螟塍,略无禾苗,农夫田妇,哭泣相对,则其心宁不忧乎?……天灾岁恶,人咸乏食。食不足则饥馁生焉,盗贼出焉……竟土靡宁矣。其当省躬自责,果刑滥有东海孝妇事欤?抑政有不举者欤?抑贿赂请谒行欤?敬天之戒,改过修省,庶乎可以弭天之灾,以致年丰谷登,免饥馁盗贼之事也。然则登斯楼者,非徒凭高眺远,……盖亦乐人之乐,忧人之忧也。……一觞一咏,以写情寓怀,……由是而观,楼之有补于政教多矣。名之‘宜秋’,不其宜乎?”[21]从此塞上诗坛咏金波湖诗,不绝于有明一代。诸篇中仍以和尚静明《金波湖棹歌十首》最具代表,其中一首云:“划船摇向藕花西,一片歌声唱和齐。黄鸟也知人意乐,时时来向柳间啼。”[22]还有郡人后生刘鼎的七言绝句也广为传唱,其诗曰:“载酒东湖作胜游,鱼吹桃浪泛兰舟。杜陵野老今何处?细柳新蒲绿满洲。”[23]
(二)南熏门(南门)外
有“南塘”。出南门三里许,过红花渠“永通桥”,西南向即是。南塘又名南池,池北为大门,门外有坊一座,上书“濠濮间想坊”。该池原属所谓七十二连湖之一,为嘉靖间宁夏巡抚张文魁、杨守礼相继建成,遂为宁夏镇城一处公共游乐园。由于此湖与众湖相通,长年活水澄沏,环湖“植柳千株,缭以短垣,注以河流。周方百亩,菰蒲蘋藻,鸥鹭凫鱼,杂然于中,汎以楼船,人目之如西湖,居民喜为乐土”[24]。塘之北原有接官亭一座。塘之东又建花园一处,名曰撷芳园。塘之南建有知止轩、连漪轩,供游人驻足小憩之所。边镇官民常“会饮于此,鼓栧传觞,启扉待月,柳阴映水,碧波澄空。鼓吹击浪,歌声遏云,觥筹交错,醉忘形骸”。大家共享“此地此乐,百年所无”[25]矣。巡抚杨守礼曾作诗一首,充分表达出游人欢饮于此的愉悦心境与情景。诗曰:“小艇容宾主,乘闲半日游。隔帘人唤酒,泊岸柳迎舟。垂钓双鱼出,随波一雁浮。夕阳催去马,清兴转悠悠。”[26]
(三)德胜门(北门)外
近城有海宝寺、演武场、射圃。古刹海宝寺亦镇城一方胜景宝地。明宁夏佥事孟霦的诗句中有:“春日暄晴野,浑林隐化城。……石堂开树杪,宝塔出山隈。”[27]可见该寺景致之一斑。再偏东八里许,也有一处园林,名曰“盛实园”,是一座以水景为主调的大型园林。
(四)镇远门(西门)外
近有唐徕古渠,两岸古柳为镇城构筑一道绿色长城屏障;远有离城40里的“快活林”,这里靠近贺兰山,山泉在林间静静流淌,中有大小湖沼与湿地,湖山泉林交融,一望无际,既是大型天然牧场,牛羊成群,马驼遍布,也是镇人郊游的好去处。
另外,城周有护城河一道,宽十丈,深一丈,“水四时不竭,产鱼鲜菰蒲”[28]。城外西南一角,光华门(小南门)与红花渠之间,还有“乐游园”一处。此园虽然规模比较小,但园内也有来青楼和荷香柳影亭、湖光水色亭等点缀其间,值得一游;东南角还有名曰“小春园”一处,此园介撷芳园与丽景园之间,规模居第三位,园中建有清趣斋、清赏轩和眺远亭、芍药亭、牡丹亭多处,以花卉见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都市花园。在城南的一系列大型园林之间,还有文武高官们建造的私人别墅与私家花园点布于间。其中较有名的是总兵官张泰的别墅,名曰“环翠楼”,楼下有荷花池环绕;还有仪宾路昇的别墅,名曰“大有庄”。路昇曾在别墅宴请宾朋时写下《野亭柬诸同志》诗一首,曰:“绿树阴中构小亭,卷帘吟对晚山青。管弦未许排歌扇,诗酒常教聚德星。荷锸人归村犬吠,捕鱼船过水云腥。明年三月春如锦,有约还来款竹扃。”[29]诗句间可窥此处亦为上档次的庭园。
三、湖沼湿地
由于黄河从银川地区川流而过,因银川平原地势平坦,河床屡屡改道,即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加之贺兰山各山谷洪水、泉溪的作用,在银川沿黄两岸和贺兰山东麓的洪积扇大地上,留下了众多的湖沼湿地。因此,银川自古不仅是一座园林城,还被称为“水抱城”,周边素有所谓“七十二连湖”的分布。历代封建统治者能在这块黄土高原上建苑圃园池,修行宫御园,以及古人之所以赞美这片绿洲为“塞北江南”和“塞上天府”都是与水有关。所以在边塞诗人留下歌咏这座古城的大量诗文中,并不多见什么“大漠孤烟直”(王维诗),“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岑参诗)。“唯有南飞雁,声声断客肠”(贯休诗)的荒凉景象,反而多充满南国的水乡气息。这样的诗句早于唐朝以前就屡屡出现,先后有:“贺兰山下果园城,塞北江南旧有名。”(韦蟾诗)“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李益诗)“地得江南壤,程分碛里沙。”(无可诗)“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雍陶诗)还有元代诗人贡师泰的名诗:“太阴为峰雪为瀑,万里西来一方玉,使君坐对贺兰图,不数江南众山绿。”[30]时至有明一代,在宁夏已形成一个塞上诗派,拥有一支塞上诗人队伍,他们的笔下,赞誉宁夏为“塞上小江南”的作品更是可以信手拈来,仅就描述风景名胜的“八景”诗和风光诗一类,就有诸如:《月湖夕照》、《汉渠春涨》、《西桥烟柳》、《官桥柳色》、《贺兰晴雪》、《大河春浪》、《渔村夕照》、《长渠流润》、《渠上良田》、《承天塔影》、《庄前丛柳》、《夏宫秋草》、《泮池巍阁》、《良田晚照》、《莲池雅集》、《连湖渔歌》、《西园牡丹》、《南塘雨霁》、《南塘泛舟》、《鹤汀夜月》、《凫渚秋风》、《桃蹊晓日》、《杏坞朝霞》、《莲塘清露》、《壁沼暖波》、《积翠浮光》、《睛虹弄影》[31]等等不可胜数,难以尽录。
关于“七十二连湖”之说,我认为不过是一种泛称,正如诗人田霈诗所言:“闻说连湖七十二,沧波深处聚鱼多。不知罢钓何村宿,一棹青蘋欸乃歌。”[32]若有人硬要计算湖沼的确数,我则敢说大小湖沼湿地绝不止“七十二”之数,因为仅我在阅读史志资料中经眼的湖名就有:金波湖、南塘、千金陂、高台寺湖、三塔湖、连碧湖、月湖、东湖、长湖、巽湖、观音湖、沙湖、王保湖、清水湖、黑渠湖、大莲湖、塔湖、连湖、槽湖、龙头湖、晏海湖、张浪湖、滋泥湖、白家湖、落星湖、暖湖、野猪湖、杨家湖、位光湖、碧沼、桃溪、杏坞、莲塘、凫渚、鹤汀、月榭、晴虹、积翠、庆家湖、双塔湖、黄沙湖、海子湖、洛洛湖、胶泥湖、牛毛湖、驾马湖、鹰食湖、张家湖、段子湖、上湖、瓦一湖、官湖、孟家湖、周家湖、化牙湖、下湖、陈家湖、西湖、锅底湖、新生湖、金凌湖、路家湖、池子湖、新头湖、解而湖、杨家湖、长湖等近70处。[33]那么,名不见经传,上不了史志书的小型湖沼湿地当比此数要大得多。据我在有关书籍中所见,在众多湖泊之中,恐怕要数千金陂水面最为辽阔,其水面长约50里,阔约10里。[34]次之,当数高台寺湖,据志书载:“高台寺,城东十五里……下有大湖万顷,水色山光一望豁然。”[35]正因为银川大地湖沼连片,碧波万顷,银光粼粼,水天一色,加上银川平原地下水位较高而形成的盐渍现象,真是四野茫茫,银装素裹,举目一派琉璃世界,这也是古城得名“银川”的原因之一吧?
本文最后以清儒郡人的两首诗作结。刘芳猷的《朔方》诗曰:“西峙兰山爽气凌,东流黄水日奔腾。人烟漠漠联村落,畎亩鳞鳞傍水塍。塞北江南名旧得,嘉鱼早稻利同登。偶看儿女弓刀戏,不觉临风百感增。”另一首为朱适然的《河带睛光》又曰:“青铜西望郁嵯峨,一道奔流走大河。回带晴光沙岸阔,斜穿紫塞白云多。春渠竞泛桃花水,汉史空闻瓠子歌。正是升平休气塞,银川风物美如何?”[36]
附:1.明代宁夏镇城(今银川)园林图。
2.明代宁夏镇(今银川)四郊园林图。
【注释】
[1]《万历重修宁夏志·石茂华序》
[2]《汉书·高帝纪第一上》卷一上(www.xing528.com)
[3]《元和郡县图志》卷四
[4]〔清〕吴广成撰:《西夏书事》卷十八
[5]〔清〕吴广成撰:《西夏书事》卷十八
[6]《嘉靖宁夏新志·宁夏总镇》(续)卷二
[7]《嘉靖宁夏新志·宗室文学》卷之三
[8]《万历朔方新志·藩封》卷二,作者根据明代宁夏多种方志的文字记载和镇城图整理而成
[9]朱栴:《宣德宁夏志·词》卷下
[10]《嘉靖宁夏新志·宁夏总镇》(续)卷二
[11]《嘉靖宁夏新志·文苑志·诗词》卷七
[12]《嘉靖宁夏新志·宁夏总镇》(续)卷二
[13]《嘉靖宁夏新志·文苑志·诗词》卷七
[14]《嘉靖宁夏新志·文苑志·诗词》卷七
[15]朱栴:《宣德宁夏志·河渠》卷上;《明史·何福传》卷一四四
[16]《朔方道志·艺文志六·赋诗》卷二十九
[17]朱栴:《宣德宁夏志·题咏》卷下
[18]朱栴:《宣德宁夏志·题咏》卷下
[19]朱栴:《宣德宁夏志·文》卷下
[20]《嘉靖宁夏新志·宁夏总镇》(续)卷二
[21]朱栴:《宣德宁夏志·文》卷下
[22]朱栴:《宣德宁夏志·题咏》卷下
[23]《嘉靖宁夏新志·宁夏总镇》(续)卷二
[24]《银川小志·古迹》
[25]《银川小志·古迹》
[26]《嘉靖宁夏新志·宁夏总镇》(续)卷二
[27]《嘉靖宁夏新志·宁夏总镇》(续)卷二
[28]《嘉靖宁夏新志·宁夏总志》卷一
[29]《嘉靖宁夏新志·文苑志·诗词》卷七
[30]朱栴:《宣德宁夏志·题咏》卷下
[31]採自宁夏明代修成的各种地方志书
[32]《乾隆宁夏府志·艺文四·诗》卷二十一
[33]作者据史志资料整理
[34]《朔方道志·舆地志上·山川》卷二
[35]《弘治宁夏新志》卷一
[36]《乾隆宁夏府志·艺文四·诗》卷二十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