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战争中的原州
吐蕃族兴起于青藏高原,其前身主要为女国、附国等小国,后又融合邻近以羌族为代表的一些弱小部族,于7世纪左右逐渐形成雪域高原的一个新民族——吐蕃。15世纪以后,赞普意肖烈执政时,于今西藏南部修筑第一个城堡——琼巴堡寨(称匹播城,即今西藏山南琼结县)。到朗日论赞和弃宗弄赞(即松赞干布)执政时期,先后向北、西发展,征服苏毗、羊同(即今西藏阿里地区),并迁都到逻娑(今西藏拉萨),但旧都匹播城仍为赞普的夏季牙帐所在地(夏都)。这时吐蕃族在内部进行政治改革,发展经济,创造文字,强化王权,很快就发展成为中国西部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一、吐蕃东侵占领原州
唐朝在李世民执政时期,吐蕃正是王弃宗弄赞(松赞干布)当权之时,他主张与唐朝友好,并于贞观十五年(641年)迎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双方结成甥舅之国,使唐蕃保持着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和睦关系。但是,当唐太宗和松赞干布都去世以后,因松赞干布子即位时尚年幼,大权被大相禄东赞掌握。以禄东赞为代表的吐蕃奴隶主贵族野心很大,不断向外发动侵略战争,扩张领土,先后打败党项羌,消灭吐谷浑,进而又打进西域地区,并与突厥各部奴隶主贵族相互勾结,向大唐王朝挑战对于西域的领导权。安史之乱以后,又乘李唐内部矛盾重重,国力下降,西部防务空虚和暂时放弃在西域用兵的机会,集中力量不断向东扩张,并以“请助国讨贼”为借口,公开调兵遣将,蚕食唐西北大片土地。从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开始,仅“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军先占领原州(今宁夏固原原州)、会州(今甘肃靖远)等地。并继续东进,打进京畿关中腹地,曾一举攻占唐都长安城,在京城狂掠十多天后,才在郭子仪援军的进击下退出长安,使京城国库和官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吐蕃军虽然退出京畿地区,但仍在西北各边地郡县大肆掠夺财富、牲畜,破坏农田,掳掠人口,给在安史之乱后还没有缓过一口气的唐廷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也给西北地区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战争痛苦和巨大的经济破坏。同时,吐蕃大将马重英(达扎路恭)所指挥的十万大军仍虎视眈眈地驻扎在京西的河陇地区,不断向唐境陇南和河西扩大地盘。大历元年(766年),吐蕃军再次攻占原州,并以原州为桥头堡,向原州地区南北的邠州(今陕西彬县)和灵州(今宁夏吴忠利通境内)发动进攻。至贞元三年(787年),吐蕃军用30年时间,几乎将唐朝西北广大地区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宁夏北从贺兰山之西南到六盘山地区,大多被吐蕃占领。原州成为吐蕃军进攻大唐领土的前沿阵地,其前线指挥所就设在原州城西南的摧沙堡(今固原原州红庄境内),其行政中心和吐军总部就是原州,吐蕃相尚结赞会见唐使都是在原州举行。不过吐蕃军不习惯生活在城中,也不会守城战术,此时的原州城已被吐蕃军平毁,仅存地名罢了。
二、六盘山下的“会盟”骗局
唐廷在吐蕃军的强大攻势下,屡遭失败,处处挨打,只是穷于应付十分被动。其间前后也有元载和杨炎两任宰相曾向皇帝提出过克敌制胜的良策,他们建议的核心,就是重建原州,以原州城为战略支撑点,在敌人身首处插进一把刀,然后与北部仍在坚守的灵州等地连接成一条战略带,再以鸣沙(今宁夏中宁鸣沙境内)和丰安(今宁夏中宁石空境内)为羽翼攻防兼收的军事计划。他们都认为:“原州当西塞之口,接陇山之固,草肥水甘,旧垒存焉。吐蕃比毁其坦墉,弃之不居。其西则监牧故地,皆有长壕巨堑,重复深固。”是能攻能守的战略要塞,不能弃之。至于军需供应方面,他们也有考虑,认为“原州虽早霜不可艺,而平凉在其东,独耕一县,可以足食。请徙京西军戍原州,乘间筑作,二旬可讫”,然后再储备一年的军粮,许图收复六盘山七关要塞,大功可成。但是,由于唐廷统治集团的尔虞我诈,两任宰相的“原州计划”都先后告吹。德宗皇帝无可奈何,只有求和一条路可走了。
唐吐的和谈(会盟)活动前后举行三次,吐方的决策中心都是在原州,其前两次会盟地点也是由吐方挑选,均在离原州不远处由吐军控制的六盘山地区,实际上都是原州的城下之盟。(www.xing528.com)
第一次会盟在建中四年(783年)。和谈前一年,唐廷派殿中少监兼御史中丞崔汉衡为鸿胪卿,任和蕃特使,以都官员外郎樊泽兼御史中丞任大使,陇右节度使张镒为同盟使;吐蕃方面派区颊赞为使者,把樊泽迎到原州,吐蕃次相尚结赞代表大相尚结息会见唐使,光谈妥了原则问题。次年,由张镒与尚结赞在清水(今甘肃清水境内)正式签约。这份盟约不仅把原州正式划给吐蕃,还规定泾州(今甘肃泾川境内)、盐州(今陕西定边境内)西至弹筝峡西口(今固原原州南三关口),陇州(今陕西陇县境内)西至清水县、凤州(今陕西西凤境内),再西至同谷县(今甘肃礼县境内)以及剑南(今四川成都西北一带)西、大渡河东为汉界;而兰(今甘肃兰州)、渭(今甘肃陇西境内)、原、会,西至临洮(今甘肃岷县境内),东至成州(今甘肃成县),抵剑南西界磨些(今甘肃临潭境内)诸蛮,大渡水西南,为吐蕃界;另外,从黄河新泉军(今甘肃靖远境内)直至大漠,南至贺兰山骆驼岭(今贺兰山东麓)为唐蕃分界,双方均不得越界。但是,就是这样一份非常不公平的合约,也在墨迹未干的情况下,吐军就于贞元二年(786年)毁约越界东犯。
第二次会盟在贞元三年(787年)。吐军东犯受到唐军的坚决反击后,吐蕃再次打出“会盟牌”,企图利用所谓和谈取得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于是别有用心地提出重新缔结盟约。唐廷立即响应,并派大将、侍中浑瑊任会盟正使,兵部尚书、御史中丞崔汉衡为副使。先由崔汉衡亲至吐蕃军营鸣沙(今宁夏中宁鸣沙)与吐蕃相尚结赞直接进行预备谈判,吐方提出正式会盟地应在原州属县平凉的土梨树举行和谈与签约。浑瑊的随从将军马有麟认为土梨树地方地形险恶,担心吐军可能设伏,要求改在平凉川地举行,吐方佯装应允。但到闰五月赴盟时,吐蕃果然严重违规,派军劫盟,掳去唐使团副使崔汉衡等60余人,特使浑瑊饶勇武功过人,只身飞马冲出盟坛而幸免,唐军死亡近千人。吐大相尚结赞却心安理得返回原州,积极加强原州防务,主动修复原州城,重兵驻守,以原州为前进阵地向唐界频频入侵,邻近的泾、邠、宁、庆等州受到吐军的蹂躏,被掳去人畜以数万计。
第三次会盟在长庆元年(821年)。这次会盟在长安城西和吐蕃境内先后进行,史称“长庆会盟”,主要是重审了清水盟约的内容,因不在今宁夏原州和六盘山地区举行,本文不作介绍。
三、原州的失复
宁夏南部的高平城(今固原原州)是汉代所筑,一直是中原王朝在西北的重要边塞军镇,北魏间改置原州,隋改置平凉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仍恢复原州建置,归关内道管辖。贞观五年(631年),升为都督府,下领原(今宁夏固原原州)、庆(今甘肃庆阳)、会(今甘肃靖远)、宁(今甘肃宁县)、亭(治所不详)、达(治所不详)、要(治所不详)七州。广德元年(763年),原州被吐蕃军攻占,七州大部沦失,唐廷改置行原州侨治于泾州(今甘肃泾川)境内灵台的百里城(今甘肃灵台西),于是故原州城便成为唐吐两军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大历元年(766年),吐军再次攻取原州后,因不熟悉城池攻守战法,便将原州城平毁,原州地区完全被吐军控制。此后,吐军即以原州为后方基地,将进军方向改向原州北部的灵、盐二州和东部的泾州等地区。贞元七年(791年),唐军将原州南150里处平凉县城重新修复,于十九年又将行原州从灵台移至平凉,以便就近作收复州城,还治原州的准备工作。但因唐军实力不足,行原州城处于前沿,安全得不到保障,又于元和三年(808年),再将行原州迁至泾州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元和十三年(818年),平凉兵马使郝玼曾一度收复原州,但是没有力量坚守,不得不退出。直到会昌二年(842年),吐蕃赞普郎达玛(即大磨)在境内提倡灭佛而被僧侣势力所杀,内部出现分裂和混战,东道节度使论恐热,自称大相率兵讨伐新赞普任命的大相尚思罗集团,与鄯州(今青海乐都)节度使尚婢婢火拼,加剧了国内的各种矛盾,内乱一发不可收拾,使得吐蕃的势力大为削弱,成为强弩之末,并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大中三年(849年),原州地区和七关人民抓住这个有利机会,举行起义,吐蕃军无力镇压,在内外压力之下,论恐热不得不将秦州、安乐州和原州与石门以及七关——木峡关、六盘关、制胜关、驿藏关、木崝关、石峡关、萧关,一起归还唐廷。三州、七关人民在欢庆解放之后,又派出千人为代表,到京城长安向朝廷报喜,唐宣宗亲自登上延喜门城楼,接见代表并赐代表汉家冠带,大家当场脱去蕃服,换上汉装,军民“感呼万岁”、“莫不欢呼忭舞,更相解辫”,君臣官民感动涕流,动人的场面无法形容。接着朝廷又下令免去三州人民五年的赋税,并颁布了其他许多优惠、抚恤的待遇。当然,朝廷还及时把行原州,迁回到故原州,八十多年的流亡政府终于返回到家乡的土地上。
唐朝末年,在黄巢等农民起义中,原州地区的人民也纷纷响应,参加斗争,李唐王朝的江山岌岌可危。大约在广明间(880~881年),吐蕃再次乘虚而入,原州首当其冲,又落入敌骑之下,原州最后一次不得不侨迁到临泾城,终唐和五代,再没有回归故土。正如唐代著名诗人司空图的《河湟有感》诗所写:“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割断异乡音;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由于长期分离,简直到了一家人不识一家人的地步。直到赵宋王朝统一政权建立后,才在故原州的古原州城重新设立镇戎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