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活动主要是地方文人的古诗创作,绝大多数是文言诗文,比较突出的作者有安维峻、刘尔炘、阎毓善、聂守仁、邓隆、张维等,他们的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酬唱应和诗,另有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现实,揭露贪官污吏、苛捐杂税重剥人民的诗文。旧小说有范振绪的《东雪堂小说》集,慕寿祺的《醒世戏言》,佚名的短篇《弃妇泪》,抉霜的中篇小说《陇上新舞台》等,这些小说都有现实主义风格,体例基本是旧小说体例。新式意义上的新文学创作在报业兴起后,某些报刊的副刊开辟了散文和新诗歌创作园地,偶有人发表新诗和小说,新文学始萌芽。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作者几乎没有。20世纪30年代,随着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学院的创建,两校集中了一批国内有声望的学者,他们多从事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活动仍然少见,偶有个人创作诗歌但影响不大。抗日战争时期,茅盾、老舍、黎锦熙、萧军、塞克等知名全国的文艺家、作家相继来兰,他们有的进行创作,有的创办刊物,他们的文学创作活动对当时甘肃的文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吸引了大量文学人士,国内知名文学家开始将视野投入西北乡土社会,把笔端触入西北乡土社会,文学家茅盾以大西北风物为背景创作著名散文《白杨礼赞》,热情讴歌西北人民的纯朴和坚强,成为不可多得的名篇。
艺术方面,以民间艺术为主,其中以戏曲艺术较为普及。甘肃传统的戏曲艺术资源丰富,有影响的属秦腔,还有由陇东道情发展来的陇剧。除此而外,还流传着眉户戏、高山戏、影子腔、鼓子、灯盏头(又名碗碗腔)、藏戏等地方剧种。从外省流入甘肃的剧种有京剧、晋剧、豫剧等,晋剧从清朝末年随晋商传入甘肃省,曾在河西一带广为流行,受到群众欢迎,已有百年历史。在武都、天水等地,早在百年以前就有川剧、汉二黄、汉中曲子等剧种的职业剧团演出活动。京剧、豫剧、评剧、蒲剧、越剧等剧种,流入甘肃省也都达数十年之久。
国民军西进后,带来话剧这一新的演出形式,当时国民军内有专门的话剧演出团体。话剧因场地随便,道具简单,传入甘肃后发展很快,最初在学校风行起来,各校学生先后组织话剧演出社在本校或社会上演出,深受社会各界欢迎。这一新的文艺演出形式为地处边远的兰州带来了新的气息。以兰州为中心的话剧活动,在1936年即趋频繁,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兰州市已成为全国话剧活动比较活跃的后方城市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省会兰州中小学校的学生和各界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省外一些流亡宣传团体也前来甘肃,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文艺演出、板报、简报成为宣传抗战的主要方式。这些团体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八战区政治部所属的西北抗战剧团,还有自发组织的各种团体,有省外留学生抗战团、西北青年救亡读书会、甘肃青年抗战团、伊斯兰学会和省回族教育促进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省妇女慰劳前方抗敌将士分会(由省政府代主席贺耀组的夫人倪斐君发起组织)、王氏兄妹剧团、联合剧团(后改为血花剧团)以及新安旅行团(由江苏教育界人士汪达之发起组织的抗日救亡团体)和平津学生演出队等外地剧团,这些文艺团体在兰州开展抗日宣传工作,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国共产党驻甘肃的“八办”,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团结各种抗日救亡力量,对一些抗日团体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与国民党所属的救亡团体合作,广泛联合各种力量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不少文化界知名人士如张仲实、吴渤、王洛宾、罗珊(王洛宾的妻子)、朱星南等都来甘考察或流亡演出。1938年4月,著名剧作家塞克、作家萧军、舞台美术家朱星南、作曲家王洛宾等先后来到兰州,萧军到《甘肃民国日报》主编副刊《西北文艺》,塞克和王洛宾参加由教育厅组织的西北抗战剧团,在甘肃陇南等地开展抗战宣传。他们还联合中小学生举办美术展览,通过板报、漫画等形式开展抗日宣传。当时的简报有《西北青年》(其主要文章出自八路军驻兰办事处)、《战号》、《妇女旬刊》、《回声》、《老百姓》、《热血》、《抗敌》、《民众通讯》、《现代评坛》和南京迁来的《苦干》等,中共创办的《新华日报》和延安出版的《解放》等报刊也通过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在兰州传播。这些文化界进步知名人士在甘肃的文艺宣传活动不仅为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贡献,而且对当时甘肃的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著名剧作家塞克也参加了联合剧团的演出活动,剧团成立后,上演了《凤凰城》、《到前线去》、《六年后的九一八》和《卢沟桥血花》等剧目,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王氏兄妹剧团是由曾任榆中县县长的王云海的五个子女王德璋、王德谦、王德芬、王德威、王德乾组成的家庭小剧团,他们与八路军驻兰办事处联系,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不仅出入机关团体教唱抗日歌曲,还在街头演出宣传抗日的剧目。他们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等节目,感情真挚,演技精湛,受到兰州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曾经轰动一时。
1940年,张亚雄经过努力,搜集整理出版了源于河州(今临夏),广泛流传于甘、宁、青、新四省的民歌《花儿集》,这是我国第一部介绍和研究花儿的专著。张亚雄对花儿的搜集整理和介绍,使地方民间文学和歌曲的研究工作迈出了新的一步。
音乐家王洛宾以甘肃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创作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玛依那》等,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脍炙人口,至今不衰。王洛宾(1913—1995年),北京人,著名音乐艺术家。193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从俄籍教师学习声乐和钢琴。1934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到中学任教,曾为作家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谱写过插曲——《鳏夫之歌》和《奴隶之爱》。卢沟桥事变后,离开北京,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创作《老乡,上战场》、《洗衣歌》、《风陵渡的歌》等音乐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38年4月,与作家萧军、戏剧家塞克等五位进步文化人士自西安到兰州,参加了西北抗战剧团的工作,从事抗日流亡宣传活动。在随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流行于西北的民间山歌——“花儿”,以后又游历青海、新疆等地,接触到藏族和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歌,积累了丰富的西北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先后整理改变出《流浪者之歌》、《我等你到天明》、《玛依拉》、《黄昏的炊烟》、《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罕》、《大坂城》、《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民歌,其中许多歌曲成为音乐作品的经典传世之作。
1941年2月,著名导演郑君里到青海拍摄影片,邀请王洛宾饰演该片青年牧羊人,故事中另有牧羊姑娘角色,则请青海湖畔藏族部落头人的女儿扮演。影片拍摄完成后,王洛宾返回西宁后谱写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流芳百世的名曲。
1949年,王洛宾在西宁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第一野战军进军新疆,以后进入新疆军区文工团工作。在新疆他又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有《撒拉姆,毛主席》、《无人村》、《两代人的历程》等。
王洛宾的艺术造诣,除了他所受的教育以及艺术天分,西北深厚丰富的音乐素材也给了他创作上的灵感,他的音乐作品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陇东解放区的文化
1937年10月,在陇东特委的领导下,“陇东通讯社”在庆阳出刊《救亡日报》。该报为8开2版,双面石印、油印交替出版,主要发行于陇东特委所辖各县,同时也向国统区平凉、西安等地编发通讯稿,1938年3月,陇东特委改《救亡日报》为《救亡报》,为特委机关报,3月28日出刊,为3日刊,版面扩大为4开4版,双面石印(后改为4开2版,单面油印)。在陇东特委归并庆环分区党委后,《救亡报》便成为庆环分区党委机关报。1939年秋,新华通讯社陇东分社在《救亡报》社设立。1940年庆环分区党委改为陇东特委后,《救亡报》继续为特委机关报。1942年7月7日,出版至474号的《救亡报》改名为《陇东报》,毛泽东题写了报名,每周一刊,4开2版。此后,《解放日报》陇东分区通讯社、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延安分会陇东分区支会先后在《陇东报》社成立,这些报业机构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解放区的新闻工作。1943年,陇东特委更名为陇东地委后,《陇东报》即作为陇东地委机关报。1949年7月,庆阳地委成立后,《陇东报》即为庆阳地委机关报。
陇东解放区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图书阅览机构,1937年1月,庆阳县民众教育馆成立,阅览室藏有马列著作、科学文化读物、进步文学作品等各类书籍数千册,还有根据地出版发行的各种报刊。图书阅览室有专人负责,全天开放。1937年9月,在曲子成立鲁迅图书馆,次年秋天,改为曲子县民众教育馆。1942年“整风”以后,为了方便群众,改变作息制度,阅览室全天开放,并开展图书外借工作。当时,陇东中学设有图书馆,管理隶属于教务处。1944年春天,在大生产运动中修建图书室1间。1945年,由教务处的教育干事兼管图书工作。(www.xing528.com)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建设中,在庆阳、环县、宁县、正宁、镇原、合水、华池等县开展革命文艺活动,这些活动对以后甘肃省的文化艺术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38年,在陇东特委所在地环县曲子镇成立了庆环分区第一个戏剧专业团体——庆环农村戏校,演职人员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紧密配合形势,以文艺为武器,开展抗日宣传和根据地文化宣传活动。剧团的演出活动在组织动员群众进行抗日战争和推动边区各项建设的工作中,都发挥了示范推动作用。
1939年,戏校改编为陇东剧团,规模进一步扩展,业务水平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剧团一边战斗,一边演出,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斗争热情,有力地配合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1939—1949年的10年间,陇东剧团在边区创作和演出了大量戏剧作品,不仅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作用,而且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演员、作家和音乐家。
从抗日战争开始到1949年全国解放,活跃在陇东地区的文艺团体除了陇东剧团,还有四军十一师宣传队、警备三旅宣传队、三八五旅宣传队等部队文艺演出团体,这些文艺团体在党的领导下,自编自演,结合实际,挖掘陇东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资源,将秧歌、说书、快板、大鼓、小调、皮影等民间艺术搬上舞台,深入基层演出各种剧目,成为革命根据地革命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甘宁边区立足民众、面向民众的文化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文艺创作热情,涌现出了许多民间艺术人才,在陇东分区的曲子县有一位闻名边区的劳动英雄、农民诗人孙万福。
孙万福(1883—1944年),曲子县(陕甘宁边区县,新中国成立后划分给庆阳县和环县)刘旗村人,农民诗人。他一字不识,却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乡间闹秧歌、耍社火,他都能编出许多唱词来。在陕甘宁边区革命时期,孙万福带头组织变工队,努力生产,支援前线。1943年,他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大会,受到毛泽东、朱德和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为了表达激动的心情,他编出了陇东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天上三光日月星,地上五谷万物生,来了咱们的毛主席,挖断了穷根翻了身。为咱们能过好光景,发动了生产大运动,人人努力来生产,丰衣足食吃饱饭。边区人民要一心,枯树开花耀眼红,千年的枯树盘了根,开花结籽靠山稳。”后经贺敬之的修改和润色,使这首歌曲更加完美。很快,这首民歌从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唱到了全中国,广泛流传,脍炙人口,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歌曲。孙万福的诗歌及其艺术才能,一时轰动了延安,“劳动诗人”、“才慧过人”等赞誉到处传扬开来。周扬同志在《解放日报》上写道:“这个老头(孙万福)是一个很有诗意的人,他的讲话就像诗一样,简直是很出色的朗诵啊,比某些职业的朗诵诗人还高明呢!”他说:“孙万福算得一个优秀的诗人。”
陕甘宁边区幸福美好的生活,艰苦愉快的劳动和斗争,尤其是蓬勃兴起的秧歌运动,给孙万福的创作开拓了广阔的前景,继《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以后,他又创作了的许多新诗歌。他的诗歌质朴自然,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表达了农民对新政权的感激和赞美之情。他在《歌唱毛主席》的诗歌里,热情地歌颂了边区的一派新气象:“毛主席他一来,衙门大敞开,谁有苦来谁有冤,一起吐出来。打倒土豪大恶霸,穷人把头抬。毛主席定计划,遍地开红花,老百姓掌大权,再不受欺压。自己的事情自己管,人民坐天下。”
孙万福的诗歌创作,取材丰富,内容广泛,具有浓郁的陇东乡土气息。当时,担任陇东分区专员的马锡五同志积极组织领导分区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显著成绩,被评为边区的模范干部。孙万福就在《马专员》这首诗中赞颂道:“陇东分区六县,马专员挂了牌,组织六县人民发了财,赛过周朝的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组织的土里生金,万物都能来。”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八五旅驻防陇东,军民建立了鱼水深情。孙万福为了感谢人民子弟兵,创作了《王旅长》这首诗:“陇东分区六县人民广,头一个英雄是咱三八五旅王旅长。第一个兵多将又广,保卫我们六县的人民,大人生产娃娃长。”孙万福还运用自己的诗歌,热情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为了配合边区改造“二流子”运动,他创作了《二流子要转变》的诗歌:“二流子,馋又懒,东游西浪吃洋烟,把好人吃成瘦人,瘦人吃成病人,病人吃成坏人,吃得腿长脖子细,家里没有二亩地。公家听着要反对,邻家骂你没志气,婆娘骂你没脸皮,又没米,又没面,娃娃扯住你的衣。因此一心要转变,葫芦、烟灯一齐拌,受奖励,勤生产,多开荒地多种田。”
1944年7月13日,孙万福在曲子县为变工队买油后返回途中,涉水过河时被洪水夺去了生命,终年61岁。《解放日报》为他发表了《讣告》,延安鲁艺剧团及陇东分区文艺团体也纷纷开会或写文章,悼念这位优秀的农民诗人。
陇东解放区的农民诗人还有刘志仁(1908—1970年),宁县南仓村人。陕甘宁边区新秧歌运动先驱者,创作了《张九才造反》、《九一八》、《交公粮》、《新三恨》等秧歌剧。
汪庭有,生于1916年,原籍陕西商南,陕甘宁边区著名歌手,创作了《十绣金匾》这首脍灸人口的歌曲。
陇东革命根据地的文化事业以民为本,源于人民,服务人民,依靠生动的社会实践,从丰富的生活里吸收养分,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其提倡的解放区新文化为新中国建立后甘肃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释】
[1]张克复:《甘肃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