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穆斯林的信仰与义务

甘肃穆斯林的信仰与义务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穆斯林各教派、门宦在遵行伊斯兰教教义、教规上,是完全一致的。除了五功,还有五典,五典是中国伊斯兰教宗教学者根据《古兰经》等宗教经典结合儒家的某些思想提出的穆斯林应该遵循的义务,即孝顺父母,夫妻互敬,长幼互敬,兄弟和睦,朋友忠信。

甘肃穆斯林的信仰与义务

三、穆斯林的信仰

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哈萨克族等信仰伊斯兰教,其中以回族人口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影响也最大。

伊斯兰教产生后形成了两大派系,即逊尼派什叶派,甘肃的穆斯林几乎都是逊尼派,基本没有什叶派。[9]明末清初伊斯兰教神秘派传入中国,神秘派发源于中亚地区,在国外称苏菲阿拉伯语),在新疆称依禅(波斯语)。清中后期苏菲派在甘肃形成了四个派系:即虎夫耶、嘎的忍耶、哲赫忍耶、库布忍耶。清后期在河州穆斯林聚集区出现了伊斯兰教门宦。门宦最初是由清朝统治者加于当时出现的伊斯兰教的新教的,伊斯兰教苏菲派诸支派并不以此自称。“门宦”一词见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河州知州杨增新的《呈请裁革回教门宦》一文里[10],以后便为官方文书引用,民间也就这样称谓这些派系了。门宦不是自称,而是他称。以苏菲派的教义为主要信仰特征的门宦和之前传入的伊斯兰教有一定的区别,故称其为新教。之前传入的伊斯兰教不分派别门宦,统称为“格底目”,阿拉伯语为“尊古”,一般称为老教。以后四大门宦又分为许多小支系。各个门宦为创始人教主修建拱北,拱北是教主的坟墓。每个教主都有自己的拱北,有的教主甚至有几个、几十个拱北。

伊斯兰教门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权威的清真寺。清真寺是联系穆斯林的精神载体,较大的村落都有清真寺,或数村设一座清真寺,穆斯林的宗教活动以清真寺为单位展开。河州最早建立的清真寺是南关大寺,相传建于明洪武初年,以后相继建立了12个寺,都在回族集中的八坊内,故称为八坊十二寺。这些寺最初是有钱的穆斯林私人捐建的,如某姓修的寺,就以其姓作为寺名。寺权归修建者所有,其家族推荐人员掌管寺内的教权、学权、事务权、经济权等,一般为世袭,不设经堂教育,没有开学阿訇,也没有满拉。1850年以后,从麦加来的穆罕默德后裔提倡在南关各大寺立经堂,招满拉。以后在王寺创办了中心寺院(即海乙制),选品学兼优的阿訇到王寺开学,并总管八坊十二寺教务。各分寺的阿訇,统由王寺大阿訇选派,到其他分寺掌管教权,废除了修建者世袭管理寺院的遗俗。以后中心寺院便为著名的南关清真大寺。马家军阀统治时期为了实现政教统治,资助中心寺院发展,使中心寺院的权力更为集中[11],成为河州地区教权中心。除了影响大的河州清真寺,在穆斯林集中的地区还建有规模大小不同的清真寺。河州有近1000余座清真寺,拱北100多所,河州因此被人们称为“中国的麦加”。凡有穆斯林的地方就有清真寺,据新中国建立初期对东乡族的调查显示:每34户人家就有一个清真寺或拱北,每25户供养一个宗教职业者。[12](www.xing528.com)

光绪年间,甘肃东乡族人马果园(也称为马万福)赴阿拉伯朝觐,回来后开始宣传自己的宗教主张,主张凭经立教,反对门宦,人们称之为“依赫瓦尼”(阿拉伯语为“弟兄”之意)或“哎海里逊乃”(意为“尊经”或凭经立教的意思)。该教得到马麒、马麟弟兄在政治上的扶持,很快风行甘肃,一般称为新教或新兴教。这种新教是区别于主张门宦的新教,所以有时候又称其为新兴教。由于门宦是相对于原来的“格底目”来说是新教,当“依赫瓦尼”影响比较大时,门宦便又成为老教了,因此在“依赫瓦尼”出现以后,以前的各教派便统称为老教。

甘肃穆斯林各教派、门宦在遵行伊斯兰教教义、教规上,是完全一致的。各教派、门宦间的区别,只是在遵行教义、教规所举行的仪式、规程上有所不同。

每个穆斯林都要勤修五功,即念、礼、斋、课、朝。念:所谓念,就是每天都念清真言,其次还要念《古兰经》。礼:即礼拜功,每个穆斯林每日必须礼拜五次,称为五礼。五礼之外,还有周礼,即主麻,又称聚礼,七日一次,在星期五的中午和下午一时举行,有的在清真寺里由阿訇率领集体举行,有的在家里独自完成。每次礼拜前,都要大净和小净,大净要洗全身,小净只洗手、足、口、鼻等。斋:凡穆斯林男女每年都要封斋一月,孕妇、乳母、病人、旅行者、年老体弱者等可以不封斋,有些过后要补斋。课:又称天课,信徒要向清真寺交纳一定的收入税,由清真寺救济穷人和急需资助的人。朝:即朝觐,又称“克尔白”,或称朝天房,天房在阿拉伯圣城麦加的中心,每个有条件的穆斯林要在有生之年前往麦加朝觐,时间是伊斯兰教历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到十二日。除了五功,还有五典,五典是中国伊斯兰教宗教学者根据《古兰经》等宗教经典结合儒家的某些思想提出的穆斯林应该遵循的义务,即孝顺父母,夫妻互敬,长幼互敬,兄弟和睦,朋友忠信。六大信仰是:信真主,信圣人,信经典,信天使,信后世,信前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