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少数民族教育的起步与发展

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少数民族教育的起步与发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教育的起步与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联系在一起,1917年,省教育厅成立后,设立了民族教育股,民族教育行政机构初步设立。少数民族地区的公立中学出现得较晚。国民党中央政府建立后,把少数民族教育等问题和边疆问题联系在一起,在制定解决边疆问题方案中,将民族教育问题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少数民族教育的起步与发展

一、少数民族教育概况

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教育是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结合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而开展的推行近代新式教育的过程。甘肃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宗教教育模式,比如藏族寺院教育和回族经堂教育都是适合本民族宗教文化特点的教育形式。清末新式教育兴起后,对少数民族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在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地区的新式学校里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但在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以招收少数民族生员为主,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将其与新式教育结合的学校则寥寥无几。

当时,在少数民族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既有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程度问题,又有少数民族对新式教育的自我觉醒问题。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五族共和”思想,对维护少数民族权益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少数民族在社会变革的潮流面前,逐渐觉醒,开始接受新事物,少数民族中一批早先接受新知识的开明人士或官员致力于民族教育的实践,使新式学堂零星出现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民国元年(1912年),导河县(今临夏市)创办了甘肃省第一所回民小学(八坊刷达小学)。藏族新式教育起步略晚,到民国10年(1921年),卓尼县仅有的一所招收土司衙门子弟读书的私塾才被改为私立高等小学,招收汉藏学生六七十人,由杨土司任监督,这是甘肃藏族地区的第一所新式小学,在藏族聚居区起到了开创先河的作用。次年,改为柳林小学。当时,藏族对新式教育不甚理解,视上学为负担,杨土司热心新式教育,捐资助学,还下令洮河沿岸的部落送子弟入学。1928年,该校改为公立,由政府接办,并从兰州等地的师范学校聘请了教师,这使该校的办学质量大大提高。1931年,有高小学生30人,初小学生60人,有的优秀毕业生继续到中学或师范学校学习。该校为藏族地区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文化知识分子

青海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民国13年(1924年),马麒在西宁宁海镇守使时,设立宁海蒙番学校,专门招收蒙藏王公贵族子弟入学,前后共招收40人,每位学生每月有伙食费5元。这是青海最早的少数民族学校。

在省城兰州,民国14年(1925年)春,甘肃省教育厅长沙明远倡议在畅家巷穆公祠创办了甘肃五族学校,内设师范教习科2班。1926年春,招收初中学生2班,计85人。8月,又招收男女小学生3班,计97人,教员12人,职员6人。1927年春,添招初中班一班28人,高小两班43人,7月更名为中山学院。1928年3月,兰州中山大学成立后,再次更名为兰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是年招收初中两班80人,高小一班37人。1929年,与兰州中山大学分立,更名为省立第五中学。1931年,分设初中一、二年级各一班,三、四年级各两班,学生167人,先后毕业学生59人。这所学校算是甘肃最早的少数民族初级中学。

中英庚款董事会也曾开展创办民族学校的活动,1939年,由中英庚款董事会补助经费,在甘南西固县第三区的好地坪和第一区的武坪设立初级小学2所,有学生50人,藏、汉学生各半。

民族教育的起步与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联系在一起,1917年,省教育厅成立后,设立了民族教育股,民族教育行政机构初步设立。1931年,教育厅增设第三科,专门管理社会及民族教育事务,以后又由二科分管少数民族教育。1938年,教育厅增设专门管理少数民族教育事务的第四科,1941年增设边疆教育科。至此,甘肃的民族教育机构才算正式建立,各少数民族才有了属于自己的针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的教育行政机构来开展少数民族的教育工作,少数民族教育从由依赖于知名人士的创办管理到向政府创办管理的方向过渡。

少数民族地区的公立中学出现得较晚。1918年,甘肃有5所中学,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仅有一所中学,即省立宁夏第五中学。1926年,五中附设了蒙藏特别班。此后,临夏县创办了初级中学。1934年,临夏县立初级中学因经费困难,改由临夏、定宁、夏河、永靖、和海等五县联办,共同负担经费,遂更名为临夏区联立初级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聚集的县基本都建立了初级中学。(www.xing528.com)

国民党中央政府建立后,把少数民族教育等问题和边疆问题联系在一起,在制定解决边疆问题方案中,将民族教育问题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权,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牵涉到蒙藏等少数民族教育的举措也为数不少,民国18年(1929年)6月,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蒙藏之决议案》中,提出了蒙藏教育方案,就蒙藏教育经费、管理以及设立学校的优待条件等都做了规定。1930年,教育部特设蒙藏教育司,专门负责蒙藏教育。1934年,中央教育部为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划拨边疆文化教育专款,作为创办少数民族教育之用,鼓励地方创办边疆民族教育。从1936年起,甘肃省在临夏、清水、固原、夏河、临潭、岷县等民族集聚县区各设立回藏族完全小学10所,其中回族小学7所,藏族小学3所。[1]

1938年,教育厅增设专门管理少数民族教育事务的第四科后,在兰州东关和西关设立两所省立回民小学,作为创办民族教育的实验基地。1939年,又用中央边疆文化教育补助费,分两期在34个县(设治局)设立回族、藏族小学80所,1940年又增设回族、藏族小学20所。截至1941年,地方政府在以上地区共创办公办民族学校114所,有学生6851人、教职员202人。

抗日战争开始后,考虑到后方的需要,国民党中央政府开始关注边疆问题,边疆教育提到议事日程,1941年,中央教育部成立了边疆教育委员会,研究筹划边疆教育事宜。之后,各省边疆教育经费全部不列入预算,由补助各边疆省区筹办边疆教育事业,转为由教育部直接创办边疆学校。1946年,教育部蒙藏教育司改为“边疆教育司”,以后少数民族教育视同边疆教育。1940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建立后,设边疆师范部,招收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学生;教育部创办的学校还有敦煌实验小学、河西中学、酒泉的肃州师范学校等。省教育厅从1941年起,制定在省立师范学院招收藏族毕业生,以培养办理藏族教育的师资。

少数民族教育进展很不平衡,20世纪30年代初,天祝藏族地区开始设立县立小学,河西地区蒙古族聚集地区的肃北设置局于1946年设立了中心国民学校1所。到1946年,在临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共创办小学75所,占全临夏地区173所小学的43.4%。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出现得较晚,1938年,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在甘南设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39年正式开学,这是我省最早的少数民族职业学校。学校修业期限为三年,分设卫生、畜牧两科。课程设置分普通、职业二科目,普通课程有公民、国文、藏文化学物理、英文、算术、史地、军训等;职业课程的卫生专业设生理、解剖、药物、内科外科眼科、皮肤、卫生实习等,畜牧专业设家畜解剖、家畜生理、畜牧学、农学、饲养管理、药物学、家畜传染病、牧场管理、畜产品制造等。1941年,该校划归教育厅管理,移交地方办理,1946年改为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校。

另一所少数民族职业学校是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该校是在五世嘉木样活佛的亲自倡议下建立起来的,嘉木样活佛是民国时期思想进步、追求革新的著名宗教人物,他关心藏族教育、致力于推行藏族教育。1943年,五世嘉木样建议中央在拉卜楞寺建立喇嘛职业学校,希望喇嘛接受新知识,学习近代科学技术,次年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开学,由嘉木样活佛任校长。学校课程设置分普通科目和职业科目,普通科目有公民、国文、常识体育音乐、习字以及藏族天文、历算、医药等;职业科目有编物学、纺织学、整理漂染学以及工厂实习等。学校鼓励僧侣学习近代科学技术知识,以便对藏族地区的发展做一些事情。

据1947年的不完全统计,甘肃民族小学除了12所省立中心小学,在夏河、岷县、文县、永靖、临潭、西吉、肃北、清水、康乐、和政、卓尼等36个县(设治局)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还设有县立和私立边疆民族小学129所,275个班级,7195名学生,教职员313人。[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