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平凉二中教学困境

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平凉二中教学困境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省立平凉二中也因军队骚扰,经费困难,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平凉二中教学困境

二、中等教育步履蹒跚

民国以前,甘肃中等教育十分薄弱,全省仅有10所中学堂,分别是甘肃文高等学堂、平凉府陇东中学堂、巩昌府中学堂、泾州中学堂、秦州中学堂、凉州府中学堂、阶州中学堂、庆阳府中学堂、甘州府中学堂、肃州中学堂;未计入的青海、宁夏两地的3所中学堂分别是西宁府中学堂、宁夏府中学堂、固原州中学堂。10所中学共有在校生362人,教员24人。

1912年9月28日,12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先后颁布《中学校令》、《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学校的学科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体操。女子中学加设家事、园艺、缝纫,园艺也可以不设。外国语以英语为主,但可依地方特殊情况,任选法语德语俄语一种。中学修业年限为4年。当时,甘肃的中学除了上述课程,还增设读经课。

1913年,教育司改组中等教育,依据本省财力和高小毕业生升学人数,将全省划为兰州、平凉(陇东)、天水(秦州)、武威(凉州)4个中学区,原来的10所中学堂裁减合并成4所。甘肃文高等学堂(前身为甘肃大学堂)改为全省中学校,附设简易师范科,次年改为省立第一中学;平凉府陇东中学堂改为甘肃省立第二中学(现平凉一中前身);秦州中学堂改为省立第三中学;凉州府中学堂改为省立第四中学。到民国7年(1918年),在宁夏设第五中学区,宁夏府中学堂改为省立第五中学。甘肃分治三省后,该校归宁夏省管辖。改组后的中学共有在校学生412人,教职员工53人,其中教员27人。这些中学都为四年制普通中学。

1924年,甘肃省教育行政会议决定,实施壬戌学制,中学实行初中、高中分段制,各修业三年。省立4所中学均改为初级中学。1923年甘肃省政府鼓励各县酌设初中,“以奠定地方教育之基础”。1926年,甘谷、武山、临夏三县合办起一所县立初级中学。1927年,会宁临洮、武都、张掖等县也各办一所县立初中。同年,省立第一中学增设普通科高中部,这所学校遂成为全省第一所完全中学。天水县私立“模范亦渭小学校友会”,筹办了亦渭初级中学,这是甘肃第一所私立中学。到1927年,全省共有12所中学,在校学生1580人,其中省立4所,学生1211人;县立7所,学生348人;私立1所,学生21人。

在1927年至1931年,因军阀混战和灾害荒年,中学教育受到严重摧残,省立天水三中、省立武威四中的设施被当地军阀焚烧殆尽,课业停顿。省立平凉二中也因军队骚扰,经费困难,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1930年,临夏、武山、武都、会宁4所县立初中,因“饥馑荒年,经费虚悬”,被迫停办。1928年至1932年,依据甘肃省务会议规定,初中修业年限延长至4年,高中修业年限缩编为2年。后来又因高中2年无法完成教育部规定的高中修业3年的课程,致使学生升入高等学校受到影响,从1933年起,又恢复初中、高中各修业3年的学制规定。

民国25年(1936年),甘肃省整顿中等教育,规定省立中学均以所在地冠名,省立一中改为省立兰州一中,省立二中改为省立平凉二中,省立三中改为省立天水中学,省立四中改为省立武威中学。张掖县立初级中学改为省立张掖初级中学。到1937年,全省有19所中学,其中省立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县立初级中学10所,私立初级中学2所。共有学生2410人,全年经费25万多元。

处在起步时期的中等教育,布局很不均衡,当时的中学都集中在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府县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民国28年(1939年)省教育厅颁布了《甘肃省中学教育设施方案》,提出“分区设校、均衡发展”的原则,将全省划分为兰州、临洮、天水、平凉、陇西酒泉、庆阳、临夏、武威、武都10个学区,计划每区至少设立1所省立中学。并制定每年设校增级计划,逐步在天水、平凉、武威、张掖等4所中学增设高中部,使之成为完全中学,在没有设立省立中学的临洮、武都、陇西等中学区内,将县立初级中学,改成省立完全中学。在庆阳、临夏学区增设省立中学,力争使每个学区有一所省立完全中学。同时,还对中学的管理体制、教师聘任、教学内容、学校招生等工作做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动。中学校长由省政府任命,下设教务主任、训育主任、事务主任、体育主任和校长办公室秘书,分管学校的教育教学、后勤保障、体育卫生等工作。(www.xing528.com)

同时,鼓励地方发展县立和私立中学,政府在经费和政策上予以资助和扶持。1940年,兰州的“全陇希社”、“兴文社”等八社发动社会力量捐助失学青少年,创办志果中学,聘著名教育家赵元贞任校长。赵元贞系留学海外的本土人士,思想开放,学有所成,在其苦心经营下,志果中学以较高的教学水准和严格的教学管理成为陇上名校。由回族教育人士马邻翼支持马鸿逵创办的云亭中学也很有名。马邻翼(1864—1938年),字振五、振吾、振武,湖南宝庆人,回族。民国初年开始,先后任甘肃提学使、甘肃教育司司长、甘凉道道尹、省教育厅厅长等职。任职甘肃期间,积极发展回族教育,奠定了民国时期甘肃回族教育的基础。这两所私立学校因其创办者学有所长,管理者富有事业追求和业务水平,在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属上乘,在当时堪称楷模,培养了不少人才。

抗日战争时期,甘肃经济发展较快,急需各方面的建设人才,这激励促使着甘肃中等教育的发展。另外,沦陷区和敌占区一批学校迁甘,师资人员西流,也为甘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当时河南、山西等沦陷区学生流亡西北,有些学生试图奔赴陕北抗日根据地国民党政府害怕学生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沿途设置关卡,登记注册,将流亡学生拦截至西安,一经登记便供给食宿,并筹划在陕西或甘肃建立规模较大的中学,以收容流亡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国民政府在甘肃创办了几所国立中学。1938年4月,中央教育部在天水设立国立甘肃临时中学,分初中、高中、师范、职业四部,学校各部分设在相邻各县,高中部设在天水玉泉观,师范部、职业部设在甘谷大象山,初中部一部分设在甘谷文庙,另一部分设在秦安泰山庙。初期无固定教室,也无课桌,教师只能在野外上课。1939年,学校改编整合为两所,更名为国立第五中学和国立第十中学,第五中学主要集中在天水,第十中学集中在清水,第十中学在张家川镇设有分校,两校共有学生近3000人,教职员工约300人。这两所中学是在特殊背景下创办的,经费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直拨,初期尚能保证。教员大多是从外地流亡来的有较高学历知识分子,他们教学认真负责,教学水平较高,这些条件使学校在各方面都较为正规。

1939年,“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在酒泉设立河西中学,学校经费相对充足,是一所质量较高的中学。1943年,国立西北师范附属中学随西北师范学院由陕西城固迁至兰州。至此,设在甘肃的国立中学共有4所,这四所中学均为完全中学,师资力量强,经费能够保证,学生公费待遇,在各类中学里,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五中、十中相继迁离甘肃。国立十中迁往郑州,后因河南省缺乏适当校址,学生被分到河南的其他学校,这所学校便解体了。

对女性而言,接受中等教育是奢望,当时的女子中等教育走过了一条从萌芽到起步的艰难历程。由于生源等条件所限,女子中等教育最先附设在师范班内。1924年,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了三年制初级中学班,招收学生40余名,到毕业时,只剩17人了。1937年,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第二次附设女子初中班,这个班除了1940年秋停招一次,其他年份都招收初中女学生,直到兰州解放。1938年,全省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中的女生仅有30人,占中学在校学生总数的1%。1940年,甘肃省教育厅将兰州女子职业学校改办为兰州女子中学,这是甘肃第一所女子中学,设初中、高中两部,当年招生103人,至此全省中学女生人数达到160人。1940年,女子中学修建新校舍(今二十七中),校内建有在当时的兰州堪称最好的建筑——美龄堂。这所礼堂建成后,被许多单位借用。1946年,全省中学生女生人数有1252人,占总数的8.4%。[2]

各中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异很大,在省立中学中,兰州一中由于地处省署,历史悠久,是省立中等学校里条件最好的。该校渊源于甘肃文高等学堂,历史悠久,图书齐全,设备完善,经费比较充裕。曾经从文高等学堂移来图书两万多册。1934年以后,省政略上轨道后,清理经费,经费可以保证,陆续又购置了一批图书,有《古今图书集成》、《丛书集成》、《四库全书提要》、《万有文库》、《四库全书珍本》等国学丛书,还有国内著名杂志和各大学出版的学报,约百余种。兰州一中作为一所省立中等学校中的名校,一直受到地方官员的关注,地方学者多花费精力,苦心经营,早在清末为文高等学堂时期,地方学界名人刘尔炘、杨思、水梓等就曾经任教于一中,这使一中形成了求学上进、追求一流的良好校风。一中学生不缴纳学费,免费领取课本和讲义。高中学生每人每月还有8元的奖金,冬季有1.5元的煤炭费。

1946年,全省有公立、私立普通中学63所(不含国立中学),在校学生19824人,教职员工1392人。其中省立中学16所,在校学生11370人,教职员工577人;县立中学39所,在校学生7133人,教职员工699人;私立中学8所,在校学生1321人,教职员工146人。其中完全中学22所,初级中学41所。抗日战争胜利后,甘肃省教育厅对中学采取限制数量、完善发展的方针,对中等学校进行缩编,到1949年甘肃解放时,全省共有普通中学66所,在校学生14955人,教职员工1430人。全省平均每万人中有在校中学生24.9人。全省73个县,有20个县没有完全中学。应该说民国时期中等教育的发展还是非常缓慢的,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各项设施都因归属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当时的中学生已经属于很有知识的人了,受到社会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