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民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和外国援助

国民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和外国援助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财政体制改革国民政府西迁后,财政上的关税、盐税、统税三大来源大部分丧失,遂将希望寄托于外国援助。国民党中央被迫在财政上采取应急措施。6月,全国第三次财政会议制定《战时财政改革计划》,并拟定了《改订财政收支系统实施办法》。上述财政体制的变化,明显含有加强中央财政集权,造成各省在财政上依附于中央的事实。表4-4反映财政体制改变第一年除了大宗军费支出,也许能代表以后几年的甘肃省财政支出概况。

国民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和外国援助

六、财政体制改革

国民政府西迁后,财政上的关税盐税、统税三大来源大部分丧失,遂将希望寄托于外国援助。但此时除了苏联军事物资援助,其他国家的援助却很少。当时占财政支出的70%左右的军费(大体上相当于全部财政赤字)全靠发行钞票来弥补。1937—1939年,大后方农业连年丰收,物价很低;物价上升的速度低于通货发行增长的速度。1940年,大后方普遍歉收,物价急剧上升。从此,物价指数超过通货发行指数,财政赤字高达75%,财政面临破产境地。国民党中央被迫在财政上采取应急措施。1940年11月,行政院会议决定全国田赋征收实物;1941年4月,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决定,将原属地方的田赋“暂归中央接管”。6月,全国第三次财政会议制定《战时财政改革计划》,并拟定了《改订财政收支系统实施办法》。

改订财政系统收支办法,是财政体制上一个大变动。以前,实行中央、省、县三级财政预算体制;此后,实行中央、地方自治两级财政体制,取消了省级财政。各省的一切收支都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由中央政府统收统支。以县为单位的自治财政,其收入主要是:①土地税之一部分(原属县的田赋附加全部,土地陈报后正附溢额田赋之全部);②营业税之三成;③印花税之三成;④遗产税之二成半;⑤县产、公营事业之收入等。

上述财政体制的变化,明显含有加强中央财政集权,造成各省在财政上依附于中央的事实。与此同时,县市则有相对独立的财政,而不必依赖于省。再结合新县制的推行,就反映出国民党中央的意图是从各个方面来削弱带有半割据、半独立性的后方各省的地方势力,并力图渗透其内部,控制县以下的基层政权。但是,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个变动有其积极的方面。该体制有利于“统筹整理分配,以应抗建需要而奠自治基础,借使全国事业克臻平均发展”[12]。如果从现代工矿业投资角度考察,可看出上述改革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甘肃是个“受益”省份。战时在甘肃建设的约20个较大的工矿、科技农田水利项目,几乎全是中央政府投资,只靠甘肃是办不到的。

按规定,甘肃于1942年6月结束省库(甘肃省银行代理)。这标志着独立的甘肃省财政的结束。甘肃省的征税任务,全部移交给甘宁青直接税局(后改为甘肃省税务管理局)。兰州市公库由甘肃省银行兰州分行代理。县,应设县库,由各县银行代理,在未设中央银行的县,县银行还代理国库。当时,甘肃各县都未设县银行,由甘肃省银行分支行代理。1942年,甘肃省只有28个县库。1943年增加了20个县库,以后陆续增加,完成一县一库的任务。1947年,全省国库已达到78个。

从1942年起,甘肃省每年编制年度预算,报经中央财政部审核后执行。如果对预算有新追加或追减,也需履行同样手续。兹附表以反映甘肃的省、县两级财政预算以及收支的实际情况。

表4-1比较集中地反映出甘肃省政府预算逐年大幅度下降的基本趋势(1938年度突然下降情况,下面再讨论),1944年仅为1937年的10.1%。它反映出甘肃省级财政在战争时期确实处于严重困难之中,县级财政也不例外。

表4-1 甘肃省1937—1945年预算表%

img43

说明:1.采自1948年《中华民国统计年鉴》。

2.1942年后收入不含田赋征实数

3.折战前法币是按国民政府统计处公布的全国平均(后方七大城市)批发物价指数折算。

表4-2、表4-3同表4-1相比较,除了1938年,预算收支与实际收支相差不大。其中,实际收入比预算收入高出3.8%~13%,实际支出中,1937年支出较预算高出20%(赤字),而1939年则较预算支出少20%,结余达299.97万元,“除抵偿历年不敷之数外,库存现金常在百万元左右”[13]。这在甘肃财政史上是少见的。1938年的实际收支超出预算约两倍,可能有两个原因:(1)统计口径变化。1937年前,全国采用非日历会计年度(当年7月至翌年6月),从1938年起,财政部规定财政采用日历会计年度。改制时,1938年只剩下半年预算。(2)1938年田赋收入236.21万元,是空前的,原因是省政府预征一年田赋。[14]

表4-2 甘肃省1937—1940年的财政实际收入情况表

img44

表4-3 甘肃省1937—1940年的财政实际支出情况表

img45

说明:表4-2、表4-3主要采自梁敬镦《抗战三年来之甘肃财政与金融》,载《经济汇报》1941年第2卷第1期、第2期;1940年收支数转引自士心《抗战四年来西北的财政与金融》,载《甘行月刊》1941年第4期、第5期;百分数、折战前法币由作者计算。(www.xing528.com)

表4-2反映出1937—1939年甘肃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田赋、营业税、特种营业税、中央补助、公债等收入,共占66.6%,其中中央补助每年都在20%以上。这是甘肃历史上享受协饷的延伸。如果加上国家收入(代收国税等)每年约15%,二者合计占35%以上,即甘肃财政收入中有35%左右来自中央。这反映甘肃自身的财政是很脆弱的。表4-3反映1937—1939年甘肃财政经费支出的一半以上用于军费(军务费、训练费、公安、协助、预备费等共占52.6%),这是处于战争时期的反映。党务、行政、司法等维持甘肃统治机器运转的费用共占20%左右,占支出的第二位。教育文化费用支出占第三位。经济建设(含实业、地方营业资本支出)则只占4.4%,比例很低,但1937年支出56.16万元(折战前法币42.87万元),则是近几年仅有的数额较大的建设费。

表4-4反映财政体制改变第一年除了大宗军费支出,也许能代表以后几年的甘肃省财政支出概况。其中地方性的军事治安费(含保安、辅助、协助、预备费三项)占37.94%,仍是省财政最大的支出项目;教育文化占15.57%,占支出的第二位,超过两项行政费(共12%),这是值得注意的变化;经济交通等建设方面的支出仅占7.64%,反映出当时省政府在“建设大西北”方面的困境,这方面的资金主要靠中央投入。

表4-4 1942年度甘肃普通政务支出概算统计表

img46

说明:本表采自《国民政府年鉴·甘肃》第一回,1943年。

国民政府从1935年要求全国县级单位办理地方预算。1935年,甘肃岁入岁出为1605328元,其中田赋附加为1066234元,占岁入的66.42%。1936年岁入岁出为2330610元,其中田赋附加为1621133元,占岁入的69.57%;支出中,文化、教育分别为414592元和672539元,分别占岁出的25.83%和28.86%。[15]

甘肃在县财政建立之初,“对于支出不敷之款,恒向人民举行摊派。摊款数额既无标准,摊派次数亦无限制”。1938年省政府规定:“准按地亩或按户口为征收标准,分上下两个半年摊收一次,此外不得再有随时摊派。”当时规定的田赋带征(附加)标准:“地丁每亩不得超过四元五角,本折粮石每石不得超过八元,以资限制。”[16]所以,从性质上来看,田赋带征(附加)仍属于摊派性质。从表4-5看,这是当时各县局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甘肃农民最沉重的负担。

从表4-5可以看出:①岁入大幅度增加。如折算为战前法币,1938年为4085771元,为1935年的254.5%和1936年的175.3%;1939年岁入为2848098元,为1935年的177.4%和1936年的122.2%。只隔一两年,农民的负担加倍,其中1938年农民的负担则更重。如果加上1938年省政府预征一年的田赋,则农民的负担沉重就可想而知了。②县级预算收入主要来自田赋带征、临时摊款和抗日战争摊款,3年都占岁入的70%以上。而这三者又都属于摊派性质,特别是后两者又都属于数额“既无标准,摊派次数亦无限制”性质,而按税制征收的各项税捐,3年都只占10%。在这种很不正规的财政体制下,更容易发生贪污中饱、敲诈勒索现象。③从1938年和1939年县田赋带征的数额同全省田赋正额相比,比重太大,1938年(基数很高)占66.8%,1939年竟占到181%,即接近正额的1倍。短期之内负担成倍增长,摊派又无限制,远远超过了甘肃农民的负担能力。这是1938年海固地区农民起义以及皋兰、榆中等地零星农民暴动的经济原因。国民党推行县自治以后,实行县自治财政,县有了自己的独立收入,其不敷部分则由中央补助。表4-6反映中央对甘肃的县地方财政的补助高达60%以上,县级财政开始进入比较有序的状态。但这时甘肃人民特别是农民的负担并未减轻,反而更加沉重,田赋三征把农民的负担推到了最高峰。

表4-5 1938—1940年甘肃省各县预算岁入岁出表

img47

说明:采自前引梁敬镦文,需要说明的是:1939年“各项税捐”收入栏,排印有误,原为“64064,为合计的10.32%”,按百分比应为646632。以此数补入,仍差1431,才能达到表中的合计数,其他合计和百分比,似也有些误差。

表4-6 1942年甘肃省各县市岁入岁出预算分类统计表%

img48

说明:采自《国民政府年鉴·甘肃》第一回;百分比为本书作者推算。

表4-7 1939—1945年甘肃省县级预算表

img49

说明:采自1947年《中华民国统计提要》表154。

在县财政支出中,1938—1940年,行政费一直排在第一位,教育文化支出一直处于第二位,占20%以上,到1942年高达28%(在省级预算中也占近16%),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甘肃中小学教育有较大发展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