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通史:经济繁荣,先秦之实力

甘肃通史:经济繁荣,先秦之实力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居主流地位,但规模较大的官府手工业和民间专职的个体手工业,在战国后期的秦国还是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甘肃通史:经济繁荣,先秦之实力

二、经济的繁荣

秦国社会改革,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进行的;而改革的成功意味着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封建制度的牢固确立,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繁荣。

1.农业

早在春秋中、后期逐渐推广开来的铁制农具,延至战国时期已经普及化。陕西凤翔县高庄战国秦墓共出土铁器56件,其中铁锸即有7件之多。综观秦国铁制农具,有锸、锄、铲、镰、镢、犁铧等,种类已相当齐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更加强了对制铁业的控制和管理,从采矿、冶铸到铁具的使用,都有专门机构负责经营。《汉书·食货志》说,秦“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可知秦之铁矿开采和冶炼,均由政府统管。秦国中央有“少府”机构,其属下即设专掌铁业的官职。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言,司马迁的四世祖司马昌,就曾“为秦主铁官”。传世秦玺中,有“右冶铁官”印章;云梦秦简《秦律杂抄》亦载“右采铁”、“左采铁”之官职。冶铁业发达,铁农具的生产量无疑会增多。云梦秦简《厩苑律》规定:“叚铁器,销敝不胜而毁者,为用书,受勿责。”借用公家的铁制农具,破旧不堪使用而损坏者,主事者以文书上报即可,不必责令赔偿。这表明是时秦国的铁农具已很普遍,数量较多,制造也不难,否则政府不会如此慷慨。

秦国境域内还出土过不少战国铁犁铧,显示出牛耕的流行。《战国策·赵策》载赵豹应对赵王的话:“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列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把牛耕视为导致秦国富强的重要因素,生产效益已引起他国的注意。当时秦国各地都设有主管牲畜饲养的官职“厩啬夫”,其下专设“牛长”管理“田牛”。《厩苑律》规定:“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肤田牛。卒岁,以正月大课之,最,赐田啬夫壶酒、束脯,为皂者除一更,赐牛长日三旬;殿者,谇田啬夫,罚冗皂者二月。其以牛田,牛减絜笞主者寸十。”律文讲述对耕牛饲养的考察评比,饲养员优秀的受奖赏,最差的要惩罚。用牛耕地致使牛体消瘦,牛的腰围每减1寸,负责人要挨10板子。这充分显示了政府对耕牛的重视,也反映出牛耕在生产中的地位。徐中舒先生曾说:“犁在战国时普遍使用,是由边区向中原发展。边区牛马多故有犁耕,中原长期用耒耜。”(6)考古发现表明,即使晚至汉代的铁犁铧,全国范围内也仍以陕西、甘肃境内(原秦国腹地)出土最多,也最先进,其类型具备适应不同壤质、完成各种起土任务的功能,可翻地,可培垄,可开沟,可除草。在甘肃东部许多县博物馆中,我们都能见到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铁犁铧,轻巧而锐利,表明当时牛耕相当普及。商鞅推行辕田制,之所以敢把农民的份地量一下子扩大2.4倍,也是以秦国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为前提的。

有了较高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水利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秦昭王时在成都地区修筑的都江堰秦王嬴政初年在关中修筑的郑国渠,是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是由杰出的水利专家、蜀郡郡守李冰,领导当地人民修建的。整个工程主要由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是个既能泄洪防涝,又能储水灌溉的多效益水利系统,使成都平原300多万亩土地变为良田,蜀地大富。郑国渠的修建本来是韩国的一个阴谋,想以此工程使秦国疲弱,使之劳民伤财,无力东伐。阴谋败露后,秦国接受了主持工程的水利专家郑国的意见,将计就计,完成了这个工程。结果解决了关中东部的灌溉问题,大片盐碱地被改造为沃野,秦的国力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兴旺起来。司马迁说:“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7)这种优势的形成,有郑国渠的一份功绩。

铁制农具的普及,牛耕的广泛使用,大型水利灌溉的修筑,再加上耕种施肥等农作技术的提高,使秦国的农业生产日趋繁荣,这从粮食产量上即可看出。主要反映战国后期秦国社会情况的《吕氏春秋》一书,其《上农》篇有文曰:“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在条件优越的地区,1个劳动力可以养活9个人,还有余粮饲养家畜,这远远超过了村社时代的生产水平。《史记·河渠书》言郑国渠所溉4万多顷地,皆亩收一钟,有学者据当时单位容积谷子的重量,及古今亩积的转换,推算出亩产约为245斤。(8)这是个相当高的数字。《战国策·楚策》谓“秦国境内,粟如丘山”,虽含夸张成分,但必以秦国粮多为依据。由云梦秦简《仓律》的记载可知,当时秦国境内到处建有“万石一积”的粮仓,重要城邑储粮规模尤巨,“栎阳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石一积”。战国秦墓有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即多以陶囷、陶仓作明器。从其造型结构看,封闭性能良好,入取方便,还设有排气孔,已具备比较成熟的实用功能。秦地这种特有的陪葬习俗,无疑也是粮食富足的反映。

此外,从居民粮食加工技术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变化,也能间接地看出农业的进步。秦故都栎阳遗址(今陕西临潼县武屯乡)中,发现过一件战国晚期的石质转磨(仅存下扇),直径55.5厘米,厚8厘米,中心有3厘米见方的竖孔,中置铁芯轴。磨扇在距轴约10厘米处开始凿有枣核形窝状磨齿,按同心圆形排列7周。(9)这是迄今所知我国时代最早的石转磨,标志着秦国谷类加工已发生质的飞跃,主食由粮粒向面粉转化。另一方面,从战国中期起,秦地兴起了一种新的烹饪器——釜。在此之前西北地区流行最广的传统烹饪器是鬲,釜是由联裆鬲的三足逐渐退化而演变出的新器型,陶质、青铜质、铁质皆有。鬲的体积小且还兼作盛食器,而圜底的釜不仅容量大,作为一种专用炊具,它是与灶相配使用的。灶纳火于腔内,主体灶眼之外还可设辅用灶眼,能更充分地利用火力,控制火势,从而提高炊煮质量。至战国后期,秦境内釜和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最后完全取代了鬲。石转磨和釜的发明和使用,反映了居民饮食生活的巨大进步,食物加工熟化的量与质均有显著提高。这一切都是以农业繁荣、粮食充足为前提的。

2.手工业

农业的昌盛,势必带动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尽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居主流地位,但规模较大的官府手工业和民间专职的个体手工业,在战国后期的秦国还是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城邑中通常设有工商区,称“市”;个体手工业作坊分类排列,称“肆”;负责掌管手工业市肆的机构,称“工室”。手工业者即居肆之“百工”,生产各种社会生活的必需品,他们被编入市籍,接受政府的统一管理,并向政府缴税。与社会生活关系特别密切,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行业,由国家专营,如盐、铁等,在产地设置专职官员,负责生产和经销,形成官府手工业的主体部分。

官府手工业的劳作者,主要是官奴和服役的“更卒”,也聘请民间有技术的工匠。政府对其产品的质量、数量和规格,都有明确的程式标准,非经批准不许变动。如云梦秦简《工律》即谓:“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为计,不同程者毋同其出。”在许多官府手工业领域中,国家实行监造制,生产者、主管者、监督者各司其职,责任分明;有些产品,还须刻示上述三类人的名字,即所谓“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由存世秦器之刻铭可知,生产的主管者一般称“工师”,地方产品的监造者多为郡守,中央产品的监造者则多为相邦。

战国后期秦国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仍是足以代表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制造业。秦咸阳宫殿区附近发现的一处冶铜作坊,占地面积南北长约150米,东西长约60米,规模可观。(10)战国秦青铜器成分实测数据告诉我们,其合金比例已同《考工记》所总结的数字相符或相近,冶铸技术已臻成熟。如果说春秋时期秦国的青铜制作尚处于追随周人学习阶段,精美器物多出周之匠师的话,战国中期以后秦国的青铜制作,则完全是走自己的道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造型、结构和纹饰诸方面,秦器均已摈弃了贵族社会那一套礼器传统,转而注重实用性,呈现出社会化、世俗化的新气象,不乏设计巧妙、工艺卓越的精品。

如出土于甘肃省平凉市四十里铺庙庄村战国秦墓的鼎形行灯(见彩图),全器由盖、键、耳、身四部分组成,收合时为一高16.7厘米、口径 11.3厘米的有盖圆鼎。鼎腹用以盛装燃灯之油料,双耳圆轴以槽纳键,双键中部曲成半圆形,平卧时恰好合成一环扣住鼎盖。鼎盖中心为突起的柱状圆銎,两侧分列反向二鸭首,旋转鼎盖,让鸭嘴衔住键梢,全器即扣严;启用时将盖反旋取下,双键支起,键之上端合成的短圆柱,正可插入鼎盖中心的圆銎中,此时鼎盖即被高撑为灯盏,高度为30.2厘米。各部件构思奇巧,配置科学,造型优美,每一部分的物理功效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充分展现了战国后期秦国青铜生活器皿的工艺造诣。(11)(www.xing528.com)

又如秦始皇陵西侧陪葬坑内出土的两乘彩绘铜车马,每乘包括4马1御人俑,大小尺寸约为真人真车的二分之一,气势恢宏,造型逼真。前一乘为轺车,舆中立有圆伞,配备武器,为先导车;后一乘为安车,舆分前后两室,后室呈屋形,宽敞封闭,乘者可躺卧,即《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言之“辒凉车”。二车结构复杂,设施齐全,每车由3000多个部件组成,有些部件系用金银制作。配饰豪华,铸造精致,通体彩绘,富丽堂皇,被公认为青铜铸造史上的艺术杰作。(12)它们虽系秦统一后的器物,但从工艺底蕴上说,正体现了战国后期秦国青铜制作所达到的高度。

秦国向来有重战尚武的传统,故其兵器生产一直居于青铜业的首位,也最能代表其制作水平。器类有矛、戈、戟、铍、镦、殳、剑、钩、镞、弩机等,在数量、形制和功效诸方面,都领先于列国。尤其是秦剑,剑身修长,长度与腊宽及脊厚的比例科学,锋尖而刃薄,锋后一段双刃微内收“束腰”,高度强化了穿刺功能。许多武器,尤其是剑和镞,器表作了铬化或镀锡处理,形成了密致的氧化层,不仅大大增强了器物的光洁度,而且使之具备了抗腐蚀能力,虽历时两千多年,至今仍锐利如初,寒气逼人。

3.商业

商鞅变法所贯彻的重农抑商政策,未能遏制战国后期秦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之前,献公时代“初行为市”,已显露商品经济活跃的端倪;商鞅变法之后,惠文王时代的“初行钱”,则明确显示经济繁荣后社会对产品交换媒介物货币的强烈需求。司马迁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惠文王所行之钱,承袭了周人“圜钱”的形制,圆形,方孔(亦有圆孔者,量极少),无廓,很便于流通和携带。方孔旁铸“半两”,标示重量单位。国家铸造发行金属货币,在当时是件大事。《史记·六国年表》为秦国此举特记一笔:“天子贺行钱”,足见其影响。

秦半两钱(右)及圆孔圜钱(左)

但秦国的圜钱还是一种不成熟的金属币,是靠国家法律力量强制发行的,其面值与实值不一定相符。云梦秦简《金布律》云:“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不盈千者,亦封印之。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尽管是国家铸币,还是有不少劣币羼杂其中,政府以律令强迫流通。考古发现也表明,秦半两钱有越来越轻的趋向。这反映出秦国的商品经济尚处初兴阶段。

除了金属货币之外,秦国使用实物币即“布”币的时间更早,流通也更广。《金布律》记有国家对布币规格的统一要求:“布袤八尺,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有学者依据秦兵马俑衣服用布尺度计算,推知秦律中布币的幅度尺寸,同实用布帛相同或相近,指出秦之布币兼具交换价值与实用价值两种作用。(13)《汉书·食货志》追述周代的布币制度:“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布。”古代确曾以实用的布帛作为货币形式,《诗·卫风·氓》所言“抱布贸丝”之“布”,即此类货币。秦国布币的流通,乃其遗制。学界曾有三晋布币之所以称“布”,实因其形制源于生产工具之“镈”,镈、布同声,布乃借字的说法。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三晋金属布币的形状当然同工具有关,但称之为“布”,却与“镈”无涉,因为布帛本身就曾是一种通行极其广泛的货币,后来的金属币袭用了其名称。(14)班固说“布于布”,深得其旨。

须指出的是,这类以实用产品充作交易中介物的现象,是一种早期的货币形式;而金属铸币的出现,则是商品经济发育过程中质的飞跃,反映了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交易规模,以及交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金布律》还规定了金属币与布币的兑换比率:“钱十一当一布”,表明了两种货币并行不悖,秦国颁行铸币并未能取代布币。

秦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是相当严格的。前文言及,一般城邑皆划有市区,商业经营者和手工业者一样,要编入市籍,店铺分列成肆。管理市场的机构称“市亭”,出土器物中有的标“咸市”、“成市”等,那是“咸阳市亭”、“成都市亭”的省称。商业经营者要向政府交税,而政府也对市场负管理之责,如平准物价,监督度量衡的施行,维持交易秩序,打击哄抬物价、巧取豪夺等行为。据秦雍城考古发现可知,“市”是一个封闭区域,周围筑有围墙,四面开门;从门址处堆积的残存瓦砾推想,门上应立市楼。这同四川新繁出土的市井画像砖所显示的布局基本一致:市内有十字形道路,两旁列肆相对,市楼位于四通之街的中心,楼上立旗,管理机关“市亭”设在楼上。“这样既可观察掌握市场秩序,又可维持治安,防止盗贼,纠察不法。”(15)《金布律》规定:“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婴,系。政府要求货物明码标价,除了价格极微小的商品外,一律要系上示价标签。某些商品还由政府确定价格,即所谓“市正价”。这些情况都显示出国家对市场管理之严密。

战国时期手工业、商业的空前昌盛,是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现象,秦国不可能背离这个时代大潮流。尤其是到战国后期,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秦国控制的地域在不断扩大,更加速了融入商品经济宏观趋势的步伐,国内的社会风气也在改变。这一点,我们从统治集团对一些巨商富豪的态度和举措上即可看出。《史记·货殖列传》有叙述孔氏的一段文字:“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秦伐魏,迁孔氏南阳。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然其赢得过当,愈于纤啬,家致富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孔氏本属秦国之迁民,但还是准许他大规模地经营按传统当由国家经营的冶铁业,不仅“家致富数千金”,还能“连车骑,游诸侯”。这已经不是“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的商鞅时代了。

另一位“用铁冶富”的卓氏也如此,他由赵国远迁至临邛,“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对这些工商业富豪,秦政府不但不加制约,还有意鼓励、倡导。如同传所载陇东地区的乌氏倮,他经营与戎族的贸易,以“奇缯物”换取牲畜,因此而大富。“秦始皇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还有个巴地的“寡妇清”,其家族开发朱砂,“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寡妇清“能守其业”,故“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在秦国统治集团看来,经营工商业已经不再是“逐末利”,财富的积聚已经是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