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影响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影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使自然条件没有发生突然变化,一个具体环境内所能提供的食物量即其“供养力”,也是有限度的,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群体的规模,要受这种供养力的制约,人们的生活模式,也会因供养力的不同而变异。反过来说,人们也可以通过增强自身能力、优化社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等手段,发掘环境的潜能量,增多食物来源,扩大供养力。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影响

一、人类环境的关系

人类社会历史,是整个物质世界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人类生活,包括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以及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域、阳光、空气、温度、雨量、土壤、河流、动植物资源等等客观条件。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是依赖自然环境而存在的。

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而且熏陶、锻炼人类的意志和品质,为人类智能的开发和进化,构设着壮阔的场景。因为人类和动物界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类并非单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能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努力去利用环境,改造并支配环境。从消极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到有目的地劳动生产,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人类沿着智能化与社会化的途径,跨进文明时代。人类学会制作和使用石质、木质、骨质、陶质乃至金属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并不断改进它们,提高它们的功效;人类从栖居于崖洞岩穴,进化到建筑房舍;从采集植物果实,掘取块茎,进化到垦土播种的农耕生产;从猎杀走兽,捕捉鱼禽,进化到饲养牲畜。归结起来,都是在适应环境进而改造环境。与此相应,人类自身也在经历演变:不仅确定了直立形态,完成了上肢与下肢的分化,而且双手越来越灵活,大脑越来越发达,语言越来越完善,谋生技能越来越精巧,种族群体越来越繁衍,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

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文化;又凭借这日益进步的文化,继续对环境作新的开发和利用。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谐无间的过程;人与人的关系即人类的社会性,也是在上述过程中建立起来并为这个过程所制导的。人类就是这样书写着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

一个人类群体在某一地域是否能够生存,生存的质量如何,群体繁衍的规模和速度,都受那个地域物质和能量供应的支配。换句话说,作为生态循环物质形式的环境,其状态和变化,都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比如说一个地区气候的持续变冷,许多植物便会消失,一些食草动物趋于灭亡,部分食肉动物种群将随之衰减或者迁徙。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类群体的采集和狩猎,就要面临困境;即使已经发展到农业畜牧业阶段,其生产也会遭到严重威胁,使人们陷入食物匮乏的境地。食物来源的减少,势必引起人们行为的改变。人们被迫要调整谋生方式,变更食物结构,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改进或发明新的生产工具;如果食物短缺情况十分严重的话,人们还可能离弃故土,到他处去选择新的居地。总之,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命运。

即使自然条件没有发生突然变化,一个具体环境内所能提供的食物量即其“供养力”,也是有限度的,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群体的规模,要受这种供养力的制约,人们的生活模式,也会因供养力的不同而变异。反过来说,人们也可以通过增强自身能力、优化社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等手段,发掘环境的潜能量,增多食物来源,扩大供养力。不过,这种进取性和能动性,只有在环境所允许的范围内,只有在不违背生态循环系统的前提下,才是有效的。(www.xing528.com)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还表现在群体与群体的关系上。一方面,如果两个群体所处地域的生态系统不同,各自的生存方式不同,创造的财富也便不同,这样,彼此的产品便具互补性,能满足相互需要的产品交换,便会在群体间发展起来,从而密切着群体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地域环境差别所形成的不同生活模式,有时也会导致群体间的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领域的差异和冲突。尤其是当区域内生态系统有限的“供养力”已严重遏制着群体的繁衍时,群体必然向外扩展,而扩展到一定程度,就要会威胁、侵犯相邻群体的利益,群体间便会频频出现矛盾纠纷,乃至发生战争

正因为自然条件对人类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如此之大,所以古人非常注重对居住环境的生态保护。《诗经·大雅·公刘》被视为周民族早期的一篇诗史,它描述了周之先祖公刘率领部族由“戎狄之间”(今甘肃庆城县北部)迁往豳地(今甘肃宁县、陕西旬邑一带)的情景。诗中用大量篇幅记叙对居地的选择:“逝彼百泉,瞻彼溥原,迺陟南冈,乃觏于京”,“既溥既长,既景迺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要眺望原野的开阔度及丘陵的高低,要考察泉源的多少与泉水的流向,要测量山坡的向阳面、背阴面和晚照的长短,要计算可耕地面积并估量农作物的收获,要权衡塬涧的距离和涧的宽度,总之要观察、分析、判断该地区是否适于部族生存,是否能容纳族体的生息繁衍。此诗生动地反映了先民对生态环境巨大现实意义的认识。至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古文献中记载更多。据《周礼》、《左传》、《礼记》等书可知,先秦时期政府对山陵、川原、森林、河流、湖泊沼泽、浅海等不同区域,都设专职官员守护、管理,对树木的斫伐、灌丛的焚烧、果实的采集、走兽的猎杀、禽鸟的网取、鱼鳖的捕捞、卵类的拣拾、食盐的晒煮等等,在时间和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这样才不至于严重破坏生态循环系统的平衡,才能保持食物来源的持续性。

成书于西汉前期的《淮南子·主术训》,对合理利用并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有一段具体而全面的表述:

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img3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罝罦不得布于野;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溪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鷇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

这是人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古人早已深切地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只有顺从大自然的规律,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万物才能盎然,人类自身也才能康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