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通史先秦卷植被丰富,多种植物生长环境广泛

甘肃通史先秦卷植被丰富,多种植物生长环境广泛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特征使甘肃省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除了各类森林和粮食作物之外,药用植物、纤维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均有广泛的生长环境。区内自然植被多遭破坏,山区保留有辽东栎、山杨、白桦、油松、侧柏等为建群种的森林植被。

甘肃通史先秦卷植被丰富,多种植物生长环境广泛

四、植被

甘肃省域跨东部湿润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植被赖以存在的土壤,如前文所述,类型是那么繁多,分布又因地而异,再经过长期自然历史的演变,植被状况必然复杂万端。植物区系组成反映出各种地理成分的交汇,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为不同生态习性和不同区系来源的植物提供了各种适宜的生存条件,形成了纬度地带性分布的水平植物带和山地高原地区的垂直分布带两大自然植被区域,展现出千姿百态的植被类型。这一特征使甘肃省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除了各类森林和粮食作物之外,药用植物、纤维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均有广泛的生长环境。

全省植被状况可按地区概括为四大类型。

1.陇南山地森林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在陇南山地有较广泛的分布。武都、文县和康县东南部地区,由于位处我国亚热带西北隅,高大山地阻挡了北方寒潮的侵袭,东南季风又可循河谷一直伸入,故气候温暖湿润,植物区系丰富,有许多特有的科属。

从陇南南部向北部伸展到天水、成县一线的小陇山区,地势较高,秦岭阻隔了东南方吹来的海洋气流,冬季又为蒙古高压所控制,大陆性气候特征由南向北逐渐增强。区内自然植被多遭破坏,山区保留有辽东栎、山杨、白桦、油松、侧柏等为建群种的森林植被。白皮松、槲树、槲栎、鹅耳枥、茶条槭、榆树、大果榆、蒙椴、山荆子等树种,在局部地区形成小片林或混生林。

2.黄土高原草原植被

因受蒙古冷高压的强烈影响,甘肃境内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6月至8月,而且地表蒸发较快,为半干旱暖湿型草原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陇东地区代表性草原群系为长芒草草原,但由于农业开垦历史久远,大面积草原群落并不多见,只在黄土梁峁顶部、塬边、沟坡边缘等向阳地带,还常保有长芒草草原的小片群落。

陇中地区特别是与荒漠相邻的陇中西部地区,分布着以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的荒漠草原群落。丘陵缓坡地带主要生长短花针茅、沙生针茅、胡枝子群落,沙质较重的区域以油蒿、白草、绵蓬群落为主。黄河低阶地与河漫滩土,因不同程度的盐渍化而生长着芨芨草、马蔺、金戴戴等盐生草甸植被;盐渍化严重地带或盐土上,则生长角果碱蓬、盐爪爪、盐角草等盐生植物。

3.甘南高寒植被

甘南地区位处青藏高原边缘高山峡谷向高原面的过渡带,气候寒冷半湿润,冬季受南支西风环流控制,常遭北方寒流的侵袭,夏季主要受西南湿暖气流的影响。植被以高寒灌丛和高寒草甸为主。高寒灌丛主要占据高海拔山地的阴坡地带,高寒草甸广泛发育在高海拔山地间排水良好的宽谷、缓坡和较低平的山顶,多杂草类成分。(www.xing528.com)

甘南高寒植被是作为垂直带的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在水平方向上扩展而形成的,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日照强,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仅零星呈块状分布在沟谷阴坡地带,群落结构简单,林木生长缓慢。除了高寒灌丛和高寒草甸外,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地为高山岩屑坡稀疏植被带,常见植物以水母雪莲花为代表,间有斑块状高山垫状植被出现。

4.河西荒漠植被

荒漠植被广泛分布于乌鞘岭一线以北地区。随着降水量由东向西的减少,荒漠化程度也相应的由东向西加深。从走廊东部的草原化荒漠,到走廊西部的典型荒漠,最终在省域最西端形成极端荒漠,而祁连山东段山地则发育着完好的山地垂直植被带。

走廊东部气候较湿润,植被类型多样,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草原化荒漠群落。走廊西部气候非常干燥,生态环境严酷,形成了典型荒漠植被,植物稀疏,种类贫乏。

东祁连山山地属于高寒半干旱气候,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异决定了植被的垂直分布。海拔2000米以下为山地荒漠带。海拔2000米~2600米为山地草原带。海拔2600米~3200米为森林草原带。其阳坡为西北针茅和紫花针茅草原,其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则分布着由青海云杉及祁连圆柏组成的纯林或混合林。海拔3200米~3800米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其阳坡及平缓地段发育着高寒草甸;其阴坡和半阴坡则由高寒常绿灌丛和高寒落叶阔叶灌丛占据。海拔3800米~4100米为高山岩屑坡植被,其中多为高山垫状植物。石缝间还分布着以水母雪莲和雪莲为主的稀疏植被。

西祁连山—东阿尔金山位处柴达木盆地荒漠与河西荒漠包围之中,具有极端干旱的温带大陆荒漠气候。这一地区完全缺乏中生的山地森林和山地灌丛,植被主体是山地荒漠带和山地草原带。海拔2500米以下为山地荒漠带。海拔2500米~3300米为山地草原带。海拔3300米~3800米为高寒草原,是山地草原、草甸、高寒草原三种成分的混合。海拔3800米以上主要为高山岩屑坡稀疏植被,生长着垫状驼绒藜、垫状蚤缀、水母雪莲花、矮亚菊、帕米尔委陵菜等高寒植物。

甘肃面积虽然辽阔,但大部分地区属高山、戈壁和沙漠。从当代土地开发利用的现状看,耕地约有5200多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8%左右,其中川地不到1/3,大都肥力较差。提高耕地质量、防止水土流失的任务极其艰巨。现有林地5900多万亩(包括天然林和人造林),虽然覆盖面难与古代相比,但在全国仍属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林业经济存在较好的发展前景。值得特别重视的是甘肃拥有2.4亿亩的草原,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其中大部分质量较好,目前能够利用的草原面积不到一半。对草原资源的养护和利用,不仅对甘肃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优化甘肃生态环境方面也举足轻重。

【注释】

(1)本节文字所用资料和数据,主要采用伍光和、江存远主编的《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一书的相关内容,不再一一注出。特此说明,并向该书作者致以谢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