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屯田
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使其长治久安,深受历代汉族统治者“寓兵于农”的影响,重视兴置屯田。统一中国之前,屯田具有较强的军事性,随营立屯,且耕且战,这是为了争城夺地,保证军事胜利。全国统一后,元朝统治者深知屯田为“养兵息民之要道”,“置屯田为守边之计”[37],在“海内既一”的局势下,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屯田遍及全国。甘肃地区的屯田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及其以东地区。
(一)河西走廊地区屯田
河西走廊诸州自古以来就是边镇要地,也是元朝通往西域诸国的咽喉要道。元朝政府为了加强与西北诸国的关系,特别是为了平定海都等人的叛乱,非常重视在甘肃地区设置屯田,因而甘(治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肃(治今甘肃酒泉市肃州区)、瓜(治今甘肃瓜州县)、沙(治今甘肃敦煌市)州等地“皆因古制以尽地利”,实行屯田。
据《元史·兵志三》记载,河西走廊甘、肃、瓜、沙州等地的屯田主要由管军万户府分管。早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五月,已开始在沙州屯田,元朝政府“括沙州户丁,定常赋,其富户余田令所戍汉军耕种”[38]。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在肃州、沙州、瓜州置立屯田,同年,元政府又在甘州境内的黑山子、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处兴立屯田。同年六月,又调“太原新附军五千屯田甘州”[39]。同年十月,元政府又遣汉军屯田沙、甘州地区。大德元年(1297年),总帅汪惟和率其部军屯田瓜、沙州,其中仅瓜州就有“屯田军万人贫乏”[40]。大德七年(1303年)六月,因御史台官员上疏言“瓜沙二州,自昔为边镇重地,今大军屯驻甘州,使官民反居城边外,非宜”,于是又征调蒙古军万人赴瓜沙地区,“分镇险隘,立屯田以供军实”[41]。因河西走廊地区为边镇重地,驻军甚多,这里的屯田是以军屯为主,屯田军有汉军、新附军、蒙古军等,屯田的直接生产者为戍边士兵,且人数众多。据《元史·兵志三·屯田》载,仅甘州境内黑山子、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四处屯田,就有“户二千二百九十,为田一千一百六十六顷六十四亩”[42]。
除了军屯外,河西地区的民屯也有一定的规模。元朝初期,因肃州路时有兵事骚扰,于是甘州便成为耕植的重要地区。元朝政府为了扩大甘州屯垦,曾把沙州、瓜州地区的人民迁到甘州屯田。又从谦州(今俄罗斯图瓦自治共和国乌鲁克穆河与克穆齐克河合流处之南的鄂依玛克古城)、怀孟(治今河南沁阳市)等地移民至河西屯种。河西地区的站户也屯田,元贞二年(1296年)六月,给瓜州、沙州站户牛、种、田具。这些站户也是屯田民户。对于民屯,政府常贷以耕牛、种子、农具,予以大力扶持。如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给瓜沙之民徙甘州屯田者牛价钞二千六百锭。
元代河西屯田是军屯、民屯共存,军屯以戍兵为直接生产者,民屯则以移民和当地人民为主要生产者,也是元朝政府重农政策在河西贯彻执行的具体反映。
(二)河西走廊以东地区的屯田
元代陕西行省境内兴置的屯田,主要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以东地区,系由陕西屯田总管府、陕西等处万户府分管。
陕西屯田总管府所辖屯田,主要有以下地区。
定西、平凉屯田。定西即定西州(治今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元史·地理志三》记载:“定西州,本唐渭州西市,五代沦于先零(按:应为吐蕃),宋置定西城。金改定西县,复升为州,仍置安西县,倚郭、通西二寨,并置县来属。元至元三年,并三县入本州。屯田四百六十七顷。”《金史·地理志》也载:“定西,贞祐四年六月升为州,以通西、安西隶焉。”《元史·地理志三》所载定西州屯田就是《元史·兵志三》所载“安西屯田”。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政府以军站屯户拘收为怯怜口户计,放还而无所归者,籍为屯户[43],在定西、平凉兴置屯田,设提领所主持屯田事务。定西有田四百六十七顷七十八亩,屯七百二十四户,后存二百六十二户;平凉有田一百一十五顷二十亩,屯二百八十八户[44]。
凤翔镇原彭阳屯田。兴立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屯田性质多次变化。初置立民屯,设立屯田所,不久即改为军屯,置千户所管理,后又复更为民屯。由于生产者既有“成都、延安军人”[45],又有百姓,因此屯田的类型系军民合屯。其中凤翔(治今陕西凤翔县)屯田九十顷十二亩,屯一千一百二十七户;彭阳(今宁夏彭阳县)屯田五百四十五顷六十八亩,屯一千二百三十八户;镇原(今甘肃镇原县)屯田四百二十六顷八十五亩,屯九百一十三户[46]。(www.xing528.com)
陕西万户府所辖屯田,主要分布在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宁州(治今甘肃宁县)、文州(治今甘肃文县)、德顺(治今甘肃静宁县)等地。
盩厔宁州屯田。至元十九年(1282年)二月,元朝政府将盩厔以南的官荒地,征调归附军,立孝子林、张马村军屯。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以南山把口子巡哨军人八百户,于盩厔县之杏园庄、宁州之大昌原屯田”[47]。属于盩厔县境内的孝子林,有屯田二十三顷八十亩,屯三百一户;张马村有屯田七十三顷八十亩,屯三百一十三户;杏园庄有屯田一百一十八顷三十亩,屯二百三十三户。属于宁州境内的大昌原(今甘肃宁县西南30里太昌乡附近),有屯田一百五十八顷七十九亩,屯四百七十四户[48]。
文州德顺州屯田。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忽必烈征发文州镇戍新附军九百人“立亚柏镇军屯”,又以燕京戍守新附军四百六十三户,在德顺州的威戎(今甘肃静宁县南40里)“立屯开耕”[49]。亚柏镇有屯田二百六十八顷五十九亩,威戎有屯田一百六十四顷八十亩[50]。
另外还有成州屯田与属于宣政院管辖的河州屯田。
(三)甘肃屯田的兴衰
甘肃屯田的兴衰与元朝全国局势密切相关。
元朝立国初期,即元世祖中统元年到至元三十一年(1260—1294),忽必烈执政35年。这一时期是元代甘肃屯田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元朝的统一,为甘肃屯田乃至全国屯田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加之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将屯田视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甘肃屯田达到全盛时期。
自元成宗元贞元年至文宗至顺二年(1295—1331),甘肃屯田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规模缩小、数量减少。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正月,元政府鉴于瓜沙屯田很不景气,下令废罢。但由于瓜、沙二州自古以来就是边镇重地,元朝在这里驻有重兵,军粮极需就地解决,于是在停罢三年后,又于大德元年(1297年)恢复,命总帅汪惟和所部军屯田,并给他拨中统钞二万三千二百余锭添置耕牛、种子、农具。同年,瓜州屯田因屯军贫乏,由张万户所领之军予以补充。大德七年(1303年)六月,为了进一步扩大瓜、沙州屯田,成宗采纳了御史台臣建议,以蒙古军万人分镇险要关隘,立屯田以供军食。正当瓜、沙屯田进入稳步发展时,由于撒的迷失的叛乱,致使屯田再次废罢。叛乱平息后,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八月,“仍旧遣军屯种”,恢复瓜、沙州屯田,为了加强对该屯田区的管理,“选知屯田地利色目、汉人各一员领之”[51]。延祐元年(1314年)十月,元朝政府“复甘肃屯田”,又“置沙瓜等处屯储总管万户府,秩正三品”[52],加强组织管理。
元顺帝元统元年到至正二十八年(1333—1368),是元朝统治衰败、行将灭亡时期。在各地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元朝统治者已自身难保,不能照旧维持下去,因而无暇顾及屯田。随着全国屯田的衰落,甘肃屯田也奄奄一息,甘肃地区仅剩成州一处屯田。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五月,侯卜延答失奉威顺王之命,率军从云南经蜀转战而出,欲前往大都(今北京),拱卫京师。当到达成州时,被李思齐阻拦,“俾屯田于成州”[53]。此时距元朝灭亡不过三年。
元代甘肃地区屯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粮食产量相应增加,使此时甘肃的“兵饷既足,民食亦给”[54]。刘恩率军屯田甘州,得粟二万余石。朵儿赤为中兴路新民总管,屯田三年,赋额倍增。武宗时,瓜沙驻军屯田,岁入二万五千石。粮食不仅自给,还可供给缺粮或灾荒地区。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二月,合木里饥,元政府命甘肃省发米千石赈济。四月,孛罗带上别十八里招集户数,元朝政府又“令甘肃省赈之”,并令“甘肃行省给合的所部饥者粟”[55]。六月,移八八部曲饥者就食甘州。十二月,命甘肃行省赈千户也先所部人户饥者。大德十年(1306年),镇西武靖王搠思班所部民饥荒,元政府调发甘肃粮赈济。总之,这一时期甘肃屯田,为元朝政府初步解决了粮食不足的困难。
元代甘肃地区屯田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一,通过军民屯种,大量荒闲土地变为良田,对扩大甘肃地区的耕地面积,发展经济,起了积极作用。第二,巩固了西北边防。甘肃地区军屯、民屯生产出了较多粮食,满足了当地驻军的需要,又可以调出赈灾,既巩固了边防,又减轻了政府和人民的负担。第三,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政府在兴办屯田的过程中,有大量少数民族与汉族迁徙、屯种一地,至元十九年(1282年),将太原汉民迁到甘州、中兴一带屯田。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又将河西畏兀儿人迁到南阳府(治今河南南阳),拨屯田地,“俾耕以自赡,仍给粮三月”[56]。元朝政府的移民屯垦政策,不仅加强了甘肃地区与中原内地农业生产技术的交流,而且促进了一些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