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历时19年完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巨著材料丰富、剪裁恰当、考证严格,加上文字精练生动,是我国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7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两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
司马光少年时曾同一群儿童在大水缸旁游戏,其中一个小孩不慎掉入缸内被水淹没,其他孩子吓得跑开,司马光却拿石块将水缸砸破,水流尽后,失足落水儿童被救。此后,司马光砸缸救儿童的故事,传为千古美谈。
司马光
司马光19岁时,出任华州判官,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1064年,司马光开始创作史书《历年图》,两年后,司马光初步完成了战国至秦二世共八卷,名为《通志》,呈送给宋英宗。英宗看后,非常满意,要他继续写下去,并下诏设置书局,供给费用,增补人员,由司马光专门负责《通志》的编写。
司马光召集了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共同撰写,最后由司马光润色删订。宋神宗即位后,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并说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也就是说君王以前人的错误为借鉴,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因而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
《清明上河图》(www.xing528.com)
1071年,司马光请求担任西京洛阳留守御史台这个闲差,专门研究历史,希望通过编写史著体现自己的治国思想。
在洛阳的15年,司马光几乎耗尽了全部心血。他废寝忘食编书,每天修改的稿子有一丈多长,而且上面没有一个草书,全是一丝不苟的楷书。书成之后,仅在洛阳存放的残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
1084年,此书终于完稿。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述了从东周周威烈王23年起,一直到北宋建立前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周世宗征淮南的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把这1362年的历史,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顺序撰写,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
《资治通鉴》从开始写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司马光为此书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成书不到两年,他便积劳而逝。
学海拾贝
赵匡胤曾要求子孙不得杀害文人,因此文入在宋朝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重文轻武的风气在宋朝达到了极致,因此宋代文艺发展迅猛,而且丰富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