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我继于2007年在北京“丽江论坛”提出“丽江学”概念,并先继主持启动“纳西学丛书”与“丽江文化丛书”出版,参与、策划永胜边屯文化保护传承等工程之际,由何守伦、朱桂香、潘宏义三位先生撰著的《丽江旅游文化》行将正式出版。此诚可谓与我所思所行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这表明,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并不断扩大与深化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始自2003年的丽江撤地建市这一行政体制变化,目前,丽江的文化建设正在全面走向自觉,丽江的文化创新初露端倪,一个从更理性、更高、更宏观、更综合的层面整合丽江各区域、各民族、各时代、各类型、各系统文化资源构建“丽江学”的时代已经到来,且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力量愈来愈聚合在一起,堪称处处春光、遍地英雄。
固然,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研究,但丽江已经不能再仅仅满足于此,而且从“丽江学”的层面进行有关研究探讨,只会反过来深化对各个民族与各个区域的认识水平及其广度、深度。“丽江学”当是“中国学”的一个分支,并从属于“滇云学”。它们之间的关系呈“中国学”—“滇云学”—“丽江学”三个层级叠加状,属典型的区域文化学范畴。
在我看来,“丽江学”指有关丽江的全部知识系统及其学问体系。它的主体是丽江各族人民,它的本体凡自然、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宗族、民族等学科无所不包。其中,“丽江文化学”是“丽江学”的内核与热点。
“丽江学”的空间当然以现今古城、玉龙、永胜、宁蒗、华坪一区四县共21218平方公里范围为限的“狭义丽江”为主,但它还必须处理好与“广义丽江”“中义丽江”的关系。所谓的“广义丽江”包括元代所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与“丽江宣抚司”、明时所设“丽江府”“澜沧卫”“永宁府”“蒗蕖府”“北胜府”,以及清代所建“丽江府”“永北府”所辖全部自然与行政区域,涉及川、藏、缅部分地区;所谓的“中义丽江”,在“狭义丽江”之外还包含有20世纪50年代才从丽江专区分出并归入大理州的鹤庆县、剑川县,以及各自成立了民族自治州的迪庆与怒江在内。这三个维度的“丽江”空间,时分时合,时大时小,时盈时缩,呈现出多维度的重合。
就在这一广袤的土地上,“丽江学”的时间性从3万年前走来,经历石器、铜器、铁器几个阶段,逐渐从蒙昧、野蛮向文明社会进化,不断创造采集、狩猎、畜牧、农耕文化,最终形成时序清晰、逻辑井然、富于节奏、兴衰跌宕的历史长河。
“丽江学”的主体是丽江各族人民,其远祖出于“丽江人”,并先后有濮越、氐羌、苗瑶、华夏等族群各领风骚、交相辉映,形成了多元共存的生命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发展,并塑造了它的性格特征:深厚、亲和、灵慧、刚柔兼备。(www.xing528.com)
如果把这个主体创造、积累、吸收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历史活动及其成果视为“丽江学”的本体,那么,其内涵极其丰富、灿烂,具备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富有或独特、或普世的价值,值得它的主人为之自豪,并与全人类分享。它的精神内涵是:阳刚、忠诚、乐生、开放进取。
丽江学的大厦十分庞大,其内部结构在地理上呈江东、江西两大部分:江东部分以永胜、华坪、宁蒗三县为全部内容,主要受川西南社会历史之影响,并有中原文化的辐射;江西则指原丽江县全境,属云岭东北片区,与传统意义上的吐蕃与南诏之关系源远流长。在民族上,它以彝、藏、纳西走廊为背景,大抵呈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民族与汉族二元同构状态,并另有若干民族小板块穿插其间。在生产上,它的农牧并行互补之特征十分明显:汉族全部从事稻作农耕;而彝语支各民族大都从事半农半牧,并且农以旱地农耕为主,牧以全部定居畜养为特色。在宗教上,彝语支民族以巫教为基本并不同程度地吸收有汉、藏、西方宗教,而汉族则坚守佛儒道并举并局部接受西方宗教。在文化上,彝语支民族分别拥有自己的东巴文化与达巴文化、他留文化与毕摩文化、傈僳文化,同时不同程度地吸收有汉文化、西方文化;而汉族以汉文化为主,吸收有一定程度的西方文化。可以说,少数民族为土著文化的代表,汉文化则属明代以来的移民文化。从物质到精神、从形式到内容、从社会到文化、从行为到制度,它们既各美其美,又能同为一体,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共生态势,提供了构建丽江学的基础与可能。
面对如此丰富、复杂的丽江学历史文化事实,我们该怎样找到认识它的切入点?怎样对丽江精神进行揭示?怎样提炼丽江学的研究方法?关于这一切,何守伦、朱桂香、潘宏义先生以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作为突破口,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做了很精彩的回答,令一部貌似旅游文化读物的书籍承担起重要的学术责任。可以这样说:《丽江旅游文化》除描绘“丽江文化”全像外,不仅为丽江旅游提供了最完整、真实、可信的指南,而且还为丽江学的创建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对此,我们不能不表示崇高的敬意,并表示热烈的祝贺!
限于自己的才力,这里只能提以下几点建议于著者以资参考,使之以更好的形态服务于丽江的旅游、文化、学术事业:一是有关数据最好使用最近两年内的;二是对土司的介绍还应扩及高氏土司、阿氏土司;三是应加大华坪历史文化分量;四是白族可在第四章中单独立一节;五是对纳西族分布区的表述应更宏观(包括四川、西藏、迪庆、大理、怒江部分地区在内);六是玛卡、红A等新产品似应见诸“特产风味”中;七是第六章应注明有关诗人、作者的民族族属。
2011年4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