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年间的美国电影与中国 - 探索民国时期美国电影与中国关系

民国年间的美国电影与中国 - 探索民国时期美国电影与中国关系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我们追溯到将近100年前,美国电影是什么样子,而当时的美国电影又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那我们接下来就言归正传,请汪朝光先生给我们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民国年间的美国电影与中国》。当然也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比如在1949年以后,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电影是没有在中国大陆放映过的。据我所知,在1949到1979年期间,中国大陆大概就放映过一部美国电影,叫《社会中坚》。

民国年间的美国电影与中国 - 探索民国时期美国电影与中国关系

汪朝光

1958年出生,籍贯江苏。1982年获得了南京大学历史系的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得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历史学硕士学位,现在担任民国史研究室的主任。著作包括《民国影坛纪实》、《民国影坛》和《谈将军张治中》等等,还有很多论文,如《泛政治化的观照——中国影评中的美国电影》、《30年代初的国民党电影检查制度》、《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市场研究》、《好莱坞的沉浮》、《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境遇研究》等等。

曾子墨: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在这100年的漫长时间里,中国电影人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而同时,中国的电影人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际电影界的豪华盛宴当中。特别是受到了好莱坞的影响,中国内地最近也出现了很多大制作的电影。如果我们追溯到将近100年前,美国电影是什么样子,而当时的美国电影又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就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汪朝光先生。

汪先生,既然今天我们的这个演讲也是和电影有关,所以我想知道,您是不是自己特别热爱看电影,特别喜欢电影?

汪朝光:是啊,也许我还算是一个,用现在时髦话说是电影粉丝这一类。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看电影,追溯久远的话是“文革”时期,那时候我家还下放在江苏农村,当时我们都是看露天电影,现在的新一代可能很少有这样的记忆了。看电影的习惯就一直保持了下来。到现在为止,我每月还会在电影院看两到三次电影,当然,还有很多的电影是通过看影碟来进行的。

曾子墨:喜欢电影什么呢?

汪朝光:电影就像你刚才说的,可能是一生的一道盛宴啊。当你坐在非常黑暗的影院里的时候,你会忘记其他所有的事,沉浸在电影之中。当然我说的可能是比较纯粹的一种观影的感受,比如说看了波兰斯基拍的美国电影《钢琴师》,就会让我们非常深刻地了解到犹太人当时的境遇,这样的感觉,即使你看了许许多多著作也不一定能够体会到。

曾子墨:那个时候的老电影给您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部呢?

汪朝光:许许多多电影都会留下很多的印象。其中有一部电影,北影的谢铁骊导演拍的——《早春二月》,我觉得是非常美丽的一部电影,印象非常深刻。

曾子墨:为什么这么觉得呢,觉得它美丽在什么地方?

汪朝光:我觉得它有一种非常深入人性的优雅,一种非常精细的描绘。包括孙道临和谢芳两个人的表演,我至今都认为,谢芳是中国1949年以后新一代演员里少有的,能够体现女性的心灵的,这样一个演员。当然,孙道临演的知识分子的角色也是有口皆碑。我记得有一个情节,他们两人在河边漫步,在盛开的桃花树下慢慢走过的时候,孙道临说,我是一只孤雁……那个场景确实非常优美,可以让你领会许许多多心灵的感悟。

曾子墨:现在可以看电影的机会多多了,那么您现在最喜欢看的是哪种风格、哪种类型、哪个国家的电影呢?

汪朝光:以我现在的观影感受,我觉得不一定局限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具体的类型的影片,就是说凡是好的,能够感动我心灵的影片,我都喜欢看。可能我这人比较感性,通常我看电影的时候,在电影院里,有时候还会潸然泪下。所以我觉得,看电影一定要到电影院里去看。因为你在家里看影碟,你一定是倚在沙发上,泡着一杯茶,随时来个电话,这样观影的感觉就被中断。只有在电影院里才能……

曾子墨:沉浸在其中。

汪朝光:啊,非常静穆的环境之下,你会感受到一种艺术的魅力。

曾子墨:您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啊,后来看了这么多电影,让您流了眼泪流得最多的电影是哪部?

汪朝光:这就很难说了。比如说我看《钢琴师》,我就会流眼泪,包括看很多战争影片。比如我看过苏联的战争影片《莫斯科保卫战》,它写到一个苏联英雄,叫加夫里洛夫。他一个人在布列斯特要塞里坚持了一个多月,最后被抓住了,但是他没有死,他非常幸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活下来了,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我记得一个场景画面里是加夫里洛夫的一个巨幅头像,配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有磁性的旁白,就是加夫里洛夫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我当时就潸然泪下了。

曾子墨:热泪盈眶。那您这么热爱电影,为什么当年考大学的时候,没去考电影学院,反而是学了历史呢?

汪朝光:我也热爱历史啊,我考大学的时候是1977年,那时候,从我们个人来说,根本就不知道有电影学院这样的行当,我考大学的时候,除了历史专业,我曾经还想考的就是北京广播学院。

曾子墨:觉得跟电影稍微还挨点边,是吗?

汪朝光:没,没有。我当时觉得做一个播音员就非常有意思啊,每天可以听到他的声音。当然了,北京广播学院招生,它要求在县城里报名,我就没有报,所以我报的三个大学全是历史系,因为我本身确实也热爱历史。

曾子墨:不过,您现在从事的研究,正好是把历史和电影结合在了一起啊。那我们接下来就言归正传,请汪朝光先生给我们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民国年间的美国电影与中国》。

汪朝光:谢谢主持人,也谢谢在场的各位同学。大家知道,今年是中国国产电影的百年纪念。1905年中国制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从1905年中国制作了第一部国产电影,一直到1949年,在4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拍了有一千多部、将近两千部电影,也有非常多的观众。所以我觉得近代中国的电影并不是很落后。比如1895年电影在巴黎第一次上映,第二年,就是1896年,电影就到了上海了。而在上海第一次放映的美国影片是1897年,所以这个速度其实是非常快的。比如说我们后来看的《乱世佳人》这样的电影,他们可能在当年就看过。当然也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比如在1949年以后,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电影是没有在中国大陆放映过的。据我所知,在1949到1979年期间,中国大陆大概就放映过一部美国电影,叫《社会中坚》。严格说起来,它还不能算真正的美国电影,它是一个独立制作的、反映美国工人罢工的影片,大概在1957年还是1958年的时候上映过,大概这是唯一的一部美国电影。后来大家也就知道了,是1979年以后,中美建交之后,美国电影又开始回到中国。那时候我还在南京大学读书,我看的第一部美国电影就是《车队》,然后是《未来世界》,一个科幻片。《车队》是一个类似于公路警匪片的电影。到1994年之后,美国大片开始进入中国,大家对美国电影就非常熟悉了。

《定军山》剧照

美国电影自从产生之后,开拓市场就是美国电影最最重要的方面。因为电影就是一种商品,电影只有有市场,有观众,才能有回报。这样大规模的工业性的投资,只有通过观众的买电影票、看电影这样一种行为才能得到回报。所以美国电影工业自从开创之后,就非常注重对外的这种市场扩张。最早的时候,在中国上映的是法国电影,因为法国是电影的发明国,它的电影工业相对也比较发达。但是这个情况,在1910年代以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对欧洲各个国家有非常大的影响,美国电影就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进入中国的大部分就是美国电影了,一直到1949年,大概在30年的时间里面,美国电影可以说是进入中国市场最多的外国影片,也可以说进入中国市场90%左右的外国影片都是美国影片。这是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

美国电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入中国的?它进入中国的一个基本方式,就是我们所谓的这种拆账制的方式,实际上它是一种票房分成制。比如说按事先的合同规定,可以说60%的票房利润是归发行方,那么40%可能归了放映方,它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的。它不是采用买断制的方式。

在1994年之前,为什么美国大片不能进入中国市场?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一直不接受这种分成制的方式,我们采用的都是买断制,而买断制对于美国公司来说,它就认为不合算,就是当你花十万美元,或者一百万美元,你买断那部电影,你放电影的利润跟它就不能挂钩,所以在这方面,倒是1949年以前这种美国电影进入中国的方式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比较符合电影工业自身的特性。因为电影,我想跟许多其他的文学艺术领域不太一样,当你写小说,创作音乐,制作绘画的时候,你基本上是一个个体行为,而电影基本上是一种大工业的产物,它有许多科技的要求,是一个团队创作的结果。这就需要花更多的钱,那么这样的钱是需要回报的。所以这样一种方式,在我看来,它是比较符合市场经济的一种运作方式,它既有利于制片商,也有利于电影的发行商,而且两者之间基本上可以形成一种比较良性的互动。当一部电影拍得好,有观众看的时候,这个电影院就可以把这样的信息反馈给制片商,那么制片商就可以拍更多这样的影片。双方通过这样比例分成的方式,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双赢,各自都可以得到他的收入。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说大概有几千部的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各大城市的电影市场上映,而且说基本上是一种同步上映的方式,即使中国观众了解到了最新的电影潮流,也使美国电影商可以在中国挣到他们应该挣到的利润,这是美国电影进入中国的一个基本的情况。

第二个方面,我希望跟大家聊一下的就是美国电影进入中国的阻力问题。因为一说起美国电影,现在很多人,包括很多研究者都有一种误解,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说法就是,美国电影垄断了中国市场。其实在1949年以前,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为什么呢?因为美国电影作为一个外国电影,它进入中国,事实上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阻力。第一点在经济上。在1920年,在上海的头等影院看一场美国电影,票价是一块五毛钱(银元)。一块五毛钱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说可以买23斤大米。那么当时上海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准是多少呢?月收入水准大概是15块钱,平均工资水准,就说你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可以看十部电影。这样一种情况就注定了看美国电影不可能是一般百姓的行为。有时候你也可以跟我们现在的情况做个比较。看一部美国大片大概需要60块钱的票价,单间不算啊,60块钱票价。我知道现在北京许多超市、工厂的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水准大概也就是800块到1000块钱,所以以60块钱的票价,大概他也只能买10张到12张电影票。所以这也是现在电影院不能接近大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只能是有相当收入水准的人才能去看美国电影,事实上这是一个阻力。

第二点就是一种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个对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也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在有声电影出现之前,进入中国的都是无声电影,这样的电影都是靠打字幕的。那么有声电影进入中国之后,电影对白是完全没有翻译的。所谓译制片,基本上是1949年以后才有的概念。打字幕的影片,当你边看字幕,边看影片的时候,它一定会影响到你的理解力。再者,如果没有文化水准,他对外国这种文化背景完全没有了解,因此他也不太可能理解外国电影中的事物。比如说我们在“文革”时期看电影,后来大家就编出民谣来,叫“越南电影是飞机大炮,朝鲜电影是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是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是莫名其妙”。为什么说它莫名其妙?其实它不是真的莫名其妙,因为它里面有许多回忆的场景,有许多闪回的镜头,一般农民百姓确实看不懂,当时确实就有这样的情况。那么这两点重要的原因,事实上使美国电影基本上局限在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局限在上海。为什么这么说呢?上海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上海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侨民,上海收入水准高的人相对比较多。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白领阶层相对比较多,具有小资情调的人相对比较多,所以这些人构成了观看美国电影的主力军。还有很多时候,看电影它不完全是一个单纯的观看电影的行为,它有许许多多文化的意蕴。如果以当时上海的情况来看,比如像大光明、国泰电影院,即便用今天的标准,这样的电影院也还是非常好,非常豪华。因此跟中国传统剧场的非常嘈杂、非常混乱的情景有非常大的区别。如果大家听过侯宝林先生说的相声,就知道中国传统剧场怎么回事。拧个手巾把,隔着多少人就扔过去了,然后到处嗑瓜子、聊天。这是中国传统剧场。所以很多人就愿意到放美国电影的首轮剧院里,它体现一种高人一等的生活,高雅的生活。比如说要懂一点英语,衣着要讲究,甚至有的剧院还规定不能吃大蒜。为什么呀?你吃大蒜就有蒜味儿啊,你在影院坐着,就会引起一些士绅、小姐们的不满,所以很多时候它是一种交际的场所。所以应该这么说,美国电影进入中国之后,基本上还是局限在中国的沿海的大城市,尤其是上海。以我现在接触到的资料,很多时候你进入内地的中小城市,放映美国电影的情况就非常少。在广大的中国乡间,几乎没有美国电影在上映。(www.xing528.com)

我曾经看到的资料就是,你像安徽的合肥,按理说它也是一个内地的所谓中小城市。它在1945年到1949年期间,两家主要的电影院就没放过一部美国电影。同样,比如在我的家乡南京,离上海也不过300公里,那么在同一时刻,上海的40家电影院里可能有20家在放映美国电影,但是在南京呢,我看到的材料,比如八家电影院,可能只有三家或者两家在放美国电影。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到,中国地域广大,在这样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下,美国电影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局限在沿海的大城市,这是我想说的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我想介绍给大家的,是美国电影进入中国还遇到政治的阻力,或者说制度的阻力。怎么说呢?就是美国电影从进入中国之后,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正规影评或者在知识界,它很多时候是一种负面的感受,这种负面的感受来自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什么?就是邪恶。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美国电影是邪恶的呢?它源于美国电影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那时候美国拍了很多连集的侦探片,比如说系列的侦探片。这些侦探片在上海放映之后,刚巧那一阵子上海租界的发案率在飙升,因此很多人认为,是因为看了电影,使得很多年轻人不学好,去作案,所以美国电影就给人一个邪恶的印象,就是美国电影很糟糕,教唆人犯罪这么一个印象。

1946年《申报》上的一则广告这样写道:今天两院同映《亡命之徒》,连映连满,盛况空前。练绝技、劫银行、别爱侣、救义友、冲监狱、大决斗。万马奔腾的大场面,紧张刺激的大枪杀。

还有电影《谍网情鸳》的广告语写道:身入重围,魂灵飞上半边天。直闯虎穴,众贼徒一网打尽。

第二个印象是什么呀?美国电影是色情电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这跟中外文化的差异是很有关系的。我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欧美电影,欧洲电影和美国电影,事实上跟欧洲电影比起来,40年代以前的美国电影是非常干净、非常严谨的电影。欧洲人讽刺当时的美国电影为长不大的孩子,说美国电影没有用一种成年人的心智去领会复杂的人间情感。所以当时美国也有严厉的检查制度。

当时美国有个著名的检查法典,叫《海斯法典》。《海斯法典》里有明文规定,任何接吻镜头不能超过30秒钟,所以有的美国制片人为了规避这样的镜头,就先拍接吻,等到28秒的时候,然后摄像机转一下,转到他的背部,两个人没在接吻,然后再过了5秒再转过去,这个是制片商的花招了,当然。总的来说,以我有限的电影史经验,好像在1951年,马龙·白兰度和费雯·丽演的《欲望号街车》之前,美国电影几乎很少接触性这样的主题或者复杂情感的主题。所以美国电影很干净。但是为什么给中国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色情的印象?就是它文化背景还是不太一样。美国电影里许多美式的,比如说歌舞的镜头,还是容易被很少见到这些镜头的国人,就是成天看到穿长袍马褂的国人理解成是色情。还有很多时候是影院老板的噱头,我举一个例子,《一夜风流》是美国著名影片,克拉克·盖伯演的,30年代得过五项奥斯卡奖。它讲的是素不相识的男女两人在旅行途中发生的一段美好爱情故事。它的英文原文叫《It happened one night》,直译就是发生在一夜间。结果被我们影院老板翻译成《一夜风流》。“风流”这两个字在汉语里是比较暧昧的,比较容易联想到坏的方面,而很少会联想到好的方面。所以你看,当时大量很多的影片,就被翻译成这样的名字,比如说《春水情波》。当然也有许多今天看来翻译得很好的、很经典的片名,比如说《魂断蓝桥》、《翠堤春晓》就翻译得非常好。但是如果你经常看到像《春水情波》这样的名字,你就会认为,这美国人怎么成天在发情之中啊!所以他就留下美国电影是色情电影的印象,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是第二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第三方面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就是辱华,侮辱中国。为什么呢?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美国确实拍过许多中国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反映的中国人的形象,在银幕上都是戴个瓜皮帽,留一个长辫子或者有个小脚,随地吐痰,形象很猥琐。这样就被中国人以为,你看,这不是在侮辱中国吗?还有许多时候呢,这当然是玩笑话,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移民绝大多数是广东、福建人,它只能找广东人来拍电影。我当然没有任何贬低广东人的意思,但是广东人跟北方人的高大、伟岸比起来,总是稍微矮小一点,比如颧骨突出一点,诸如此类。所以这个形象就使很多中国观众非常不满意。大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外国影片把中国人描写得好像到处是抽鸦片的,或者是随地吐痰的,这些形象大家不能容忍。所以,邪恶、色情、辱华这三大主题,就构成了许许多多中国人对美国影片的负面印象。而有这样负面印象的中国人,相对来说都比较有知识,有文化,有一定的层次,因此他们就会提出非常强烈的要求,美国电影应该查禁,或者应该检查。这样的要求,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因为北京政府它没有一个非常集中的中央权威,所以它不太能够具体实行这样的检查制度。但是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就不太一样,国民党政府基本上具有一定的中央权威,另外国民党也提倡所谓“三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它也希望建构一个有利于国民党统治的这么一种国家的认同,所以在国民党政府时代,它有一个比较严格的电影检查制度,而这种电影检查制度检查的重点之一,就是美国影片。所以在1931年,国民党电影检查委员会成立之后,美国影片进入中国就受到检查制度的影响。那么检察官如果认为你的电影是侮辱中国的,那么就会禁止你的上映。比如认为这电影是有许多不良镜头的,就会在剪掉这些镜头之后再让你上映。这种检查制度还扩展到对美国制作的影片也需要一个事先的审查,比如我们大家知道的美国作家赛珍珠,赛珍珠写的小说《大地》,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大地》在拍成影片之前,它的剧本就受过中国方面的检查,剪掉了许多当时认为不利于中国的镜头。后来据美国史家的研究,《大地》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部在拍摄之前就和外国官方达成协议,需要接受检查的这样一部影片。由于这些方面的影响,美国电影进入中国不可能完全通行无阻,这是我讲的第三方面的情况。

那么第四方面,就是当时电影人对美国电影的反应。这通过这些电影人写的影评反映出来。电影人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实际上他们非常注重吸收美国电影的艺术表现的手法,在这方面美国电影应该说确实有它的长处,因为美国电影非常注重市场,它是一个工业化的产物,那么它这个商品,就必须得到这个市场的认可。所以它每一个情节都有精心设计,非常能够吸引观众,所以这一方面,中国电影人非常注重吸收美国电影的艺术和技术的技巧和制作方法,所以基本上在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受美国电影的影响还是最大,也最深,包括中国左翼电影。左翼电影的领袖人物夏衍就说,他们的左翼电影制作者都非常看重美国电影,非常愿意从美国电影里学习它的一整套的表现方法,包括他本人在内。所以这是中国电影人对美国电影的一种反应。这是上面向大家介绍的几个大的方面的基本的情况。当然如果我们做一个小结的话,那么在以往的话,我们对美国电影基本上是有比较负面的评价和批评,其中三个因素就是,他们认为美国电影,第一,在中国赚取了高额的利润。第二,传播了不正确的思想意识。第三,阻碍了中国国产电影工业的发展。但是经过这十几年以来的研究,情况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在我个人看来,上述三方面的情况可能或多或少是存在的。比如说第一点,以现在这样一种市场经济下的商业行为,只要它是一个合法的电影放映,电影产业,它赚取的利润就是一个正常的利润,所以这方面不应该引起过多的非议。

第二,说它传播了不正确或者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它可能有些是这样的,但是也不尽然。从当时的观点来看,许许多多美国电影也是传播了非常正直、正确的意识。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电影,这个思想意识本身,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发展的。所以我们今天经常会说这四个字:与时俱进。所以不能用一个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当时的情况,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过去对它的批评是阻碍了中国国产电影的发展,其实你从中国电影史本身来看,这个论断基本上是不成立的。因为中国国产电影工业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有它两次发展的高峰。一次就是1926年到1936年这十年期间,一次就是1946年到1949年。那么我们会发现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1926年的时候,中国的国产电影的产量已经超过100部了,100部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当时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只有美国和法国的电影产量超过100部。所以就电影工业而言,在1926年的中国实在不能算是个非常落后的工业,甚而至于是世界前三名的工业。那么1946到1949年的情况是什么一个情况?国共内战,政局非常动荡,经济很萧条,有恶性通货膨胀。可是就在这样非常动荡的情况之下,中国国产电影迎来它的第二个高峰。包括我们今天看的许许多多的非常经典的中国影片,像《一江春水向东流》,像《小城之春》这样的影片,都是在这阶段拍出来的。所以电影工业自然有它自己的发展脉络。我看到的资料就是,当时中国私营电影公司的老板,他们就不认为美国电影阻碍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相反,他倒认为是一种刺激,可以使中国吸收到更先进的制作理念或者艺术方法,可以拍出更多更好的国产电影。

1946年由中央电影摄影厂出品,吴永刚编导,刘琼、秦怡主演的《忠义之家》,当年大光明影院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是,巨片与众不同,到处轰传到处赞美,客满一月,当然不凡。还有吴祖光编剧、洪谟导演的历史片《文天祥》;再有由周璇、白云合演的《三笑》;沈西苓导演,赵丹、白杨主演的《十字街头》;阮玲玉主演的《神女》等等,都成为当年百姓竞相争看的影片。

当然了,我说到1945年到1949年这一段中国国产电影工业的发展,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票价的相对下降。在战前,中国看一部电影,尤其看一部美国电影,票价相当于买23斤大米。但是到了1946年、1947年的时候,看一场美国电影的票价已经下降到只能买3斤大米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通货膨胀。本身通货膨胀它是个坏事,但是它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呀?就是电影票价上涨的幅度,相对来说远远低于大米这些日常必需品的上涨幅度,使得电影票价的相对价格在急剧下跌。所以这也是使得1945年到1949年这一阶段中国电影观众人数飙升的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所以以我现在看到的资料,在1948年是上海电影观众人数最多的一年,这一年上海电影观众大概接近4000万人。说句实在话,去年上海的电影观众有400万人我都怀疑。4000万人是什么概念?当时上海600万人,平均每个上海人当时每年要看将近7部电影,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这跟电影票价下跌实际上有非常大的关系。那么电影票价下跌同时又带来一个什么结果?就是因为大量的普通人去看电影,他们不习惯于看美国电影,他们更习惯于看中国电影,所以相对来说又刺激了国产电影的发展,这是我说的题外话。

回过头来还是说刚才的那几点,就是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民国年间的美国电影基本上还是传播了一种与我们不一样的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可能跟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基本上不能用一种非常负面的评价去论断,另外也不能说它完全阻碍了中国国产电影工业的发展。所以在我看来,美国电影在1949年以前,在中国市场的放映,基本上还是有它正面的积极的意义的。这是我希望向大家介绍的一些主要的看法和内容,也希望能有机会和大家有所讨论,谢谢大家。

曾子墨:好,谢谢!这边有一些网友向您提问,希望能够就美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的情况和您交流。第一位网友叫做“投身好莱坞”。他说,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不能够放映更多的美国电影,而是每年都要有一定的数字上面的限制,如果说和1949年以前的中国相比较的话,当年您所说到的那些文化方面的因素,很多今天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了,那么今天美国电影受到限制更多的是政治因素导致的还是经济因素导致的?

汪朝光:我想这里面可能有许许多多方面的原因,我觉得现在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美国影片进入中国呢,以我看来可能主要还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比如说我们的电影主管部门,它可能不愿意更多的美国电影进来再占领更大的中国市场,因为国产电影事实上已经被挤压到市场非常狭窄的地步,如果有更多的美国电影进来,那么可能会影响到大家观影的口味,这种口味更单一,因此大家就更习惯于美国影片。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像我女儿这样的,你要问她到餐馆吃饭吃什么,到哪里去呀?永远说麦当劳。在我看来,麦当劳有什么好吃的呢?垃圾食品啊!但是不,她可能是一种习惯,一旦养成那种习惯之后,她的口味可能很难改变。所以我觉得主管部门是不是有这一方面的考虑。我倒是觉得现在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政治方面的阻力并不是很大,因为事实上美国电影也没有多少政治,以我们看来的政治电影,它基本上还是一个商业电影。

曾子墨:这位网友的名字叫做“李小龙的传人”。他想请您来比较一下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和今天的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电影检查制度对于电影业的繁荣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汪朝光:其实任何国家的电影可能都有一定的检查制度。比如说美国当年也有检查制度,当然它这种检查制度相对来说是比较行业性的或者软性的。那么我们的检查制度可能相对是比较政府性的,或者硬性的。在世界范围内,德国、日本、苏联或者中国,像这样的国家在1949年以前采取的是国家检查的这么一种方式,而在美国、英国、法国这样的国家,可能它采取的是一种行业检查的方式。但是这种检查的标准可能也有一些区别。它们的标准可能更多地局限于道德方面的内容。中国的检查标准可能会有些政治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当年国民党的电影检查制度不能违反“三民主义”,这是它立国的一个原则。如果说到两个时代的差别,我倒觉得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别,就是在国民党时代的电影检查制度是非常严密地检查,查禁武侠电影。要用今天的眼光来说,你都不能想象,今天这个飞檐走壁在大陆银幕上到处都是,那么当时它是非常严格地检查武侠电影。

这当然有它的背景,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武侠电影曾经一度非常流行,它拍的影片大部分是武侠影片。第一方面它拍多了之后就粗制滥造,大家就觉得不上档次。第二方面,也像我说的,它可能带来一些社会后果,比如当时有人说,小学生看了电影就开始模仿啊,去出家当和尚啊,或者飞檐走壁啊。所以后来的这个检查制度,对武侠电影有非常严格的检查。事实上30年代以后,武侠电影在屏幕上相对的数量就少了许多。当然,在1949年以后,我们拍的武侠电影也不多,至少我知道在1966年以前,唯一一部带有武侠电影性质的就是上海拍的电影《飞刀华》,《飞刀华》里有杂技艺人用飞刀的镜头,当时有些小学生看了之后,确实有模仿的。据我所知,这部电影以后就不让上映了,就是避免带来这种不利的影响。但是我基本上还是认为,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之下去创作的,我们不能苛求这个环境,而是要发挥我们自己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举一个例子来说。苏联也有检查制度,而且有非常严格的检查制度。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苏联电影是世界上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电影,有一部非常感动的苏联影片,我每一次看都禁不住潸然泪下,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中的五个女兵表演得是那么感人。所以我觉得人不能单纯抱怨一种体制,而应该在一种体制之下发挥你的创造力。单纯抱怨一种检查制度,可能是一种偷懒的方法,是一种忽视自己艺术创造力的方法。

曾子墨:好,谢谢您和我们的网友进行交流。接下来,请现场的各位同学看看有什么样的问题。

观众:汪老师,您好!我是北大艺术学系的同学。我今天有一个问题想和您商榷,就是我觉得您对好莱坞的看法,是不是有某种矫枉过正之嫌?我觉得好莱坞电影不管怎么说,它毕竟还是文化上入侵中国的一个方式。我觉得基本的定位还是这样,它从来都是在宣扬它自己的那种文化,比如说您讲它放的电影,比如说二战之后它放过什么《轰炸东京》、《血战巴丹岛》,这些电影都是在为它自己的抗击法西斯这种意识形态做合法化的宣传,而不完全是非常慷慨的来向你落后的中国人来宣扬他们的那种先进的文化,我觉得好莱坞从来都不是那样,从来都是要攫取最大的利润,这没有问题。而且我觉得您刚才提到说,中国在电影上并非一个弱国,我觉得这一点我也有想法和您商榷,就是您单从数量上去判断这一个国家是否是一个电影强国,这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因为在20年代、30年代,有很多的“一片公司”,它拍完一部电影就再也不拍了,就倒闭了。这样的公司即使它拍出一部影片来,并不说明中国整个的电影行业如何。而且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一战以后,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在这个背景下,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有非常强大的资金支持。虽然中国电影可能有很多作品拍出来,但是相对于一个强势的工业在背后支持,中国电影业当时相对还是非常弱小的。所以我觉得时至今日,它应该有一个更明确的性质,它不光是像您说的那几个不是小结的小结,我觉得它还是一个强势的资本主义来对一个落后的国家——第三世界国家来攫取资本的一个行为,它不光是一个商业利益的行为。谢谢您!

汪朝光:其实我也并不认为好莱坞电影是一种非常慷慨的、无偿的或者是一种慈善的行为,它确实是一种赚取利润的产物,这个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它宣扬的确实是美国的国家意识。我记得两个月前,我在上海和平影都,那儿有一个最大幅的IMAX荧幕。我在那里看了一次《阿波罗13》,《阿波罗13》最令人热血沸腾的镜头,就是美国航天局的负责人在那里斩钉截铁地说,因为“阿波罗13”要回不来了,有我们美国人在,就不能让任何美国人在太空里。当然你看,它永远强调的是美国人。包括《拯救大兵瑞恩》,包括好多电影,所以这方面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我觉得我们可能没有分歧意见。我刚才说的只是当时人对它的三个定位,可能有它不完全切合实际的方面,但是并不代表美国电影就是一种慈善的产物。但是您说要做一个性质的结论,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之间稍有区别的地方。从我们历史研究的行当出发,我们好像不再单一地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定性式的结论,我们更愿意给大家提供一些史实,以及包括比如我说了三点是我个人的分析。因为结论这种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可以有我的结论,你也完全可以有你的结论。但是历史事实本身,可能它是单一的、独一无二的。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可能跟你有一点区别。我始终认为我们对1949年以前中国国产电影的地位是大大低估了。不错,您说得对,数量并不完全说明问题,但是我觉得数量也说明一定的问题。试想在当时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能够年产100部影片以上,那么即便它是“一片公司”,它毕竟拍出了这么100部影片。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100部影片没有踏出国门,基本上是中国观众在收看。但是我还是觉得100部影片这个事实本身,还是表明中国电影工业它自身的地位。再比如,我们说美国电影如此强势,就像我刚才说的,其实从20年代国产电影兴起之后,一直到40年代,在每一个时段,在中国的大城市里,我们且不说乡间和中小城市,都在放映相当数量的国产电影。非常沮丧的是,今天我们都几乎没有这个渠道去看国产电影了,除非少数像《无极》这样的影片,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依靠影碟。那么还有很多时候,没有影碟的国产电影可能自生自灭。连我这样的狂热的电影粉丝都很少能看到,我就不说其他人了。所以我想,当然这是自卖自夸了,我是在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的电影工业,所以任何国产电影只要在电影院放,我觉得好看的,我都要去买一张票看一看。谢谢。

曾子墨:好,那我们再看看其他同学。

观众:您好,我是2003级的硕士生。想问您一个问题,就是我的舍友昨天下午去看了一场《无极》之后,回来就开始在电脑上写了个影评,说是将会发布在某媒体上面。不知道汪教授对影评人、对电影文化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到底他们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影响民众的收看倾向,或者说他们怎么样能够影响电影的发展?谢谢。

汪朝光:说到这里,我又是非常沮丧的。我觉得现在中国的影评人对电影基本上没有影响。第一,我也经常关注一些传统的传媒,就传媒,我发现很少有这种固定的、或者定期的影评类的文章。第二,即便看到这样的文章,我们可能也不以为然,也不会因为某人推荐我们去看《无极》,我们就去看《无极》了,相对来说可能大家互相之间的这种口碑比看影评更重要。但是我知道,在西方世界,影评人确实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即便是我个人经历,比如我在美国的时候,我确实就比较关注《纽约时报》的影评,因为它每天都有。它说的影片的好坏,我可能会注意到。它推荐的影片,我可能会去关注,会去看一下,这里面有个原因,当我们去国外的时候,我们可能对它的情况也不太了解,所以有时候会依赖于看影评。当我们处在自身这样一种母语环境之下的时候,我们可能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自信,觉得电影的好坏我看了就知道了,轮不到你来说,所以也可能对影评人就不那么重视。但是至少现在的中国,确实没有这种权威性的,能够引导我们观影趋向的这样的影评人,我觉得没有。

曾子墨:好,谢谢!我们最后一分钟的时间,看您还需要总结什么,说些什么,给您今天的演讲做个结束语?

汪朝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也希望这样的研究或者我们学人的研究,能对现在的中国的电影工业,或者现在我们谈论的美国电影与中国的关系,有一些有益的启迪或者启发。就我个人来说,我也由衷地希望中国的国产电影工业能够有一个更大的、更好的发展。

曾子墨:的确,像汪先生刚才所说的这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电影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00年的道路。与此同时,美国电影在中国,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的确,回顾民国之前,美国电影是如何进入中国市场的,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国人,还有中国电影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于今天的中国、中国社会和中国电影,也同样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再一次感谢汪朝光先生,也感谢今天我们在座的北京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下周同一时间,《世纪大讲堂》我们再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