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台湾经营多年的郑氏后裔,清朝政府最初的想法是进行招降,采用和平的方式完成国家统一。所以康熙即位之后,清朝政府便派出大臣同台湾的郑氏政权进行谈判,前前后后历经22年,总共举行了九次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等待多年之后,康熙皇帝的耐心最终被一点点耗尽,下定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决心。
既然要武力统一台湾,那么任用善于打海战的大将是必不可少的,而清军在陆上作战虽然勇猛,但海战却没有多少经验,将领中擅长海战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正当康熙皇帝为此头疼不已时,施琅和郑成功决裂,向清政府投降,成了康熙皇帝武力统一台湾的左膀右臂。
施琅
施琅原本是郑成功父亲手下的大将,之后随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投降了清军。后来郑成功举起了反清大旗,施琅带着弟弟又投到了郑成功手下,由于才干超群、作战勇敢,没过多长时间施琅便成了郑成功手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施琅个性极强,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恃才傲物的他同年轻气盛的郑成功之间经常因为某些问题发生冲突。后来施琅因为反对郑成功由岛屿转向大陆的作战方针和强行向当地老百姓征缴粮饷的做法,和郑成功闹得非常不愉快。
晋江施琅靖海侯府
后来施琅手下有一名触犯了军法的标兵,害怕被施琅处死,便投奔了郑成功,寻求庇护。郑成功将这名标兵提拔为自己的亲随,走到哪带到哪。施琅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便派人找了个机会将那个人捉了回来,将其脑袋砍了下来。郑成功大怒,觉得施琅这样做是公然挑衅自己,便派人将施琅还有他的父亲、弟弟全部抓了起来。没过多久,施琅找了个机会逃了出来,躲在了副将家中,想要向郑成功求情,化解自己和郑成功之间的矛盾。郑成功非但不接受调停,还派人去刺杀施琅。最终刺客没能得手,郑成功便将气撒在了施琅父亲和弟弟身上,将他们杀了。施琅听到父亲和弟弟被杀的消息,对郑成功恨之入骨,发誓定要报仇雪恨,于是便再次投靠了清政府。
平定台湾图(局部)
与此同时,郑成功率兵收复了被荷兰侵略者侵占的台湾岛。在台湾岛,郑成功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反清复明”,但是这位胸怀大志的英雄将领英年早逝,没能完成这个梦想。郑成功死后,郑氏集团内部权力争夺加剧,在台湾的郑军将领拥护郑成功的弟弟郑袭继承王位,但是在厦门的郑军将领却推举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继位,双方各不相让。之后郑经运用手段平息了内部矛盾,掌握了郑氏集团的大权,继承了郑成功的王位。但是郑经却背叛了郑成功“反清复明”的路线,宣称台湾远在海外,不属于中国,妄图永久割据海外。
郑经想要和清政府长久对峙,自然引起了清廷的关注。当时已经任福建水师提督的施琅建议清政府趁着郑氏集团内乱元气大伤、郑经立足未稳之际,攻占金门和厦门。清政府采纳了施琅的建议,让他同总督李率泰以及靖南王耿继茂一起剿灭两地的郑氏军队。一仗打下来,清军就将金门和厦门攻占了,将郑经驱逐到了东山岛。后来施琅又率领军队收复了东山岛,将郑军在福建沿海经营了20多年的据点一一拔除。施琅觉得机不可失,应该趁着己方军队士气正盛、敌军军心不稳的时候进军澎湖,收复台湾岛。康熙皇帝觉得有道理,便任命施琅为靖海将军,让他负责沿海水师,寻找机会向台湾进军。
台湾海峡季风特点
台湾海峡季风交替明显,频繁的偏北风非常强劲。每年10月到次年4月以东北风为主;6月到8月以西南风为主。台湾多台风,且经常伴有暴雨,造成水位变化剧烈,对沿岸侵蚀很强烈。
随后,施琅率领清军水师浩浩荡荡向着台湾岛驶去。冬天偏北风正盛,船队一路前行,不料突然遭遇了台风,船队顿时陷入风雨恶浪之中。施琅虽然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但也不能对抗这种大自然之力,只能命令船队掉头返航。第二年,施琅又两次率领水师攻向台湾,但都因为遭遇到台风无功而返。
三次出征未果,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引起了朝廷中许多大臣的非议,特别是那些满族官员对施琅意见很大,甚至有人认为他只是在做样子,并不是真心想进攻台湾。之后的几年里,清廷中主张对台妥协的声音慢慢地压过了武力征讨的声音,那时候康熙皇帝还年幼,未曾掌权,尽管他认同施琅武力攻台的主张,但是却无力左右政局。最终康熙听从了鳌拜等人提出的安抚台湾的意见,下令解散了福建水师,从此不再提武力攻台的事情了。水师解散之后,施琅被调到了京城,被任命为内大臣。在清朝,内大臣基本上就是一个闲职,这样一来,一心想要攻占台湾报仇雪恨的施琅郁闷不已。但是虽然当前局势并不乐观,施琅却没有气馁,他每天都会关注福建沿海的动向,认真总结前几次出师台湾无功而返的教训,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但是让施琅想不到的是,这一等就是13年。(www.xing528.com)
郑经
公元1681年,郑经去世,台湾岛内的政局一下子紧张起来,且郑经的儿子郑克塽还年少。而这个时候清朝已经彻底平定了三藩,康熙皇帝大大地稳定了自己手中的权力。福建总督姚启圣多次上书,极力劝说康熙皇帝趁着台湾郑氏政局不稳,武力收复台湾。随后,康熙皇帝采纳了大学士明珠的意见,决定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先文后武”,先派人招抚,假如招抚不成再使用武力统一。那个时候,台湾的郑氏政权只想保住自己在台湾割据的局面,在和清朝的谈判中,提出了“代代留守台湾”“绝不剃发”的要求。假如清政府答应了这些要求,那么台湾这块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领土,势必就会永远地和祖国母亲分离了。康熙皇帝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表示如果郑氏集团能够归顺清朝的话,可以仍然在台湾居住,但是必须成为清朝的臣民;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氏集团不满意康熙皇帝开出的条件,在多年的谈判中顽固坚持割据。眼看多年和谈一点效果也没有,康熙皇帝最终下定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
在福建总督姚启圣和内阁学士李光地的大力推荐下,施琅官复原职,被康熙皇帝重新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在施琅离开北京之前,康熙皇帝特意和施琅吃了一顿饭,席间对施琅语重心长地说道:“以武力平定台湾,整个朝廷只有朕赞同你的方案,希望你到了福建尽心而为,不要辜负了朕的希望!”施琅听了之后立即向康熙皇帝表了自己的决心,表示自己虽然已经62岁了,但是依然有力气在战场上厮杀,假如自己这次再无功而返,甘愿受罚。拜别了康熙皇帝,施琅便立即从北京出发,夜以继日地赶往福建,为进攻台湾做准备。到了福建之后,他一面加紧操练水师,制造军械,选调将领;一面派出精干人员搜集敌军的情报,制定进攻台湾的军事计划。
施琅收复台湾
有了前面三次无功而返的教训,施琅将选择出兵的季节、时间以及风向等条件作为重大事项,派出专门人员查阅台湾海峡的气候资料,并且进行了海情和风向、风力的实地观测。出发之前,施琅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但是在风向上却拿不定主意,手下将领争议很激烈。施琅认为台湾海峡高温多雨,特别是在偏南风向下,风速比较稳定,这有利于船队横渡海峡。最终施琅说服了康熙帝和其他将领,决定在夏季南风盛行时出海作战。
公元1683年,施琅率领水兵从福建东山岛乘船进逼澎湖,意图先占领澎湖,以之为跳板进攻台湾岛。施琅将首攻目标选在澎湖列岛是有原因的,台湾本岛比较狭窄,缺乏战略纵深,因而澎湖列岛就成了郑氏集团外围防御的唯一屏障。郑军主帅刘国轩对这一点认识很清楚,所以将郑军的大部分主力都摆放在了澎湖,在岛上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修筑了炮城,准备和清军决一死战。面对郑军的严防死守,施琅采取了非常灵活的作战方针,将水师分为三路,用左右两路军队在侧翼牵制,主力直捣郑军船队主力。经过七昼夜激烈厮杀,施琅率领大军一举攻占了澎湖列岛,击毁、缴获郑军大小战船将近200艘,共毙伤郑军12000多人,郑军在澎湖列岛的主帅刘国轩侥幸逃脱,带领残兵逃回了台湾岛。
澎湖列岛被清军攻占,台湾的大门一下子被打开了。郑氏集团败局已定,岛内人心涣散。有人主张立即投降保命,有人主张坚决抵抗,还有人主张带着军队乘船出海下南洋,跑到外国躲上一阵子。但是让郑氏集团惊讶的是,在澎湖列岛大获全胜的施琅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此安顿了下来,一面派人安抚当地的百姓,一面命人将那些跳水未死的郑军打捞上岸,连同那些被俘虏的官兵一起释放回了台湾本岛。施琅面对那些即将回到台湾的被俘士兵发表了演讲,说他绝对不会为了报私仇而滥杀无辜,不仅不会杀抵抗的士兵,就连投降的郑军他也不会杀。
澎湖列岛上的古建筑
在澎湖站稳脚跟后,施琅向康熙皇帝建议招降郑氏集团,争取和平统一台湾本岛,以便让台湾百姓免受战火之苦。康熙皇帝采纳了施琅的建议,郑氏集团眼看大势已去,施琅也没有杀害他们之心,也愿意归顺清朝。于是施琅率领大军到达台湾,刘国轩等前往迎接,郑克塽率领郑氏集团文武官员随后向施琅递送了正式降书。自此,郑氏集团正式归顺清朝,台湾岛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施琅塑像
想想·说说
施琅能够成功收复台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么理解施琅最后为了国家大义而放弃报私仇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