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对腓特烈一世而言,就像是一座取之不尽的金山,它沟通着西欧和东方的拜占庭、阿拉伯,发达的商品经济下城市日益富庶。野心勃勃的腓特烈试图将意大利纳入自己的版图,为此他六度远征意大利,曾看见过成功的曙光,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一)诸侯之争
在与教皇的争斗中,德意志的王权逐渐衰微,相应地,诸侯的力量得到壮大。与此同时,德意志国内逐渐发展出了几个著名的家族,其中以霍亨斯陶芬家庭和韦尔夫家族实力最为雄厚。
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祖先是居住在士瓦本黑森林里的土地主,由于家族男子个个外表俊朗,颇具男子气概,因而一连几代都娶权贵女子为妻。经过几代的积累,该家族逐渐成为士瓦本最有势力的诸侯世家,并在一座名叫斯陶芬的山丘上建起了一座同名城堡,因而被称为斯陶芬家族。
在家族力量逐渐壮大的同时,斯陶芬家族得到亨利四世的重用,并有幸娶到了他的女儿,斯陶芬家族顿时高贵起来。为表示出身尊贵,他们在家族名称前加上了“霍亨”(Hohen)一词(“霍亨”可能是表示“尊贵”的前缀)。斯陶芬家族从亨利四世那里获得的,不只是一个抬高身价的机会,还有公主带来的法兰克尼亚公国。和原本拥有的士瓦本公国合起来,斯陶芬家族几乎拥有了如今德国的整个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了具有皇家血脉的孙子,从而可以加入到国王继承人选的角逐行列。
亚琛大教堂近景
与霍亨斯陶芬暴发性质的家族史比起来,韦尔夫家族的高贵血统要久远得多,其家族历史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而且实力丝毫不逊于斯陶芬家族。
当没有子嗣的萨利安王朝最后一位君主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去世时,萨利安公爵洛泰尔、士瓦本公爵弗里德里希和奥地利边疆伯爵利奥波德成了王位的争夺者。经过激烈的争夺,王位最终落到了洛泰尔手中,萨利安王朝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新国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属于韦尔夫家族的巴伐利亚公爵亨利,由此获得巴伐利亚人的支持。但属于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士瓦本公爵弗里德里希却拒绝交出其从亨利五世那继承的领土,同时萨利安王朝的其他成员也试图将自己的私人领地与国王领地合并在一起,组成新的王国。1127年,士瓦本贵族推举弗里德里希的弟弟康拉德三世为国王,由此,霍亨斯陶芬家族与韦尔夫家族展开了持续多年的争斗。
1137年,洛泰尔二世去世后,霍亨斯陶芬家族的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三世抢在“选举大会”之前,请一位红衣主教在亚琛匆忙为自己加冕,登上王位。被人捷足先登,韦尔夫家族的“傲慢者”亨利勃然大怒,与霍亨斯陶芬家族兵戎相见。
随着越来越多的诸侯向康拉德三世靠拢,韦尔夫家族的武力反抗日渐减弱,康拉德三世的统治逐渐变得稳固起来,但为了结束两大家族间无休止的纷争,康德拉三世将王位指定传给了他的侄子、来自韦尔夫家族的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
(二)飞扬跋扈的“巴巴罗萨”
腓特烈一世是当时德意志诸王侯中势力最强大的霍亨斯陶芬家族和韦尔夫家族的继承者,从其出生之日起,便注定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腓特烈出生于1123年,父亲是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士瓦本公爵,母亲是韦尔夫家族的巴伐利亚公爵亨利四世的女儿。由于父母所在的两大家族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因此,在本应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里,腓特烈就已看到了诸多的尔虞我诈。这种权力的争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也逐渐萌生出了夺取权力、扩张领土的欲望。
1152年,腓特烈的伯父——当时的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去世,29岁的腓特烈以士瓦本公爵的身份,于3月4日当选为德意志国王,即腓特烈一世。在他加冕当日,他的叔父奥托主教就注意到了他英俊的外表和“引人注目”的高贵气质,“似乎高高在上但又温柔宽大”,将霍亨斯陶芬家族和韦尔夫家族的不同特质融为一体,就像主教所记载的那样:“两个家族的亲戚将两道墙壁的裂缝粘合得如同墙角石一般。”据说他长有一脸红色的胡须,故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在意大利语中即为“巴巴罗萨”。
腓特烈一世是希特勒最崇拜的人物,所以二战时期入侵苏联的计划便被命名为“巴巴罗萨”。但在意大利人看来,他就是一个恶魔和屠夫,他那红色的胡子上沾满了意大利人的鲜血。
由于垂涎伦巴德城市的富庶,尚武的腓特烈在位的38年间,曾六次发动对意大利的战争。1153年,腓特烈首次进军意大利,其时恰逢罗马各阶层在教士阿诺德的领导下发动政变,以夺取城市政权。面对风起云涌的政变,教皇尤金三世被迫写信向腓特烈求援。来信正中腓特烈下怀,他立即与教皇签订《康斯坦茨条约》,约定腓特烈助教皇一臂之力,教皇答应为腓特烈加冕,允许他掌握帝国权力。(www.xing528.com)
但当腓特烈镇压了起义,以拯救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城时,教皇尤金三世已驾鹤西去。新上任的教皇哈德良四世虽承认《康斯坦茨条约》,同意为腓特烈加冕,但在加冕时却对腓特烈百般挑剔,甚至还要求腓特烈按照惯例为他牵马、扶镫。傲气十足的腓特烈勃然大怒,在杀死了近千名叛乱的罗马人之后,才完成了加冕礼,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征战中的“巴巴罗萨”
自此,腓特烈开始致力于控制意大利各城邦。1154年,他召集各城邦代表召开隆卡利亚会议,重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意大利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包括任命官员、征收税收等权力。
对腓特烈的不同评价
腓特烈据说和蔼可亲,体魄和才智均过人。他不知疲倦的兵戎生活使他成为德国军国主义者眼中的英雄,但在意大利人眼中,他显然是个恶魔。1159年攻打克里马城时,他竟以50名克里马城的儿童作为前驱抵挡矢石,此举大大损害了他的英雄形象。不过,1189年,当穆斯林英雄萨拉丁攻陷基督徒手中的耶路撒冷时,他号召欧洲国家进行十字军东征,并以67岁高龄亲自率军远征,使他第一次成为全欧洲人眼中的英雄。
(三)血染意大利
由于腓特烈纵容士兵在意大利大肆抢掠,引起了北意大利城邦的不满,他们组织成立了以米兰为首的反德皇城邦集团,计划与腓特烈决一死战。得到消息的腓特烈于1158年发动了对意大利的第二次进攻,并以强大的军事暴力镇压起义者,城邦同盟被迫投降。
面对如此跋扈的皇帝,罗马的新任教皇亚历山大三世也表现出极大的不满,他宣布支持城邦同盟,并革除腓特烈的教籍。1160年,腓特烈第三次出兵,但这次远没有前两次那么顺利,战斗变得异常艰苦,经过两年的围攻,才攻下了米兰。腓特烈毫不留情地将米兰居民赶出城外,并在城市中心广场挖沟,撒上盐,意思是:谁要反抗,就使反抗地区变成荒地。
腓特烈的暴行引发越来越多的不满,1167年,包括威尼斯、维罗纳与克雷莫纳等在内的意大利各主要城邦组成“伦巴德同盟”,并迅速取得了教皇和拜占庭的支持。于是腓特烈第四次出兵意大利,一开始进展得非常顺利,罗马城破,教皇出逃,但很快战争就陷入了僵局,北意大利城邦市民的奋起反抗,再加上瘟疫流行,德意志军队伤亡惨重。无奈中,腓特烈被迫化装成一个农民狼狈逃回德意志。
遭受如此耻辱的腓特烈自然不会善罢甘休,1174年,他再次率兵出发,入侵意大利。在断然拒绝了“伦巴德同盟”的和谈请求后,双方于1176年在米兰附近的棱雅诺交战。结果,德意志军队战败,腓特烈身负重伤,媾和成了腓特烈唯一的选择,为此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与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签订了《威尼斯和约》,同意归还教产,且不再插手教皇国内部事务。此外,他还像一百多年前的亨利四世一样,遭受了来自于教皇的屈辱:他跪伏在地,亲吻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神圣”的脚。
接连两次的失败和精神上的巨大羞辱,使怒不可遏的腓特烈于1186年发动了对意大利的最后一次远征。此次,他没有像以往那样挑起争端,而仅是进行国事访问,让自己的儿子即后来的亨利六世与西西里王国女继承人康斯坦丝举行婚礼,并让新任教皇乌尔邦三世为他们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和王后,企图用联姻继承的手段,把南意大利合并到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但最终还是未能实现其占领意大利的终极目标,他在意大利的扩张以惨败告终。
(四)意外的终结
在对意大利的征服彻底失败后,一生沉醉于金戈铁马的腓特烈将目光转向了东方。1189年,67岁的腓特烈在向皇储亨利六世交待妥当之后,与狮心王理查一世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一起领导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征战。然而,他再一次与目标擦身而过,1190年6月10日,腓特烈在渡过离塞琉西亚不远的萨列法河时,意外溺水身亡,一代战神竟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即便是用“阴沟里翻船”来形容亦不为过。
一生穷兵黩武的腓特烈一世,在某些人眼中是大英雄,但在另一些人眼中却是十恶不赦的大魔头,但无论世人如何评价,正是由于其晚年用政治联姻的手段,将德意志与意大利联系在一起,才有了后来拥有无数荣誉与头衔的孙子——腓特烈二世。
为何欧洲会有十字军东征?
前往圣地朝拜是一项最为普遍的宗教活动,对于欧洲的基督徒而言,虽然重要的宗教中心都在欧洲,但重要圣地却在巴勒斯坦。随着土耳其人的兴起,对非穆斯林一向没有好感的土耳其人逐渐开始阻断欧洲前往耶路撒冷和其他中东地区的通道,阿拉伯人与基督徒之间的关系也面临着危机。1095年,教皇发起号召,企图从穆斯林手中重新夺回巴勒斯坦。号召刚一公布,便迅速得到了欧洲骑士的热烈回应,他们一方面是出于宗教信仰,另一方面也有攫取海外土地与财富的动机。于是,从1096年到1291年发生了六次由西欧基督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国家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于东征期间教会会授予每个战士一个十字架,因而组成的军队被称为“十字军”(Crusad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