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郡国利病书》为什么能保存至今
《天下郡国利病书》书影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关于它的流传和保存,也最具传奇色彩。
顾炎武去世后,他的遗稿被外甥徐乾学、徐元文兄弟取走,带往京城。后来徐乾学辞官还籍,在家乡昆山马鞍山麓(今昆山中学内)修筑传是楼,《天下郡国利病书》也藏在其中。后来,由于徐氏家道中落,传是楼中的很多书被变卖,或者为清皇族怡亲王所拥有。这部书稿转入江南另一座著名的藏书楼“士礼居”。
很难弄清楚《天下郡国利病书》究竟经过多少转折,落入过何人之手。一直到清宣统元年(1909年),终于又返回故土昆山。据当事人王颂文说:“光绪之季,方君惟一(还)与颂文见此书于郡城吴君讷士书斋,相与惊奇,以为幸遇。越年,亭林崇祀孔庙,惟一复谒讷士,述乡人意,欲乞得此书,以纪念亭林。吴君慨然许诺乃奉书归藏亭林祠。及图书馆成,遂移庋其中。”(《四部丛刊》三编本《天下郡国利病书跋》)王颂文、方惟一去苏州名士吴讷士家作客,无意间发现了这部书稿一年后,书稿从吴讷士手里转回昆山。(www.xing528.com)
1933年,昆山县县长彭百川、图书馆馆长王颂文、教育局局长潘鸣凤合议,决定将《利病书》原稿交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列入《四部丛刊》三编中。这是商务印书馆(涵芬楼)第一次用影印原稿的形式出书。
书稿最初藏于县图书馆藏书楼,后藏于昆山银行。由于战事频起,为防止散失一度转至上海金城银行保存。抗战期间,侵华日军极为忌恨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而企图搜缴其著作,县图书馆将书稿从上海转移到昆山,连同其他宋明珍贵版本,一起转移到陈墓镇开明乡绅陆缉安家保存。陆缉安冒着生命危险珍藏了顾氏著作。当时驻守陈墓的敌伪军搜查队进入他家宅子搜了无数遍,四面墙都打破了,也没有搜到。实际上,书稿藏在墙壁的夹层里,终于保存了下来。
后来,这部流传了三百多年的手稿转至昆山银行保管。解放后,交由南京图书馆保管,被列入全国善本书目。2011年底,在昆山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会同全国专家,校点了这部著作,并收入《顾炎武全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完成了多少代人的夙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