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关键历史时刻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关键历史时刻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在法国海滨城市敦刻尔克的海滩大堤上,如今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欧洲战场上,就出现了东线炮火连天,西线却寂静无声的奇怪景象。不管希特勒出于何种动机,他的命令给英法联军,尤其是英军提供了死里逃生的机会,从而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奇迹”。英法联军的全面撤退,加速了法国的败降,6月55日,希特勒发布了进行“历史上最大一次战役”的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关键历史时刻

第五节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

在法国海滨城市敦刻尔克的海滩大堤上,如今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每年5月8日反法西斯纪念日这一天,纪念碑前都会聚集许多自发前来的群众,人们献花、歌唱,凭吊二战中长眠在敦刻尔克的先烈。而在不远处的海滩,德军战机的隆隆声和炸弹的咆哮声已成为往事,只有敦刻尔克的海滩涛声依旧……当然这一切还要从英法在二战初期消极的防御策略说起。

(一)西线无战事

正当波兰军民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用战马对付坦克、长矛抗拒大炮的时候,英法两国虽然向德宣战,但却宣而不战。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欧洲战场上,就出现了东线炮火连天,西线却寂静无声的奇怪景象。

这个奇怪现象的根源是英法在二战初期的消极防御政策。和德国与意大利这样的集权法西斯国家不同,英法作为民主国家,在短时间内进行战争动员的效率较差。二战开始时,从军事力量与武器装备来说,英法与德国相比都居于明显的劣势。

1939年10月28日,英国战时内阁批准的战略方针规定:首先是保卫英国的海上交通线;其次是顶住德国空军的威胁,使之不能在西线占有战略优势,空军基本力量应用于保卫英国本土;第三是不使法国在阵地上被击溃;第四是确保英国在近东和印度的利益;第五是在远东保障新加坡的安全。英国这种军事战略是企图依靠堡垒和壕堑构成的防线静待敌人进攻,并通过海上封锁逐步削弱敌人,赢得动员本国经济潜力的宝贵时间。

在这一战略的引导下,从开战到1940年5月,英法联军近110个陆军师大多时间里是躲在法国与德国边界的马其诺防线静观其变。后来,希特勒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了波兰,东线战事结束,西线战场的形势才紧张了些。但是,在整整半年时间里,除了一些零星的战斗外,英法基本上没有采取什么大的军事行动。在战争爆发的前两个月里,德军在西线总共才伤亡了500多名士兵,而法军则伤亡600多人。英国人好像最“幸运”,一直到战火燃起三个多月以后,他们才有了第一次伤亡报告,一名班长在巡逻时被流弹击中身亡。

明天在多弗的白色悬崖上将有知更鸟在飞翔你只需耐心等候明天当世界赢得自由将会有爱和欢笑和平也将永驻

——二战时期英国歌曲 《多弗的白色悬崖》

英国的消极防御战略是有一定合理之处,但面对穷凶极恶的法西斯,这种策略也使英法失去了主动出击的有利机会,在德国闪电战的攻势下,英国和法国很快陷入极为被动挨打的局面。

(二)虎口脱险——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4月9日,德军突然侵占丹麦、挪威。这时英国才如梦方醒,采取了积极进攻的措施,但因战机己失,无法扭转战局,德军以闪电战很快在北欧获胜。

1940年5月10日早晨,134个德国师、200多万军队在300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向着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全线猛扑过来,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了马其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陡峭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弱小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迅速败亡,法国军队也在德军猛烈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到5月下旬,数十万英国远征军与法国军队被迫撤到离英吉利海峡约60公里的法国海滨城市——敦刻尔克。正当德军准备发动最后进攻,歼灭背水作战的英法联军时,希特勒突然下令德军的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不管希特勒出于何种动机,他的命令给英法联军,尤其是英军提供了死里逃生的机会,从而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奇迹”。(www.xing528.com)

这时主张绥靖政策的首相张伯伦在5月10日已经狼狈辞职,5月13日,以丘吉尔为首的战时内阁正式成立,面对敦刻尔克数十万随时都有可能被德军包围歼灭的英法联军,英国很快制定出用船把敦刻尔克军队撤回英国的“发电机”计划。

5月26日(星期日)傍晚6时57分,英国海军部命令将“发电机”计划付诸实施。人类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从英国的6个港口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在德国空军炮火的猛烈袭击下,上千条各色各样的船只向着敦刻尔克方向前进。这是一支古怪的“无敌舰队”,有颜色鲜艳的法国渔船,有运载乘客的旅游船,还有维修船、小型护航船、扫雷艇、拖网渔船、驱逐舰、英国救援船、雷达哨船……这支极为离奇、难以形容的船队,由各种各样的英国与法国人驾驶着,他们中有银行家、医生、出租汽车司机、快艇驾驶员、码头工人、工程师、渔夫和文职官员……他们中有皮肤娇嫩的少年,也有古铜色皮肤映着苍苍白发的老人,不甘心屈服于法西斯的英法民众自愿加入到运送英法联军的队伍中来。

这时英军驱逐舰甲板上都满载大量兵员。在返回英国多弗港的时候,船身倾斜得令人难以置信。一路上,凭着奇迹般的航海技术,它们在海中忽左忽右,作着“之”字形的航行,避过敌机的狂轰滥炸。在这次大撤退中,英国海军不仅担任了相当一部分运送兵员的任务,而且还为运兵船只护航,英国舰只不断击退了德军的鱼雷快艇、潜艇轰炸机的攻击。

img134 正在等待撤退的英法联军

在空中,英国皇家空军倾巢出动,派出了几乎所有可以升空的飞机为撤退保驾护航,英国飞行员驾驶着在质量上高于德机的战斗机英勇地抗击着德军。

到6月4日下午2时22分,英法两军的指挥官一致同意“发电机”计划至此结束,满载着法国士兵的英舰“希卡里”号是最后一艘驶离敦刻尔克港口的船。就在这艘弹痕累累的英国驱逐舰在宽阔的海面上颠簸前进时,德军坦克小心翼翼地爬进已成废墟的港口,留守掩护的法国部队打出了他们最后一发子弹,惊心动魄的敦刻尔克撤退宣告结束。

撤退过程中,盟军在敦刻尔克阵亡9290人,加上受伤和失踪者,共报失6.8万人,还有数万负责殿后的法国军队被俘。尽管蒙受如此巨大的损失,但英国一共把近34万英法与比利时的军队撤回英国,为英国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保存了强有力的有生力量。

敦刻尔克大撤退刚结束,丘吉尔首相就在下议院发表演讲:“盟军达成了解救的奇迹,靠的是坚持与完美的纪律,靠着无瑕的执行任务,靠着灵机应变,靠着技巧,靠着我们全体展现的无比的忠诚。战争不是靠着撤运打赢的。如果我们全都尽忠职守,如果没有丝毫疏忽,而且如果像目前一般做最好的准备,我们将会再度证明,自己能够防卫我们的海岛家园,克服战争的风暴,消灭暴政的威胁。”

英法联军的全面撤退,加速了法国的败降,6月55日,希特勒发布了进行“历史上最大一次战役”的命令。随着一声令下,从阿布维尔到莱茵河上游一线的600公里横贯法国北部的战线上,德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一齐开火,地面部队分两路向巴黎推进。6月17日,法国的贝当元帅请求停战,昔日不可一世的法国竟在短短40天里就遭到亡国的命运,这样在欧洲战场上就只剩下英国在孤军奋战。

希特勒下令停止进攻敦刻尔克之谜

关于希特勒命令部队停止前进的原因,是一个不解之谜。后来史学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从政治上看,希特勒想与英国议和,放走英军便于谈判。其二,从军事上看,德军装甲部队连续作战,过于疲劳,需要休整,同时英军困守的是一片沼泽地带,不利于装甲部队作战。其三,当时的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想为空军争功,他向希特勒保证,德国空军会紧缩海边阵地,可以完成包围英法联军的任务。其四,希特勒大概认为进攻的速度太快,停止西线战斗,以巩固新的领土,稳扎稳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