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史:揭秘黑奴贸易的罪恶

英国史:揭秘黑奴贸易的罪恶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切要归因于罪恶的黑奴贸易。——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为英国贩卖奴隶贸易道歉非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的奴隶贸易是通过三角贸易方式进行的。由于反抗、条件恶劣、疾病流行和缺乏饮用水等,致使黑奴死亡率很高,一般至少四分之一以上的黑奴在到达目的地前死亡。

英国史:揭秘黑奴贸易的罪恶

第四节 黑奴的泪与血 ——罪恶的黑奴贸易

黑人是非洲大陆的主要人种,但在美国和西印度群岛地区,也存在着大量的黑人,他们是怎么来到美洲的?这一切要归因于罪恶的黑奴贸易。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殖民国家都在非洲大陆从事着这项被马克思称为“贩卖人类血肉”的肮脏勾当。

(一)黑奴贸易的兴起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疯狂涌向这片神秘的土地。到16世纪,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大陆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在征服新大陆期间,大肆屠杀当地土著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屠刀与外来传染病的打击下,大量死亡,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殖民者迫切需要廉价的劳动力来开发和掠夺殖民地,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非洲大陆。1501年,第一船非洲奴隶从西非海岸横渡大西洋,被运到了新大陆。此后,贩卖黑奴的规模越来越大。

英国作为后起的殖民强国也不甘落后,加入到这项罪恶活动之中。1562年,被称为“女王的海狗”的著名海盗约翰·霍金斯率队乘坐“耶稣”号到西非的塞拉利昂捕捉了300名黑人,然后偷运到西印度群岛高价卖出。

以后,在国王的特许下,英国成立了一些专门从事黑奴贸易的垄断公司,如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1618年成立的“伦敦开发非洲贸易公司”等。但是,在1650年以前,总的说来黑奴需求量不多,黑奴贸易规模不大。

1605年,英国在加勒比海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巴巴多斯,随着对当地蔗糖业的开发,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黑奴贸易在此刺激下迅速发展起来,英国也就加快了贩运黑奴的脚步。1695年国会通过决议,“凡英国人都可从事黑奴买卖”,1698年国会正式批准奴隶贸易的立法,给这项罪恶买卖披上了合法外衣。与此同时,英国选择便于掠夺非洲黑人的地点,配备枪炮器械,建立武装商站。

根据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之后签订的《乌特勒支条约》,英国获得在西属拉丁美洲与非洲之间贩卖奴隶的特许权,这样,英国凭借其独霸一方的海上实力成为奴隶贸易的龙头老大。在18世纪中,人口仅700余万的英国竟然把700万黑人从非洲大陆贩卖到美洲,在国际贸易史上写下了最丑恶的一页。

(二)三角贸易

在奴隶贩子看来,猎取黑人犹如捕捉动物。他们携来枪支等轻型武器,乘独木船来到非洲沿海地带,选择适当地点登陆,埋伏在黑人部落附近的树丛里伺机捕捉黑人。但是,奴隶贩子要亲手活捉大量强壮的黑人并不容易,一旦遭到猛烈反抗,自己也有生命危险。英国奴隶贩子常用的手法是利用当地黑人部落之间的矛盾,收买当地黑人部落首领,用甜酒纺织品等廉价商品换取黑人。当地的黑人部落首领为了自己部落的安全与利益,主动或被动地充当了黑奴贸易的帮凶。

我个人认为,两个世纪给我们提供的机会不只是说怎样对贩奴贸易深深的羞愧,怎样谴责它完全的存在,赞扬那些为废除奴隶制度而奋斗的人,而且也对曾经发生的过去表示深深的道歉,为我们今天生活在不同的、更好的时代而欣慰。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为英国贩卖奴隶贸易道歉

非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的奴隶贸易是通过三角贸易方式进行的。三角贸易分三个阶段:欧洲人首先自本国的港口出发,到达非洲西部海岸,以廉价的制成品如酒、军火、棉丝织品及各种装饰品换取或掠夺奴隶,称为“初程”。然后把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以交换矿产农产品,称为“中程”。运奴船一般是一种小船,一次能装350~400名黑奴。船上每个黑奴所占空间只有一个棺材大小,“他们一个挤着一个,就像书架上排列的书一样”。由于反抗、条件恶劣、疾病流行和缺乏饮用水等,致使黑奴死亡率很高,一般至少四分之一以上的黑奴在到达目的地前死亡。奴隶贩子把黑奴运到美洲牙买加的奴隶市场或北美地区高价出售,最后,又在当地购买糖浆、烟草棉花运回英国,称为“归程”。

一次三角贸易航程通常需6个月左右。三角贸易的三个航程都可以使奴隶贩子获得极大的利润

img109 黑奴运抵美洲(www.xing528.com)

在三角贸易的刺激下,利物浦的造船业、精制糖厂迅速发展起来。到18世纪末,曼彻斯特的大部分布匹是用非洲奴隶种出的棉花生产的,格拉斯哥的纺织厂和织布厂使用的棉花也来自西印度。三角贸易也扩大了工业生产,刺激了就业,1788年曼彻斯特为了生产用于换购奴隶的商品,就需要18万男工、女工和童工。1701~1704年,皇家非洲公司向非洲沿岸运去3万多支火枪和短枪,这些武器几乎都是伯明翰的产品。

英国在奴隶贸易中不仅获取了巨额的利润,为其工业化提供了相当的资本积累,而且奴隶市场对廉价工业品的巨大需求促进了18世纪后半期工业上的一系列发明,促进了英国产业革命得以实现。确如马克思所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就没有现代工业,奴隶制使殖民地具有了价值,殖民地造成了世界贸易,而世界贸易则是大机器工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奴隶贸易的衰亡与废奴运动

进入19世纪,随着自由贸易代替重商主义成为海外贸易的主流,奴隶贸易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在这一阶段,资本家开始热衷于把非洲变为他们的投资场所、原料产地,而不再把黑人当作“活商品”输往其他大陆。

1776年,英属北美十三州宣布独立,英国再无法向北美直接运送奴隶,而因为西印度群岛与十三州殖民地在经济上联系密切,互相依存,英国要把美国与西印度群岛经济隔绝开来是不可能的,而继续向西印度群岛输送奴隶,支持那里的种植园经济,就等于间接支持它的对手——新生的美国,这是英国不愿意看到的。而在英国本土,早在1772年就已废除了奴隶制,更谈不上需要奴隶劳动。加之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及1791年海地奴隶起义,震撼了全世界,各地奴隶起义不断发生。这样,奴隶贸易渐渐失去了市场。

英国人是如何贩卖奴隶的?

约翰·牛顿20多岁就当了贩奴船船长,不过他也是一个虔诚的牧师和世界闻名的作曲家,后来参加了禁奴运动。他在日记中记载了和非洲奴隶贩子讨价还价的细节。一次他用木材和象牙换了8个奴隶后觉得吃亏了,因为其中一个“嘴巴不好看”。他在日记中抱怨:“身体好的男奴买主太多,价格是以前的两倍。”至于女奴,牛顿不要“乳房松懈”的。当一个女奴死亡时,牛顿这样记录:“一个身体好的女奴死了,11号。”这些奴隶不但没有名字,而且连人称代词都不配用,牛顿用的代词是“它”(it)。

到18世纪下半叶,欧洲兴起了规模巨大的废奴运动,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开始谴责奴隶贸易侵犯了人权;欧洲的很多新教团体纷纷批判它反宗教的野蛮性质。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反对奴隶贸易同废除奴隶制的呼吁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废奴运动。

1806年6月,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由力主废奴的威廉·威尔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议员提交的议案,正式废除非洲黑人奴隶贸易。这项法令宣布:“英国国王陛下决定,从1805年5月1日起,绝对禁止非洲奴隶贸易,绝对禁止以任何其他方式买卖、交换与运输奴隶和那些准备在非洲海岸或非洲任何地区出售、运输或作为奴隶使用的人,绝对禁止把上述人输进和输出非洲,上述活动均宣布为非法。”到1833年,英国又在其所属领地正式废除了蓄奴制度。

此后,奴隶贸易由公开转入地下,到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废除了美国的奴隶制。到了80年代,拉丁美洲的古巴和巴西也相继废除了奴隶制。这三大蓄奴区奴隶制的废除使奴隶贸易失去了最重要的生存基础。此外,欧洲在这段时期迁往美洲各国的移民大量增加,廉价的华工、印度人也被输往新大陆,这在一定程度填补了由于禁止奴隶贸易而导致的劳动力的短缺。在这种形势下,奴隶贸易彻底走向了衰亡。

西印度群岛名称的由来

西印度群岛是指大西洋及其边缘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之间的岛群,著名岛屿有古巴岛、海地岛、牙买加岛和波多黎各岛等,其得名与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有关。

15世纪时,欧洲人对东方特别是印度非常神往,认为只要一到富庶的印度就可大发横财。但当时经中东通往印度的陆路交通,由于沿途封建割据和盗贼横行而显得障碍重重,于是欧洲人掀起了探寻通往印度新航路的热潮。

哥伦布也加入这一行列。他从欧洲出发向西航行,并于1492年到达西印度群岛。但他误将巴哈马群岛当成通往印度的岛屿,误将海地当作日本,又将古巴当成中国,将牙买加、中美、南美沿岸当成印度,他回到欧洲便宣称已找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然而后来人们发现哥伦布到的地方并非印度,为了与印度相区别,就将位于西半球的这些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