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小雅》曰①:“高山仰止②,景行行止③。”子曰:“《诗》之好仁如此。向道而行,中道而废④,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⑤,毙而后已⑥。”
【注释】
①即《小雅·车辖》②止:语气词,无实义。下句同。③景行:大道(依朱熹说)。④中道:半道。废:停止。⑤俛:音miǎn,勤勉。孳孳:不懈怠的样子。⑥毙:死。
【品读】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参认为,作为儒士,必须拥有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意志,原因是他们身负重任,行途遥远——把推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也是很艰巨吗?一直到死去才停止,不也是很遥远吗?曾参这里所说的主旨,和本章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诗经·车辖》里有两句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为高山啊,需要人们去仰望;大道啊,需要们去遵行。孔子读后有感而发,认为这两句诗恰当地传达了他力行仁道的主张。“高山”和“景行”在这里被孔子赋予了新的意义,即是“仁”和“仁道”。“仁”值得人们去仰望;而“仁道”需要人们去力行。面对“仁道”这条道路,一往无前地走,走到半道因力竭而停下来,忘记了自身的年老,不知道自己在世的时间已经不多,依然奋勉向前,不知劳苦,死而后已。孔子这种对“仁”的固守,其实也表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对自身理想的固守。《论语》中孔子自己也说:“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以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去积极面对生活,这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应有的生活态度。
在孔子之后,能称得上“向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的恐怕就算一代名臣诸葛亮了吧。诸葛亮,字孔明,为报刘备三顾之恩,立志匡扶汉室。辅佐刘备南北征战,东和孙权,北距曹操,创建了蜀汉基业,促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作为蜀国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力,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的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白帝城托孤后,自知刘禅羸弱不足以成大事,然一心扶持,尽心竭力,死而后已。用一生的辛劳践行了自己当初的诺言,六出祁山,一心想要恢复汉室一统,然六次都失败,富有孔子那种“自知不可而为之”的信心与勇气,其对理想信念的固守,被后人称道。袁准赞其“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杜甫赞其“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均可谓恰如其分。
【扩展阅读】(www.xing528.com)
导言:战国时期,齐国人鲁仲连游历到赵,适逢秦国围攻赵之邯郸,鲁仲连坚持正义,力主抗秦,反对投降,并和魏国派到赵国的“亲秦派”辛垣衍展开一场激烈的论争。他引喻设比,层层铺垫,直陈要害,最终使辛垣衍心服口服,体现了一位义士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篇末其对“士”的认识,可以作为“弘毅之士”的注脚。
鲁仲连义不帝秦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选自范祥雍《战国策笺证·赵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