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①,《诗》教也;疏通知远②,《书》教也;广博易良③,《乐》教也;洁静精微④,《易》教也;恭俭庄敬⑤,《礼》教也;属辞比事⑥,《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注释】
①温柔:温和柔顺。敦厚:朴实厚道。②疏通:通达融贯。知远:熟知远史。③广博:宽广博大。易良:平易善良。④洁静:清洁宁静。精微:精密细微。⑤恭俭:恭敬谦逊。庄敬:严肃谨慎。⑥属辞:连缀文辞。属,音zhǔ,连接,缀句成文。比事:排比事实。比,音bì,并列。
【品读】
孔子认为,古代遗留的经典文献都是有助于政治教化的,“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史记·滑稽列传》)六经对于治理国家来讲,作用是相同的。《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生活方式的,《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书》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诗》是用来抒情达意的,《易》是用来窥探天地万物的神奇变化的,《春秋》是用来通晓微言大义、衡量是非曲直的。正因为如此,孔子进一步认为,“六经”对人的精神气质,品性志趣是具有陶冶化育功能的,通过对百姓为人的考察,可以得知“六经”对人的化育作用。进入一个国家,对这个国家的德教如何就可以知道了。百姓的为人,如果辞气温柔,性情敦厚,那是《诗》教化的结果;如果通达时政,远知古事,那是《书》教化的结果;如果心胸宽广,和易善良,那是《乐》教化的结果;如果安详沉静,推测精微,那是《易》教化的结果;如果谦恭节俭,庄重诚敬,那是《礼》教化的结果;如果善于连属文辞,排比史事,那是《春秋》教化的结果。《春秋繁露》也说: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诗》《书》具其志,《礼》《乐》纯其养,《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待古代的经书典籍,不能完全迷信固守,而需要知其长短得失;如果只是一味地迷信书上所言,被古书束缚自己的思想,还不如没有这些书籍。因而,在认识到“六经”对人具有塑造功能的同时,孔子也能注意到“六经”不足。如果对“六经”的德教节制失宜,把握不妥的话,也会在人精神气质与品性志趣的塑造方面产生流弊。即《诗》教的流弊在于愚暗不明,《书》教的流弊在于言过其实,《乐》教的流弊在于奢侈铺张,《易》教的流弊在于迷信害人,《礼》教的流弊在于烦苛琐细,《春秋》教的流弊在于乱加褒贬。知道了“六经”德教的弊病,就要有意地去克服它,追求一种中和的平衡,也即中庸之道。所以孔子接着说:“如果为人能做到温柔敦厚又不愚暗不明,那就是深于《诗》教的人了;如果能做到通达知远又不言过其实,那就是深于《书》教的人了;如果能做到宽广博大平易善良又不奢侈铺张,那就是深于《乐》教的人了;如果能做到沉静精微又不过于精微细密,那就是深于《易》教的人了;如果能做到恭俭庄敬又不烦琐苛细,那就是深于《礼》教的人了;如果能做到善于属辞比事又不乱加褒贬,那就是深于《春秋》教的人了。”
【扩展阅读】(www.xing528.com)
导言:《汉书·艺文志》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所谓“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文献,当时并没有称“经”,直到战国后期,庄子转述孔子对老子谈论这六部著作时,才开始有“六经”之说。
六 经
周予同
关于“六经”名称的出现。
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者为六经,始见于《庄子·天运篇》:“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庄子·天下篇》又云:“《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在我看来,《庄子》实际上是战国时期的一部丛书,分为内、外、杂三篇。其中“天下篇”虽非庄子本人所作,但是一篇重要的文章;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总结。治古代史者,不读此篇,便不能对孔、孟发表意见。
关于“六经”别名——“六艺”。
战国时期所称的六经,对于士大夫们来说,犹如农民同种植的关系,所以又叫六艺。见于《史记·滑稽列传》序:“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事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又见于《史记》中的《伯夷列传》《李斯列传》《儒林列传》《太史公自序》。这段记载十分重要,以“治”一字以释六艺,接着说明六艺的性质。所谓“神化”者,非鬼神之意,而是指变化、辩证之妙。所谓“春秋以义”,“义”者,宜也。(选自周予同著,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