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①。师严然后道尊②,道尊然后民知敬学③。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④,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⑤,无北面⑥,所以尊师也。
【注释】
①严师:有二说,一为尊敬老师。严,尊敬。郑玄《礼记注》:“严,尊敬也。”二为尽严师之道。孙希旦《礼记集解》引辅广曰:“严师为难,谓尽严师之道为难,非心悦诚服,致敬尽礼,如七十子至于孔子不可也。师所以传道,师严然后道尊,道未尝不尊也,因其尊而尊之,则在乎人之严师也。师严道尊,然后民兴起于学。”②道尊:知识、义理才会被尊重。道,这里指知识、义理。③敬学:严肃认真地对待学习。敬:严肃、认真。④尸: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⑤诏:告诫、教导。⑥北面:面向北。古代天子朝见臣子时,面南而居,臣子须面北而立。
【品读】
为学,最难的是什么?是得到一位学问深厚,德高严谨的老师。所谓“名师出高徒”,老师的学识、气魄和节操往往给学生以直接的影响。老师的一举一动,言传身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弟子的德性。孔子主张仁、义、礼、智、信,教给学生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自己亦身体力行之,即便是“累累如丧家之犬”,仍然能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毕其一生追求“大同”理想。及其亡后,桃李遍天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这样的老师,不尊敬都难。如果老师都能德高才重,那么社会就会形成敬重老师的良好氛围,老师所承载的知识、义理也会被尊敬,百姓自然而然会严肃认真地对待学习。
古代帝王权倾天下,无有出其右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即便如此,在两种情况下帝王不能把别人当成自己的臣子。一种是某人代先王受祭为尸主时,另一种则是某人做自己的老师时。东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做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
唐太宗也十分尊敬老师。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患了脚疾,不能行走。给太子上课该怎么办呢?要知道,在封建社会,皇宫森严,除了皇室至亲可以坐轿外,其他人等必须步行,若是被召见,还要一路小跑,李纲这下特别为难。太宗知道后,特许李纲坐轿进宫授课,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送老师。后来,太宗听说四子魏王对自己的老师——礼部尚书王圭不敬,十分生气,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此后,魏王见到老师,总是恭恭敬敬地,听课也认真多了。所以,大学的礼仪,即使天子前来视学,老师讲授时也不用面朝北去陈说。这项规定就是用以尊敬老师的。(www.xing528.com)
【扩展阅读】
导言:为了勉励子弟勤于学习,颜之推从修身养性,修身利行说起,告诫子弟年幼不失良机,年老不放弃学习,要博览书中的精要之处,而不拘泥于细枝末节。
勉学(节选)
颜之推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篇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选自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2013年,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