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①。
【注释】
①长:音zhǎng,助长,滋长。救:阻止,纠正。
【品读】
《孙子·谋攻篇》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打仗是这样,教书育人也是这样。想要当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懂得做老师的学问,更需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一般人的学习存在以下四方面的过失:有人喜欢多学,贪多,学杂,不专精,学到最后都是记问之学,很难改善心性。有人学一点就满足,学得很局限、狭小,犹如井底之蛙,不知开阔眼界。有人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如此而已,没有什么”,不能深究,为学不实。有人喜欢限定目标,目标实现了就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自己约束自己。
这四方面的过失很容易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但必须注意到四者产生的心态是不同的。只有找准了学习者的过失心理,我们才能补救。当前,很多家长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除了正常的学校课程,还参加了许多特长课程,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贪多嚼不烂,这样的学习注定不会有好的收获,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清代郑燮说:“读书以过目承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中匆匆,方才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见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这也告诉我们,读书不能一时贪多,不求深入理解,只满足于一鳞半爪,有个大概印象就算了事。
《耆旧续闻》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学有所得,必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那些认为学习轻而易举的人,必然是学而未得的。孔子晚年喜读《易》,韦编三绝;战国苏秦为读书,锥刺股;东汉孙敬为读书,头悬梁;西汉匡衡为读书,凿壁偷光。这些说明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勤学苦读。苏东坡是北宋文豪,天资聪慧,才思过人,即便这样,苏东坡也要每天坚持学习。据宋代陈鹄《耆旧续闻》记载: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达姓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坐定,他话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抄《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抄耶?”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抄矣。初则一段事抄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抄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耶!”
冉有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冉有对孔子说:“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不是不喜欢老师您的学说,实在是我能力上达不到啊。孔子看出了冉有的心理,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力量不足的人,走到半道就走不动了,你现在给自己划定了界限,不愿前行。现在,有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把考上大学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考大学之前勤奋刻苦,发愤读书,而一旦考上之后,便开始懒惰懈怠、无聊茫然,大学四年浑浑噩噩。之所以会这样,其实都不是学习能力的不足,而是学习心理的变化。
作为教育者或家长,一定要懂得造成“四失”的心理,然后因地制宜地给予引导、纠正,使学习者心态摆正。增益学习者的优点,补救他的缺点,这是教书育人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扩展阅读】
导言:傅雷在家书中教导傅聪:首先要成为一个人,其次是一个艺术家,最后才是一个钢琴家。同样,作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具有崇高人格的爱因斯坦。他对于青年一代的期望,和傅雷对儿子的期许是类似的,就是希望年轻的一代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下面三段文字,分别选自爱因斯坦的《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论教育》与《教师和学生》,由此可以看出这一伟大科学家对教育的认识。
爱因斯坦论教育(www.xing528.com)
一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
这些宝贵的东西,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而不是——至少主要的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青年一代的。本来构成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正是这个。当我把“人文学科”作为重要的东西推荐给大家的时候,我心里想的就是这个,而不是历史和哲学领域里十分枯燥的专门知识。
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
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爱因斯坦
二
在每项成绩背后都有着一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这种推动力也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加强和滋养。在这里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同学校的教育准则的关系极为重大。做同样的工作,它的出发点,可以是恐怖和强制,可以是追求威信和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对于对象的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愿望,因而也可以是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的天赋的好奇心,只不过这种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同样一件工作的完成,对于学生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可以很不相同,这要看推动这项工作的主因究竟是怕会受到损害的恐惧,是自私的欲望,还是对快乐和满足的追求。没有人会认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态度对塑造学生的心理基础会没有影响。
人们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因为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他的同胞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然而,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这该是学校的最重要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产生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艺术技能。
三
要记住,你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那些奇妙的东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都是由世界上每个国家里的热忱的努力和无尽的劳动所产生的。这一切都作为遗产交到你们手里,使你们可以领受它,尊重它,增进它,并且有朝一日又忠实地转交给你们的孩子们。这样,我们这些总是要死的人,就在我们共同创造的不朽事物中得到了永生。
如果你们始终不忘掉这一点,你们就会发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并且对待别的民族和别的时代也就会有正确的态度。(选自爱因斯坦著,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