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礼器,本指施礼时所用的各种器物,而在这里却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行礼者必须懂得运用各种器物的制度,礼的器物制度被看作是“礼之迹”,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器物的大小贵贱多少等能够体现礼制的等级差异,而礼的等级差异正是维护等级社会的重要根基。因此,作为施礼的主体就应该谨慎从事。二是指学习“礼”的人能够成就“德器”之美,也就是成为有德性的人才。如《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节选部分说明了“先王”制礼的基础和原则,以及这种基础和原则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
【原文】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①。忠信②,礼之本也;义理③,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④,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⑤,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也⑥。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⑦。居山以鱼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⑧,君子谓之不知礼。故必举其定国之数,以为礼之大经。礼之大伦,以地广狭;礼之薄厚,与年之上下⑨。是故年虽大杀,众不匡惧⑩,则上之制礼也节矣。
【注释】
①文:仪式,制度。②忠信:孔颖达《礼记注疏》“忠者,内尽于心也;信者,外不欺于物也。”③义理:社会认可合宜的道理和行为。④设:合。地财:土地所出产之物,主要指谷物。⑤宜:适宜,合宜。⑥物曲:事物的曲直。此指各类事物不同的特性。⑦飨:通“享”,享用,享有。⑧豕:音shǐ,猪。⑨年:收成。⑩匡:通“恇”,恐也。恇,音kuāng。
【品读】
中国人常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讲的是礼物虽然微薄,但情义却很厚重。说明治礼不在贵重,重要的是情义的真挚与深厚,这和儒家对礼的认识是一致的。先王制定礼制,致广大而尽精微,有内在的根本要求,也有外在的仪式规范。忠信,就是礼的内在根本;义理,则是礼的外在规范。没有忠信这个根本,礼制就不能够树立;没有义理的仪式规范,礼就无法具体实行。之所以强调忠信和义理,就是因为礼的具体实践者是人。人若无忠信,不知礼之本而徒用其表,昧于义理,为礼就会不端。行礼符合仪式规范的要求,就会优雅端庄,为他人所乐意接受,自然容易在社会得到普及。
儒家倡导天人合一,在礼的认识上,儒家认为礼是符合天时变化,匹配地势出产,顺乎鬼神享祀,合于人心需求,调理世间万物的根本制度。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时四季冷暖各有所生,地势山泽丘原各有所宜,故天地乃万物之母。人以天地为本,乃天地之心,人的职官各有所能,故能用事用物,各依其性以尽其利。所以,凡不是天生地养的,君子就不以其为礼,即使用了,鬼神也不会歆享。施礼要因时、因地制宜,不能逾越自然环境的限制。居住在丘陵地区却用鱼鳖来行礼,居住在水泽地区却用鹿豕来行礼,虽然都是难得之货,显得尊贵,但君子会认为他们不懂礼。因为这违背了天生地养的原则。举行祭祀等各种礼仪是国家的大事,必然要有财用的花费。在行礼时投入多少财物才算恰当,需要量入为出。所以,国家需要统计全年的赋税收入,以此为据确立行礼花销的标准。礼的规模和档次要根据国土的大小;礼品的薄厚,要配合年成的好坏。有了量入为出的原则,即便是年成大歉收的年头,百姓也不会恐惧,就是因为制礼用财预先有了节度。
【扩展阅读】
导读: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在这一故事中,还蕴藏着行礼重在德而不在丰洁的道理,宫之奇对虞公的劝谏突出说明了修德保国的重要性。(www.xing528.com)
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选自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五年·传,中华书局,200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