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①,以待饿者而食之②。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来④。黔敖左奉食⑤,右执饮,曰:“嗟⑥,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⑦。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⑧!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释】
①黔敖:人名。②食:音sì,给……吃。③袂:音mèi,衣袖。辑屦:无力地拖拉着鞋。屦,音jù,鞋子。④贸贸然:眼睛看不见的样子。⑤奉:通“捧”,拿着。⑥嗟:表示呼唤。⑦谢:认错,道歉。⑧微:非,无。在此为“无须,不必要”之意。
【品读】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个人的品格和操守在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显露出来,恐怕是在他的境遇最艰难的时候。在严峻环境的逼迫下,是屈服于外在的压力,还是坚守心中的信念,在文化和价值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也会有不同的判断。但从我国的传统价值和伦理来看,能够坚守自己节操的人,往往会得到他人的赞赏和尊敬。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有个叫黔敖的人在路边准备好吃的,准备供给路过的饥民来吃。有一个饥民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老眼昏花地走过来。黔敖左手拿着吃的,右手端着喝的,吆喝道:“喂!过来吃吧!”那个饥民抬头瞟了他一眼,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到现在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这里我们无法评判黔敖助人的动机,也无法评价饥民一再拒绝的固执,因为我们都不是事件的亲历者,但这却引出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得体地帮助别人。人和人虽然有贫富高低的差异,但在人格层面上应该是平等的,帮助别人或者向别人施舍应该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或高高在上的方式给受助者以压迫感。使受助者有尊严地接受别人的帮助,我想,这应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容之一。这个齐国的饥民就是不能忍受黔敖的态度,即使在对方道歉后还坚持不食嗟来之食而饿死自己。这种决绝的态度在现在大多数人来看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无法理解的,毕竟人的生命比人的尊严更为重要。难怪曾子听到这件事后会有这样的评价:“恐怕不必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是可以去吃的。”
【扩展阅读】
导言:作为楚国曾经的三闾大夫,屈原被放逐后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抱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体现了其崇高的品质。(www.xing528.com)
渔 父
屈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选自金开诚《屈原集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
屈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