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于郎:壮举和献身精神展现

战于郎:壮举和献身精神展现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于郎①,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②,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鲁人欲勿殇重汪踦④,问于仲尼。鲁国和齐国在郎交战。于是他和邻居少年汪踦一起赶赴沙场,都战死了。少年自告奋勇上战场,这本身就是一种壮举,体现了为国家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楚国派能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军队在泓水相遇。

战于郎:壮举和献身精神展现

【原文】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汪踦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注释】

①郎:鲁国地名。②公叔禺人:鲁昭公之子。保,通“堡”,城堡。③重:当为“童”,下同。踦:音qí。④殇:音shāng,未成年而亡。

【品读】

这一篇主要讲了公叔禺人和汪踦不避职责,不畏强敌,为国捐躯的故事。鲁国和齐国在郎交战。鲁国公子公叔禺人碰见一个人,担着杖在后颈上进入城堡休息。公叔禺人感叹说:“役使百姓们尽管很辛苦了,赋敛人民尽管很沉重了,但在位卿大夫不能为国家谋划,士又不能为国家献身尽忠,这可不行啊!我既然这样说了,就应当这样做!”于是他和邻居少年汪踦一起赶赴沙场,都战死了。鲁国人不想用未成年人的丧礼埋葬汪踦,便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他能够拿起武器来保卫国家,即便不用殇礼来安葬他们,不也是合理的吗?”

少年自告奋勇上战场,这本身就是一种壮举,体现了为国家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面对这种感人的情况,有着严格等级规定的礼,可不可以被突破,可不可以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先圣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这表明,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虽然有着强烈而普遍的社会约束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拘泥于成规,死守教条,那么礼就会成为束缚人们言行举止的枷锁。宋襄公的故事就说明了死守教条的迂腐。(www.xing528.com)

在古代军礼中,有所谓“君子不困人于阸,不鼓不成列”和“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的说法。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能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军队在泓水相遇。楚军开始渡泓水向宋军进攻。公子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可以趁他们渡河的时候消灭他们。”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现在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形”。等到楚军布好军阵,两军交战,宋军大败,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国人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宋襄公却说:“有仁德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擒获头发已经斑白的老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即便就是要灭亡了,也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公子目夷听说之后,私下驳斥道:“打仗胜了就是功劳,说些空洞的道理又有什么用呢!真的按襄公说的做,就当奴隶服侍别人算了,何必还打仗呢?”

【扩展阅读】

导言:公叔禺人能自觉于自己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慷慨赴难。周处,少时纵情肆欲,为恶乡里,百姓患之;但也能幡然悔悟,浪子回头,弃恶从善,值得称赞。

周处除三害

房玄龄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仕吴为东观左丞。(选自房玄龄《晋书·列传第二十八》,中华书局,197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