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船舶发展趋势

明代船舶发展趋势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元代,船舶大型化趋势越发明显。[1]明初,无论是内河作战的楼船还是海上作战的海船,依然承袭了元代船舶大型化和专门化的趋势,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明政府转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实施海禁,因此适合在近海使用的轻便舰船受到重视,大型船舶逐渐被淘汰,船场和卫所建造的船只逐渐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明代船舶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舰船从宋代开始出现专门化倾向,内河和航海船只按不同的技术要求各自发展成独立的体系,同时每个体系中的船只又按不同用途细化。内河船只按用途大致分为用于作战的各型平底桨帆船、划桨船、轮船,负责运输粮食的漕船和运输马匹等物资的马船,水驿站用于载客的客船,还有皇帝出游所用的龙舟、大黄船。海船大致分为用于长江以北海域航行的平底沙船和用于闽广海域远洋航行的尖底海船,同时沙船和尖底海船又包括各种民用和军用船舶,如民船就有舠鱼船、海舟等名,军船有海战船、海运船等名,其排水量(称为“料”)从100料到2000料不等,北宋宣和年间甚至造出了两艘5000料的神舟

到了元代,船舶大型化趋势越发明显。摩洛哥人伊本·巴都(Ibn Batuta)在他的游记中写道,中国用于航海的船舶有三种。“大型海船有十二帆……最小的海船也有三道帆。大船可载一千人,其中六百人为水手,四百人为护勇、弓箭手、铳手等。每艘大船随带三只较小的船,其大小长短广狭,约等于大船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船桨大小和桅杆大约相等,一船共有二十支桨,一般十五人摇一支桨,大船所用桨较大,尚须加至三十人方能摇动。如此,大船二十支桨,需要六百名水手才行。”[1]

明初,无论是内河作战的楼船还是海上作战的海船,依然承袭了元代船舶大型化和专门化的趋势,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渡江攻取采石开始,到洪武元年四月广东的何真降明为止,主要依靠战场缴获和归附者的战船,作为建立和扩大水军的基础。第二阶段是明朝建立后设船场建造战船,[2]用来装备沿海各卫所驻军和海运部队。永乐年间为郑和西洋而建造的宝船达到了当时造船技术的顶峰,大型宝船排水量达到了1万吨以上。(www.xing528.com)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宣德年间明朝海军远洋活动的结束,造船业迅速萎缩,明朝海上力量全面内缩。明政府转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实施海禁,因此适合在近海使用的轻便舰船受到重视,大型船舶逐渐被淘汰,船场和卫所建造的船只逐渐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到了倭患最为炽烈的嘉靖朝,明朝当时最大的战舰——大号福船,其船员编制也不过100人,还不及元代大型海船人数的1/10,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明朝晚期,而同时期中国海盗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舰船却越来越大,舰载火炮越来越重,也越装越多。随着明朝政府海军装备优势的丧失,保卫中国的海洋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后来只是因为郑芝龙海盗集团的被招抚,民间的海上力量被政府加以利用,才使得明政府能够抵抗日本和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发动的海上入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