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原生文明的抵抗策略——帝国大反击

中国原生文明的抵抗策略——帝国大反击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帝国大反击的战略准备对匈奴的反击作战,是秦在统一战争之后立即开始筹划的重点军事行动。如何一举解决北方的匈奴之患,是秦帝国上层一直在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据《史记·主父偃列传》记载,秦帝国统一之初,始皇帝就想对匈奴发动大反击,李斯当时提出了反对意见。始皇帝明断务实,立即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取消了立即反击的想法。其后,秦帝国开始了坚实的战略筹划,以举国之力认真准备,等待最为合适的大反攻时机。

中国原生文明的抵抗策略——帝国大反击

1 帝国大反击的战略准备

对匈奴的反击作战,是秦在统一战争之后立即开始筹划的重点军事行动。

战国末期开始,北方匈奴已经迅速强大起来。这时的匈奴族群,既包括来自古老华夏边缘地带的诸多鼻祖部族,也融合了已经衰落的戎狄、林胡、东胡等残存的游牧族群,同时,还包括了经过西伯利亚草原进入东方的西方诸多游牧族群。这些活动在北方广大草原地区的族群,结成了松散的联盟,建立了新的匈奴政权。当时最高首领的名号,是“头曼单于”。这一联盟政权虽然松散,但在联结众多游牧族群南下劫掠中国方面,却因共同利益的驱使而有着统一号令的基础作用。

大匈奴联盟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中国北方原有的诸多胡人族群各自为祸一方的边患格局,对中国北方边境形成了空前强大的压力,成为自夏商周以来两千余年中,华夏世界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北方边患。这一时期正值战国末世,赵燕两国对胡患的防卫,已经一定程度地弱化了。其后,秦统一中国的战争又连续推进,北方边境的防卫任务,事实上只能由秦国一力支撑了。

当时的秦国所能做到的,就是将九原郡的原有防守力量大幅度加强,变为一支常驻大军,以名将蒙恬为统帅,填补赵燕两国留下的防卫空虚,承担起整个中国北部的边境防卫。基于这样的大形势,在统一战争进行期间,蒙恬的九原秦军采取的防卫战略是:收缩防线于黄河之南,只做底线防守,不做进攻出击。秦帝国在“河南地”的全面防守,从灭韩开始到大反击,一直持续了16年。

如何一举解决北方的匈奴之患,是秦帝国上层一直在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据《史记·主父偃列传》记载,秦帝国统一之初,始皇帝就想对匈奴发动大反击,李斯当时提出了反对意见。李斯的基本看法是:反击匈奴不能仓促进行,必须得有充分准备,所以现在不能开战。李斯的原话是:

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弊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

当然,李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北击匈奴。这一点,秦史专家马非百先生引证《史记·李斯列传》所记载的基本事实——“外攘四夷,斯皆有功”,已经给予了澄清。李斯所反对的,是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时候展开反击。而且,其实际理由确实是成立的。因为,此时的九原直道还没有动工,粮食物资的大规模输送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www.xing528.com)

尤其是李斯强调的一个基本思想:“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这是非常可贵的秦帝国战争文明的基本理念——要驱赶匈奴,但却不能在胜利之后大肆杀戮。这一点,也是后世对秦帝国妖魔化时完全忘记了的。

始皇帝明断务实,立即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取消了立即反击的想法。其后,秦帝国开始了坚实的战略筹划,以举国之力认真准备,等待最为合适的大反攻时机。须得说明的是,《主父偃列传》之后,说秦始皇不听李斯主张,这是针对秦帝国后来的大反击说的,而不是针对李斯所反对的仓促反击说的,这是一种历史的误解。

历史的另一种严重误解,是基于神秘文化而产生的历史流言。

这则故事记载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说的是燕人卢生从东海办事回来,将其发现的古代神秘图书呈献给了始皇帝。图书之上,有一句神秘谶语——“亡秦者,胡也”。始皇帝将这句话解读为“胡人灭秦”。所以,下令蒙恬发兵三十万,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这则故事带来的另一则历史误解,是关于后来胡亥继位的神秘解读。

举凡神秘解读,其潜意识是:神秘谶语是天意泄露,只是当事人解读错了。

从历史的实际出发,神秘文化是中国古典文明的一部分,无论当事者态度如何,它都流淌在社会意识之中。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也基于司马迁本人的偏好,将许多占卜、预言、谶语等都记入了史书,甚至还为诸多神秘人士留下了专门传记。这些,原本无可厚非。这里的关键是,两千多年后立足于高端文明时代的我们,应当如何分析看待历代史书中这种缥缈神秘的东西。

只要注意到始皇帝后期复辟暗流的涌动,注意到六国旧贵族到处散布神秘流言这一历史事实,就完全不难得出符合历史真相的评判。诸如“亡秦者胡也”这样的神秘谶语,以及秦末社会的各种预言、流言、神秘刻石等,都是当时复辟势力的秘密作品,如“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陨石刻文;或者是神秘文化流派,在事后编织出来的先知故事,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南公预言。依据这种缥缈的历史迷雾,去评判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与动机,无疑是远远偏离文明史审视目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