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是小霸齐僖公的长子,名叫诸儿。此公职业道德极差,平庸,酗酒,又好色,对国事与邦交几乎是随心所欲。尤其是对待传统盟国鲁国,其荒唐作为使人咋舌。在他刚刚即位的第四年,鲁桓公携夫人访问齐国。齐襄公便趁机与自己的妹妹——鲁桓公夫人乱伦私通。鲁桓公知晓实情后,齐襄公又邀鲁桓公聚酒,借酒醉,使武士杀死鲁桓公,至此与鲁国结下了很深的仇恨。其余国事与政策,此公也是轻率臆断,从来不计后果。如此一个国君,当政12年便引发了不可思议的连续政变,激起了巨大的国家动荡。
第一场政变。大臣连称、管至父不满齐襄公的“屯戍”政策,遂与齐襄公的堂弟无知秘密联络,策动政变。这年冬天十二月,齐襄公外出游猎摔伤了脚,回到宫中,无知等人“率其众袭宫”,杀死齐襄公,无知被拥立为齐国君主。不料,这位无知新君,人如其名,残忍、平庸而昏聩,几近白痴。因曾与齐襄公在少年时期有内斗之恨,非但欣欣然即位,而且没有任何警觉防范意识。刚刚即位两三个月后的春天,此公竟然离开都城,到大臣雍林的封地去作踏青游了。就在这次踏青游中,发生了第二场政变。
这个无知春游雍林封地,已经忘记了他与雍林族群曾经有过的旧怨。这一旧怨是什么?史料没有具体说明。依当时齐国的实情推断,大体当是土地人口一类的大利益摩擦。否则,不可能引起民众普遍怨恨。为此,这个大夫雍林的族群,对春游的无知君主发动突袭,在某个景点杀死了醉心游乐的无知。之后,大夫雍林立即将此事通报了都城主政的大臣,宣称无知弑君自立,是叛逆大罪,雍林人已经“诛杀无道之君”,请大臣们赶快“议立新君”,雍林人唯命是听。
紧接着发生了第三场内乱与政变。无知新君被杀的消息传出,此前因齐襄公乱政好色而逃出都城的两位公子,闻讯立即开始了秘密筹划,都要赶回齐国争夺君主之位。这两位公子都是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一个叫姜纠,也就是公子纠,当时逃往鲁国;一个叫姜小白,也就是公子小白,当时逃居在齐国西南部的莒城。
由于地利之便,公子小白在大臣鲍叔牙、高傒等辅助下,准备立即从莒城秘密返回都城,径自宣布即位。恰在此时,鲁国一支军队也在公子纠的谋士管仲的率领下,进入了齐国,要阻拦公子小白,公然宣称要公子纠继任齐国君主。公子小白不理会鲁国通告,仍然按照原计划北进都城。不想,却在半道遭遇了管仲率领的鲁军拦截。两军相遇,管仲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腰带钩。小白当即落马,佯装被射死。在齐军将士的慌乱呐喊中,管仲也误以为小白果真死了,便派出特使报告了鲁国,同时率领鲁军撤回。这时的鲁国君主,是赫赫大名的鲁庄公,即位已经第九年。也许是轻敌大意,也许是筹备环节过多,也许是公子纠决断力迟缓,总之是,鲁庄公与公子纠集团都共同犯了一个大错误——听说公子小白已死,便放缓了进入齐国的进程,一直延迟了六天。恰恰这六天的时间,使形势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混乱之中,公子小白被鲍叔牙等拥进了一辆有车厢的辒车,公子小白的军队随后立即撤军,但却没有退回莒城,而是继续秘密前进,直接回到了都城。次日,在国内实力派大臣的拥戴下,公子小白宣布继任齐国君主,并立即开始了对鲁国的紧急备战。
及至鲁国得到消息,已经是六天之后了。按照事件需要的起码时间,此时已经是夏天了。也许是冬夏不用兵的古典传统,也许是鲁庄公与公子纠的意见没能很快统一,总之,鲁国没有立即出兵,而是一直到了秋天才发兵攻打齐国。此时,经过至少三个月准备的齐国,已经缓过气来了。在鲍叔牙、高傒等实力派的策划辅助下,公子小白当即兴兵对抗鲁军。在乾时之地,齐军一举战胜了鲁军。(www.xing528.com)
之后,公子小白一鼓作气,立即派出特使,以兵围鲁国相威胁,逼鲁国杀死了公子纠。同时,迫于齐国压力,鲁国连辅助公子纠的两位谋臣也要处置。当此之时,召忽自杀了,管仲自请囚禁,被鲁国关进了牢狱。至此,公子小白成功继任齐国君主。这位公子小白,就是雄才大略的齐桓公。这一年,是公元前685年,周庄王十二年,距离周王室东迁已经八十余年了。
齐国命运的转折,开始于齐桓公任用管仲主政。
关于管仲走上政坛,历史上有许多传奇故事。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管仲与鲍叔牙那种基于精神理解的友谊。可是,“管鲍之谊”并没有构成后来齐国改革的实际节点,所以,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只需明白三个基本事实:首先,齐桓公有不计仇恨而重国家大义的用人胸襟,这是最重要的启动点。其次是大臣鲍叔牙出于公心的坚持举荐。再者是管仲敢于率先变革的历史勇气。管仲出身平民,曾经是一个家境平困的布衣之士,他的知识构成与改革思想,来自于对当时社会变化的切身体会与深刻洞察。也就是说,这种切近社会深层脉搏的改革思想,在当时,既不可能来自贵族阶层的鲍叔牙们,也不可能来自其他与管仲一道主政的大夫们,而只能来自管仲这样的布衣名士。
齐桓公任用管仲,是阳光政治的典型之一。发动改革之前,管仲对当时齐国落后穷困的评估很严重。这段记载在《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话,用当代语言表述大体如此:“齐国弊端丛生,国家穷困、治情混乱、兵力弱小、民众贫穷。要想强盛,只有修齐国政,一体大变。舍此,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齐桓公接受了管仲的形势评估,特命管仲立即任职主政大夫,与鲍叔牙、隰朋、高傒三大臣一道,“修齐国政,富国强兵”。
值得注意的是:管仲推行的改革,在当时既不叫做变革,也不叫做变法,而是叫做“修齐国政”。依据历史语境,这四个字,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概念,“修齐”是动词,“国政”是名词,“修齐国政”是一个整体性的合成概念,在当时的语意是“整治提升”之意。修与齐,都有整治意涵,齐,又有提升意涵。“修齐国政”,就是整治提升邦国实力。后来,儒家创立“修齐治平”之说,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其意涵也大体相近。
需要注意的是,后世的中国佛家人士翻译佛经,借用了许多先秦经典的语汇,譬如《吕氏春秋》中的“执一”、“不二”等,其中也借用了“修齐”这个概念,转意为聚集信徒于某地大作佛事。于是,后世学人多有人以为“修齐”为佛家语汇。实际上,这是个大大的误解。如上简单考据,是想说明:这场春秋社会最早的全面改革,是以“修齐国政”的名义开始的,其语意包含的实际目标是整治并提升邦国实力,并不如何激烈。
历史大变革,往往都是从有意而不经意的探索开始的。请注意,这是非常高明的变革策略。
当时的历史大趋势是:天下已经经过了近百年动荡,旧秩序已经基本上消解崩溃了。可是,各国的经济政治变革,尚都处在自发的摸索阶段,尚没有一个诸侯国出现整体性变革,没有涌现出一个足以为天下方向的新发展模式。所以,各诸侯国对于社会变革的前景,还处在一种相对混沌的状态。从另一个角度说,历经近百年动荡变化,社会已经涌现出了制度化变革的普遍需求,哪个国家能够率先实行变革,那个国家就领先了历史潮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