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论:第一次五年计划的制定

中国近现代史论:第一次五年计划的制定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苏联在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28年已分别达到45.2%和39.5%。“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是孤立地发展重工业。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7%。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执行的鼓舞下,在党的过渡时期对总路线的宣传和学习过程中,全国城乡迅速掀起了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高潮。

中国近现代史论:第一次五年计划的制定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由周恩来、陈云主持。从1951年开始着手,到1954年9月基本定案。1955年3月经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于同年3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致认为:中共中央主持拟定的这个计划“是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和平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推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1.党当时确定以工业化为整个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且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一方面是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为了获得能依靠自己力量来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需要尽可能使重工业有较大、较快的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虽然我国的工业已经恢复并且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我国有计划的工业化起点,仍然是很低的。1952年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而苏联在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28年已分别达到45.2%和39.5%。1952年我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也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中国人民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同时又考虑到轻工业相对来说还有一些基础,而重工业增产潜力还很大,加之考虑到当时农业增产只能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劳动积极性和资金投入,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也有客观的可能。当时国际局势的紧张,也迫使我们不得不较多考虑为国防现代化所需的重工业建设。

计划规定,五年中,一方面将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工业部门,另一方面要用现代先进技术扩大和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和改建东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区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始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以此大大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能力,初步改善我国工业不合理的布局。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并把88.8%用于其中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即重工业的建设。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是孤立地发展重工业。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以及文化教育等事业。同时十分注意市场的稳定,强调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四大平衡”,使国民经济能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2.党强调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资金、机器设备和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是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科学交流等方面对我们的封锁和歧视,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经过仔细调查研究,反复测算,最后确定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4.7%,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4.3%。这些指标比较接近我国的实际,能够完成。

3.党坚持在经济建设中,要执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很大的帮助,中苏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对于兴建这些项目,苏方不仅提供贷款,而且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等方面,都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党仍然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不赞成依赖苏联的援助。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7%。这些贷款,从1955年开始,以我国对苏贸易顺差分年偿还。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项目中,仍有20%~30%的设计工作量和30%~50%的机器设备由我们自己负担,凡能自己解决的绝不依赖外援。1956年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方针。这些对于后来在国际关系剧烈变化中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立场,具有深远的意义。

4.党还要求在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中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把发展生产同改善人民生活恰当地结合起来。这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逐步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改善人民生活。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国家建设的发展,或者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为了积累建设资金,全国人民必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服从国家建设长远的根本利益,而对眼前生活改善的幅度作必要的限制。在扩大积累的同时,也要在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适当改善人民生活,不能片面地提高积累而过多的减少消费,这样会影响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如“一五”计划开始,建设规模很大,但是积累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1953年只比1952年略微提高,在当时是比较恰当的。

以上这些指导思想,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贯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思想原则。

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执行的鼓舞下,在党的过渡时期对总路线的宣传和学习过程中,全国城乡迅速掀起了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高潮。(www.xing528.com)

工人阶级一马当先,他们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又是工业化战线的主力军。为了增加生产,节约原料,工人阶级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

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像在战争年代选派大批干部到军队中去工作一样,下最大决心从各方面抽调优秀干部,分配到工业战线上去,培养他们成为工业建设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人员在工业化中大显身手。大批高等学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服从国家分配,不辞辛劳,兴高采烈地奔赴祖国各地工业建设的最前线。

农民也很关心工业建设,认为工业发展了,用化肥和机器种田,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就有希望了。他们用努力增加生产、积极交纳农业税和交售粮棉的实际行动支持工业建设。

在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工业建设战线喜报频传。1953年12月26日,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开工典礼。这是我国重工业建设中首批竣工投入生产的重要工程,大大加强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钢铁基地的力量,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的一个重大的胜利。华北的包头钢铁公司和中南的武汉钢铁公司也先后正式开始施工,为在内地建立大型钢铁基地开了头。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生产电子管的工厂北京电子管厂正式投产。飞架南北的武汉长江大桥开始修建,到1957年建成,铁路从此可以纵贯全国。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大大小小的建设项目不胜枚举,单是限额以上的较大项目,平均每天有一个开工或者竣工。上述成就表明,新中国工业化的建设已经起步。

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外交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相应的发展。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了。五年间,国家对经济和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共达493亿元,超过原定计划的15.3%,加上企业和地方自筹资金,全国实际上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88亿元,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工矿建设项目921个,到1957年底,全部投入生产的有928个,部分投入生产的有109个。新增固定资产492亿元,相当于1952年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1952年增长210%,平均每年增长25.4%,消费资料的生产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9%,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从几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来说,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5.8倍。原煤产量达到1.3亿吨,比1952年增长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2.1倍。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半数以上投放内地,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使旧中国工业过分集中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善。“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同世界其他国家工业起飞时期的增长速度相比,也是名列前茅的。

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609亿元(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完成原定计划的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25%;粮食产量达19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19%,平均每年增长3.7%;棉花产量达164万吨,比1952年增长26%,平均每年增长4.7%。农业的增长,与其他国家同期相比速度不慢,但是和同一时期我国工业增长速度相比,就相对落后。粮棉增长的速度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那样,紧张局势一直不能得到显著缓解,要求农业增产的压力仍然很大。

“一五”期间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国家财政除1956年有赤字外,其余各年都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国家财政收入结果变化很大,1950年主要是靠工商和农业税收,占75%,国营企事业收入只占13.4%,其中工业收入仅占6.8%,1957年各项税收的比重下降49.9%,国营企事业收入则上升46.5%,其中工业企业收入上升19.1%。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三分之一强,其中职工平均消费水平由148元提高到205元,提高38.5%,农民由62元提高到79元,提高27.4%。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